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
適當地把握時機,適時掌握主動權,就會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這是為人處世立於不敗之地的要旨。做好一件事情,客觀條件極其有限,但隻要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善於動腦,主觀能力自然會是無窮無盡。
浙江以東的裘甫起兵叛亂,已攻占了幾個城池,朝廷任命王式為觀察史,鎮壓叛亂。剛上任的第一件事,王式命人將縣裏糧倉中的糧食發給饑民。眾將官迷惑不解,都說:“您剛上任,軍隊糧餉又那麽緊張,現在您把縣裏糧倉中的存糧散發給百姓,這是怎麽回事呢?”王式微笑著說:“反賊用搶糧倉中存糧的把戲來誘惑貧困百姓造反,現在我向他們散發糧食,那麽,貧苦百姓就會不強搶了。再者,各縣沒有守兵,根本無力防守糧倉,如果不把糧食發給貧苦百姓,等到敵人來了,反而會用來資助敵人。”
王式的話在各位將領聽來,的確言之有理。果然,叛軍到達後,百姓紛紛抵抗,不到幾個月的工夫,叛亂就被平定。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上的事情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隨著情況、形勢的變化,及時掌握有利時機,把握主動,靈活應付,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建功立業不可或缺的本領。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處處、時時以應變的心態看待社會,要做好應付變故的思想準備,並機動靈活地運用應變之術,以使自己永立不敗之地。
所以,駕馭時機在許多場合中都是靠裝糊塗才會成功的,這種糊塗有進攻型的,也有退卻型的,不同的場合要靈活運用,以謀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2且挺且韌,久戰之道
原文
久戰之道,最忌“勢窮力竭”四字。“力”則指將士精力言之,“勢”則指大局大計及糧餉之接續。賊以堅忍死拒,我亦當以堅忍勝之。惟有休養士氣,觀釁而動,不必過求速效,徒傷精銳,迨瓜熟蒂落,自可應手奏功也。
譯文
打持久戰,最忌諱“勢窮力竭”四字。“力”,就是指將士的精力而言;“勢”,就是指戰略大局,全盤作戰計劃及糧餉的供應補充。敵人以堅忍的氣概拚命抵抗,我也要以堅忍的精神抗衡,到最終取勝。這時隻有在休養士氣時,相機而動,不必過於追求速勝,而白白消耗精銳之士氣。等到時機成熟,就如瓜熟蒂落一樣,自然可以一出擊便殲滅敵人,凱歌返回。
原文
凡與賊相持日久,最戒浪戰。兵勇以浪戰而玩,玩則疲賊匪以浪戰而猾,猾則巧。以我之疲戰賊之巧,終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餘昔在營中誡諸將曰:“寧可數月不開一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譯文
凡是和敵人相持日久,最要戒備的是散漫地打仗。士兵們會因散漫作戰而不在意,不在意就會懈怠不認真。敵人因為我軍散漫作戰而更狡猾,狡猾就會變得機巧。用我軍的懈怠去和敵軍的詭詐機巧作戰,終不免有受害的一天。所以我過去在軍營中告戒諸將說:“寧可數月不開一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原文
夫戰,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國藩於此數語,常常體念。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餘不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於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於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之拔逼陽,氣已竭而複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養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之自斃。此善於用氣者也。
譯文
打仗,靠的是勇氣。第一次進攻,士氣最健旺,第二次進攻,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進攻,士氣幾乎就衰竭了。這是古人用兵經驗,我對這幾句話,經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並無其它奧妙,經常保持銳氣不可用盡就可以了罷。三國中,孫權攻打合肥,受挫於張遼;諸葛亮攻打陳倉,受挫於郝昭,兩者失敗都因起初氣勢太盛,過於銳不可擋,慢慢地,決戰時就衰竭無力了。隻有荀剕攻克逼陽,士氣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陸抗攻克西陵,事先預料難以迅速取勝,因而養精蓄銳,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敵人力盡自斃。這也是善於利用士氣作戰的人了。
