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0章 林楠子(6)

  後來,朱偈聞聽此信,忙又修書一封,解說那毒鏢實是閻五所打陳吒風哪裏肯信。此後多年,他一直尋機報複。朱偈一麵自留小心,提防陳吒風的尋釁,一麵多次去信解釋,一忍再忍,即使狹路相逢,也是繞道而走。日子長了,陳家村的人見朱偈寬宏大量,很是佩服。就連陳吒風手下徒弟們,也多不信那支毒鏢是朱偈所打。眾人都這麽說,陳吒風也漸漸半信半疑起來,殺朱偈以報仇的決心減了許多,但要和他比高下的勁頭並未稍減,每想起當年酒宴上那一掌之失,瞼上就火辣辣的。往後數年,他又看黃河故道兩岸願意隨他學藝的越來越少,各村各寨習槍弄棒的,多是朱偈門下,心中又生嫉恨。轉眼十八年過去了,陳吒風看看身邊隻剩下一班老徒弟,眼看後繼無人,又想自己年歲漸大,武門凋零,不免傷感,自思自歎:我這一把鋼刀硬是讓朱偈給磨鈍了!

  這年秋末的一天,他趁朱偈的兒子大寶在黃河灘裏狩獵晚歸,派人埋伏深葦茅草中,用繩索把大寶絆倒,擒到陳家村去了,其意仍在逼使朱偈出頭。他先是傳來口信,後又修書一封,這便是前麵提到憨娃讓他姐姐看到的那封書信。

  五

  話歸前言。幾天來,朱偈一直為此事決斷不下。他不曾想到陳吒風心胸如此狹窄,事隔多年,仍然懷恨在心,因此心中甚惱!心想,此人視忍為弱,恁般不明事理!

  朱偈本想出戰陳吒風,又恐二虎相鬥,必有一傷,枉費了多年心血。可是不出頭,眼看兒子大寶性命難存。這正是左右為難,進退維穀。

  其實,更讓他焦心的是日前天下大勢。自從蟄居黃河故道,朱偈看這裏占三省之僻,居中原之要,有帝業之脈,已得地利。因此多年來,苦心孤詣,慘淡經營,意在求人和,待天時。目下在這黃河故道兩岸,徒子徒孫不下萬人,經他親傳的徒弟就有七百人之多,其間不乏賢才。周慶山、憨娃不僅已成人立家,而且武藝精熟,深得其妙。正可謂文韜武略,群英薈萃,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近幾年,朱偈看山東、直隸等地,義和團風起雲湧,滅洋人、殺贓官,四海之內民心鼎沸,恰似山雨欲來風滿樓。

  朱偈靜觀天下,審時度勢,以為瓜熟蒂落,東山再起此其時也!正想加緊準備,趁機打出義旗,不料想八國聯軍犯中華,義和團拒敵遭到慘敗,形勢急轉直下。

  朱偈乍聞傳言,急得寢食俱廢。為了探得確信,他派周慶山親往京津,自己一顆心也隨去了。

  慶山一去月餘不見回轉。那一天,朱偈心中煩悶,獨自一人到黃河古堤上轉了一圈。他剛回村便聽說,先前有個遠路人來朱家村找他。那人自稱受人之托,讓轉告一個消息:黃河故道下遊一個古鎮上,有個外國武術團在那裏立擂,中國人連日不克,已經死傷多人,請他速去。村上人說,來人匆忙,說罷就走了。

  朱偈聽罷,心中一沉,自思道:怪不得近日傳說有個外國武術團立擂,如此看來,是果有其事了!隻是什麽人給我捎來這口信呢?又悔剛才不該出去,若在家也好向那人盤問清楚。

  朱偈本是武林中人,自聽得這個信,真有點按捺不住了。有心去看個究竟,又恐慶山近日返回,誤了軍機,正在焦慮,偏巧兒子又讓陳吒風捉去,這真是火上澆油,百樣事都趕到一起了。

  今日陰雨,大寶被擒已經是第四天。朱偈正在三間草堂憂心煩難,猛聽外麵腳步聲響,憑聲音,他知道內弟來了。剛抬頭,憨娃已鐵青著臉進了門,麵色凶凶的,帶進來一股陰風。他送上陳吒風那封書信,交臂而立,一言不發,眼卻一直盯著姐夫。那神色分明在說,人家刀壓著大寶的脖子,看你還能忍讓幾時?

