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古宮魅影

奪宮之變取得徹底勝利,康熙重拳出擊改組朝廷中樞,在乾清宮南廡房設立南書房,掌票擬禦旨,加強皇帝集權。比康熙大17歲當年33歲的進士張英,首選調入南書房,一時製誥多出其手。自此張英成為康熙的心腹大臣,直做到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這是宰相的職位。索額圖、張英、魏東亭等心腹臣僚,輔佐康熙頒布永停圈地,蠲免錢糧,欽命靳輔、陳潢治理黃河,規定“額外添丁,永不加賦”,大大鼓舞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沒幾年時間,天下豐稔,民富國強。漸漸老練成熟的康熙,在乾清宮裏作出了平定三藩叛亂、派兵攻入台灣、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的重大決策。到康熙二十三年,剛過而立之年的皇帝,環顧九州,已是一片海內升平,繁榮昌盛的景象。

在康熙做皇太子,乃至登基後的童年、少年的記憶裏,乾清宮是陰森的,灰暗的,總覺得有股冷嗖嗖砭人肌骨的陰風,不知從什麽地方,什麽空隙刮了過來。冷不丁地使人毛發倒豎,打起冷顫,聳出一層雞皮疙瘩。是不是自己小時候出天花,發高燒,恍惚中看到鬼魅魍魎,魔魃厲鬼要拉自己去陰間殘留的可怕印象呢?那天黃昏,他走出乾清宮,見南書房的張英下值回家的樣子,他叫住張英道:

“張愛卿,陪朕散散步,再一同吃點夜點回去吧。”張英一驚,立即上前行過禮,陪皇帝朝金亭子走去。在乾清宮前月台兩側有兩座石台,石台上各設一座鎏金銅亭,稱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語也俗稱金亭子。金亭子每麵安設四扇隔扇門,重簷。圓形攢尖式的上層簷上安有鑄造古雅的寶頂,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張英見萬歲爺心事重重,便指著金亭子道:

“聖上,如今天下乂安,民豐物阜,社稷固若金湯,萬歲爺應當高興才是。”

康熙沒有吱聲,埋著頭下了月台,從南沿下了禦道。在階陛銜接處,有三個涵洞,高近兩米左右,寬一米左右,名為“老虎洞”。康熙突然停步,指著那洞口問:

“張愛卿,你學富五車,知道這老虎洞是幹什麽的嗎?”

“皇上,”張英回答,“據說,因為皇宮中等級森嚴,侍奉皇帝的內傳不能登上露台和禦路,修此老虎洞供宮人來往穿行。”

“明嘉靖年間,”康熙回頭指著月台丹墀,“聽說作法的老道陶仲文,在丹陛下挖出過一具女屍,一個女鬼,有無此事?”

張英心裏猛地一驚,他不知道皇帝突然提起嘉靖“壬寅宮變”有何用意。傳說,嘉靖年間乾清宮“冤魂不散”。夜深人靜時,庭院裏黑氣迷漫,隱隱有女人的哭泣聲,尖叫聲。弄得人心惶惶,淩遲處死了宮變楊金英為首16名宮女和無數嬪妃、宮女的朱厚熜,心中有鬼,比誰都怕鬼。他讓老道陶仲文作法驅鬼。陶老道設法壇,著法衣,披頭散發,一會兒手敲破鼓,口降邪神;福雞淨酒一頓,努嘴拌舌;才說是丁舍人,又賴作楊四將軍;一會兒又東跳西竄,仗劍亂砍一氣。他冷不丁把劍尖指向乾清宮丹陛下麵,大聲喊:“著!”眾人挖開台階,果然發現一具女屍,遂點火焚燒。這麽一整,朱厚熜對方士老道更加信服得五體投地。他至死也不知道,這不過是老道們玩的一個把戲。

“是有這麽回事,皇上。”張英老老實回話。

張英之所以敢於和皇帝談論“壬寅宮變”如此敏感的話題,是有原因的。原來,風流俊少的康熙,對女人尚有幾分真情時,他執意要納皇姑固倫公主為妃。這固倫公主比康熙還年長幾歲,卻長得明眸皓齒,冰肌玉脂,是皇室一大美女。公主自幼跟康熙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就連親姐弟也沒那麽親。皇帝把納固倫公主為妃的鈞旨當朝宣布,滿朝文武大臣、親王、郡王、貝勒全都驚呆了。醒過神來,康親王傑書越班跪伏,叩首奏道:

“一國之君,朝堂上,臣民敬仰,故禮法為先,萬不可失。宮闈內,王化基石,故倫常不可紊。固倫公主,論輩份是皇上的姑母,論族誼是乃是同姓的親支,皇上萬不可娶同姓之姑為妃。伏望收回成命!”

“請皇上收回成命!”

