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寶雞炎帝故裏全球華人老家

(代序)

寶雞炎帝研究會

寶雞是炎帝的原生地。

寶雞是薑炎文化的發祥地。

寶雞是中國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巍巍秦嶺,滔滔渭水。在中國陝西八百裏秦川的西部,大自然孕育了一塊神奇而富饒的土地,她,就是以“鳴雞之瑞”而命名的寶雞(古稱陳倉)。曆史傳說,約在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寶雞渭水流域的薑水,生息著一個古老的氏族部落——薑炎族,誕生了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就是被後世人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炎帝。

文獻典籍有記載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國語》相傳為春秋末左丘明撰,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一條史料。

《竹書紀年》載:炎帝“育於薑水,故以薑為姓。”此書為先秦的編年體史書,為戰國時期魏國史官編錄。

隨後在較有影響的《帝王世紀》、《史記·補三皇本紀》等史書中,也都有基本一致的記載。《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薑姓也。母曰任姒,有蟲喬氏之女,名女登,為少典正妃。遊於華山之陽,有神農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薑水,因以氏焉”。“華山之陽”的“華山”,在此泛指秦嶺;“陽”是指秦嶺的南麵。《補三皇本紀》亦載:“長於薑水,因以為姓”。

薑水何在?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渭水注》中說:“岐水又東逕薑氏城南,為薑水。”《水經注》是我國古代一部很有影響的曆史地理著作。酈氏在這裏很明確地指出,薑水為今寶雞渭水流域的一條支流。明、清之際的《大明一統誌》、《鳳翔府誌》、《寶雞縣誌》等誌書均記載“薑水”是指今寶雞市區渭河南的“清薑河”,“薑氏城”是指今“薑城堡”。經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考證,認為:“薑城堡附近卻有很好的彩陶藝術,在我國曆史的黎明時期就有人類居住。毫無疑問,薑城堡和清薑河的名字,以及很特別的神農廟……全像是淵源有自,並非後人的臆造……薑姓所居舊地,可能性也大。”③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頁。著名考古學家鄒衡先生說得更為明確。他說:“所謂‘炎帝以薑水成’,我們可以理解為炎帝族最早活動的地方在薑水。古之薑水,據《水經·渭水注》所載是在薑氏城南,即今岐山縣周原一帶,但不知道確定地點。不過,《大明一統誌》:鳳翔府寶雞縣南七裏有薑氏城,城南也有薑水,此薑氏城今名薑城堡,往南即益門堡,堡西有一水名今仍名清薑河。古代傳說,本來難得考實。以上兩說孰是孰非,不必過於拘泥。但總是在鳳翔府地,即今寶雞市區之內。”鄒衡:《漫談薑炎文化》,《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頁。薑城堡為新石器遺址,1958年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際上,薑炎族在寶雞的最早故居是在今清薑河流域。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有一部分遷居今岐山、扶風一帶,所以,在這裏也出現了帶“薑”的水名和城名,即“薑水”和“薑氏城”。有研究者考證認為,在今寶雞市區渭河和清薑河的交匯地帶,曾發現過多件劉家文化(薑炎文化)的典型器物——高領袋足鬲。據測定,這比在岐山、扶風境內發現的同類器物要早。這說明岐山、扶風境內出現的劉家文化是寶雞市區薑炎族向東遷徙、推進的結果。

正因為炎帝誕生於今寶雞地區,所以,曆史傳說早在黃帝時代,寶雞地區就開始了對炎帝的祭祀。《路史·後記》記載:“黃帝所崇炎之祠於陳”。羅萍注說:“黃帝所崇疑在陳倉”。《史記·封禪書》記載:“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吳陽”是指今寶雞市區北的吳山(今陳倉區境內)之南麵,即今鳳翔的“三畤原”。從此,秦國開創了以朝廷名義祭祀炎帝、黃帝的先例。迄今為止,這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有關這方麵內容的文獻記錄。自此以後,寶雞祭祀炎帝相沿成習,經久不衰。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自稱“赤(炎)帝之子”,設“畤”祭祀炎帝及黃帝、青帝、白帝、黑帝。這種祭俗一直延至漢武帝。漢武帝在位期間,曾多次到“雍”地設“畤”祭祀“五帝”。隋唐以降,寶雞地區開始了設廟宇祭祀炎帝和黃帝。