曾氏體悟
久戰,是對抗性的戰爭,是綜合因素的較量,曾國藩最為關注的是久戰的決定因素——人。
更重要的,曾國藩講求“心戰”,以“心戰”奪敵銳氣,養己威勢,練就一支能夠“久戰”的隊伍。
他的“心戰”首要是“養吾氣”。
(1)養吾正氣,防其邪氣
對全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將士深信其事業是“正義”的,其軍隊是“正義之師”,所從事的戰爭是“正義之戰”。
(2)善吾和氣,防其離氣
搞好官兵團結、上下團結、三軍團結。治軍之道,“要在人和”。“和則一可當百”。如果“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必至於敗。
(3)練吾膽氣,防其恐氣
練兵先練膽,人無膽氣,一切技藝都歸無用。
(4)嚴吾剛氣,防其嬌氣
“氣不自壯,勵之乃剛”。軍紀必須威嚴,軍容必須整齊,要培養全軍的陽剛之氣。
他的“心戰”第二是“攻敵心”。
在“攻敵心”方麵,主要是:
(1)諭義奪心
兵臨敵境,應大造輿論,宣傳自己出師目的是為了禁殘止暴,救民於水火,揭露對方殘暴無道,借以瓦解敵方軍心民心。
(2)諭威奪氣
未戰之前,先大肆宣揚自己軍隊多麽強大,將帥如何英明,裝備如何精良,三軍如何團結,給敵以強大的心理威懾。即《尉繚子》講的“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師散”。
(3)先聲奪人
兩軍對壘,我方先做巨大的聲勢,使敵感到強大不可抵禦,喪失勝利的信心與鬥誌。“先人有奪人之心”。
(4)挫敵人銳氣
敵來進攻,我方以精兵強將先拔頭籌,挫其銳氣。
由此可知曾國藩“久戰”能勝的原因。
人生智慧
久戰,實為持久之戰。其必心如鐵石,意誌堅韌。“繩鋸木斷”、“鐵杵成針”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的成敗固然與天生的稟賦有關,但自己後天的努力和堅持更重要,這是眾所周知的。談起來好像都明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生活中的信仰與執著總是會被一些瑣碎的事打斷,不知不覺中背棄當初的理想,也成為隨波逐流的一分子,而我們卻抱怨自己天資不聰明。要知道,再聰明的人,沒有後天的努力與堅持,也絕不可能是個成功者。無數的先賢用自己的經曆說明了這個道理。
開學第一天,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做了一遍示範。“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麽簡單的事,有什麽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這樣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剩下八成。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堅持,其實是世間最容易也是最難的事,做事情貴在堅持,持之以恒。說它容易,是因為隻要你願意去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使你信心和毅力動搖的事情。因此,能夠堅持到底的人終究是少數。為了你自己的目標,你有毅力堅持不放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多強的阻礙,你都能夠堅持下來嗎,想像我們有過多少次隻因沒有堅持到底而失敗的事呢?許多失敗,其實如果肯再多堅持一分鍾,或再多付出一點努力,就可以轉化為成功。3知人知事,人才為寶
原文
雖有良藥,苟不當於病,不逮下品;雖有賢才,苟不適於用,不逮庸流。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騏驥不可以守閭。千金之劍,以之析薪,則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墾田,則不如耜。當其時,當其事,則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則金且而終無所成。故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適用也。魏無知論陳平曰:“今有後生考己之行,而無益勝負之數,陛下何暇用之乎?”當戰爭之世,苟無益勝負之數,雖盛德亦無所用之。餘生平好用忠實者流,今老矣,始知藥之多不當於病也。
譯文
盡管有良藥,如果不對病症,效果不如一般的藥物;雖然是賢才,但所幹之事不適合於他的專長,那麽還不如去找平凡人來幹。質地堅韌的木梁可以撞開牢固的城門,卻不能用來堵住老鼠洞。強壯的水牛不會捕捉老鼠,日行千裏的駿馬也不能守住家門。價值千金的寶劍用來砍柴,不如斧頭好用。三代傳世的寶鼎,用來開墾荒地,還不如普通的木犁。麵對具體時刻,具體的事物,隻要用得適合恰當,普通的東西也會產生神奇的效驗。否則,認不清鋤頭、寶劍的特性,幹什麽都會弄糟。所以世人不憂慮沒有人才,而憂慮使用人才的人不知量才適用。魏無知在評論陳平時說:“現在有個年輕人,很有孝德之行,卻不懂戰爭勝負的謀略,您該如何用他呢?”當國家處於戰爭時期,如果一個人不懂戰爭勝負謀略,雖有高深德行也沒地方應用他。我生平喜歡用忠實可靠的人,如今老邁了,才知道藥物雖很多,卻也有治不了的病。
