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7章 陸地的圍困(1)

  1

  說不準是幾年了。

  水越來越淺,魚越來越少。

  那時,誰也沒覺得要有什麽災難發生。漁家忌諱多,整天給大王爺燒香,就是求個船順風、魚滿艙,平安無事。好端端幹嗎要往災禍上想?

  水淺,水總是有深時有淺時,

  魚少,魚總是有多時有少時。

  這不奇怪。

  岸上人種莊稼,也有豐年歉年。女人生娃子不也沒個準嗎?像樹上結果子有大小年。逢大年,女人愣不能碰,一碰就懷胎。逢小年,你怎麽弄她肚子都是癟癟的。還有男娃女娃,要說哪一陣生女娃,家家女人生女娃;說哪一陣生男娃,一嘟嚕一串全是鳥!像啞巴連生九個都是女娃子,也是少見。人不能抬杠,隻能說那是命。說到命上,你就沒轍。

  可這水深水淺,魚多魚少,就和命不牽扯。

  這裏水淺,起錨往深水走就是。那裏魚少,隻管揀魚多的地方去。北湖到南湖,東湖到西湖,一拉溜四個湖,跨兩省十三縣,無邊無際,大得很囉。漁家本無定所,水到哪魚到哪,魚到哪船到哪,船到哪家在哪。不就是個逃湖嗎?對漁家來說,逃湖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

  那時,誰也沒想到會有什麽災難發生。

  忽然有一天,湖幹了。

  日他姐,湖幹啦!

  你想想吧,湖幹啦!一拉溜四個湖,浩浩蕩蕩幾百裏水麵,幾乎是一夜之間幹得底朝天。原先四個湖是連成一片的,這會隻剩下這裏一小片水窪,那裏一小片水窪。而且是渾黃汙臭,一股子什麽熊味!

  湖草蒲葦在爛泥裏掙紮,蛤蟆一群群在汙水上飄浮,蚌娃一片片幹死在湖底……清淩淩幾百裏湖蕩成了沼澤。

  湖也會幹?

  啥都想到過,就是沒想到湖會幹。

  就佘龍子想到了。

  佘龍子早有預感。

  他是眼睜睜看著湖麵一天天縮小,湖水一天天幹涸的。他已經觀察了幾十年。幾十年間,湖水有漲有退,但總是漲一尺,退兩尺。

  沒人留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幾百裏湖蕩是聚寶盆,裏頭蘊著無窮無盡的財富。隻要有力氣,盡管下湖去。日他姐,動動手就是錢,誰管水漲落幹嗎呢!

  湖邊上,野草野蒲鋪天蓋地,曆來誰割誰要。

  湖彎裏野藕,小片幾十畝,大片幾百畝幾千畝,扒出來就是你的啦。

  野鴨野鳥一群群幾千隻起落,架起大抬杆,一炮轟出去,少說也打下二三十隻。打一天用船載著去賣,全是錢哪!

  至於湖裏的魚,更是沒有主人,有船有網,就可以下湖打魚。旺季時,一天少說也捕幾百斤。花幾千塊上萬塊錢置辦船網,用不了多少日子就能撈回來。

  最沒本事的老太太、小姑娘和光P股男孩,就是拾鳥蛋、撈蚌娃、采菱角、摘蓮子,拿個鐵釺子穿蛤蟆,一天也弄個七塊八塊錢。

  幾百裏湖蕩不僅養育著湖上數十萬漁家,而且養育著沿岸幾百萬湖民。就連遠處的莊稼人,也把這裏當做撈外快的好地方。

  一到冬閑時節,兩省十三縣的莊稼漢子就吆喝著下湖了。大家結夥成群,拉著板車,帶上繩子、鐮刀,從幾十裏、上百裏外的地方到這裏打湖草。一個冬天下來,少說也打三五千斤幹草,或拉回家喂牛、喂羊或就地賣掉,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至於那些因曆史、政治,殺人、強奸而在家不能呆的人,更把浩渺幾百裏湖蕩看作理想的藏身之地。隨便在哪個湖岔裏搭個庵棚,盡可以謀生了。

  湖蕩像一位寬容的母親,敞開她的胸懷,哺育著她的兒孫;

  湖蕩像一個無人可憐的妓女,被撕光了衣服,袒露在那裏任人蹂躪。

  湖蕩像一塊狹長的肥肉,任人宰割。

  最令人揪心的是,兩省十三縣往往在沿湖建起二級、三級翻水閘,幾抱粗的鐵管子日夜吼叫著把湖水抽走。

  抽走的是湖血。

  湖在抽搐。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掠奪。

  既是掠奪,便會有掠奪者的紛爭。

  兩省十三縣的百姓和地方官員,為了各自的利益,爭水源,爭湖灘,爭地盤,不惜動用大刀長矛、火槍火炮,打得血肉橫飛。

  多少個世紀了,誰能記得?

