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服飾

  服飾是人類物質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時也體現著人類精神生活的許多方麵。中國古代的服飾,蘊涵著豐富的社會生活信息,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古代社會的物質文明、禮儀製度、生活習俗、文化風尚乃至政治變遷等重要信息,在服飾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體現。周秦漢唐是中國古代幾個最為重要和輝煌的曆史時期,周代奠定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基礎,秦漢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基本的政治製度,唐代則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輝煌的頂峰。考察這幾個重要曆史時期人們的服飾,有助於對周秦漢唐文明的認識。

  一、周代服飾

  西周服飾西周是中國古代服飾製度化的時期,在服飾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關於周代的服飾,古代文獻有很多記載,尤以《周禮》《儀禮》《禮記》所載為詳。三禮記載的服飾製度,許多是在西周時期形成的。

  “服以旌禮”,依禮著服,等級有序,貴賤有別,是西周服飾製度的顯著特點。西周以禮治國,各種社會活動均被納入禮的範疇,形成了繁縟的禮儀。服飾從屬於禮儀,適應禮儀的需要,參加祭祀、朝會、兵戎、婚嫁、喪葬等禮儀活動,應著相應的服飾。社會各階層的等級序列和貴賤之別,通過服飾的質地、形狀、尺寸、顏色、花紋等體現出來。

  冕服即貴族的禮服,是西周最重要的服飾。冕服包括冠、上衣、下裳、腰帶、佩飾、履等,是一套完整的服飾。服上飾有十二章紋,依次為日、月、星、龍、山、華蟲(雉鳥)、宗彝、藻、火、粉米、黼(斧形)、黻等,名目繁多的衣物和附飾,以及服飾上繪畫或刺繡的花紋,各有其功能和象征意義。冕服是士以上貴族穿著的禮服,天子、諸侯、卿大夫的冕服各不相同,有嚴格的等級區別,古代禮書對此有詳細的記載和考述。

  除冕服外,還有弁服、元端、深衣、袍、裘等服飾。弁服是次於冕服的一種首服,冕尊而弁次之。周代的弁有爵弁、皮弁、韋弁之分,質地、形製及使用的場合各不相同。元端和深衣是除冕服之外用途最廣的服飾。元端自天子至於士皆可服之,深衣自天子達於庶人皆服之。元端為國家之法服,天子服之以燕居,諸侯服之以祭宗廟,大夫及士則朝服元端,夕服深衣。冕服和元端服都是衣、裳分別而不相連屬。

  東周服飾東周即春秋戰國時代的主要服飾,如冕服、元端、深衣等,基本上沿襲了西周的服製而小有變化。同時,這一時期的服飾還出現了一些新的因素。

  由於地理和氣候的差異,政治上的多元化,加之各地奢儉風尚的不同,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多樣性的特點。晉景公時,楚國樂官鍾儀“南冠而縶”,引起了晉景公的注意。所謂“南冠”,即在南方楚國流行的冠式,與中原之冠有別。呂不韋極力扶持為質於他國的秦公子異人,使其“楚服而見”華陽夫人。所謂“楚服”,即楚人的服飾。可見當時楚人的冠服異於他國,特點明顯。

  東周服飾最重大的變化,首推戰國趙武靈王改易胡服。春秋時期,華夏諸國與周邊戎夷等族雖有交往,但族類壁壘猶存,華夷有別的觀念仍很頑固。其中服飾的差異是華夷之別的重要標誌。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與東胡、林胡、樓煩等遊牧部族相鄰,這些部族經常以輕捷靈活的騎兵侵擾趙國。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力排眾議,毅然實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命令軍隊采用胡人服飾,改穿短裝,束腰帶,用帶鉤,穿皮靴,以發展騎兵。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命將軍、大夫、適子、代吏皆貂服”,將胡服進一步推廣到上層人士。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打破華夷有別的界限,采納和推廣便於騎射的胡人服飾,在曆史上是一件很有影響的大事。

