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說:“赦小過,舉賢才,為政之體當如是也。”又說,“知識短淺之過,朕自然寬恕,加之教訓,但必須知過必改……”意思是,“赦小過,舉賢才”是為政的主要方麵之一,由於知識缺乏而犯的過失,自然會受到寬恕,隻是要加以教育訓導,使之知過就改。也就是說,對於犯小過的人,“宜教而勿逐”。不僅要赦免一個人的小過,而且要幫助教育他改正,這才是真正愛護人才的做法。
在使用人才時,要識大體、看主流,苛求小過,有時無異於打擊人的積極性,而“赦小過”,實質上是一種最起碼的激勵方式,是對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最根本的肯定和認可。
孔子曾經說過的“先有司,赫小過,舉賢才”,其意不正是說,金無赤金,人無完人,選用人才要看大局的嗎?4勢不用盡,否極泰來
原文
嚐觀《易》之道,察盈虛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無缺陷也。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有孤虛,地闕東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剝”也者,“複”之幾也,君子以為可喜也。“屯”也者,“”之漸也,君子以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則由吝以趨於凶;既凶矣,則由悔以趨於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乎?
譯文
我曾思考《易》經中講的道理,考察盈虛升降的原因,才知道人不可能沒有缺陷。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有孤虛,地闕東南,沒有總是十全十美而一點缺陷也沒有的事物。《周易》中的“剝”卦,是講陰盛陽衰,小人得勢君子困頓,可這正蘊育著相對應的“複”卦陽剛重返、生氣蓬勃,所以君子認為得到“剝”卦是可喜的。《周易》中的“屯”卦,是講君子強大,小人逃竄,可這暗藏著“姤”卦陰氣侵入陽剛小人卷土重來,所以君子認為得“屯”卦,也認為潛伏有危險,不能掉以輕心。所以本來是吉祥的,由於吝嗇可以走向不吉祥,本來是不吉祥,由於改悔而又向吉祥發展。君子隻有知道有災禍,知道世上有許許多多不吉祥的災禍,才可以忍受得住缺陷而不去追求過於完美的東西。小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時時要追求完美;完美既然得到了,而吝惜和不吉也就跟著來了。如果眾人都有不足,而一人常十全十美,如果是因為老天爺的緣故,難道會如此不公平嗎?
原文
天下事焉能盡如人意?古來成大事者,半是天緣湊泊,半是勉強遷就。金陵之克,亦本朝之大勳,千古之大名,全憑天意主張,豈盡關乎人力?天於大名,吝之惜之,千靡百折,艱難拂亂而後予之。老氏所謂“不敢為天下先”者,即不敢居第一等大名之意。弟前歲初進是金陵,餘屢信多危悚敬戒之辭,亦深知大名之不可強求。今少荃二年以來屢立奇功,肅清全蘇,吾兄弟名望雖減,尚不致身敗名裂,便是家門之福。疲師雖久而朝廷無貶辭,大局無他變,即是吾兄弟之幸。隻可畏天知命,不可怨天尤人。所以養身卻病在此,所以持盈保泰亦在此。
譯文
天下事怎能盡如人意?自古以來成大業的人,一半是天緣相湊,另一半是勉強遷就。攻克金陵,也是本朝的大功勳,千古的大功名,這全都是憑借上天意旨作主,怎麽會完全由人力決定呢?上天對於大功名,吝惜得很,經千百次折磨、艱難動亂之後才能給予。老子所說的“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就是說不敢身處天下第一等大功名的意思。弟弟前年剛進圍金陵,我多次寫信給你並大多是恐懼儆戒之辭,也深深知道大名是不能勉強邀求。少荃(李鴻章)自同治二年以來屢建奇功,肅清江蘇全境,我輩兄弟的名譽聲望雖然降低,還不致身敗名裂,這就是家門的福分。讓軍隊疲憊困頓的時間已經很長久了,而朝廷並沒有貶斥之詞,全局沒有其他變故意外,這就是我們兄弟值得慶幸的事。隻應該敬畏上天,認識天命,可不能埋怨上天,歸罪別人。我們用以保養身體、卻除疾病的方法就是靠這個,我們用來維持我家盈滿之象,保持通暢、安泰的也是靠這個。