考古發現有證據

研究表明,炎帝為新石器晚期的人物,距今大約在5000年左右。其社會性質是母係向父係的過渡時期,其考古學文化類型是屬於仰韶文化。據近年來的文物普查顯示,寶雞渭河流域有700餘處舊、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存,僅市區20多平方公裏的區域內就有距今8000-4000年的先民遺址80餘處。從已發掘的關(官)桃(道)園、北首嶺、福臨堡和石嘴頭等遺址看,其序列完整,真實地反映了新石器時代的寶雞地區,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先民的社會組織和生產、生活情況。再加上寶雞又有得天獨厚、適合遠古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這些正好說明寶雞地區“在我國曆史的黎明時期就有人居住”③,生息著一個較大的原始先民群。

關桃園遺址據測,距今已有8000年左右的曆史。除了發現大量的陶器之外,特別是發現了數十件骨耜。這是在黃河流域的第一次發現。骨耜的出土,說明寶雞地區原始農業的出現至遲可以推進到8000年以前。美國著名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張光直先生曾在分析了黃河中遊地區的生態環境後說,這裏正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區,擁有適應於新石器革命的自然條件,寶雞地區應是新石器革命最理想的地區。關桃園遺址的發現不僅證實了張光直先生的論斷,同時,也印證了曆史學家陳連開先生的預言:“隨著時間推進,有理由期待,在寶雞秦川地區還可能有更驚人的發現,來說明這一地區是中國旱地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之一。”陳連開:《寶雞秦川地區在中華民族一體格局中地位和影響》,寶雞市社科聯:《薑炎文化論》,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頁。由此可見,寶雞地區的仰韶文化(薑炎文化)是在關桃園等前仰韶文化(老官台文化,亦稱“前薑炎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為薑炎文化的孕育、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土壤。

北首嶺和福臨堡遺址均屬於仰韶文化遺址。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區渭河支流金陵河西岸的二級台階上。福臨堡遺址位於寶雞市西郊,渭河北岸的第二階黃土台階上。這兩處遺址都是陝西省人民政府於1957年公布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若將這兩處考古資料與有關炎帝的曆史文獻記載相印證,我們便會發現它們之間有頗多的吻合之處。其一,所處時代基本一致。北首嶺遺址經過了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距今約為7000-5700年;福臨堡遺址經過了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稍晚於北首嶺遺址。它們與炎帝“生活於仰韶文化的晚期之前”,即6000-5000年,是基本符合的。其二,所處時代特征基本一致。北首嶺遺址居址疊壓,村落形製具有相當的規模,總麵積達六萬平方米,文化堆積達四米以上,上、中、下三層,連續、相承性明顯。其遺存基本上都是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說明北首嶺原始先民的生產活動,已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福臨堡遺址分為三期,各期文化麵貌,特別是陶器,均有比較顯著的特點,又有一定的繼承性,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內,文化發展序列幾乎從未中斷。從發掘出土的生產工具中,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約占88%,與相距較近的北首嶺遺址發現的、與農業有關的生產工具占74%相比,福臨堡原始先民的農業經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飼養、漁獵經濟隻占次要地位,是過著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此外,在福臨堡遺址,還發現了其他眾多的遺物和遺跡,如形體較大的盛器缸、甕、罐,較大較多的袋狀窖穴,帶小龕和內室的房子,粟粒的遺跡,用於貯藏的子母坑等。大型貯藏設施和較大器物的大量增加,與農產品出現富餘有直接的關係。這也從另一方麵顯示了福臨堡原始先民農業的進步。其三,從北首嶺、福臨堡等遺址發現的剩餘產品來看,與炎帝所處的母係向父係過渡的社會形態是大體相同的。在這一時期,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帶來了更多的剩餘產品,導致貧富分化,等級差別出現;同時,男子在氏族中的地位也逐漸提高。如福臨堡遺址中的一個陶壺內置大石斧兩件。斧、鉞在古代是有特殊意義之物,被認為是權勢的象征。這兩件大石斧,說明在福臨堡原始先民中已有了權威人物。在福臨堡遺址中,還發現了陶祖和石祖,意味著這裏已出現了對男性的崇拜,男子在社會生活中有了較高的地位。同時,這種現象也說明母係氏族社會的繁榮已成過去,父係家庭已經成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寶雞北首嶺》,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131頁;寶雞考古工作隊、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寶雞工作站編著《寶雞福臨堡——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195頁。