  頭飾的變化和冠式的多樣,是戰國服飾的顯著特點。《後漢書·輿服誌》說:“古者有冠無幘”,“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癢,以表貴賤”。相傳“秦孝公作武幘”。武將以巾帕為頭飾,士卒以布帛裹頭,是一種新的服飾現象。

  二、秦漢服飾

  首服首服即帽子和頭巾之類的服飾,古時又稱頭衣、元服等。在等級比較嚴格的秦漢社會,貴族官僚平民百姓的首服有明顯區別。貴族官僚所戴的首服為冕、冠、弁,平民百姓的首服為巾、幘。

  秦漢時期的冠服,式樣繁多,僅《後漢書·輿服誌》記載的,就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術氏冠、癤冠等。

  冕冠,是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參加祭祀禮儀時的冠服,秦漢時沿用。漢明帝永平二年(59),初詔有司采《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依據歐陽氏、大小夏侯氏的解說,製定冕冠。天子冕冠係白玉珠為十二旒;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冕冠在郊天地、宗祀、明堂等禮儀場合服戴。

  長冠,亦稱“齋冠”。因為這種冠服為漢高祖所造,所以後來被用作祭祀宗廟時的祭服,以表示尊敬之至。

  委貌冠與皮弁冠形製相同,在辟雍舉行大射禮時,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執事者冠皮弁。

  爵弁冠也稱“冕”,形狀與冕冠相似,惟冠上不用旒飾。其用途是:“祠天地五郊明堂,《雲翹舞》樂人服之”

  通天冠為皇帝專用的禮冠。此冠創製於秦,為秦始皇所常服,漢代沿用。

  遠遊冠,形製與通天冠類似,惟無山述之飾。此冠原係楚冠,秦代采用,漢代沿用。

  高山冠又名“側注冠”,原為戰國時齊王冠服,秦滅齊,以其群冠賜近臣,漢代沿用。蔡邕《獨斷》:“高山冠,齊冠也,一曰側注,高九寸,鐵為卷梁,不展筒,無山。秦製行人使官所冠,今謁者服之。”

  進賢冠,仿古代緇布冠,是文吏和儒士所戴的一種禮冠。冠上綴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別,以梁多者為貴。

  法冠,亦稱“柱後”,又稱“獬豸冠”。此冠原係楚冠,“楚文王好服獬豸冠,楚國效之”;“秦滅楚,以其群服賜執法近臣禦史服之。”。漢代沿用,作為執法者的冠服。

  武冠,一名“癤冠”。原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采胡俗所製,秦漢沿用。武冠又稱“大冠”“武弁”“繁冠”等。除武官外,宦官、近臣亦可服此冠,但必須在冠上加黃金癥,並插飾貂尾,以示區別。

  建華冠,是樂人在參加祭祀活動時所戴的一種禮冠。蔡邕《獨斷》:“大樂郊社祝舞者冠建華。”

  方山冠,形製與進賢冠相似,分別以五種顏色的細睭為之,以象征東、南、西、北、中五方,祭祀宗廟時樂舞者服戴。

  巧士冠是皇帝身邊的近侍宦官使用的禮冠,平常一般不用,隻在效天時服戴。

  卻非冠,形製與長冠相似,為宮殿門吏仆射所服戴。卻敵冠,形製與進賢冠相似,為衛士所服戴。

  樊噲冠,為漢初猛將樊噲所創,故名。相傳樊噲常持鐵癦,鴻門之會,樊噲聞項羽有意殺漢王劉邦,遂裂裳以裹癦,冠之入軍門,侍立於漢王身邊,怒視項羽,使漢王化險為夷。樊噲冠的形製與冕服相似,在漢代為殿門衛士的冠服,以示勇武。

  由以上所述可知,秦漢冠的種類很多,其中相當一部分源於古製,既有華夏正服,也有異族胡服,不少冠服還有典製可考。就功能而言,秦漢冠服主要是作為身份和等級的標誌,製度化和禮儀化的特征較為明顯。