原文
諄諄慎守者但有二語,曰“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而已。福不多享,故總以儉字為主,少用仆婢,少花銀錢,自然惜福矣;勢不多使,則少管閑事,少斷是非,無感者亦無怕者,自然悠久矣。餘斟酌再三,非開缺不能回籍。平日則嫌其驟,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譯文
讓大家嚴格遵守的隻有兩句話,那就是“有福分不能盡情享受,有權勢也不能用得精光”。有福而不過分享用,就是要以“儉”字為主,少用仆人奴婢,少花銀錢,自然就是珍惜福分了;有勢不多使,少管閑事,少評判是非,沒有人感謝你也沒有人怕你,就自然可以長久了。我反複考慮,不辭職就不能回老家。平日裏嫌這樣做太急促,成就功業以後引退,則越快越好。
曾氏體悟
文武之道,有張有弛。人生之路,當進則進,當退則退,隻進不退,定生禍端,隻退不進,無所作為。曾國藩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響,角逐功名,治國平天下;但他也受老莊出世思想的影響,委曲求全,明哲保身。當他叱吒風雲時,儼然一儒者;當他功成身退時,仿佛一道家。曾國藩得意之時,強調“勢不使盡”、“弓不拉滿”,深得“陰陽盛衰”之道。
自從鹹豐十年(1860)六月實授兩江總督、欽差大臣之後,曾國藩位漸高,名漸重,多次上奏請求減少一些自己的職權,或請求朝廷另簡大臣來江南會辦。他對弟弟說:“吾兄弟當於極盛之時,預作衰時設想,當盛時百事平順之際,預為衰時百事拂逆地步。”同治六年(1867)正月又說:“我也不甘作庸碌無為之輩,近來閱曆變了,一味朝平平無奇處用功,這不是說我委靡不振,而是由於我官位太高,名聲大重,不這樣作就危險。”這話反映了他力求保持美好晚景的心境。所謂“莫從掀天揭地處著想”、“一味向平實處用功”,目的是永葆“花未全開月未圓”的態勢。
他在同治七年(1868)的一篇日記中寫道:
人生最苦於不知足,方苞講漢文帝終身常覺得自己不能勝任天子的職責,最善於形容古人的心曲。大抵人懷愧對萬物之意,便是載福之器具,修德之門徑。比如覺得上天待我深厚,我愧對上天;君主待我恩澤優渥,我愧對君主;父母待我過於慈愛,我愧對父母;兄弟待我非常友悌,我愧對兄弟;朋友待我恩深義重,我愧對朋友,這樣就覺得處處都是和善之氣。如果總覺得自己對待萬物無愧無怍,總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上天對自己刻薄,那麽覺得處處都是違戾不順之氣,道德因自滿而會受到損害,福分會因驕傲而折減的。
總之,曾國藩一方麵執著追求功名富貴,一方麵又善於從“名利兩淡”的“淡”字上下工夫,講求謙讓退卻之術,所以能做到持盈保泰。
“勢不使盡”主要體現在曾國藩苦心在事業的延續上,即事業傳人,一是從幕僚、下屬中尋找,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就是,更主要的是保持家族處於盛時,這體現在他對兒子曾紀澤的教育、培養上。
曾紀澤年幼患過病,記性不太好,但悟性較強,曾國藩要求塾師“每日點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讀十遍而已,不必能背誦也”。曾國藩更重視教育後代如何做人。他告誡紀澤:“總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規定紀澤由新宅黃金堂到老宅白玉堂,“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轎騎馬;又常常登山,亦可練習筋骸”。曾國藩還教育紀澤等半耕半讀,“以守先人之舊,慎無存半點官氣”。規定兒輩“不許坐轎,不許喚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糞等事,須一一為之;插田蒔禾等事,亦時時學之”。
曾紀澤嚴遵庭訓,循父所示,在家課讀經史,苦攻詩文,練字習畫,在鹹豐八年(1858)的鄉試中,原湘鄉縣中三名,即曾紀澤、傅澤鴻、黃麓溪。曾國藩獲悉大喜,寫信致弟:“湖南鄉試榜發,吾邑得中者三人。傅澤鴻不知即鄧師之徒否?黃南坡之世兄、麓溪之世兄皆中。麓溪年甫四十,而子(十八歲)已登科,可謂早矣!”