如果將以上考古資料與古籍中有關炎帝“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為市”,“作陶、冶斧斤”,“神農始教民播種五穀”,“耕而作陶”,“耕而食,織而衣”等記載加以相互印證,我們便會清楚地看到,這裏生活的原始先民群不是別的,就是“以薑水成”的、以炎帝為首的、且以農立族的薑炎族。如河南大學教授唐嘉弘先生在《炎帝傳說考述》一文中所說:“如果從傳說時代到古代的曆史實際考慮,寶雞地區及其毗鄰地區確實出現許多不同的共同體……其中主要的氏族部落當為薑炎族係,其中的主要文化當為薑炎文化。”唐嘉弘:《炎帝傳說考述——兼論薑炎文化的源流》,鄭傑祥主編《炎黃匯典·文論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頁。

習俗傳說有淵源

寶雞渭河流域從上古流傳、積澱下來的生活習俗豐富多彩。考察其淵源,多與生息於這塊土地上的薑炎族的生活習俗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承續關係。當然,隨著社會的演進,文明的進步,有些習俗消失了,如“燔柴祭天”;有些習俗已改變了原有形式和內容,如“儺舞”;但有些習俗至今仍然保留於民間,如“祭炎”、“崇火”、“尚紅”等等。

祭祀炎帝活動在寶雞民間由來已久,相沿成習。傳說農曆正月十一是炎帝的誕生日,七月初七是炎帝的忌日。在每年的這兩天,渭濱、金台兩區四鄉八村的群眾就來到神農廟、先農壇、炎帝陵、炎帝祠等處,焚香叩拜,燒“香山”、耍“火龍”,唱大戲。七月初七的炎帝忌日,祭祀活動在天台山要延續一個多月。鳳翔縣槐原村和陳倉區橋鎮在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三月二十都要舉辦祭祀炎帝之母女登的廟會,屆時要踩高蹺、點排燈,以祭祀炎帝之母和炎帝。徐旭生先生20世紀30年代在寶雞考古時就發現,寶雞渭水附近,還供奉著一個高四五尺,僅有頭、無身軀的“大頭爺”的“農神”。

炎帝以“火師而火名”,所以,崇火(即崇炎帝)的習俗和禮儀,就在寶雞長期的流傳下來,至今仍很盛行。如鬧社火、祭火神、放焰火、舉辦火龍會、用火避邪祛病等等。可以說“崇火、祭火”已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由“崇火”衍生出的“尚紅”習俗也是很流行的。因為紅是火的顏色,尚紅即尚火,所以,寶雞人自古以來就有愛紅、尚紅的喜好。比如,在結婚或春節,全是以紅為主色。新娘裏外上下一身紅,新郎披紅、係紅帶;春節家裏家外掛紅燈、掛紅布、貼對聯,圖個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從民俗學的角度看,這不能不與薑炎族的崇火、尚紅習俗有關。

有關炎帝的民間傳說在寶雞也是很流行的。例如,在寶雞市區周圍,世代相傳有任姒(女登、安登)感神龍首而生炎帝於濛峪溝,長於瓦峪,沐浴九龍泉,神鳥送嘉穀而發明種子,炎帝遍嚐百草而發明醫藥,誤嚐火焰子,葬於天台山,炎黃結盟戰蚩尤等故事。炎帝為“太陽之神”、“農業之神”、“醫藥之神”的生動傳說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傳說是曆史的影子。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所說:“上古之事,傳說與史實混而不分,史實之中固不免有所緣飾,與傳說無異,而傳說之中亦往往有史實為之素地,二者不易區別,此世界各國之所同也。”王國維:《古史新證》,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頁。史學家林劍鳴先生亦說:“像神農氏這樣久遠、古老的傳說背後,一定隱藏著、蘊含著遠古時代大量的、真實的曆史。”林劍鳴:《神農氏·炎帝·序》,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頁。可見,寶雞大量與炎帝有關的民俗事像、傳說故事無不是淵源有自,一定有著炎帝的曆史“素地”。

