美國人一向以擁有科羅拉多大峽穀而驕傲。有一位美國總統曾這樣說過:“凡是到過美國的人,一定要去看看西部的大峽穀,否則就不能算到過美國。”美國人為什麽要如此推崇大峽穀呢?因為大峽穀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跡,是世界上罕見的一部“活的地質曆史教科書”。
科羅拉多河像一條銀色的綢帶,從東北向西南曲折蜿蜒地鑲嵌在科羅拉多高原上。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流過的地方,峽穀深邃、懸崖壁立、氣勢雄偉。在主流河道的整個流程中,共流經19個主要峽穀,其中以亞利桑那州的科羅拉多大峽穀最深、最長。科羅拉多大峽穀全長460千米,上寬6千米一291千米,最深1800米,穀底水麵的寬度不足1千米,最狹的地方僅有]20米,在峽穀內到處可見到險峰、峭壁、奇石。除大峽穀之外,科羅拉多河上著名的峽穀還有布萊斯峽等。
大約距今6億年前,科羅拉多大峽穀地區還是一片平原,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裏被海水淹沒著。到了距今二三億年時,強烈的地殼運動使那個地區的地殼慢慢地上升,經過漫長的年代終於形成為高原一一科羅拉多高原。在海水淹沒的時期,科羅拉多高原地區沉積了砂岩、頁岩、泥岩和石灰岩等各種岩層。大約在1200萬年前,科羅拉多河開始了緩慢的侵蝕作用,逐漸塑造了今日大峽穀的壯麗景觀。由於河流的侵蝕,現在河穀水麵和原來的高原麵之間的高差達到了1700米。河流切穿了所有的岩層,含有與岩層年代一致的各種代表性生物化石,從原始的單細胞植物到巨大的蜥蜴類動物,在峽穀的穀壁上都能清晰地找到。像這樣能清楚顯示地質曆史的岩層,在現今世界上還是少見的。
大峽穀的兩壁被流水雕琢出許多形狀奇異、變化無窮的岩峰、峭壁、天生橋和洞穴等。尤為神奇的是大峽穀的水光山色,令人歎為觀止。在不同的季節,隨著一天內不同時間內陽光照射和雲霧的變化,各個高度上的岩層與植被,會呈現色彩斑斕的景色,特別是在旭日東升和夕陽西下的時候,水光山色變幻無窮,蔚為奇觀。這是因為岩層中含有各種礦物質的緣故,如鐵礦在陽光照射下形成紅、黑、棕等顏色,石英則映視為白色。
由於大峽穀的高差很大,自下而上形成不同的氣候帶,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大峽穀中有100餘種鳥類,砠餘種哺乳類和各種爬行運動。較具特色的動物有:巨型的鷹鷲科猛禽;世界上體型最小、重僅8克的蜂鳥,它的羽毛泛著金色的光芒,隨著陽光改變色澤,與大峽穀中多變的岸層,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地的“傷痕”——東非大裂穀
有“大地傷疤”之稱東非大裂穀位於非洲的東部,它南起莫桑比克的讚比西河河口一帶,向北直抵亞洲西部的紅海沿岸,全長4000多千米。著名的尼羅河就沿著裂穀的北段流向紅海、地中海。可以說,東非大裂穀的北段就是尼羅河穀。
東非大裂穀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認為,在1000萬年前,這裏的地殼不斷隆起、減薄,然後斷裂成東西兩大炔。由於地殼活動斷裂處不斷加深,拉寬,最終形成東非大裂穀。同時,斷裂處時常噴出熾熱的岩漿,在附近形成高大的火山,其中,著名的有乞力馬紮羅山、肯尼亞山、魯文佐裏山等。目前,有些火山仍在活動,沿著地殼斷層裂縫的地方,分布著許多溫泉和噴氣孔,而且地震頻繁發生。這些現象都可以說明地殼的不穩定狀態和火山至今還在繼續活動。例如,1978年11月6日在阿發爾地區熔岩突然噴發, “誕生”了一座新的阿爾杜科巴火山,在很短時間裏,紅海加寬了1.2米。根據科學家們估算,再過8萬年,大裂穀以東的部分,將完全與非洲大陸分離開,成為漂浮在印度洋上的島嶼,而大裂穀所在的地方將與紅海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海洋。
現在的大裂穀位於東非高原,穀底是一條寬帶狀的低地。大裂穀寬度一般在50千米-80千米,最窄處隻有3千米。大裂穀底部比兩側高原平均低500米-800米,最深處可相差3000米,兩邊懸崖峭壁,似兩麵巨大的高牆。從高空俯視,尼羅河沿大裂穀穀地蜿蜒北去,一連串星羅棋布的晶瑩湖泊散布在穀地底部,如湖泊長度占世界第二位、麵積占第七位的坦噶尼喀湖就分布在這裏,這個湖泊的湖底比海平麵低662米,湖泊的最大深度為1471米,在世界上僅次於貝加爾湖。為世界上第二深湖。