人生智慧
《易經》中有一種思想——“否極泰來”,是說事物壞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好的方麵轉化;它的逆定理“泰極否來”也能夠成立。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敗,大自然及人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逃脫不了這個規律。
自以為是,驕矜傲慢,終將自損其身。驕矜,是指一個人驕傲專橫,傲慢無禮,自尊自大,好自誇,自以為是。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經常能看到的,具有驕矜之氣的人,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他人,由於驕傲,則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由於自大,則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驕矜對人對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這一點古人認識得十分清楚。
《管子·法法》中說:“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彼矜者,滿也。滿者,虛也。滿虛之物,在物為製也。矜者,細之屬也”。這段話告訴我們,評價一個人,是有一定標準的,凡是能夠做出一番偉大事業的人,沒有一個是具有驕矜之氣的人。那些驕傲矜持之人,是自滿的表現,是空虛的表現,這不是什麽好事。
《尚書·革命》中這樣闡述道:驕傲、荒淫、矜持、自誇,必將以壞結果而結束。同樣的看法在《說苑·叢談篇》中也有:“富貴不與驕傲相約,但驕傲自然而然地隨富貴出現了,驕傲和死亡並沒有聯係,但死亡也會隨驕傲而來臨”。
《勸忍百箴》中對於驕矜這個問題這樣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諸侯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貴而自多,蓋惡終之釁,兆於驕誇;死亡之期,定於驕奢。先哲之言,如不聽何!昔賈思伯傾身禮士,客怪其謙。答以四字,驕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歟!”
這段話意思是說,金玉滿堂,沒有人能夠把守住。富貴而驕奢,便會自食其果。國君對人傲慢會失去政權,大夫對人傲慢會失去領地。魏文侯接受了田方子的教誨,不敢以富貴自高自大。驕傲自誇,是出現惡果的先兆,而過於驕奢注定要滅亡。人們如果不聽先哲的話,後果將會怎樣呢?賈思伯平易近人,禮賢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謙虛的原因。思伯回答四個字驕至便衰,這句話讓人回味無窮,咳,怎麽能不忍耐呢?
確實是這樣。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驕矜之氣盛行。千罪百惡都產生於驕傲自大。驕橫自大的人,不肯屈就於人,不能忍讓於他人。做領導的過於驕橫,則不可能很好地指揮下屬,做下屬的過於驕傲則會不服從領導。做兒子的過於驕矜,眼裏就沒有父母,自然不會孝順。
驕矜的對立麵是謙恭、禮讓。要忍耐驕矜之態,必須是不居功自傲,自我約束,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培養謙恭禮讓的品質,克製驕傲的產生。
一個人在短短61年的生命中實現了儒家三件事,曾國藩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感悟。有個對聯高度概括了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曾國藩走過的是一條自我完善之路。向內求永遠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石。
1明理立德,自強不息
原文
君子之立誌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故其為憂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為憂也,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也。是故頑民梗化則憂之,蠻夷猾夏則憂之,小人在位賢才否閉則憂之,匹夫匹婦不被己澤則憂之,所謂悲天命而憫人窮,此君子之所憂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饑飽,世俗之榮辱得失、貴賤毀譽、君子固不暇憂及此也。
譯文
君子立誌,有以民眾為同胞,並奉獻出民眾需要的物質財富的胸襟氣度。有對內振興民族,對外開創博大業績的雄心壯誌。這樣奮發有為,才無愧於父母生養恩情,不愧為人世間最崇高的人。所以,值得他憂慮的是事業成就不如舜帝、不如周公,是不修道德不精通學業。因此,當社會腐敗,壞人頑固不化就憂慮。外敵入侵,幹擾人民就憂慮,小人當道,優秀人才被排斥埋沒就憂慮,平民百姓沒有得到自己的恩惠幫助就憂慮。這就是常說的憂國憂民、憐憫貧弱的優秀品質,是君子們擔憂的大事呀。至於一人的成敗,一家的溫飽,現實生活中所謂的榮辱得失、地位、名譽等,具有壯誌的君子是沒閑工夫去憂慮傷神的。
原文
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內事也。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了不相涉,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隻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豈能謂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製藝取士,亦謂其能代聖賢立言,必能明聖賢之理,行聖賢之行,可以居官蒞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為分外事,則雖能文能詩,而於修己治人之道實茫然不講,朝廷用此等人做官,與用牧豬奴做官何以異哉?