黃帝姬水有佐證

從《國語》、《史記》等史書我們知道,炎帝、黃帝同為“少典之子”,具有同宗同祖的血緣關係。在《新書》、《五帝德》、《帝王世紀》等古籍中還記載炎帝、黃帝是同父母兄弟,或是同父異母兄弟。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炎帝、黃帝均為“少典之子”是無疑的。當然,這裏所說的“少典之子”,並不是我們今天意義上所說的父子關係,而是說“後麵這兩個氏族由少典氏族分出,不是說這兩位帝是少典個人的兒子。”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頁。炎帝、黃帝既然是從少典氏族中分出的兩個支族,並有著同宗同祖的血緣關係,那麽,在當時交通極不發達的原始社會,其通婚(當時為族外婚)氏族的生息之地必是在相鄰或相近的一地之內。《國語·晉語》載:“黃帝以姬水成”。“姬水”地望在何處?曆代史書無明確記載。現在,一般學者認為,是指從今麟遊流出而南流入渭河的漆水河(在今武功縣境內,曆史上屬寶雞市管轄)。“姬”“漆”諧音。所以,寶雞亦是黃帝從渭水上遊東遷的第一個居地。對此,何光嶽先生在《炎黃源流史》一書中作了具體的考證。他認為:“黃帝軒轅氏的居地為姬水,以姬為姓。姬與岐同音,即今陝西岐山縣南橫水河(實際是指今橫水與雍水相匯於岐山而形成的氵韋(沮)水,俗名稱“後河”。氵韋水東南流經扶風、武功而入漆水河—引者注)。而神農氏所居的薑水則在今寶雞南七裏的薑氏城,今名薑城堡。城南有薑水。相傳神農氏妃有蟲喬氏曾居住於此。則姬水、薑水相鄰,正合炎黃雙胞族之說。”

當然,我們說寶雞為黃帝東遷的“第一個”居住地,還有其他史料作依據。《史記》載,周人始祖棄曾被封於其母薑嫄的封地“邰”。邰在漆水河之畔。所以,古漆水為周人的發源地。這裏分布有眾多的鄭家坡類型的先周文化。我們知道,黃帝為姬姓,周人亦為姬姓。傳說周人為黃帝的後裔。那麽,後裔居始祖之居地也在情理之中。《水經·渭水注》載:“應劭曰:‘縣氏陳山。’姚睦曰:‘黃帝都陳,言在此。’”“陳山”即“陳倉山”。傳說黃帝的臣子岐伯為藥聖,當年岐伯生活的岐陽村現在仍在。經專家考證這裏確為岐伯“嚐味草木,宣榮療疾”之地。傳說黃帝的另一個臣子大鴻也“葬雍”。“雍”為今鳳翔地區。《史記·封禪書》記載的秦靈公設“上畤”祭黃帝的“吳山之陽”,也距漆水河不遠。從地緣關係看,黃帝的另一個重要活動場所即黃帝見廣成子的崆峒山(今甘肅平涼市)亦距寶雞不遠。《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寶雞距橋山(今黃陵縣)僅有二三百公裏的路程。所以,劉起釒於先生在《姬薑與氐羌的淵源關係》一文中說:“黃帝族在未向中原發展以前的居住活動地區,就在東起渭水北境,自陝西中部,西迄甘肅之境的地域。”這種“黃帝族發祥於渭北黃土高原”張豈之:《黃帝與陝西黃土高原》,鄭傑祥主編《炎黃匯典·文論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頁。的觀點可以說已成為大多數專家學者的共識。

正因為炎帝、黃帝是兩個具有血緣、地緣、業緣關係的雙胞族,所以,他們才建立了長達四千餘年姬薑婚姻關係。在東遷時也是形影不離,相隨同行。徐旭生先生說,看古代關於姬姓傳說流傳的地方,可以推斷黃帝氏族的發祥地,與發祥在陝西西部的炎帝氏族的居住地“相距並不很遠”。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頁。既然如此,那麽,與黃帝“相濟(擠)”的炎帝出生於寶雞渭水流域的薑水也就毫無疑問了。