  在秦漢時代,一般平民不得戴冠,而是以布裹頭,稱為“巾”。《釋名·釋首飾》:“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明確指出巾為庶人的首服。巾一般用布裁成三尺見方的一塊,稱為“幅巾”。秦朝許多王公大臣追求風雅,棄冠服而著幅巾;一些割據稱雄的軍閥也趕起了時髦,紛紛裹上了頭巾。

  與巾相類似,幘也是一種束發包髻之巾。應劭《漢官儀》雲:“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這種原本是卑賤者束發的巾幘,後來也成為貴族官僚崇尚的首服。漢元帝因額上的頭發豐厚,擔心被別人看見有失天子之威,遂用巾幘裹首。朝中群臣,紛紛仿效,以幘包頭日漸成風。到了王莽時,這位新朝皇帝因為禿頂不雅,為了遮醜,又在幘上施以巾而戴之,將整個頭部蓋住。由於用幘成風,巾幘的式樣和名目日漸繁多,如巾幘頂端隆起者稱“介幘”,平頂者則稱“平巾幘”或“平上幘”。巾幘的顏色也隨之多彩。東漢時,巾幘成為官吏和儒生常用的首服,巾幘的式樣和顏色各有寓意,標識服戴者的身份和等級。

  上衣秦漢時期流行的上衣,有袍、癧衣、癨癩、襦、褶、褐等。

  袍服源於深衣,故秦漢時代的袍服製同深衣,用作帝王的禮服、官吏的朝服及平民的常服,貴賤皆可服之,用途極廣,《中華古今注》說,秦始皇規定三品以上服綠袍深衣,以絹為之,庶民隻能穿白袍,漢代上自皇帝,下至賤吏,均可穿著袍服。婦女的袍服往往施以重彩,繡上各種各樣的花紋,異常精美。貴族婦女婚嫁時,也常以華麗的袍服作為禮服。

  秦漢的袍是上下通連的長袍。《釋名·釋衣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有裏有麵,是一種夾服。有的還填有綿絮,用作冬裝。

  癧衣是單層的薄長袍,其形製與袍略同,隻是不用襯裏。癧衣簡單隨便,為日常居家時穿著的常服,與正式的禮服和朝服有別。後來,癧衣由居家常服變為武官的正式製服。

  癨癩是一種類似於癧衣而更為寬博的長袍。癨癩與癧衣的區別是,癧衣為曲裾,製同深衣,而癨癩為直裾,腰身寬鬆。在西漢時,癨癩多為婦女穿著,男子偶爾著裝,在正式場合被視為不敬而受到非議或處罰。西漢後期,癨癩普及開來,男子著癨癩外出司空見慣,已不被視為非禮之舉。製作癨癩的材料,見諸記載的有縑帛、錦癬等,也有以貂皮為之者。

  襦是短上衣,分為兩類,有表有裏,填充綿絮的夾衣,稱為“複襦”,用作外衣;單層的薄襦因其貼身,故又稱為“汗襦”。其功能與後世的汗衫差不多。

  褶是短外衣,不著綿絮的外衣出自胡服,可能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引人中原的。

  褐是貧窮者所穿的上衣。因其短窄粗劣,又稱為“短褐”“豎褐”等。褐衣質地粗劣,做工簡單,無樣式可言,隻能遮體禦寒,與富貴者精致考究的服飾不可同日而語。

  下裳所謂下裳,是指下身所穿著的服飾,包括褲子和鞋襪等。

  秦漢人下身所穿的褲子,有無襠與有襠之別。無襠的褲稱為“癮”或“脛衣”。漢代男子穿無襠之癮者居多,達官顯貴子弟多穿綺襦紈癮,“紈癮”一詞後來成為浪蕩公子的代名詞。

  有襠的褲子稱為“癰”。《急就篇》顏師古注:“癮,……合襠謂之癰,最親身者也。”這種連襠褲最早流行於北方遊牧民族,因穿癰便於騎馬。漢代在下層社會流行一種形製短小的癰,因其形如牛鼻,俗稱“犢鼻癰”。