親王、郡王、貝勒齊刷刷全都跪伏於地,磕頭猶如雞啄米,把玉階震得砰砰作響。奢望苦口婆心,皇上能改弦易轍。氣得康熙怒衝衝卻又有口難辯,龍袖一甩,正要退朝下殿,當時還沒做大學士的張英卻跪奏道:

“聖上聰穎果決,是固倫公主之福……”

康熙一聽究竟還有人為他說話,頓時轉怒為喜,複又坐了下來,開了金口:

“愛卿平身,慢慢道來。”

張英被選中入值南書房後,康熙賜第西安門內,開詞臣賜居紫禁城之始。辰入暮出,退或複宣召,慎密恪勤,性格平和,不務表暴,令康熙十分器重。無論幸駕南苑巡行東北,必讓張英隨駕。這位重臣眼見康熙娶姑心決,就是碰死朝堂死諫也無濟於事。飽讀經史子集的他,總要盡臣下之責,既保住皇帝體麵,又遮掩亂倫之事。思慮再三,決定為皇上獻“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策。他起身拂拂馬蹄袖,先向皇帝後向王爺親貴拱拱手道:

“史跡有證,曆朝後妃之立,顛倒之事不是沒有。唐高宗納武後,唐玄宗納楊妃,都是先打發出宮,改換了身份,再召入宮成禮。武後本是太宗的才人,論名份要算高宗的庶母,但高宗納她為後,並沒人說他紊亂綱常。楊貴妃是壽王的元妃,論輩與玄宗是翁媳,玄宗納她為妃也沒人說他瀆亂人倫。”

說到最後咕噥咕噥,“這個,這個……都緣轉了個彎兒,彎兒。皇上何不略師其意,變通變通……”轉來繞去,自知理薄的張英已兀自汗流浹背。康熙卻喜形於色地站起身,掃視著群臣,在龍案上一擊道:

“張英所說有理,準奏!退朝。”

張英幫皇帝度過情愛難關,繞過彎子,康熙與固倫公主終有床第之歡,恩愛不已,皇族臣下也再無異議。有了這層瓜葛,更兼生性慎獨和易,不與黨爭,在講筵、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無不言。康熙常語大臣雲:“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之風。”自此,這一對君臣之間,更是推心置腹,無話不談。

康熙和張英在乾清宮前散了一會兒步,夜幕降臨,君臣一同回到乾清宮東暖閣。那裏禦膳太監早準備了夜點。宮內皇室沿襲東北滿族的飲食習慣, 一天早晚兩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晚膳在下午一點到兩點進行,夏秋兩季則要早一個小時。兩次正餐後,各加一頓小吃。如果臨時需要吃什麽,就隨時傳太監送過來。按照清宮的膳食製度,皇帝飲食有日常膳和各種禦宴之分,日常膳由禦膳房負責,各種禦宴則由光祿寺和禮部精膳司、清吏司、宮內的禦茶膳房共同承辦。光禦茶膳房的官員廚師雜工就有370人,禦茶房和清茶房120多人,兩處還有太監一百五、六十人。康熙平時吃飯的地點,大多就在乾清宮內的寢宮,或者辦事場所。傳膳時,由禦膳房太監負責把三張膳桌拚在一起,鋪上桌單,手捧紅色漆盒的太監們排著隊進來,將各種菜肴、飯點、湯羹等迅速端上大飯桌。皇帝就坐後,傳膳太監先查看每道飯菜中的試毒牌變色不變色,再親口嚐嚐,然後皇帝才開始吃。這是從宮廷血案中獲得的教訓:古人認為如果飯菜裏有毒,銀製的半寸寬三寸長的試毒牌,是會改變色的。

如果沒有旨意,任何人都不能和皇帝一起吃飯。康熙吃的飯菜,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火鍋、粥、湯等。除了平時的禦膳,過年、過節皇帝還要舉辦禦宴。在乾清宮舉行的內廷禦宴是清代皇帝與他的家眷、親王、皇子等舉行的團圓家宴。皇帝為其他少數民族首領或地方大員舉辦的禦宴,叫外朝宴,主要是禮儀性的,地點多在保和殿。康熙邀張英共進晚點也不是頭一次了,侍膳太監退下去後,康熙邊吃邊說:

“張愛卿,吃好。”

張英是餓了,但他知道皇帝叫他來並不為吃,而是想找人說說話兒。能聽他說話的蘇麻喇姑已經嫁人,兒時的玩友曹寅也做了通政使。康熙的婚姻很不幸,第一位皇後赫舍裏氏,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大婚,冊立為皇後,時年皇帝十二歲,皇後十三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祐四歲夭折;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六子胤礽,產後幾個時辰就死於坤寧宮,時年二十二歲。康熙很悲痛,輟朝五日。第二位皇後鈕祜祿氏,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皇後僅半年,於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崩於坤寧宮,距第一位皇後死還不足五年。第三位皇後是佟佳氏,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後親侄女、康熙的表姐。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帝自鈕祜祿氏皇後死後,十多年時間沒再立皇後。張英猜度這也許是皇帝心煩之所在。

“你邊吃,邊說說前朝的事情。”康熙象征性地吃了點糕餅之類道,“乾清宮真的有那麽不潔,鬧過鬼嗎?”