炎帝寶雞有裔族

由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薑炎族開始向外遷徙,一支向西往黃河上遊及甘肅地區與今四川西北發展,一支順渭水東下,再沿黃河南岸遷往中原,一支仍留居寶雞及秦川地區繼續發展。據史料記載,留居寶雞及秦川地區的裔族有:有邰氏、列山氏(驪山氏)、萊氏族、戲氏族、殳氏族、延氏族、誇父氏族、太嶽氏族、孤竹氏族、靈氏族、並氏族、彤魚氏、午氏族、丙氏族、赤氏族、信氏族、井氏族、箕氏族、互(氐)人氏族、許氏族、甘氏族、薑戎族,以及弓魚、方、函、鄧等方國。這些氏族和方國有些一直延續到夏商周時期。在這些氏族中,比較著名和延續時間較長的是太嶽(四嶽)、有邰及太嶽的後裔薑太公一支。太嶽亦稱大嶽,此氏族原居地在今寶雞市區一帶。太嶽之名是因薑姓之裔伯夷曾居於吳山,成為薑氏部族祭祀吳山神的大祭司而得名。伯夷的後代又分化出四個分支而又稱四嶽。《國語·鄭語下》記載:“……四嶽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命以侯伯,賜姓曰薑”。伯夷因佐禹治水有功而被封於呂,並複賜以祖姓“薑”,以紹炎帝之後。有邰氏地處今扶風薑嫄村一帶。《說文解字》說:邰為“炎帝之後,薑姓所封周棄外家國。從邑、台聲,右扶風邰縣是也。”相傳周棄(後稷)為有邰氏之女薑嫄所生。在炎帝薑姓後裔中,人口繁衍最多的是薑太公一支。傳說為伯夷之後。他晚年居磻溪(今寶雞陳倉區),因輔佐周武王翦商立國有功而被封於齊。至今,《呂氏春秋》所說薑太公當年居磻溪“釣茲泉”的遺跡猶存。旁有始建於唐代的薑太公廟。現已成為旅遊勝地。

考古資料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麵的曆史信息。在寶雞市區和岐山、扶風等地,曾陸續出土了一批劉家文化陶鬲。經考古專家考證,為薑戎文化,與甘肅齊家文化、辛店文化一脈相承。著名考古學家鄒衡先生命名此類文化為“薑炎文化”。這就從考古學上得到了證實,即使在商代晚期,直到西周,在寶雞地區還生息著一支炎帝薑姓裔族。“姬姓和薑姓是姻親關係……共同組成了周民族”鄒衡:《寶雞——姬姓和薑姓的聯姻地》,吳紅主編《名人說寶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頁,建立了西周姬薑政治、軍事聯盟,為周朝的建立、鞏固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姓氏文化的角度考察,據不完全統計,薑姓後裔經數千年的流徙分支,至今已有齊、呂、許、申、高、謝、邱、丁等近300多個姓。在今寶雞的扶風、岐山和陳倉區等村鎮,還留存有眾多的薑姓人家。

薑炎文化有傳承

如果說,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那麽,所謂薑炎文化,簡言之,就是上古時期,炎帝率領薑炎族在其原生地——寶雞渭水流域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就經濟方麵而言,包括當時的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畜牧馴養和經濟製度等;在政治方麵,包括部落官職的設置、軍事的運作、祭祀的管理等;在文化方麵既有思想觀念、倫理道德、禮儀教育,又有天文曆法、科學技術,還有詩歌繪畫和音樂舞蹈等。薑炎文化與姬黃文化相融合,共同構成了薑姬(炎黃)文化,即“後薑炎文化”(在考古上是指寶雞地區的龍山文化及先周文化),成為華夏文化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因素的孕育、形成和發展中,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奠定了最初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基礎,為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統一發揮了重要的促進和凝聚作用。

張豈之先生說:“炎帝時代的原始農耕是後來周秦文化產生的肥沃土壤。”張豈之:《從炎黃時代到周秦文化》,寶雞市社科聯:《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頁。也就是說,周秦兩代的繁榮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得力於周人和秦人先後進入寶雞渭水流域後,繼承和弘揚了薑炎文化(亦包括後薑炎文化)。周人始祖“棄”繼承母族薑炎族的農耕技術,被堯“舉以為農師”,又被舜封於邰,“號曰後稷”。古公亶父率族人進入寶雞周原後,以薑姓女子為妻,在加強姬薑政治、軍事聯盟的同時,又複修後稷、公劉之業,“貶戎狄之俗”,吸收先進的薑炎文化和商文化;“務耕種、行地宜”,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作五官有司”,建立國家機構。其以後的周公等人繼承薑炎文化在社會倫理道德觀念方麵所具有的“和合”精神和勤勞友善、是非分明、以誠待人、公平無爭、“無相害之心”等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並吸收薑炎文化中的“臘祭”、“儺舞”及原始音樂舞蹈等因素,創立了“鬱鬱乎文哉”的周代禮樂文明,為中國文明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礎。秦人原僻居“西垂”,為遊牧部族,被“關東”諸國賤視為“西戎”。秦進入寶雞渭水流域後,收“周之餘民”,學習周人先進的農業技術,大力發展農業,勵精圖治,自強不息,“國益強”,先霸西戎,後統一天下。這些曆史事實表明,以炎帝為首的薑炎族創立的中國農業文明,為周秦王朝在關中西部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再聯想到西周的甲骨文、金文和秦國石鼓文,我們說這與炎帝“耕而作陶”所發明的彩陶紋飾和刻畫“符號”不無源承關係。

