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留世清白惟於謙

個人檔案

姓名:於謙

字:廷益

號:節庵

生卒:1398―1457

享年:60歲

諡號:肅湣、忠肅

著作:《於忠肅集》

名言: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像

於謙,明朝宣德、正統、景泰年間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以一首《石灰吟》為世人傳頌。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先授禦史,懲貪官,平冤獄,為民稱頌;後任兵部右侍郎,興改革,賑饑苦,深得民心。土木堡之變,力主抗敵,拒絕議和,保住了大明江山的一統。但這樣一位功勳顯赫之臣,卻在後來的奪門之變中被複辟的英宗所殺。直至孝宗時,方洗清不白之冤。

大器早成少年才廉潔奉公革弊端

洪武三十一年(1398),於謙出生在浙江錢塘縣(今杭州)太平裏。於家祖籍河南,為官宦世家。高祖於夔,曾任元朝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追封河南郡公;曾祖於九思,官至杭州路總管;祖父於文,任明朝兵部主事。隻有其父於彥昭,沒有什麽顯赫功名,是一位“隱君子”。

於謙少年時喜愛讀書習史,極其敬佩那些高風亮節、舍生取義的古人。他的祖父收藏著一幅南宋文天祥的畫像,於謙自小就為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所深深感染。他把畫像擺在自己的書房裏,還在上麵題了像讚:“殉國忘身,舍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可以說,少年的於謙就樹立了剛直不阿、廉潔奉公的誌向。那首膾炙人口的《石灰吟》就是他這個時候的作品: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6歲時,於謙入府學為諸生。有位按察僉事視學很嚴苛,學子們很是反感。一次,眾學子正和他吵鬧之際,這位僉事大人不慎掉到了學宮邊的池塘裏。在場的諸生一個個都嚇跑了,隻有於謙上前把他拉了上來。可這位僉事老眼昏花,頭腦也不清醒,竟認為是於謙把他推下水的。他一把抓住於謙,大聲斥罵道:“豎子無禮!老夫乃是你師,豈不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理?何故尋事與我爭吵,又將老夫推入池中?豈不知此乃欺師之罪乎?”

於謙輕輕掙了一下,沒有掙開。見圍觀之人越來越多,他便心平氣和地對僉事說:“先生差矣!若我是先生所說之人,早已逃之夭夭,焉能救先生於水中?今先生不罪其人,乃先生大度;但反罪救先生之人,豈非以怨報德?先生代聖人授業,應知‘人而不仁,如禮何’之意罷!”

聽畢,按察僉事不得不承認於謙之言無可反駁,隻得放開了他。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於謙正直博辯的聲名便迅速傳開了。

明代實行科舉製,參加科舉考試,是諸生走向上層社會和出任高級官吏的重要途徑。於謙在23歲時即考中了進士。當時考取進士有嚴格限製,曾有“六十少進士”之說,因此,於謙實屬於其中的佼佼者。中進士之後,於謙被任命為山西道監察禦史。上任後,他公正清廉、斷案神速,並昭雪冤囚數百人,受到了朝廷的嘉獎。

永樂二十一年(1423),於謙奉命到湖廣考察官軍功過,兼安撫川貴等地的瑤民和僮民。當時,西南等地的少數民族自由散漫,不願服從朝廷的管束,朝廷原來派去的官員大多采取殘暴濫殺的辦法,結果使起義鬥爭愈演愈烈。

於謙到任之後,深入瑤人山寨調查情況。他從與瑤民的談話中,得知官軍濫殺無辜的事實。這時,川貴一帶的總兵、都督等官員,紛紛給予遣送金銀珠寶,企圖拉攏於謙,掩飾自己濫殺冒功的罪行。於謙嚴詞拒絕並當麵指斥了他們的罪行。回京後,他立即奏劾那些貪功妄殺的官吏,並促使朝廷下令不許官軍邀功妄為。