奔騰咆哮的壺口瀑布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它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小區,於山東墾利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黃河因為河水渾黃而得名。黃河的河水為什麽會是渾黃的?那是因為黃河中遊流過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每當暴雨來臨,泥沙滾滾而下,大量泥沙被雨水帶到河水中,使黃河泥沙倉量大哭增高,黃河河水也變成了渾黃色。中國古代就有“黃河鬥水,泥居其七”的說法,意思是說黃河河水中泥沙占到70%,當然,這是有些誇張了。黃河每年攜帶的泥沙有16億噸,在世界各國的河流中,黃河所攜帶的泥沙是最多的。這些泥沙如果用載重4噸的卡車來裝運,每天運一次,500萬輛卡車運輸肋天才能運完。如果堆成高寬各l米的土堤,它的長度為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
黃河的上中遊有很多峽穀。多石峽、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幹峽、龍羊峽、劉家峽、黑山峽等都是河流切穿山地形成的。這些峽穀所在的地方都具有修建水電站的良好條件。上遊的河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遼闊,又有黃河河水澆灌,因而物產豐富,被稱為“塞上江南”。
黃河中遊在山西和陝西之間的峽穀中往南穿行,兩岸的陡崖比河水水麵高幾十米至百多米,河水很急,險灘很多。壺口瀑布在山西吉縣城南25千米與陝西宜川縣交界的黃河之中。黃河流到這裏,原來500米寬的河流被兩岸的岩石縮窄,上寬下窄的形狀像一個壺口。由於常年河水衝刷,河底的岩石被衝刷出一條寬30米、深50米的大溝,滾滾的黃河水流到這裏,突然收縮並向下跌落15米左右,好像從一個巨大的壺口向外傾倒壺水,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它的聲音,看見籠罩在附近的水霧。
死海不死
地球上的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8848.13米),世界陸地上最低的地方則在亞洲西部約旦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死海。實際上死海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水流不出去的內陸湖。死海是一個狹長形的湖泊,南北長80千米,東西寬5千米-16千米,麵積1050平方千米,東西兩岸都是懸崖絕壁,湖麵比地中海海麵低395米。死海中部最深處水深約400米。世界上有20多個著名的低地,它們的海拔高度都在海平麵以下,死海是其中最低的,比中國最低的陸地吐魯番盆地還要低240多米。
大約距今250萬年的第四紀初期,非洲東部的地殼發生巨大的斷裂,形成了一條大裂穀——東非大裂穀。而在這條裂穀帶的北部地殼下陷很深,形成了一個盆地,盆地周圍的河流向盆地注水,從而形成了一個內陸湖泊——“死海”。死海周圍地區的氣候炎熱幹燥,蒸發量大,使死海的湖水中留下大量鹽分。盡管約旦河從北麵、哈薩河從東南流人死海,每年帶來400萬-600萬立方千米的水量,但水麵並未上升,鹽分也未衝淡。
一般海水的含鹽量為40%到 60%,而死海的表層湖水含鹽量卻高達250%-300%0,每公升水中含鹽227克-275克。湖水越深含鹽量越高,在110米深處,含鹽量每公升高達327克。高度的含鹽量,使死海水的密度(1.172-1.227)比人體密度(1.02l-1.097)大。所以,不會遊泳的人在死海遊泳也絕對安全,不會淹死。據說在公元70年,羅馬軍統帥要處決幾個俘虜,就命令士兵把俘虜戴上腳鐐手銬投入死海中,可是這些俘虜往湖裏推,最後都是平安地被推上湖岸邊,一連幾次把俘虜往湖裏推,最後都是乎安地被推上湖岸。統帥以為“神靈”在保護他們,於是就下令赦免這些俘虜。這雖是一個傳說,卻說明死海湖水的浮力很大,人在死海中不僅不會下沉,而且可以平靜地躺在水麵上安詳地讀書閱報。在這樣的高鹽度環境下,不僅湖水中浮遊生物不能生長,就是湖岸周圍也寸草不生。死海可謂名副其實。