  朱偈看完書信,雙眉緊鎖,若有所思,默默地向門外望去。雨,已漸漸停了下來,幾隻麻雀從屋簷下喧鬧著衝出院子,天空露出幾片瓦藍。

  憨娃等得焦躁,騰地躥出門外,回首向姐夫吼道:“事情明擺著,陳吒風那老小子是黃狗坐轎,不識抬舉,隻顧忍讓管什麽用?我看,你別作難了!外甥兒遭難,我當舅的不能見死不救。今夜我摸進去,救不出大寶,就火燒陳家村!”說完,氣衝衝要走。

  朱偈大喊一聲:“回來!”憨娃叉著腿站住了,隻聽朱偈又說:“今晚你不要胡來,明天我出麵就是!”憨娃這才別著臉回到屋裏。

  你道朱偈為何決定出戰陳吒風?原來,信中“若果敗北,甘願降心相從”這句話,使他下了決心。他思之再三,如果再像從前那樣不戰不和,實非上策。陳吒風人急性莽,一旦殺了大寶,就結了血怨,雙方再難和好。與其這樣,不如按約交手,如果勝了,也讓他服了這口氣。朱偈又想,據數年觀察,陳吒風雖知我蓄謀起反,卻並未向清廷告發邀功,足見其為人剛直。這次如能拉他過來,最近起事,正好如虎添翼,不能再猶豫了。

  當下,朱偈和憨娃又商量了一些事情,通知手下人做好準備,以防不測。然後,朱偈又修書一封,應戰之外,又明之以理。憨娃接過回信,忙著安排去了。

  這件事定下以後,朱偈心中稍微平靜,不免又掛念起大徒弟周慶山來。心中暗想,慶山不知會帶來什麽消息。繼而又歎,自撚軍失敗已有三十二年,天下竟無一日太平。自己早年憑一腔熱血,到處亂撞,沒有結果。落腳朱家村以後,一者力量不足,二者時機不到,拖到今日,大仇未報。但血仇刻骨鉻心,何曾一日忘懷!

  平日裏,朱偈除了讀些兵法史籍,也讀些古人詩句,以解憂悶,以抒胸懷。其中最愛的是陸遊詩句。陸詩多憂國憂民,壯懷激烈,頗合口味。此刻,他回顧往事,搖首自歎,不覺吟出陸翁一首《書憤》來:“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吟未完,已是老淚橫溢。

  六

  黎明時分,黃河故道兩岸的村莊,不時傳來一兩聲犬吠。那聲音沉落之後,河灘裏但聞枯草沙沙,秋蟲唧唧,愈顯得憂悒蕭瑟難耐。

  忽然,從下遊方向送來一陣隱約的馬蹄聲。聲音由遠及近,越來越響,在這萬籟俱寂的淩晨,顯得分外清晰而急促。

  漸漸可以看得到了,晨色朦朧中,隻見一匹白色駿馬,沿著堤腳下的小路急馳而來。馬上的人雙腳踹鐙,打馬如飛,一直衝向北岸的朱家村。

  這正是朱偈的大徒弟周慶山。一個月前,他奉師父之命前去京津,此時,正帶著十萬火急的消息,趕回家來。

  周慶山到了朱家村南門外,叫開寨門,徑往裏闖,一直到蓮花池師父住處,才翻身下馬。

  這時朱偈早已起床,正在院子裏舞劍,聽得馬蹄聲緊,心中一動,忙迎出去,正見周慶山在樹下拴馬。

  出去一個多月,慶山更顯消瘦,兩眼塌陷,滿麵塵土。朱偈心中一熱,愛憐地急叫道:“慶山!”

  慶山猛回頭,見師父迎出院子,突然眼圈兒一紅,上前跪倒,大放悲聲:“師父,大事不好!咱武門——丟了人啦!”

  “此話怎講?”朱偈心中猛地一縮,急忙追問,“你肩著重任,莫非在外邊給我闖了禍?”

  “不是!”周慶山抬起淚眼,痛苦萬狀,“師父,徒兒向來謹慎,怎敢胡闖,不是咱朱家武門丟人,是……是咱中國的武門丟人啦!”