譯文
明道德、教新民、辦好事,這些都是我們分內的事。如果讀書不能落實到自己身上,以為上麵三項與自身毫不相幹,那麽讀書有什麽用?即使能寫文章作詩篇,洋洋自得於自身的高雅淵博,其實也隻算得認識幾個字的放豬仔罷了,哪能稱得上深明大理的有用之才呢?現今,國家依據科舉文章的優劣選用人才,正是認為這些人既然能按照聖賢的意圖立論寫文章,當然也必能明白聖賢有益於社會的道理,從而做有益於人民的事情,可以官居顯位而不脫離百姓,鞠躬盡瘁地遵循常理辦事。如果認為深明德行、教化民眾是分外的事,那麽雖能寫詩作文,但對修養自身、治理國家的道理茫然無知,國家用這種人做官,和用放豬仔做官又有什麽區別呢?
原文
累月奔馳酬應,猶能不失常課,當可日進無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餘早年於作字一道,亦嚐苦息力索,終無所成。近日朝朝摹寫,久不間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種樹畜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進之以猛,持之以恒,不過一二年,精進而不覺。言語遲鈍,舉止端重,則德進矣。作文有崢嶸雄快之氣,則業進矣。
譯文
成年累月地奔走應酬,還能堅持學習,當然能大有長進,不會停息。人生惟有做事持之以恒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對於書法一道,也曾苦力探索,卻終無成就,近日來天天摹寫,從無間斷,就覺得字有長進,可說日新月異。可見年齡無論大小,事情無論難易,隻要持之以恒地做了,就像種樹養禽一般,天天看它長大卻感覺不到。盡力前進,堅持不懈,不過一二年工夫,自然有無形的長進。言語沉穩,舉止端重,則品德性情長進。文章有崢嶸雄駿之氣,則學業有長進。
曾氏體悟
人生來世,縱橫天下,無不希望生前建功立業,死後萬古流芳。然而欲成大業者,非有卓越之智慧和才幹方行。而智慧才能的獲取,依賴於平日的學習和知識的增進,所以,古今中外之成功者莫不講求治學之道,高度重視知識的作用。
治學之道,最緊要的是立下堅卓不俗的大誌,立誌是事業的大門,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學問長進得越快。
治學,要有“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務實精神,避免奢談,踏實認真。要明白學問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勤學好問,持之以恒。學問好比金字塔,基礎越深越博越好,這樣才能在廣博的基礎上求得高、精、尖。
做學問,必須重視讀書的方法。不要貪多,而要專注於一書,力求吃透。同時,治學須避免門戶之見,博采眾長,兼收並蓄,為我所用,才能學貫中西,博古通今。而依賴於不俗的才學,一個人就可以為國立功,為己立德,為人立言,受到後人的敬仰。
曾國藩一生成就,可以說都是在礪誌中,在“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教化下取得的。而曾國藩的家書,是其畢生奉行“礪誌”的生活最為可信的實錄。在他這數千封家信中,他以親切的口吻、流暢的文筆,真實地表達了在礪誌過程中的成功、失敗、得意、困惑等種種感情。
人們可以從這些信中,具體地看到生活現實與理性教條的碰撞,在一身居高位者心中激起的千般情緒;可以看到他怎樣在極其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堅持“孝悌忠信”,而使他內對長輩、平輩,上對皇帝、上司以及同級、下級都能通權達變獲得成功。他的這些故事,生動有趣,更有價值的是,在這些故事中包含的許多道理即使在今天的生活中,也很有意義。有人說,它是一部協調人際關係的指南,一部正直、嚴肅地為人處世的教科書。
應該說,這些家書的最大的魅力在於誠懇。曾國藩一生以“礪誌”相標榜,在家書中,對待親人,它的字裏行間,更有一種真誠的熱情在流露,其中,不夾雜著世間常見的虛偽和造作成分,這是最能感人的。在家書中有許多篇是曾國藩勸勉其弟弟的,之所以能不引起對方的反感,恐怕就在於這個“礪誌”上。
礪誌必須“用世”,也即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曾國藩和同鄉好友劉蓉、郭嵩燾結為“湘鄉三劍客”,互相勉勵的事足以傳為佳話。