宣宗時,漢王朱高煦發動叛亂。漢王為人狡詐多智,早就想取代哥哥仁宗。他先被封雲南,嫌遠在萬裏不願去;後改封山東青州,還是托故不想去;後來犯下罪行,仁宗強行讓他居住在山東樂安,他在地方上繼續與朝廷對立,終在宣德元年(1426)八月起兵造反。宣宗親自領兵前往鎮壓,於謙護駕。這支大軍浩浩蕩蕩進至山東,包圍了樂安城,漢王朱高煦計無所出,出城請降。宣宗命於謙宣布朱高煦所犯的罪行。於謙出口成章,滔滔不絕地曆數了這位藩王犯下的種種不可饒恕的大罪,義正詞嚴,聲色俱厲。囂張一時的朱高煦聽後,當即俯首在地,戰栗不止,連連說:“臣罪該萬死,萬死!”事後,宣宗對於謙賞賜厚重。

宣德二年(1427),於謙奉命巡按江西。到任後,他不徇私情,嚴格依律規典章處理公事,有時還複審刑獄,平反冤假錯案。

宣德三年(1428),於謙在江西辦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江西寧王府官員,素日恃勢驕橫,常借“和買”為名,掠奪商民的貨品。經過私訪,於謙查實了寧王府官員的罪行並予以懲處。寧王不服,上告宣宗。於謙便拿出人證、物證,上疏宣宗,最終懲治了這些汙吏。於謙打擊了權貴的凶焰,改革了許多弊政,深受江西百姓的愛戴,死後當地人民將他的牌位供奉在南昌府名賢祠裏。

宣德四年(1429),於謙奉命率領錦衣衛官校巡查,搜捕長蘆一帶運河上官船走私販鹽者。食鹽自古以來均為官方專賣,而一些不法官吏利用職務之便販賣私鹽,使國家稅收大量流失。於謙執法嚴辦,不論販鹽者為誰,一律懲治。

宣德五年(1430),朝中負責管理各鎮糧稅兼訓練士卒、安撫百姓的兵部右侍郎空缺,宣宗親自寫上於謙的名字交給吏部。根據宣宗的提名,吏部破格提拔於謙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這一年,於謙年僅33歲。

宣宗的厚愛使於謙感動不已,於是他更加勤奮努力,以期不辜負皇帝的重托。在任時,他經常帶著少量的隨從人員走訪轄區,訪問當地父老,了解應興革的各項事情,思考解決的辦法,一一上報給朝廷。在這一職位上,於謙為官近20年,他兢兢業業,為國為民做了大量的實事,深受人民的愛戴。

於謙製定了根據年成豐歉實行糴米的製度。豐年政府就多出官錢,買老百姓的糧食儲存起來,歉年再把倉裏存的糧食低價賣給老百姓。這樣公私兩便,尤其是解決了下層老百姓的難題。他還召集流民墾種,當時經常有陝西和山東的饑民從東西兩麵向河南流動,多至20餘萬。於謙命令,饑民所到之處,各給田土,再給牛具和種子,按照田土收成的多寡進行納稅。這項措施即使饑民得以安生,又使社會生產有所發展。

河南是黃河流經之地,時常遭受河決之害。於謙便厚築堤壩,加強防汛,並在堤壩上多植榆樹和柳樹,五裏設一亭,亭有亭長和小卒負責修補、鞏固堤壩。又命人在官道種樹鑿井,以樹陰遮蔽路人,使其免受風吹日曬之苦;井水也能解決行人口渴的問題。

當時,大同孤懸塞外,山西巡撫禦史鞭長莫及,致使那裏貪贓枉法的事件長時間得不到解決。為此,於謙建議另設禦史,連同上穀一起治理。他還把大同鎮將役使士卒開墾的私田沒收為官屯,使邊用充足。

於謙對“吏術民事”無所不精,並能發現問題,提出辦法,而且重點放在整頓綱紀上。當時,政府大權掌握在老成持重的“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手裏,而他們都很器重於謙,凡於謙有所奏請,“三楊”朝至夕下,一一報可。

明朝中葉,政治上的腐敗已經初露端倪,各級官員入京議事述職,無不金磚鋪路,銀錠敲門,拚命巴結那些位高權重之人,唯獨於謙潔身自好,入京從不帶任何東西。一次,於謙又奉旨進京,途中遇到同朝為官的好友,隻見友人車拉馬載,箱盈櫃滿,遂戲謔道:“你這是要搬家嗎?”明英宗像好友搖頭一笑:“如今出來為官,若無金銀珠寶開路,何來立足之地?廷益此來,沒帶些應景之物嗎?”於謙道:“我一不貪贓,二不受賄,何來此黃白之物?”“若無金銀,便是鄉土特產,也算得上是一點人情。”“鄉土特產我亦沒有,不過……”於謙道,“我擁有一樣無價之寶。”“哦,何物?”“兩袖清風無價!”於謙笑道。