  佘龍子記得。

  那是遺傳在血脈中的記憶。

  佘龍子是家族中第十七代船老大。

  他太熟悉湖,也太熟悉湖上發生過的一切。

  因為湖上無窮無盡的紛爭,皇帝下過聖旨,北洋大臣曾來平亂;國民黨中央曾派官員裁決;共和國的副總理數次親臨視察和主持談判……

  終於,紛爭平息,硝煙四散。

  但湖幹了。

  日他姐,湖幹了,你看操蛋不!

  佘龍子站在湖心島上,打著眼罩子極目遠眺,清淩淩的幾百裏水麵消失了,漁歌沒有了,白帆不見了。大大小小的船隻被困在湖底,蛤蟆樣飄浮在一窪窪汙水上,再也動彈不得。

  周圍是黑黝黝一眼望不到邊的陸地。

  他突然感到一種被擠壓的窒息,“哇”地吐出一口鮮血。

  2

  鯰魚灣。

  這裏尚存一窪深水,泊著百十條漁船。像個熱鬧的小鎮。

  尋常間,這裏就是個碼頭。漁家打了魚,把船開來,拋錨上岸,招呼一聲,魚販子就圍上船了。討價還價,常常是漁家慷慨讓步,很快把魚出手。稍事休息,又起錨進湖去了。反正湖裏有的是魚。他們討厭斤斤計較。

  那時,這裏並不格外熱鬧。隻是來來往往,漁家忙,魚販子也忙。

  但現在不同了,湖水一幹,誰也打不得魚,都把船掛在岸邊,清清閑閑享起福了,完全不必擔心別人比你多打一網魚。

  他們有權利享福,有權利快活幾日。湖水幹涸,雖也引起一陣不安,但他們不相信湖會永遠幹下去。幾場暴雨下來,湖水就會滿滿當當。現在盡可以休息一段日子。多年的辛苦,幾乎每條船都有些積蓄,萬元戶並不稀罕。生活一時不會有問題。

  平日裏,岸上人從電影、電視裏隻看到湖上生活充滿詩情畫意,漁家富裕,卻不知漁家的辛苦,一年四季漂在水上,日子永遠是晃蕩的,而且單調乏味,異常勞累。

  現在,他們要尋求補償了。

  這幾日,鯰魚灣陡然喧鬧起來。

  各種賣煙酒、小吃、水果的攤販,把鯰魚灣那片空地占得滿滿的。上頭架著棚子,很像回事。

  他們知道,漁民手頭有錢。

  疙瘩這幾日特別快活,整天提個錄音機到處晃蕩。錄音機斜著提在手裏,這姿勢還是幾年前從電視上學的,他覺得那樣子很派。自然,還得配上一頭亂蓬蓬的長發,架個墨鏡。褂子呢,最好是花格的,下頭胡亂掖進褲腰,上頭敞個胸。這一切都好辦,疙瘩有的是錢,身體又特棒,胸膛上的肌肉一坨坨的,兩膀寬闊。美中不足的是一臉疙瘩。他翻過書,說是青春痘。他十三歲就長了一臉,疙瘩這外號也是由此而來。那時小,大家喊就喊了。後來漸大,就覺這名字難聽,更覺臉上疙瘩難看,就用手摳。誰知一個疙瘩一個膿包,摳爛就是疤。疙瘩是沒了,卻留下一臉疤和一個外號。二十四五歲了,還沒對象。疙瘩是獨生子,爹死幾年了,自家一條船,船上還有個瞎眼老娘。老娘就著急兒子的婚事,見天念叨。可疙瘩不急,他說:“你老人家放心,要娶咱就娶個會跳舞的。”老娘就更急,說乖乖,咱可不敢瞎鼓搗,船上人家,娶個姑娘能吃苦、能生娃就中。疙瘩是個孝子,知道給老娘說不明白,就笑笑說:“你老放心,就按你說的辦。”心裏卻打定主意,一定要娶個會跳舞的。連他自己也納悶,媽的,咋就認定了要娶個會跳舞的?