從以上簡述可知,薑炎文化對周秦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為“周王朝的中堅力量”;周秦文化又是中國文化的原創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根係”,那麽,薑炎文化也就自然成了中國文化的源頭之一。鄒衡先生說:“薑炎文化和姬周文化的融合乃形成為先周文化;先周文化又不斷吸收夏商文化的遺傳因子而成為西周文化……夏商周三種文化長期融合的結果,形成了華夏文化,夏商周三族的長期融合也就成為華夏民族。薑炎文化本是華夏文化源頭之一,因此,同黃帝族一樣,炎帝族當然也是華夏民族的祖先。”鄒衡:《漫談薑炎文化》,寶雞市社科聯:《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頁。石興邦先生亦說:“紮根於渭水流域的薑炎文化部族,經數千年的經營開拓,最後形成了融會諸薑與諸戎文化於一爐的周秦文化,進而主宰了中國數千年文明史的進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薑炎文化是我們民族文化機體最早形成的因子,數千年以來一脈相承,傳承下來。”石興邦:《研究薑炎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以促進新文化建設的繁榮和發展》,寶雞市社科聯:《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頁。

學術研討有共識

自1993年以來,寶雞市先後舉辦了多次炎帝·薑炎文化學術研討會。尤其是2002年的“炎帝與漢民族”和2005年的“炎帝與民族複興”兩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海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兩次研討會共有海內外近200位專家學者參加,提交論文170餘篇。著名考古學家、曆史學家、民族史學家鄒衡、張豈之、石興邦、黃盛璋、陳連開、許啟賢、瞿林東、張正明、何光嶽、高廣仁、羅琨等先生蒞臨會議,並作學術報告。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向大會發來賀電。

研討會上,與會學者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先進的學術理念,勇於創新的學術精神,引經據典,高屋建瓴,多層次、多領域、多學科地對炎帝·薑炎文化諸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討論。特別是對炎帝·薑炎文化對華夏/漢民族、中華文明、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形成的貢獻和影響,提出了許多精辟獨到的見解,同時對炎帝的出生、成長、遷徙、功績、精神及卒葬、活動遺跡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論證,達成了寶雞是炎帝的原生地,寶雞是薑炎文化的發祥地,寶雞是中華文化、文明、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的共識。基本上理清了炎帝的起源、遷徙和發展演變的曆史進程,對一些長期有爭議的問題,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認為:根據文獻、考古和傳說,炎帝的原生地在寶雞的薑水流域是符合當時的自然、社會條件的,是有說服力的。不僅在寶雞的會議上達成了“寶雞是炎帝原生地”的共識,就是近年來在北京和山西高平等地召開的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也形成了炎帝的最早起源地就在寶雞的共識。正如中國先秦史學會秘書長宮長為博士在《2004年山西高平炎帝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綜匯》中所說:從目前研究的整體情況看,炎帝的原生地,“一般地來說,學術界通常主張在今陝西寶雞一帶。”《先秦史研究動態》,2005年第1期,第12頁。

學者們認為,無論是從文獻典籍、考古資料,還是從曆史遺跡、民間傳說來看,寶雞渭水流域“是中國文明的破曉之地”李學勤:《寶雞的周秦文字》,吳紅主編《名人說寶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頁,是中國先秦曆史文化的核心之地。從距今8000年前的關桃園到炎帝、黃帝及至周秦時期的文化遺址,在寶雞渭水流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這充分說明了“寶雞地區在中國曆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鄒衡:《寶雞——姬姓和薑姓的聯姻地》,吳紅主編《名人說寶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頁。“在文化、曆史上的重要作用,顯示出它是華夏文明根係中重大的一脈、淵源中宏大的一支”文懷沙:《中華根與本——寶學概論》,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頁,對華夏文明和民族的起源與形成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著名曆史學家李學勤先生說:“我認為寶雞不僅是陝西十分重要的一個地方,而且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寶雞的每一寸土地都保留著深厚的曆史遺韻,每走一個地方,都是在古代曆史中徜徉一回。”

關於薑炎文化,學者們認為,薑炎文化的實質是農業革命。而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其他國家文明的起源一樣,也與人類的第一次革命——農業革命密切相關,是在農業革命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的農業革命發生於炎帝神農氏時代,毫無疑問,炎帝神農氏是中國農業革命的創始人。所以,以農立族的薑炎族所創立的薑炎文化,它對華夏民族以農立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中國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開中國文明起源之先河。