英宗正統末年,“三楊”相繼老死,宦官王振專權,由於於謙不肯向王振卑躬屈節,引起了王振的不滿,便遭到彈壓。恰好這時於謙入朝為兵部侍郎,推薦參政孫原貞、王來代替自己的職務。受王振指使,通政使李錫因無中生有地彈劾於謙因久不升級而心懷不滿,擅自舉人自代,為無人臣禮,應下法司論斬。王振借此把於謙關押了三個月。

此事引起朝臣公憤,河南士民也紛紛請願。最後,王振也覺得這個案子實在立不住,便借口說:“我曾看見一位禦史,名字也叫於謙,專橫得很,想要治他一下。現在的於謙不是那一個。”於謙方才獲釋,但卻由原來的兵部右侍郎、食二品俸,降為四品的大理寺少卿。

於謙剛剛出獄,便有山西、河南吏民上千人,到皇宮外跪地上書,要求留任於謙,連周王、晉王也為他說好話。於是於謙以“少卿”的名義,再次為二地巡撫。直至正統十三年(1448),於謙才又以兵部左侍郎的頭銜,被召回朝廷。

土木之變朝野恥保衛京都忠臣心

明朝中前期,蒙古的瓦剌部興起,其首領也先統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統治著西起阿爾泰山,東到遼河,北至貝加爾湖,南抵明邊的廣大地區。這個野心勃勃的蒙古汗王一心想再建一個大元。正統十四年(1449),也先派2000人,詐稱3000人到明王朝貢馬,宦官王振嫌他以少冒多(因要按人頭賞賜),減其馬價。也先便以此為借口,於七月十一日入寇明境,主力攻入大同。明兵戰守失利,不久,塞外城堡皆失,要塞大同多次告急。消息傳到京城,王振主張英宗親征。於謙和兵部尚書力言不可,但最終他們的意見未被采納。十五日英宗下詔親征,十六日就出發了。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倉促應戰。

英宗親征之時,於謙奉命留京以兵部左侍郎理部事。出征人馬在路上,學士曹鼐與都禦史等商議,要殺掉宦官王振,停止親征,但沒有成功。十九日至居庸關,兵部尚書請回鑾,王振大怒,將其罰跪,同時下令大軍急進。二十三日至宣府,諸臣又請留,王振更怒,命一批大臣跪於帳外的草中。這樣,弄得人人危懼,無人敢諫。八月一日至大同,王振還想北行,前線敗報傳來,加上宦官郭敬以前線多次戰敗而謊報取勝的實情報告,王振才有了還意。三日,留下總兵官劉安鎮守大同,其餘的人返回。王振的老家在山西蔚州,他原想從紫荊關經蔚州,讓英宗到他老家,以示炫耀,後他又怕大軍所過,騷擾鄉裏,更怕正值夏季,踐踏了那裏的田禾,遂又命大軍轉而東行,這樣,便又多耽誤了幾天時間。也先得知明帝親征的消息,迅速率軍追來。諜報報也先追兵在後,明軍即派後隊阻止,但屢戰屢敗,而王振又封鎖軍情,不讓英宗知曉。

十四日明軍至土木堡。尚未過午,離懷來隻有20裏,大軍本可直驅入城,但王振輜重車輛未至,命停軍等待。兵部尚書再請軍急入關,遭王振痛罵。這時也先大兵奔馳攻來,四麵合圍。此地無水泉,掘井二丈不見水,其南15裏有河,卻早被也先派兵占據了。相持一段時間後,雙方經過談判,也先答應明軍可以取水。然而,也先趁明軍移動就水,大營陣腳混亂時,以萬餘騎兵發起衝鋒。明軍隊伍大亂,蒙旗大喊:“解甲投刃者不殺!”明朝軍士毫無鬥誌,紛紛解甲投降。然而也先部隊並未停手,仍然狂殺濫砍,明軍死者蔽塞川野,宦官及衛士被箭射得如刺蝟一般。英宗與親軍突圍不成,隻得下馬就地被俘。這就是“土木之變”。