  秦漢時期的婦女起初也是穿無襠之癮,大約在西漢中後期,宮中女子開始穿有襠的“窮絝”。窮絝應是一種連襠的褲子。除著癮外,漢代婦女也常穿裙裝。在漢代的樂府詩中,描寫女子著裙裝的詩句屢見不鮮。如《陌上桑》描寫采桑女羅敷:“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孔雀東南飛》描寫焦仲卿妻:“新婦起嚴妝,著我繡癱裙。”上述詩句分別描寫了不同年齡和身份女子的裝束,她們無一例外都穿著裙子,說明裙裝在漢代婦女中已普遍流行開來。

  秦漢時的鞋,有履、癲、屐等。

  履是單底鞋。《急就篇》顏師古注:“單底謂之履。”履有革履、絲履、麻履、草履等。漢代婦女多穿絲履,《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足下躡絲履”的詩句。富貴之家的女子和妻妾,所穿的絲履上還常常繡有花飾文彩。名曰:“文履”。麻鞋和草鞋簡單粗糙,為貧賤者所穿,麻鞋又稱為“不借”。

  癲和屐是複底鞋。癲為履下有木底者,木底實心,用於需長久站立的禮儀場合或在泥濕之地行走。屐為木質鞋,下有兩木齒,輕便防滑。屐也有以帛為麵的,稱為帛屐。屐用彩畫漆飾,繪以五彩,精美華麗,可用作出嫁女子的新鞋。

  裹足的襪子,秦漢時稱為“足衣”。襪子的質地有皮革、布帛、絲絹等,以絲絹襪最精。襪高一般尺餘,上端有帶,穿著時用帶將襪束緊,謂之“結襪”。襪子的顏色以白居多,在祭祀等禮儀場合則穿絳色襪。

  三、唐代服飾

  時代特征與服飾風貌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人衣著服飾的風貌,體現著大唐盛世的時代特征。

  在中國政治製度史上,隋唐是承前啟後的時期,以官製為核心的政治製度多有創新,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政治製度奠定了基本格局。作為政治禮儀製度重要內容之一的輿服製度亦不例外,唐代的官方禮服在繼承秦漢以來傳統服製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民間服飾則較少受傳統禮製約束,異彩紛呈,風格清新。

  以絲織為重點的唐代紡織業堪稱發達,織造、練染、印花等主要技術均有長足進步,織物品種之豐富前所未有。紡織業的發達為服飾的繁盛提供了物質條件,使唐人的衣著打扮絢麗多彩。

  唐都長安及其他商業都會,居住著許多外國人,唐人謂之“胡人”。他們帶來了域外的奇裝異服,為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唐人所賞識,“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模仿胡人衣著打扮蔚然成風。異域情調的胡服,成為唐人服飾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經過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加之外來文化的融入,各種風格的生活習尚在唐代兼容並存,形成了較為開放的社會風習。唐代女子較少禮教約束,自由浪漫,衣著打扮隨心所欲,追求時髦花樣。天寶年間,宮廷女子喜著男裝以為戲樂,此風逐漸流行民間,“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癳頭、袍衫等傳統男裝也成為普通婦女的日常裝束。胡服傳入後,“女為胡服學胡妝”,不少女子對風格奇異的胡人服飾情有獨鍾,胡服在女流中盛極一時。一時開放的女子以薄衣露體為美,衣著輕薄,“粉胸半掩凝暗雪”,這種裸胸的開放衣著過去從未有過,是唐代婦女的大膽創新之作。婦女服飾的新奇浪漫,體現了大唐社會自由開放的時代特征。

  男子服飾唐代男子的服飾,可分為朝服和常服兩大類。朝服多承傳統舊製,循規蹈矩,較少革新變化,形式相對呆板,常服為日常便服,不受製度約束,風格清新,富於變化,更能體現服飾的時代風貌。

  唐初的朝廷官服,基本上因循隋朝舊製。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正式頒布車輿衣服之令,確定了唐代的冠服製度。此後雖有損益,但沒有根本性的變動。唐代朝廷服製的基本格局大致如下——

