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74章 對漢江的期待

  有一次,在西安城中與賈平凹先生聊天,他說他的老家商州,雖在陝西,卻不屬於秦文化,而應屬於楚文化地區。旁邊的朋友譏笑他:“你就是想往湖北湊,可那兒人根本不認識你。” 平凹笑著回答:“咱老家在秦嶺南,秦楚的疆域就是以秦嶺為界,咱老家的漢江,沒流到西安,卻流到武漢去了。”

  細讀平凹先生的作品,雖有秦人的執著與粗礪,但亦蘊含著楚人的浪漫與纖柔。商州乃楚頭秦尾,漢江的發源地在此。眾所周知,楚文化最初的燦爛,便是發生在漢江流域。

  中國江河的走向,大都自西向東,但漢江卻是自北向南。它發脈於秦嶺,流經一千多公裏的區域,於武漢蛇山腳下的漢陽注入長江。

  如果讓時光倒退一千多年,甚至更早一點,在漢唐時期,漢江兩岸的繁華,遠遠超過了長江,這是因為當時的都城在關中的長安,漢江由此成為帝國聯通南北的大動脈。數百年間,漢江以及兩岸的官道,始終舟車輻輳。官旅行賈、騷人墨客,莫不在漢江上留下他們的足跡與歌吟。

  有一次,一位研究風水學的朋友對我說:他研究過很多偉人的故居,發覺他們一般都誕生在某一條河流的源頭上,房子前必有細細的水脈。這水脈,最終都通向盛大的河流。我因未做調查,不能評判朋友的論斷是否正確。但是,如果我們稍稍留意,研究一下文學發展的軌跡,便不難發現,作家之於天河流,猶如鮮花之於大地,是一種供養與共生的關係。沈從文之於沅水,賈平凹之於漢水,都可作為明證。

  在古代,漢江流域的確誕生過不少優秀的藝術家。如詩人孟浩然、張籍、大書法家米芾等,流寓漢江的藝術家更多。漢唐時期漢江邊上最大的城市是襄陽,斯世不但許多藝術家寄居於此,就連諸葛亮這樣偉大的政治家,也在城郊的隆中隱居,登山傲嘯,臨澗賦詩,漢江上的帆檣,亦可成為他的草廬中的窗影。

  那一年,我去襄陽,參謁諸葛隆中之後,又去漢江邊上的鹿門山,瞻拜孟浩然故居的遺跡。看到壁間眾多的題詩,當時就想,若能編一部《漢江詩文選》,定是文學史中的壯觀,徜徉其中,不但能欣賞大漢雄風,更能於雍容大度的吟唱中,品味令人景仰的盛唐氣象。

  文學也是一種生命,凡生命就不可離開水。今日的漢江,已不能見到藝術家行吟天地的雲帆了。它的胭脂色的波浪,正在澆灌著支撐盛世的搖錢樹。而且,南水北調的工程,準備於武當山下截取漢水以濟北京,這條古老的文化長河,即將成為首都的生命之源。但我們不能據此推斷,文學的漢江已經消失。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漢江將如盛唐時期,誕生自己的文學藝術大師,誕生自己的作家群。文學無關國計民生,但文學卻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衰世文采黯淡,盛世文采斐然。“弱水三千,我取一瓢飲”,今日我們要飲的,是從唐代流來的盛世文學的悠悠水脈。這水脈中有長江、黃河、淮河、珠江,當然也有漢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