此戰,明軍死傷數十萬,文武公、侯、尚書、侍郎、內閣學士等以下共百餘人罹難。罪魁禍首王振也在這次事變中被殺。八月二十七日,噩耗傳至北京。代理監國的?王朱祁鈺聞知,與眾臣抱頭痛哭。

正在君臣徨無計之時,於謙大喝道:“事已至此,哭又何用?還是暫緩悲痛,獻計獻策,救國救君才是正理。”眾人止住悲聲,?王道:“此言有理,如今大敵當前,還望大家集思廣益,群計獻策。”

這時,翰林院侍講徐有貞啟奏道:“臣夜觀天象,熒惑星侵入北鬥,我朝氣數將盡,勢難挽回。依臣之策,隻有遷都江南,方能免此亡國之禍。”此言一出,堂上立時人心浮動,君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年已78歲的禮部尚書胡?顫巍巍地說道:“成祖(永樂帝朱棣)建陵北京,意即不願子孫南遷。先祖之言,存者敢違否?”

於謙身為兵部左侍郎,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於是厲聲道:“倡議南遷者當斬首!京師乃朝廷之根本,一動則大勢去矣。殊不知宋朝南渡之禍?臣請立刻調動四方軍隊勤王,誓死守衛京師!”於謙的提議得到多數大臣的讚同,他當即被晉升為兵部尚書。心中無主的?王和皇太後把守衛京師的重任全部交給了於謙。

土木之變示意圖八月十九日,於謙奏請?王,命調各地勤王軍隊火速入京,充任守衛。當時,通州官倉存糧數百萬石,恐被敵軍奪去。應天巡撫周忱建議,可令駐京臣僚軍隊各自運進城內。於謙立刻奏請?王,宣布京城文武百官,可預支本年九月至明年五月的俸糧,軍士各預支半年餉,各自到通州倉領取。他又征用順天府大車500輛,起運通州官糧進京,同時,號召百姓有車之家,能運糧20石納京倉者,官府給腳銀一兩,特派都禦史陳鎰總管運糧事。此外,於謙還請命賞給新選餘丁官軍和舊操舍人及應募新兵每人銀一兩、布兩匹,守城匠人、守門軍火夫和皇城內外官軍每人布兩匹。於謙如此布置守城,人心暫時安定下來。

也先俘獲明英宗,大喜過望,認為“奇貨可居”,想利用這個“大人物”要挾明朝。也先先帶英宗到宣府,傳令開門,但守城官兵堅決不納,也先知道不可動,遂退去。而後,他又挾持英宗到大同,守將郭登仍不納。也先說,給賄賂即放歸英宗。但是在得到黃金兩萬並其他貨物後,也先的話並沒有兌現。他把英宗帶到了塞外。九月初一,也先又借口送回英宗,索取金銀布帛。為打破也先的要挾,從國家全局著想,於謙便擁護?王即帝位,是為代宗,次年改元景泰,而遙尊英宗為太上皇。

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也先急不可耐,再次以送回英宗為名,大舉入侵。兵至大同,郭登不納,派人對他說:我們國家已有皇帝了。也先無計可施,又知其有備,不敢攻城。郭登用蠟書急將情況報明廷,京師立即戒嚴。於謙奉命提督諸營,將士皆受其節製,都指揮以下不聽命者,可先斬後奏。

麵對來勢洶洶的蒙古精騎,京師守城指揮石亨提出不出戰,盡閉九門。於謙回答道:“不能在敵人麵前示弱,退守城內不是辦法,會使也先更加輕視我們,助長敵人的氣焰。我們要在城外迎擊敵人,挫敗敵人的銳氣。”於是,他命兵部侍郎吳寧留守城內,自己身披盔甲,跨上戰馬,在城外指揮,督戰九門。每到一地,於謙便向將士們慷慨陳詞:“京師,乃朝廷根本。身為大明臣民,理應誓死保衛京師,保衛朝廷!我們一定要打敗俘虜英宗的瓦剌軍,活捉也先,洗刷奇恥大辱,為聖上報仇雪恨!”一時軍民振奮,群情激昂。於謙還下令:“士兵如有貪生怕死不出城者,一律處斬;戰場上,將領不指揮軍隊殺敵而向後退卻者,斬首示眾。”