道光十八年(1838),曾國藩被順利地點中翰林後,更加助長了銳意進取的精神。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在他的詩歌中,經常有抒發高遠誌向的篇章。他自比李斯、陳平、諸葛亮等“布衣之相”,自信地表示:“莫言書生終齷齪,萬一雉卵變蛟龍。”他在給親友的信中,闡述得更為明確。如在給劉蓉的信中寫道:“凡仆之所誌,其大者蓋欲行仁義於天下,使萬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則欲寡過其身,行道於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於鄉黨。”在給弟弟們的信中也表示:“君子之立誌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也就是說,他要按著傳統文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來要求自己,以實現“澄清天下之誌”的宏願。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人生智慧
培養礪誌精神,注重道德修養,是中國傳統倫理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禮記·大學》說:“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
古人認為,人都有向善的能力,能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德”的人,關鍵就在於能否進行道德修養;而“修身”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因此古人把“德量涵養,躬行踐履”本身視為一種重要的美德。
如果說,在古人看來人們的一切德行都是同他自身的道德修養分不開的,那麽我們也可以說,中華民族的一切傳統美德,也是同古人注重“德量涵養,躬行踐履”的美德緊密相聯的。
“礪誌自強”是道德修養的起點,也是其內在目標和精神動力之所在。這裏講的“誌”,也就是一種道德理想。
古人指出:“誌當存高遠”。又說,“誌高則品高,誌下則品下”。這說明,並不是所有的道德之“誌”,價值都是一樣的。同時,即使是高遠之誌,若隻講不做,徒托空言,並不能成為德行,隻有躬行踐履,高遠之誌才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所體現的是一種對理想人格的不倦追求。所以從道德上講,“礪誌”實質上是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種自我超越的品性。正是這種精神和品性,數千年來激勵著我們的先人創造了偉大民族的燦爛文明,造就了一大批為國家、為民族建功立業的誌士仁人,因而也展示了我們民族無限的智慧、生機和活力,成為今天每一個炎黃子孫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曆史依托和精神上的鞭策。
一個人立身處世創大事業,誰也無法意料是否會失敗,成功的人固然有,失敗的人也不少。因此,一個磨練心性,提高道德修養的人,必須有木石一般堅定的意誌。誌者,心之向也,氣之帥也。有誌者,事竟成。要在躬行踐履也。居貧窮而誌不改,處危難而誌彌堅,遇險阻而甘苦飴,報國複邦,建功立業,或聞雞起舞,或臥薪嚐膽,誌存高遠。
中國古代有“亞聖”之稱的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一文中這樣寫道:“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仲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裏所舉的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裏奚等聖賢將相,都是從種種不同的人生苦難中脫穎而出的,有的從事築牆、販賣魚鹽等古代所謂“賤業”,有的作了奴隸,有的淪為囚犯,經受過許多苦難。他們的成功,當然有乘時借勢的機遇,但主觀的堅忍不拔也是重要原因。孟子認為艱難的境遇可以振奮精神(“動心”),堅定意誌(“忍性”),增加人的能力(“曾益其所不能”),他把人生苦難說成是上天要委以重任的前兆,真是精彩絕倫!