  天子冕服有六:大裘冕、袞冕、癴冕、毳冕、癵冕、元冕。其中最常用的是袞冕。冠二:通天冠、翼善冠。弁二:武弁、皮弁。幘二:黑介幘、平巾幘。帽一:烏紗帽。

  皇太子的冕服有袞冕、玄冕,冠服有三梁冠、遠遊冠、進德冠、皮弁、烏紗帽、平巾幘等。

  群臣的冕服有袞冕、癴冕、毳冕、癵冕、玄冕,冠服有高山冠、遠遊冠、進賢冠、獬豸冠、卻非冠、爵弁、武弁、介幘、平巾幘、平巾綠幘等。官服因官員的高低和職事的不同而有別,飾物和顏色是區別品級的主要標誌。

  唐代男子的常服,式樣繁多,其中以癳頭和袍衫最為流行,是男子的主要服飾。

  癳頭是一種包頭用的黑色布帛,是在東漢幅巾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癳頭與幅巾的區別主要在巾角,從遠處看去,背後似有兩條飄帶。癳頭又稱“折上巾”,其基本規製形成於北朝。癳頭的質地過軟,裹在頭上不成形狀,隋朝大業年間,開始在癳頭的裏麵加一個固定性飾物,覆蓋在發髻之上,以包裹出各種形狀。這種飾物稱為“巾”或“巾子”。

  唐代盛行癳頭,其樣式富於變化。自唐初至開元的百餘年間,癳頭的形製經曆了多次較大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巾子上。盛唐以前的巾子樣式,主要有平頭小樣、武家諸王樣、內樣、官樣等。這些不同時期流行的巾子樣式,形態多異,各有其趣。除巾子外,癳頭後麵的兩腳也有變化,唐代中期的癳頭均以柔軟的紗羅為之,統稱“軟腳襆頭”;到唐代中晚期,在襆頭的雙腳之內加進絲弦之骨,使之堅挺,兩腳上翹,稱為“硬腳襆頭”。

  唐末五代,襆頭的質地和形製又有重大變化。這時的襆頭,式樣隨意,質地堅硬,取戴方便,已變成了一頂帽子。

  唐代男子的服裝,主要是圓領袍衫。作為朝服的冠冕衣裳,隻是在重大的禮儀場合使用,平常則頭裹襆頭,身著袍衫,腳穿履靴。袍服流行於隋唐社會的各個階層,天子百官,庶民百姓,均可穿著,甚至可以當做朝服穿用。《舊唐書·輿服誌》記載:“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文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於匹庶,皆著黃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帶加十三環以為差異,蓋取於便事。……後漸用赤黃,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貞觀四年(630)又規定官吏袍服的顏色:“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帶以癶石。婦人從夫色。雖有令,仍許通著黃。”後來又規定,除皇帝外,群臣百官士庶一律不許穿著黃袍。從此以後,黃袍遂成為皇帝的專用服飾。

  女子服飾唐代女子的服飾,亦可分為朝服和常服兩大類。朝服是帝王後妃及宮中女官在正式禮儀場合使用的服飾,名目繁縟,形式嚴謹。女子平時所穿的常服,花樣極多,就其主要者而言,首服以睮睯和帷帽為主,上衣以半臂和披帛為主,下裝則以裙服為主。睮睯是一種遮麵之巾,巾幅寬大,不僅可以遮住臉麵,還可以蔽障身體。睮睯一般用黑色紗羅製成,戴時覆蓋於頭頂,下垂於背後,在近臉麵處開有孔,以便露出眼鼻。睮睯之製出自北方少數民族,其地常起風沙,出行時需用睮睯遮麵以防風沙,男女均可用之。睮睯大約在北朝以後傳入中原,到了唐代,睮睯已成為婦女的專用首服,男子很少使用。唐代婦女一般在騎馬外出或遠行時使用睮睯,其使用已不是防禦風沙,而是為了不讓路人窺見臉麵。

  睮睯大約從唐代中期開始,逐漸被帷帽所取代。《新唐書·五行誌》:“永徽後,乃用帷帽,施裙及頸,頗為淺露。至神龍末,睮睯始絕。”帷帽是一種在藤席編成的笠帽上再裝一圈絲網的帽子。帷帽與睮睯同為婦女首服,相比之下,帷帽的遮蔽麵短而小,麵部和頸部基本外露。