十月十一日,瓦剌軍隊兵壓西直門。於謙一麵命軍隊堅守,一麵派副總兵高禮、毛福壽率部繞到瓦剌軍後麵殺敵。戰鼓一響,人人奮勇衝殺。明軍殺死瓦剌軍數百名,軍威大振。當晚,於謙又派薛斌率領勇士數百人偷襲敵營,打得正在酣睡的瓦剌軍一片混亂,倉皇逃命。一連兩個勝仗,大大鼓舞了明軍的士氣。

也先吃了敗仗,改變策略,假意求和,表示願意送還英宗。代宗信以為真,派兩位官員出城迎接。於謙手跡也先狡辯說:此兩人官位太小,不夠談判資格,須派於謙、石亨帶重禮來才行。於謙立即看出是計,對代宗道:“陛下絕不可輕信也先。隻有徹底打敗瓦剌,才是唯的一出路。”

兩天之後,也先集中了1萬多兵力攻打德勝門,企圖孤注一擲。於謙先派石亨領兵埋伏在道旁民房內,另派小隊騎兵做先鋒,攻打瓦剌軍陣,接戰後假裝敗退。也先立刻下令命精騎萬餘,直追明軍。待敵軍接近城門,於謙令神機營火炮火銃齊發,同時,石亨的伏兵驟出,前後夾攻。也先軍大亂,明軍勇氣倍增,個個奮勇殺敵。瓦剌軍大敗於城下,死傷不計其數。

見德勝門攻不下,也先又轉攻西直門。都督孫鏜率軍迎戰,兩軍展開肉搏。孫鏜力破敵軍前鋒,瓦剌軍稍向北退。孫鏜追擊,瓦剌軍增援部隊趕來,孫鏜率軍拚力血戰,殺得難解難分。這時,高禮、毛福壽等率明兵從南麵趕來助戰,戰鬥更加激烈。高禮身中流彈,孫唐兵死傷漸多,遂被瓦剌軍圍攻,敵人漸漸逼近城門。危急時刻,城上守將程信急發箭炮助戰。這時,石亨領兵又從北麵殺來,瓦剌軍三麵被圍攻,難以支撐,遂向西南方向退去。北京保衛戰第一次大會戰,給了囂張的也先部隊迎頭痛擊。

十四日,瓦剌軍又攻打彰儀門(北京外門,又稱廣安門)土城。於謙親臨指揮。他先派毛福壽在京城外西南一帶街巷要道埋伏下神機火銃隊,又派武興、王敬率軍迎敵。瓦剌多為騎兵,最怕火槍、火銃。於謙就派神機營在前,弓刀隊在後,以火槍、火銃為掩護,弓刀隊上前奮勇殺敵,兩隊配合默契,打得敵軍無力抵擋,眼看就要潰逃而去。

於謙領導北京保衛戰,大敗也先。圖為北京德勝門正在這時,代宗派來的一個監軍為爭首功,貿然領數百名騎兵馳馬搶先,陣式被衝亂了。也先見明軍陣容動搖,心中大喜,馬上下令反攻。明軍措手不及,一直退到土城附近。幸好王殤、毛福壽和高禮及時率兵來援,瓦剌軍難以抵擋,又倉皇退走了。這是北京保衛戰的第二次大勝利。

經過五天的激烈戰鬥,瓦剌軍死傷嚴重,士氣低落,處境十分狼狽。驕橫的也先本來以為能輕而易舉攻占北京,沒想到,這次遇到的是兵部尚書於謙親自指揮下的明朝軍隊。這支軍隊紀律嚴明,陣容整齊,士氣高漲,與三個月前王振率領的鬆散的明軍截然不同。也先眼看士兵傷亡慘重,又聽說各地明朝援軍即將到京,不敢戀戰,於十五日夜間,拔營逃跑。於謙立即命令石亨等領兵追擊,又命城樓的火炮手對準敵營猛轟,瓦剌兵又死傷上萬人,殘軍倉皇退卻。