對於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出現的炎帝遺跡和炎帝文化,學者們認為,在上古時期,我們的原始先民不可能始終拘於一地。由於生產、生活的需要,或自然災害等原因,他們要不斷地向外遷徙,開辟新的生存環境。所以說,那些寶雞渭水流域以外地方所遺留下來的炎帝遺跡和炎帝文化,可能是炎帝或其後裔遷徙的結果。徐旭生先生說:炎帝氏族向東遷徙的路線“大約順渭水東下,再順黃河南岸向東。”盡管如此,那也是炎帝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值得重視和研究。修祠建陵,開展學術研討,舉行祭祀活動,這也是對炎帝精神的繼承和弘揚,並對提高該地知名度,發展該地旅遊文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者們還認為,研究炎帝·薑炎文化,應結合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研究、繼承和弘揚炎帝精神上,放在炎帝精神對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先進文化的啟示和借鑒意義上。炎帝所具有的敢為人先的實踐精神、百折不撓的創造精神、造福於民的務實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隨著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和壯大,其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和擴大,鑄造了中華民族的人文品格,升華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之魂,使其成為滲透於中華民族政治、法律、文學和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及道德觀念等領域的精神元素,並世代流傳,積澱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穩定的心理情感,成為中華兒女精神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所以,在寶雞召開學術研討會,舉辦“全球華人省親祭祖大會”,探討、傳承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呼喚民族情感,團結全球華人力量,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對宣傳地方,提高地方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促進地方“三個文明”建設,發展地方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旅遊經濟文化亦能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標誌著寶雞的炎帝·薑炎文化開始走向世界。

通過參加研討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祭祀大典以及參觀考察北首嶺、青銅器博物館、法門寺等曆史文化遺跡,使與會學者大開眼界。寶雞源遠流長的曆史,積澱深厚的文化,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致認為,寶雞在中國曆史舞台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考古工作者和曆史研究工作者心目中的聖地”李學勤:《寶雞的周秦文字》,吳紅主編《名人說寶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頁。亦如著名學者文懷沙先生所說:“餘敢預言,至21世紀,凡治文史者,如不諳‘寶學’,定非飽學之士也。”文懷沙:《中華根與本——寶學概論》,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5頁。

史學名家有灼見

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我國史學名家以科學、務實的態度和作風,分別從文獻學、考古學、訓詁學、地名學、地理學、民俗學等不同領域,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對炎帝的出生地、遷徙、活動遺跡以及功績、精神和開發利用價值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並取得了經典性的科研成果。

徐旭生先生說:“……以上所述文獻內的材料,考古方麵的材料,民間傳說的材料似乎完全相合,足以證明炎帝氏族的發祥地就在今陝西境內渭水上遊一帶。”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42-43頁。

郭沫若先生說:“傳說最早的是炎帝,號神農氏。據說炎帝生於薑水,薑水在今陝西岐山東,是渭河的一條支流。”郭沫若:《中國史稿》(上冊),陝西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8頁。

範文瀾先生說:“薑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遊牧先入中部……”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9-90頁。

翦伯讚先生說:“在陝西一帶有姬姓黃帝與薑姓炎帝部落,他們之間世代通婚。”翦伯讚:《中國史綱要》(上),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頁。

周穀城先生說:“炎帝……長於薑水,姓薑。”周穀城:《炎帝和炎帝陵·序》,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第1頁。

白壽彝先生說:“相傳,在遙遠的年代裏,黃河流域有兩個著名部落。一個部落是姬姓,它的首領是黃帝;一個部落是薑姓,它的首領是炎帝。這是兩個近親部落,它們結成了部落聯盟。它們活動的地區,其初是在渭河流域,後來沿著黃河兩岸向東發展,達到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帶。”白壽彝:《中國通史綱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頁。

文懷沙先生說:“炎帝的誕生地就在寶雞。這裏有充分確鑿的史料、考古發現及豐富的民間傳說證明。‘薑炎文化’是炎黃文化的重要內容,它反映先民們開創農業文明的曆程。……炎帝為救民而獻身的聖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他的功德在於哺育了一個民族,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想。”文懷沙:《中華根與本——寶學概論》,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頁。

鄒衡先生說:“現已查知,薑炎文化的中心分布地域適在寶雞市區之內,這樣,上述文獻記載就在考古學上得到了印證。就是說,遠古時代的炎帝族確實在此發跡。”鄒衡:《漫談薑炎文化》,《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頁。