原文
無兵不足深慮,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後、忠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貪饕出縮者,果驤首而上騰,而富貴、而名譽、而老健不死,此其可為浩歎者也。默觀天下大局,萬難挽回,侍與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養幾個好官,以為種子。
譯文
沒有軍兵,尚不足焦慮;沒有糧餉,也不足痛哭,隻有舉目當世,想求得一個見利不爭、義字當頭、忠摯耿直的人才,不得立即得到,或者僅得一個,卻又因地位卑下,往往因此抑鬱不舒,受盡挫折,終至罷官死亡。而那些暴虐貪婪善於鑽營的人卻因占據高位而享受富貴,受人尊重,健康長壽,直至衰老,這是真正令我慨歎無奈的事啊!靜觀天下大局,這種不平之事萬難挽回。而我們所能夠勉力去辦的,就是盡量重用一些正人君子,培養幾個好官,作為變革時事的種子力量。
原文
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大抵皆由勉強磨煉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強成,名可強立。”董子曰:“強勉學問,則聞見博;強勉行道,則德日進。”《中庸》所謂“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強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見用於世,而乏才用之具。誠能考信於載籍,問途於已經,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試其效,勉之又勉,則識可漸通,才亦漸立。才識足以濟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譯文
天下沒有現成的人才,也沒有生來就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勉力堅強磨煉出來的。《淮南子》說:“功勞可強迫威逼而使之成就,聲名也可在強迫威逼環境中立起來。”董子說:“努力做學問,所見所聞就會廣博;頑強地尋求真理,道德修養就會日益進步。”《中庸》裏所說的“他人知道一件事,自己要知道一百件。他人了解十件事,自己要了解一千件”,就是要勉勵自己多付出功夫。現在人們都企盼為世所用,卻缺乏社會需要的才能謀略。如果真正能從古代典籍中得到驗證,再向那些事業有成之士學習,苦苦思索通用於當世的途徑方法,並親身去實踐,檢驗它的成效。努力又努力,那麽就可通達識見,才能也就逐漸培養起來了。才能見識足以有益社會,還用得著擔心世人不知道自己嗎?
曾氏體悟
曾國藩十分重視人才問題。他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並說:“觀賢者在位,則卜其將興;見冗員浮雜,則知其將替。”觀察軍事也應如此。他將人才問題提到了關係國家興衰的高度,把選拔、培養人才作為挽救晚清王朝統治危機的重要措施。
鹹豐十年(1860)冬,因侵略者侵占北京,鹹豐帝避走灤陽熱河行宮,朝廷上下乃有遷都之說。京官具奏者甚多,湖北、河南、山西諸省疆臣也紛紛陳奏,眾口一聲,以為遷都乃當時第一良策。唯曾國藩稱,“中興在乎得人,不在乎得地。漢遷許都而亡,晉遷金陵而存。拓拔遷雲中而興,遷洛陽而衰。唐明皇、德宗再遷而皆振,僖宗、昭宗再遷而遂滅。宋遷臨安而盛昌,金遷蔡州而淪胥。隻要有憂思勤勉之君,賢勞之臣,遷亦可保,不遷亦可保;無其君,無其臣,遷亦可危,不遷亦可危。我觀察曆史世事的變化,覺得除了求得人才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資憑借。”
他向朋友和兄弟們反複說明“國家因為獲得人才而強盛。人才存在才能政通人和。想要自強,必須以修明政事,謀求賢才為緊要任務;“治世之道,專以致賢、養民為本”;“國家大計,首重留心人才”。世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幹出來的,壞事如此,好事亦複如此。古人說:“能當一人而天下取,失當一人而社稷危。”曾國藩是深知這個道理的,因而在人才問題上深具曆史的卓識與戰略的眼光。他對人才的廣泛搜羅和耐心陶鑄,是能夠成就他的“事業”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一點,早已是人們的共識。後來,薛福成評述道:“自昔多事之秋,無不以賢才之眾寡,判功效之廣狹。曾國藩知人之鑒,超軼古今。或邂逅於風塵之中,一見以為偉器;或物色於形跡之表,確然許為異材。平日持議,常謂天下至大,事變至殷,決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維持。故其振拔幽滯,宏獎人傑,尤屬不遺餘力。”《清史稿》評論曾國藩道:“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薦舉人才為己任,封疆大臣軍營統帥遍布全國。以人事君,皆能不負所知。”石達開也曾稱讚曾國藩:“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畫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覯也。”