京師保衛戰取得全麵勝利後,二十二日,於謙派遣孫鏜、範廣等率兵兩萬,追剿瓦剌軍殘部。二十四日孫、範大軍追擊並打敗敵軍於固安。宣府守將楊洪率兵兩萬,擊敗瓦剌軍於霸州,擒獲敵軍將官阿歸等48人,奪回所掠人口、牲畜數以萬計。到十一月八日,瓦剌軍殘部退出塞外,京師宣布解危。

奪門之變波瀾起清白聲名後人知

於謙督戰九門,擊退了瓦剌軍大規模的侵略,粉碎了也先陰謀奪取北京的計劃,扭轉了明朝的危急形勢。朝廷論功行賞,晉升於謙為少保,總督軍務,仍掌兵部尚書事。於謙辭讓道:“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敢邀功賞哉?”

他又著手整頓軍隊的編製、布防,操練和調動兵力和部署營壘,著重加強保衛京城的力量。他首先抽調遼東、宣府的部分兵馬來到京師,把鎮守宣府多年的名將楊洪、鎮守居庸關有功的羅通調到北京,命他們管理京營部隊的操練。同時,調大同總兵郭登率部隊到北京增援,北京的防務力量得到了加強。接著,於謙奏請代宗,派遣僉都禦史肖?等鎮守保定、河間、真定各府,派刑部侍郎耿九疇去南直隸整頓江南江北各衛所軍政,並安置各處流民7萬餘戶在鳳陽等地,從事屯耕。然後,派顧興祖、劉安、劉聚等率兵修築北邊關塞要隘。他推薦左都督朱謙去鎮守宣府、僉都禦史王殤鎮守居庸關。於謙周密的部署,使得朝廷的防務日臻牢固。

景泰元年(1450)正月,也先因挾英宗撈不到好處,加上蒙古族發生內訌,便欲與明朝緩和關係,來信要求明朝派大臣迎接英宗還朝。廷議提出派遣使臣北上,但代宗對此事並不積極。大同參將許貴急著與也先議和,於謙批駁他道:“非我們不欲議和,實則敵寇無誠意,何況也先是我們的不共戴天之仇,根本不可和。貴為介胄之臣,而急於求和,顯示怯懦,依法當誅。”大家知道代宗器重於謙,他這麽一說,邊將便人人堅持戰守。七月,也先又派五人代表團到京師請和,吏部尚書王直等提出可與也先議和,迎歸太上皇,以免再起戰端。

代宗心下不滿。因為英宗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而自己是臨危受命,如果英宗真的返京,結果難以預料,他說:“朕非貪大位,隻是當初你們推立我即位,而現在又這樣紛爭,究竟為何?”這句話問得眾臣無法答對,於謙從容不迫地道:“大位已定,誰敢妄加評論!也先來使求和,實為緩兵之計,戰備不能放鬆。”代宗深為讚同。

然而,也先既然派人求和,英宗還在他們手裏,不派人是不合適的。於是,一番爭議後,以禮部右侍郎李實為正使,大理寺少卿羅綺為副使的使團便與來使同往。李實等走後,蒙古瓦剌部的脫脫不花可汗也派人來請和,明朝又遣右都禦史楊善等前往。一年以後,明英宗隨楊善從也先營地回到了北京,被安置於南宮。

英宗回來以後,明朝一時出現了兩個皇帝,政治上產生了一些混亂。禮部尚書等提出,景泰二年(1451)正月初一令百官朝太上皇,代宗不許。這種尷尬的局麵,使於謙受到強大壓力。他忠實地擁戴代宗,而代宗廢英宗之子,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又使他感到愕然。事也有巧,代宗之子被立為皇太子一年半便死去,此後再也無子。於謙一再提出立英宗之子為皇太子(此人就是後來的憲宗),但是代宗不願,一直以自己春秋鼎盛,今後不愁無子為由一拖再拖。而此時石亨等人認為與其立英宗之子,不如直接請太上皇複位,可以從中邀取功賞。於是一場以石亨為首的擁立英宗複辟的政變,便在暗中開始醞釀了。