苦難既是一種前兆,也是一種考驗,它選擇意誌堅韌者,淘汰意誌薄弱的人。要達到奇偉瑰麗的人生境界,要成就任重道遠的偉業,必須具有遠大的誌向和極其堅忍的品質。
《易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說,天道運行,一往直前,強健不息,君子效法它,因而自強不息。在人生的旅途中,許多人都拿自強不息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激勵過古往今來多少仁人誌士!2崇儉鄙奢,以和為本
原文
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謹記祖父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醫藥、不信僧巫。”餘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做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做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餘閱曆而確有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譯文
家中兄弟子侄,應當牢記祖父訓誡的八個字——“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當謹記祖父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醫藥,不信僧巫。”我日記中又講到八本的說法,是——“讀書以訓詁為本,做詩文以聲調為本,侍奉長輩以讓其歡心為本,修養身心以戒怒為本。立身以誠信為本,居家以早起為本,做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八本,都是我親身經曆、行之有效的經驗之談,弟應當教育眾子侄謹記實行。無論治世還是亂世,家貧還是家富,隻要能遵守祖父星岡公的“八字”與我的“八本”之說,總不失為讓人尊重的上等人家。
原文
士大夫之家不旋踵而敗,往往不知鄉裏耕讀人家之耐久。所以致敗之由大約不出數端。家敗之道有四,曰:禮儀全廢者敗;兄弟欺詐者敗;婦女淫亂者敗;子弟傲慢者敗。身敗之道有四,曰:驕盈淩物者敗;昏惰任下者敗;貪刻兼至者敗;反複無信者敗。本有八者全無一失而無故傾覆者也。
譯文
士大夫之家會頃刻衰敗,往往比不上鄉村耕讀之家的家運耐久。所以認定造成衰敗的緣由大約不出這幾個方麵。使家業凋敝的途徑有四條——不講求禮儀的人家必衰敗;兄弟彼此欺詐不和的人家必衰敗;婦女Y蕩穢亂的人家必衰敗;子弟們傲慢輕侮他人的人家必衰敗。使自身衰敗的原因也有四條——驕傲自大、恃才淩物的人必衰敗;糊塗懶惰、偏信下屬的人必衰敗;貪婪苛刻、求全責備的人必衰敗;反複無常、不講信譽的人必衰敗。從來沒見過以上弊病一絲不染而無故敗家覆身的人事。
原文
凡天下官宦之家,多隻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我今賴祖宗之積累,少年早達,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盡,故教諸弟及兒輩,但願其為耕讀孝友之家,不願其為仕宦起見。若能看透此層道理,則雖巍科顯宦,終算不得祖父之賢肖,我家之功臣。若不能看透此道理,則我欽佩之至。澄弟每以我升官得差,便謂我肖子賢孫,殊不知此非賢肖也。如以此為賢肖,則李林甫、盧懷慎輩,何嚐不位極人臣,舄奕一時,詎得謂之賢肖哉?予自問學淺識薄,謬膺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時雖在宦海之中,卻時作上岸之計。要令罷官家居之日,己身可以淡泊,妻子可服勞,可對祖父兄弟,可以對宗族鄉黨。如是而已。
譯文