“炎帝的原生地……在陝西寶雞一帶。此出自《國語·晉語四》:‘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這個記載比較重要、可靠具體、地點明確,不可能想到其他地方,隻能想到寶雞,遠到周原一帶。姬水與薑水今固不能確指,但其範圍肯定是在寶雞,在陝西周原和寶雞一帶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所以寶雞說是比較可靠的。從考古研究看,今已在寶雞、周原一帶發現‘薑炎文化’。……薑炎文化在這一帶發現很多,更在考古學上得到了印證。”鄒衡:《炎帝的原生地究竟在哪裏?》,《炎帝與漢民族論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頁。

張文彬先生說:“早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和徐旭生先生等就來到寶雞進行調查,開展考古發掘,並獲得相當重大收獲。50年代,考古工作者又在北首嶺發現新石器時代半坡類型的仰韶文化遺址,為探討炎帝故裏和炎帝氏族——中華民族華夏集團源頭奠定了科學基礎。一般而言,炎帝發祥地應在渭水上遊的一帶或者在寶雞、岐山周圍。2002年又在寶雞關桃園發現了早於北首嶺時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為研究薑炎文化提供了新線索。此後,炎帝部落為自身的發展,有可能沿黃河向東遷徙至中原和華北山西晉南一帶,這也是河南、山西同樣有炎帝傳說的原因。”張文彬:2005年中國·寶雞“炎帝與民族複興國際學術研究會”開幕詞。

張豈之先生說:“炎黃時代距今5000年左右。我國曆史記載最早談到黃帝出生的是《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少典族居住在陝西、甘肅交界處,與有蟲喬氏通婚,生下黃帝和炎帝。黃帝居姬水,以後姓姬;炎帝居薑水,以後取薑姓。黃帝生於陝北黃土高原,炎帝生於今寶雞市薑水一帶。黃帝和炎帝部落曾經順河移動,發展到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遊,後來成為華夏族。”張豈之:《從炎黃時代到周秦文化》,《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頁。

石興邦先生說:“根據史籍和考古發現的文化遺存,炎黃部落是從渭水流域地區發祥成長起來的。古史文獻記載,當時活動在這一地域的是黃帝和炎帝兩大部落集團。黃帝部落活動在北部高原地區,經營半農半牧的生活。炎帝部落則分布在南部的渭水河穀,過著定居的農耕生活。《國語》記載:‘炎帝以薑水成’。這就是說,炎帝部落發展形成於薑水流域及其附近。有同誌考證,就是現在寶雞地區的周原及渭水流域。”石興邦:《研究薑炎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以促進新文化建設的繁榮和發展》,《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2頁。

“炎帝是以粟作農業為主的部落,活動在黃河流域的黃土地帶,他們的足跡超不出粟作農業分布的範圍。雖然在黃淮流域交錯地區粟稻種植有交錯……但那是很有限一個小的區域,可以肯定炎帝部落遷移的足跡沒有跨過長江,達到今天對炎黃崇拜熾熱的兩湖地區……所以,兩湖地區的炎帝崇拜,是後起的社會觀念形態所形成的。不可能是炎帝在北方轉了一個大圈後南下兩湖,死於斯而葬於此的。”石興邦:《有關炎帝文化的幾個問題》,《薑炎文化論》,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頁。

何光嶽先生說:“神農氏隻能在一個地方誕生,而另一個地方的誕生地則無疑是他的另一個後裔,也襲稱為神農氏。在隨縣曆鄉的神農氏誕生地,當係榆罔南遷之後的一個後裔。”何光嶽:《炎黃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頁。

“我一貫研究認定寶雞薑水是八個炎帝中最早的一位炎帝誕生地,在這裏正式由神農氏的名稱被尊為炎帝。”何光嶽:《炎帝八代考》,《薑炎文化論》,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頁。

從這些史學名家的言論中,我們會很自然地得出一個結論:寶雞是炎帝的原生地和主要活動之地;寶雞是薑炎文化的發祥地;寶雞亦是中國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霍彥儒撰)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9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10綠眼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

  • 絕對權力

    作者:周梅森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李東方臨危受命,出任某省會城市市委書記,被迫麵對著幾屆前任留下的一堆垃圾政績工程和一團亂麻的腐敗局麵。火炭落到自己腳上,李東方知道疼了,於是絕地反擊,頂著各種壓力,收拾殘局,前任們的垃圾政績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