景泰八年(1457)正月初,代宗一病不起。他召石亨到病榻前,囑其代行郊祀之事。石亨見皇帝病情嚴重,預料將有不測。他出來後立即與都督張軌、太監曹吉祥商議迎接英宗複辟的事宜。他們去找太常卿許彬,許彬以年老推辭,但建議可與徐有貞商量。徐有貞曾因主張南遷被於謙指斥,聲譽掃地;石亨當初雖蒙於謙從詔獄中釋放並委以重任,但後來又在守禦等方麵漸漸與於謙有了分歧。徐有貞煽動道:“太上皇過去北狩(隱指也先兵俘英宗北去),不是遊畋,實為國家。何況天下尚未離心,今帝置之不理,另求他人即大位,實在令人莫解。如公等所說,南宮(指英宗)亦知否?”石亨等道:“一天前已經秘密報告。”徐又道:“必須得到來自太上皇方麵的讚同。”

正月十六日晚,幾人再次聚會,徐有貞當場提出:“事在今夕,不可失。”正在此時,得報邊境有警,徐有貞道:“要利用此機,以備非常為名,派兵進入皇宮。”石亨、張軌表示讚同。徐有貞與石亨等約會讚同政變的數名文武大臣並太監曹吉祥等,收各門鑰匙,天亮之前,開長安門,放進1000多名士兵。宮內衛士聽石亨講士兵進宮是為了加強宮中守衛,就沒再留意。之後,徐有貞又把門鎖上,隔絕了宮內外的往來。20世紀60年代京劇《於謙》戲單

當時,石亨等怕政變破產。徐有貞道:“事已至此,切勿退縮。”他領人去南宮,但南宮的鑰匙在代宗處,無法開啟,叩之又不應。這時,他又聽到遠處隱隱有開門聲,心中更是緊張,認為事不宜遲,成敗在此一舉了,於是下令把大木懸起,用數十人舉其撞門,又命令勇士逾牆而入,裏外聯合,終於打開了宮門。石亨等入見英宗,徐有貞說了一句“請陛下登位”。然後連推帶拉,讓英宗登輦。進宮後,大家把英宗推上了奉天殿。這夥人又把禦座從殿隅推到了中央,並命人馬上站班朝賀。英宗於是再次成為了皇帝。

十七日清晨,景泰朝的百官照常入宮等候皇帝視朝,一進去,就聽到殿上鍾鼓齊鳴。眾官正在疑惑,這時徐有貞出來向他們宣布:“太上皇複辟了!”百官不勝震駭,但也無可奈何,隻得就班祝賀。病中的代宗聽到鍾鼓聲,非常驚訝,問左右:“於謙何在?”當知道英宗已複位,他無奈地說:“好!好!”

次日,複辟的英宗首先下令逮捕於謙以及擁護代宗的重要臣僚。政變的主謀徐有貞,從副都禦史一躍至翰林院學士值內閣,主管機務,後又晉兵部尚書。徐有貞得勢以後,就欲立即殺死於謙。前議立英宗太子時,大學士王文曾主張迎立襄王世子。這時,徐有貞就指使言官劾王文立藩之議,連帶誣蔑於謙。經過一番核查,但是沒有找到什麽證據。徐有貞仍不放過,說“雖無顯跡,也有是圖。”王文無比憤怒,據理辯論。於謙冷笑道:“辯什麽?無用。他們是不管事實有無,必定讓我死!”

但英宗對處死於謙之事一直猶豫,他對複辟的眾臣道:“於謙過去還是有過功勞的。”徐有貞上前惡狠狠地說:“不殺於謙,今日之變何以能說是師出有名?”至此,英宗意決,將於謙及王文等皆斬於東市,妻子戍邊。

於謙墓就這樣,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讓這位保住了大明江山的赫赫功臣含冤而逝。被官抄家時,於謙的家中僅有書籍及禦賜的蟒袍、劍器等物,竟無一分餘財。後來西北有警,有人道:“若於謙尚在,必不致如此!”

直到弘治二年(1489),孝宗才為於謙雪冤,追封他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肅湣”;萬曆年間,改諡“忠肅”。

於謙一生,無論文治武功,都卓有成就。特別是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更讓他聲名遠揚。他清正廉潔,一心為民;他力排眾議,隻保社稷。但那場政治風波,卻讓他成為了冤魂。後人泣血,鬼神夜哭,怪隻怪明英宗無能,徐有貞奸佞,讓這一千古奇冤,在曆史舞台上上演。雖說日後昭雪,也救不回那一顆忠心。但這正應了於謙那句千古名言:“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