凡是天下官宦人家,大多數僅僅一代便享用殆盡,其子孫們開始驕橫懶散,繼而漂流浪蕩,最終死於溝壑,能夠有幸延續家聲一二代的非常少見。至於商賈巨富之家,勤儉持家的能享用延續三四代。耕讀為業之家,謹慎樸實的能延續五六代。孝敬長輩、友善和睦的人家,則能延續十代八代。我今生托賴祖宗累積的德行,得以少年得誌,家業發達,卻唯恐我一人享用殆盡,因此教訓各位弟弟及侄兒輩,希望共同立誌發奮成為耕讀、孝悌、與人為善之家,而不願成為仕宦之家。如果不能識透這番道理,那麽雖然科舉高中,官位顯赫,終算不得祖父輩賢能孝義的子孫、振我家聲的功臣。如果能識透這番道理,那麽將使我欽佩之至。澄弟一直認為我升官得誌,便說我是孝子賢孫。殊不知這並不是賢德孝義啊。如果以此為賢孝之舉,那麽李林甫、盧懷慎之流,何嚐不是位極人臣、顯赫一時的人物,豈不可以說他們也是賢孝之人嗎?我自知學識淺薄,誤登高位顯爵,於是事事留心,時時在意。此時雖身在仕途宦海之中,卻時刻作著棄官上岸的打算,如果到了棄官回家的時候,自身可以淡泊名利,妻子也可以擔任勞作,這樣才可對得起祖父兄弟,也可對得起宗族鄉親,僅此而已。
曾氏體悟
曾國藩的齊家理論以“和”字為中心,鋪陳開來,總結出了八個“本”字格言,八字家規。尤其是他反對奢侈,主張勤儉持家,反對給子女留下大批遺產,培養子女自立精神,還說子女不指出長輩之錯也是不孝行為等。這些真知灼見在今天仍熠熠生輝。它已經突破了儒家的狹隘圈子,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
鹹豐十年二月,正是曾國藩反守為攻的大戰初期,這位統兵大帥,卻一麵輯錄經史百家雜鈔,一麵作書寄家,名其所居曰八本堂:
讀書以訓詁為本;
詩文以聲調為本;
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養生以少惱怒為本;
立身以不妄語為本;
居家以不晏起為本;
做官以不要錢為本;
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這八句話,是曾國藩從經曆學識各方麵得來的妙諦,也就是曾國藩家庭教育的張本。曾國藩終身行之不懈,亦願其子弟終身行之不懈。
另外,曾國藩將其家規編為“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書:就是讀書;蔬:就是蔬菜;魚:就是養魚;豬:就是養豬;早:就是早起;掃:就是掃除;考:就是祭祀;寶:就是善待親族鄰裏。曾國藩的家庭教育,以八本堂的八句話為經,以八字為緯,經緯連貫,脈絡相通,便形成一套治家的理論體係。千百年來,中國談家庭教育者,未能出其範疇。因此,曾國藩的家書家訓,流行民間,至為廣泛,等於一部家庭教科書。後人戲稱八字家規為治家的“八寶飯”。一個家庭有了這個“八寶飯”,真是吃不完用不完的聚寶盆,可以傳之世世子孫以至無窮也。
除八本八寶之外,曾國藩還有三不信: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這也是曾星岡的垂教,曾星岡對於醫藥、僧巫、地仙,一見即惱,斥之惟恐不遠,因此曾國藩也一生不愛和這些人往來。
另外勤、儉、孝、友四字,曾國藩於家書中,亦常提及:“曆覽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至,其衰也則反是。”又雲:“孝友為家庭之祥瑞,凡所稱因果報應,他事或不靈驗,獨孝友則立獲吉慶,反是則立獲殃禍,無不驗者。”書、蔬、魚、豬,是一家生產力的表現;勤、儉、孝、友,是一家精神力的表現,二者相輔相成,要感相召,則家道立。
此外,曾國藩對於婦女之教,亦極注意,曾說:“自古家庭能長久興旺,男子一定要講求耕種和讀書二事,女子要講求吃飯和穿衣二事。”又說:“凡是世家子弟不勤不儉,從世家婦女的言行就能看出來。”又說:“居家四敗:婦女奢淫者敗,子弟驕怠者敗,兄弟不和者敗,侮師慢客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