  朱偈聽了又是一驚,猛然聯想到前幾天所傳外國人立擂和那外地人來朱家村報信一事,斷定其中必有意外,遂一把扯起慶山,說道:“快起來,回家細說。”

  兩人人院進了草堂,朱偈又向外喊了一聲:“給慶山打點早飯!”慶山洗過臉,又一口氣喝幹一杯冷開水,師徒二人這才隔案而坐。朱偈說道:“慶山,別慌。你慢慢說給我聽。”周慶山靜靜神,這才詳細述說了一個多月來的見聞。

  周慶山北上時,正是八月中旬,他一路曉行夜宿,趕到京津一帶已是八月底。這時候,八國聯軍繼攻陷天津之後,攻下北京又有一月多了。西太後、光緒帝逃往太原,義和團也已兵敗潰散。

  曆朝古都一旦陷落,無數國寶盡遭焚掠,城內居民殺戮無數。當時,周慶山把馬匹寄在京外一鄉村野店,獨自混入城內,洋人殺戮仍未停止。他目睹慘景,悲憤填膺,真想殺幾個洋鬼子解解恨,又恐露了形跡。探清情況後,便趕快往回返。

  這一天,周慶山過了濟南,放馬南行。過午時分,走得渴了,便在路旁一家茶館前停下,進去喝水。

  這茶館生意十分興隆,門前這條路北接濟南,南通中原。南來北往,三教九流的人經過此地,都愛在這茶館裏歇腳聊天。因此,這小小茶館也容著天南海北的事情。

  周慶山進去時,七八張茶桌旁大都坐滿了人,大夥一邊喝茶,一邊正聽一位珠寶商人在那裏說談一件外國人立擂的事。周慶山揀一張空桌坐下,茶東送上一壺水來。慶山一邊自斟自飲,一邊聽那珠寶商人繪聲繪色地說。

  慶山聽了好一陣,終於聽出個頭緒來。原來八國聯軍進中國後,有一個外國民間武術團隨後而來。這個武術團號稱“萬國會”,集英、法、德、俄、日等數國武術之精華,前來中國立擂。打頭的是個英國拳師,名叫格林,據說格林的父親老格林三十多年前來過中國,在蘇南被一個和尚打敗。小格林這次來中國,便是專找那和尚報仇的。

  周慶山聞聽此言,心中大驚。他驀然想起,師父曾講過當年他和淨空師爺在蘇州痛打英國拳師的事,那個英國拳師好像就叫格林,莫非正是那個格林的兒子前來中國報仇嗎?

  慶山正在猜想,就聽有人問:“這擂台立在哪裏?”

  珠寶商人呷一口茶回說道:“就在黃河故道下遊,一個名叫古榆鎮的地方。”

  “當年的那位和尚出來打擂沒有?”

  珠寶商人搖搖頭說:“我從那裏來時,還不曾聽說那和尚露麵。”

  茶客中有人歎了一聲,說:“事隔多年,那和尚還不知在不在人世呢。”

  “哎——這個不妨。”珠寶商人賣著關子,一板一眼地說,“和尚即便死了,還有他的徒子徒孫在。再不然,中國武林深廣,萬國會來中國立擂,就是欺負中國人,有本事的去打就是了!”

  “這話有理。”

  “什麽立擂?趁火打劫!”

  “咱中國就是好欺的嗎?”

  眾人正在憤憤地議論,隻見那珠寶商人瞪大眼嚇唬說:“說實在的,這擂台也不好打。你想那格林為父報仇,必有真功,又邀集了歐亞幾國拳師,都是高手,正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擂台已立了十多天,至今還沒有打下來呢!”

  “呀——”眾人驚訝一聲,頓覺矮了半截,好像也沒有話說了。

  周慶山一股火直往外躥,再也坐不住了。他忙算了茶錢,飲了馬,又向那珠寶商人問清去古榆鎮的路徑,便翻身上馬,一直去了。茶客們隻是奇怪他行色匆忙,哪裏知道,這正是那淨空和尚的嫡派徒孫呢!

  慶山看這件事關係重大,決定暫緩回家,先到古榆鎮走一遭,探個確信。一路之上,他心急火燎,快馬加鞭,非止一日。這一天,終於在黃河故道下遊一個河灣處,找到了古榆鎮。

  慶山趕到時,正是萬國會立擂第十五天。他一打聽,萬國會領頭的正是一個名叫格林的英國人,約有四十多歲。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