由於曾國藩對人才問題的高度重視,並且在人才的選拔、培養、使用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因此他的幕府人才“盛極一時”。容閎回憶說:“當時各處軍官聚於曾文正之大營者,不下二百人……總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補之官員、懷才之士子,凡法律、算學、天文、機器等專門家無不畢集。”
薛福成把這些人才分為四大類型。第一類是為曾國藩“治軍事、涉危難、遇事讚劃者”,這有李鴻章、郭嵩燾、劉蓉、李元度、何應棋、郭嵩燾、鄧輔綸、李鴻裔、錢應博、陳鼐、許振、向師埭、黎庶昌、吳汝綸等。第二類是以他事從曾國藩“邂逅入幕,或驟至大用,或甫入旋出,散之四方者”,這有左宗棠、彭玉鱗、李雲麟、羅萱、李鶴章、李翰章、陳蘭彬、李榕、王定安、陳士傑等。第三類是因學問淵博而在幕府中做賓客,平時諷諫建議,來往沒有規律或是招納到書局,並沒有具體委以公職的人,這有吳敏樹、吳喜賓、張裕釗、俞樾、羅汝懷、複燮、曹耀湘、趙烈文、錢泰吉、方宗誠、李善蘭、汪士鐸、華衡芳、徐壽、戴望等。第四類是“凡刑名、錢穀、鹽法、河工及中外通商諸大端或以專家成名,下逮一藝一能,各效所長者”,這有馮俊光、程國熙、陳文坦、洪汝奎、劉世墀、何源等。薛福成僅錄了八十三人,不能代表幕府實況,實際上幕僚達四百人以上。重要的如年輕的工程技術專家徐建寅,為曾國藩籌辦軍械工業組織並帶領第一批官費留學生出國的容閎,以及薛福成本人都未包括在內。這些幕府人物不少在當時就享有盛譽,有的在後來卓有成就。如李善蘭、華衡芳、徐壽是當時著名的自然科學家。俞樾、戴望是著名的經學家。左宗棠是傑出的軍事家,後來在捍衛領土完整、維護民族統一方麵做出了重大貢獻。郭嵩燾後來則成為中國首任駐外公使。薛福成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國。郭氏與薛氏都是從洋務派分化出來的我國早期改良主義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國藩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收之欲其廣,用之欲其慎。”“慎用”包括兩方麵的意思。一方麵是用其所長,盡其所能。曾國藩以良藥不適於病,梁麗之材用於窒穴,犛牛捕鼠、良馬守門等比喻,批評用人不當,指出對於人材必須“器使而適宜”,使其特長得到充分發揮。用其所長,這正是領導者的用人藝術。蔡鍔對此評價較高,他說:“曾(國藩)謂人才以陶冶而成,胡(林翼)亦說人才由用人者之分量而出。可知用人不必拘定一格,而熏陶裁成之術,尤在用人者運之以精心,使人之各得顯其所長、去其所短而已。”
“慎用”另一方麵的意思是“量才錄用”。曾國藩對人才的使用極為謹慎。他認為行政之要首在立法與用人二端。而他生當末世,主要使命是“扶危救難”,維護舊製度,基本上無“立法”之責,而其事業之成敗利鈍,也就主要在於用人得當與否,故稱“吾輩所慎之又慎者,隻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無著力之處”。為用人得宜,不致因用人不當而憤事,曾國藩對人總是反複測試、考察。據說,每有赴軍營投效者,曾國藩先發給少量薪資以安其心,然後親自接見,一一觀察:有膽氣血性者令其領兵打仗,膽小謹慎者令其籌辦糧餉,文學優長者辦理文案,講習性理者采訪忠義,學問淵博者校勘書籍。在幕中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使用,感到了解較深,確有把握時,再根據具體情況,保以官職,委以重任。
多年來,幕僚們為曾國藩出謀劃策、籌辦糧餉、辦理文案、處理軍務、辦理善後、興辦軍工科技等等,真是出盡了力,效盡了勞。可以說,曾國藩每走一步,每做一事,都離不開幕僚的支持和幫助。
人生智慧
自古以來,任何領導者要取得成功,都必須善於發現人才,網羅人才,禮待人才,並且大膽使用,因才授職,盡其所長。因此,善於知人用人,是君王將帥能成其大事大業的核心。
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在一個人身上,往往優點與缺點共存。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在於會用人,發揮他的所長,避免他的所短,這叫做“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作為一種領導藝術,就要本著“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原則,不因為一個人有些缺點和過失而使人才失之交臂,不要讓人覺得懷才不遇,誰能保證自己一生中沒有過失呢?所以古人知道用人不求其備,論大功不錄小過的道理。伍子胥對陳惠公說:“用他的長處,避開他的短處,那麽,天下的人沒有不能用的。”柳宗元也說過:“大玉上的瑕點,怎麽可能損害它的光澤呢?”