  睮睯帷帽出現於隋代,唐代早期因睮睯的流行,帷帽曾一度廢止。唐高宗時,帷帽再度興起,並逐漸取代了睮睯。睮睯的衰落與帷帽的重新流行,與唐代社會習尚的變化密切相關。自中唐開始,婦女逐漸擺脫了傳統禮教的約束,自由開放,頭蒙睮睯外出顯然不便,而帷帽簡潔輕便,可將臉麵和頸部裸露,自然被不受約束的女子所喜愛,盡管朝廷曾下令幹涉,帷帽最終還是取代睮睯而成為婦女流行的首服。

  大約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帷帽又被胡帽所取代。來自異域的各種胡帽,色彩豔麗,新奇浪漫,很快又被喜好時髦的女子所采用,成為新流行的首服,帷帽遂銷聲匿跡。

  半臂是一種短袖上衣,類似於半袖,一般多做成對襟,長及腰間,兩袖寬闊,長不掩肘。半臂的出現約在隋唐之際。在襦襖之外加罩一件半臂,是盛唐時期非常流行的裝束。半臂雖多為女裝,但個別風雅男子亦喜穿著,如來子癷“常衣錦半臂,言笑自若,朝士誚之”。男著半臂因不合世俗時尚,故受到朝中人士的譏嘲。

  唐代婦女還喜歡在肩背上披搭一條帛巾,謂之“披帛”。帛巾通常為輕薄的紗羅,下麵印畫各種花紋,故披帛亦稱為“披畫”。披帛的風習大約始於隋代,到唐代已非常流行。在唐墓壁畫、陶俑和傳世的唐人繪畫作品中,常常可以見到婦女披帛的形象。

  唐代婦女的下裝以裙服為主。寬博冗長,裝飾華麗,是唐代女裙的顯著特點。女裙大多以六幅巾帛拚製而成,因而唐人有“六幅羅裙”“裙拖六幅”的說法。唐代的六幅,其寬度當在三米以上。寬大的裙子費料費工,有奢靡之氣,一度曾受到朝廷的幹涉,限定“婦人裙不過五幅,曳地不過三寸”。女裙不僅寬博,而且冗長,裙裾曳地成為時尚。

  裙子的顏色以紅、紫、黃、綠為多,其中紅裙最受婦女喜愛,尤為流行。紅裙色彩豔麗,燦爛如石榴花,故又名“石榴裙”。唐代婦女為使裙子鮮豔芳香,還常用芳草染裙。黃裙用鬱金香染之,李商隱《牡丹》詩中有“折腰多舞鬱金裙”的詩句。亦有用茜草染成者,謂之“茜裙”,李群玉《黃陵廟》詩:“黃陵廟前莎春草,黃陵女兒茜裙新。”除單色裙子外,還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衣料拚接成的多色裙,色彩相間,謂之“間裙”或“間色裙”。用多種色料拚合精製的間裙,因其靡費工料,在唐代被視為奢侈之服。

  除間色外,裙衣上還有裝飾點綴,裝飾有多種多樣,或施繡,或印花,或作畫,或縷金,可穿珠,或鑲寶,極盡華麗之能事。不同裝飾的裙衣各有名目,施繡於裙衣者,謂之“繡裙”;印花於裙衣者,謂之“纈裙”;作畫於裙衣者,謂之“畫裙”。在絢麗多彩的各類女裙中,以百鳥裙最為奇異珍貴。百鳥裙是集各種飛禽羽毛織成百鳥之狀的一種裙衣,相傳由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所創。《新唐書·五行誌》記載:“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毛織二裙,正視為一色,傍視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而百鳥之狀皆見。”這種裙衣後來傳到民間,士庶百姓紛紛仿效,風靡一時,為了織造百鳥裙,人們捕鳥采羽,山林間的奇禽異鳥被大量捕殺,導致朝廷出麵幹預禁止,這股由百鳥裙引發的獵鳥之風才逐漸平息。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