  午飯後,疙瘩提個錄音機剛上岸,就見四妮、菱菱五六個姑娘坐在一個土丘前說笑,就吆喝一聲:“喂!你們笑什麽呢?一群傻丫頭!”這家夥向來大大咧咧的。

  姑娘們就亂叫他傻小子,一陣笑鬧。還扔過來幾個土坷垃,揚得一股煙、一股煙的。疙瘩用身子遮住錄音機,躲閃著從一旁走開。那裏頭正不知放著什麽音樂,轟隆轟隆響。四妮就喊:“喂,疙瘩,別走哇,有啥好磁帶放給咱聽聽,行不?”

  疙瘩一轉臉:“你們懂什麽。”便隻顧往那邊空地熱鬧處去了。兩條腿抽筋樣抖動著,這也是派。

  四妮和幾個姑娘就拍著手在後頭叫:

  疙瘩臉,疙瘩頭,疙疙瘩瘩淨刺猴;

  疙瘩提個錄音機,錄音機裏瞎吱吜!

  ……

  然後就笑成一團。

  菱菱沒喊也沒笑,卻盯著疙瘩的背影出神,四妮一推她:“哎!女秀才,又想啥?”

  菱菱把目光收回,輕輕歎一口氣:“疙瘩怪勇敢的。”

  四妮就有點不大自然,說:“你想嫁給他?”

  菱菱打了她一巴掌,臉紅了:“瞎說!”

  在所有攤販中,張老頭的生意最好。平日,他就隻賣煙酒,大家買了就走,並不見怎樣紅火。這幾日,他就煮了幾樣小菜,豬蹄、羊肝、青豆、花生仁、油豆腐。一盆盆擺在案子上,又在棚子底下放幾張小桌。這一來就把人給吸引住了。船老大們閑著無事,有臨時碰上的,有相邀來的,三五一夥,聚在張老頭的棚子下喝開了。張老頭佝僂個腰,忙裏忙外,大獻殷勤。趁空時,往斜對麵六妹子那裏瞅一眼,別提心裏多高興。六妹子棚下冷冷清清,幾乎沒什麽人。這麽個精明人兒,居然沒想到這主意,活該我賺錢。

  船老大們多是海量,而且不怎麽就菜。麵前的青豆、花生仁,偶爾撿一顆扔嘴裏。岸上人喝酒,他們不大瞧得起,大家坐得周吳鄭王,弄滿滿一桌子菜,叫什麽喝酒?而且那酒喝得不順。要麽求人辦事,請酒;要麽被人求幫,赴宴。心裏都揣著心事,酒味都沒了。漁家喝酒就是喝酒,沒什麽事好求人。有本事湖裏使去。想喝酒了,拎一瓶酒,站船頭上,咕咚咕咚飲一氣;或者兩個船老大在艙裏盤膝而坐,舉碗對飲,隨便得很。像在張老頭這裏腚底下坐塊磚頭,三五人圍個小桌,已是最正規的了。喝酒於他們完全是一種享受,並無其他成分。酒在漁家,依然保持著它的清白和純正。

  到傍晚時,張老頭光小酒桌上就賣出去十七八斤酒。

  棚子下還沒散場,船老大們都喝得差不多了。有幾個開始嘔吐,地麵上,煙頭,痰跡,嘔吐物,到處都是,汙穢不堪。

  康老大強忍著難聞的氣味,正尋機會勸大家罷盞。他知道這種時候說話要格外小心,更不能輕易離席。不然,船老大們會說你瞧不起他們。俗話說醉漢如醉虎,一言不當會惹出亂子來。他看身旁的張老大,正瞪著血紅的眼睛和人劃拳,舌頭都打卷了:“桃園……三!獨……獨占一!……”那邊桌上,阮良已醉得不省人事,歪靠在一根柱子上打呼嚕。葛雲龍搖搖晃晃走過去,扯住阮良的耳朵往他嘴裏灌酒。酒瓶底朝天,就聽咕嚕咕嚕響。葛雲龍哈哈大笑:“喝水……喝……水!醒醒酒……咱進城去,聽一場戲……找個暗窯子……睡一宿……城裏的娘們……細皮嫩肉,過過癮,天明……再扛一台……彩電回來,阮良……你去不去……”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