大陸深處的明珠——貝加爾湖
在俄羅斯廣闊的東西伯利亞高原南部,有一個狹長形的湖泊,這就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中國古代稱其為“北海”。它是大約1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地層逐漸斷裂陷落形成的深湖盆。四周群山環抱,湖泊像月牙狀,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636千米,東西平均寬48千米,最寬的地方將近80千米,總麵積為3.]5萬平方千米,在世界大湖中列為第8位。湖泊的平均水深.730米,最深處達1620米,總蓄水量達2.3萬立方千米。超過歐洲著名的波羅的海的蓄水量,約占世界地表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湖區周圍有336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帶著大量的淡水流人貝加爾湖,使湖泊有巨量而清澈的淡水,這是地球極為寶貴的水資源。
麵積寬廣的貝加爾湖,它的巨大水體對湖區周圍的氣候起著調節作用。湖岸長青鬆、雲杉、白樺和白楊等林。西伯利亞地區為冬季嚴寒、夏季溫暖的大陸性氣候。然而由於水體的調節,貝加爾湖湖濱地區7月平均氣溫比周圍地區低6攝氏度,12月份約高11攝氏度,相對濕度也較高。由於湖泊對氣侯的調節作用,原來是大陸性氣候的貝加爾湖地區,卻具有海洋性氣候的特征。
在優良的自然條件下,貝加爾湖儲藏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生物學家調查研究發現,湖裏有1200多種動物,其中900種為特有品種,如貝加爾海豹和蝦虎等。
奇異的天生橋
大自然塑造的傑作——天生橋和天生拱,非常典型和奇麗,橋體外形千變萬化,仿佛是一件天然的藝術雕塑品。
這種大自然的奇景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樣的。有的是在岩溶地區由地下水溶蝕形成的,有的是花崗岩大型張性裂隙發育而成的,也有的是片麻岩、砂岩衝蝕形成的。
中國有很多天生橋,比較著名的有雲南文山天生橋、滇西天生橋、貴州洛棉天生橋、湖南索溪天生橋等。我國貴州東部黎乎縣高屯天生橋,由於遠在深山絕穀,交通不便,不為世人所知,其實,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天生橋。
1987年,黎平縣建設局實地勘探了高屯橋,測得橋身長達350米,橋拱跨度最大處118.92米,最小處88.5米;橋身最窄處也有88.5米,最寬處達98米;橋體高出水麵33.64米,深入水麵38.8米。
高屯天生橋不但高大,而且那裏風景優美:橋拱上岩石和植被有40米厚,林木叢生;拱形對稱規則,似神工鬼斧削成;橋頂有石柱;橋頂一側有多處溶洞,人們可以由溶洞進入橋身。它是一處很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
美國科羅拉多高原上的天生橋和天生拱,更加典型。天生橋可分為天生橋、天生拱和天生窗3種。科羅拉多高原較常見的是天生拱和天生窗,而橋下有水的天生橋卻不多見。乙.石虹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天生橋,位於科羅拉多河支流的一個偏僻的峽穀上。它跨度為84米,高出水麵94米,橋頂厚13米,寬6.7-米。橋由橙色砂岩構成,在藍天、白雲的掩映下,淩空飛架,仿佛天邊美麗的彩虹。印第安人叫它為“諾奈佐希”,印第安語的意思是“虹橋”。地質學家稱為“石虹”。
猶他州的聖胡安地區,在一條深760米的峽穀上,飛跨著3座這樣的虹橋。最大的一座跨度80米,高68米,印第安人叫它為“掙脫苦難之門”,用來表示對自由、幸福的追求。第二座天生橋跨度為57米,高62米,橋上雕刻著印第安人舞蹈的圖畫。最後一座天生橋,跨度90米,高33米,橋身呈扁平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