魯國季氏的家臣仲弓,有次問孔子如何管理好政事,孔子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就是說,要引導官吏,赦免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良的人才。
為什麽要“赦小過”呢?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對有小的過失的官吏不能赦免、寬恕,那就難免使人覺得世間沒有什麽賢才可用了。大體說來,苛求小過有三害。
其一,“一葉遮目、不見泰山”。魯迅先生曾說:“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事實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從古到今都沒有盡善盡美的大成至聖。
司馬光認為,“若指瑕掩善,則朝無可用之人。”意思是,如果用小的過失掩蓋其大的美德,那麽,朝廷就沒有可以用的人了。所以,在挑剔的人眼裏沒有賢才,其所看到的都是人的缺點,而無優點,“一葉遮目,不見泰山”,或“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曆史上的劉邦、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大人物,對下屬從不拘泥於細節,因而他們能成就大事業。由此可見,領導者如何能以小節小失來評價一個棟梁之材呢?對下屬的短處與缺點不妨假裝糊塗,自然會取得事業的成功。
荀況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個對別人過於苛求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得到別人的幫助的。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這是“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
其二,不辨忠奸,冤屈賢良。貞觀四十年,魏征上疏唐太宗說:任用大官,如果追究他細小的過錯,那麽,刀筆之吏就會順著皇帝的旨意推波助瀾、舞文弄法,致使大官冤屈成罪。大臣自己申辯吧,就認為他心裏不服;不申辯吧,就認為別人說他犯的罪是實。麵對這種情況,進退兩難,不可以周全,便企求免遭禍害。大臣僥幸免了罪,欺詐的言論便會發生,於是,矯情虛假就形成不良風氣,國家也就不可能得到好的治理。
其三,不利於從政者發揮特長。當政者對下級官吏求全責備,下級官吏為了避免受到苛責,整日提心吊膽,將精力大多用於防止小過,以保全其身之上,以致根本沒有機會充分展示其特長,達不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用人效果。
明成祖時期,為避免海寇襲擾,陳規定天津衛的運糧船隻必須同時出發,結隊而行。1406年6月,有30多艘船比同隊海船晚5天出發,但同日到達目的地,也未受損失,陳主張處分押運的官員,明成祖則說:“姑宥之。”又說,“凡用人者,錄功而略過,則人奮於功,若計過而略功,則救過之不瑕,何瑕懋功哉?”明成祖的意思是,姑且原諒他們。大凡用人,記錄功勞而忽略小過,那麽,人就奮力立功;如果計較過錯卻忽視功勞,那麽,人們時時刻刻為了補救過失還來不及,又哪來時間立大功呢?不難看出,不赦小過,其害非淺。
有此三害,治政就得不到好效果。所以,“成大功者不小苛”,“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意思是說,對於立大功勞的人,不苛求他的小過失;對有遠大謀略的人,不追究他的短處;對有高尚德行的人,就不指責他的小毛病。隻有這樣,才能招攬天下賢達之士,以興治國安邦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