“是的,皇上。”張英覺得以前朝皇帝荒淫無度導致宮變的史跡,對這位婚姻不幸的萬歲爺也許能起到鑒示作用,便娓娓道來。

“這得從嘉靖帝朱厚熜說起,他做太子時便服靈丹春藥,史記‘性寢燥急,喜怒無常’;行房如狼似虎,久不罷休。登基後,皇帝每幸一女,都得登記造冊,內史記日幸數十女,有的慘死在龍床上的,活著的,大多苟延殘喘,久難康複。嘉靖二十一年,朱厚熜要求河北、安徽等地,選少女進宮就達1500人。”

康熙眯縫著眼睛聽著,也不插話。張英便照正史、野史筆記上說的如實道來:朱厚熜瞎折騰,乾清宮迷漫著一股恐怖氣氛。後妃們被鼓搗得筋疲力盡,煩不勝煩,個個忍氣吞聲。皇後張氏不堪折磨,被打入冷宮。宮女們人人自危,時時擔心厄運突然降到自己頭上。結果,應了那句老話:報應!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初九深夜,朱厚熜折騰累了,沉入夢鄉。值夜班的十多名宮女,都鬆了一口氣:又多活了一天!楊金英趁這個難得的喘息,與幾名平時處得不錯的宮女聚到一起,自然而然地議論起“該死的皇上”了。楊金英說,照這麽胡鬧下去,咱們早晚都得死在他手上,反正也是個死,不如先把他弄死,咱們再死,也比死在他手上強!楊金英一挑頭,頓時群情激憤,視死如歸。大家都說,要幹,就馬上動手!

她們找來一條繩子,悄悄靠近龍床,把繩索套在朱厚熜的脖子上。大家猛撲上去,有的按腦袋,有的按胳膊,有的按大腿。剩下的人,像拔河一樣,使勁兒拉繩子。可想而知,要不是朱厚熜作惡多端,讓這些女孩子忍無可忍,她們何至於對一個皇帝下此“毒手”!可是,朱厚熜直翻白眼兒,吐舌頭,卻總是有一絲餘氣兒,不往肚裏咽。原來,楊金英在慌亂中,把繩套結成了一個死疙瘩。姑娘們沒發現,有人卻認為有老天爺保佑,“皇上不該死”,害怕了,後悔了,偷偷跑到坤寧宮,向方皇後報告。皇後立刻起床,帶人前去救駕。曆史上稱這一事件為“嘉靖宮變”或“壬寅宮變”。

康熙聽到這裏,兀自感歎一聲:“天造孽,猶有救;自造孽,無法救。”

“聖上說的是,”張英續說道,“朱厚熜死裏逃生,休養一段時間就緩過來了。宮女們卻遭了殃,一場大清洗,楊金英等十多人被淩遲處死,因受牽連而丟了性命的,數不勝數,其中還有不少嬪妃。那場大清洗過後,乾清宮就鬧鬼了,朱厚熜如驚弓之鳥。他卷起鋪蓋,搬到西苑去了,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跟張英有過這次夜談,正是血氣方剛的康熙,自信不會重蹈嘉靖皇帝的覆轍。他自幼受過師傅嚴格的教導和訓練,從三四歲朦朦朧朧當太子直到做上皇帝,每天早晨天不亮黑燈瞎火起床,內監幫他把袍冠穿戴整齊,就要去祖母太皇太後、皇太後、太妃、太嬪居住的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一一“請安”,以表示對長者的孝道與尊崇。請安完畢,開始早讀。讀前朝曆代皇帝的《聖訓》和《實錄》。《聖訓》是前朝皇帝告誡臣下的詔令、言辭語錄,《實錄》是曆代皇帝統治時期治國的編年大事記。康熙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時間,都花在學習先祖的聖訓上,無論嚴冬酷暑,從不間斷。經過長年累月地學習和領會,現在他遊刃有餘,能高屋建瓴地依據朝野實際情況,調整、製定出自己的治國方略。

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他要上朝理政、辦理庶務。處理政務分為日常的和特殊的兩種。早朝,召見大臣,一年一度的禦批死刑、接見外國使臣等,是屬於日常的政務;重要的典禮像登極大典、大朝會、皇帝生日、皇帝大婚等都屬於特殊的政務。且看所謂日常政務吧,皇帝還在飯桌上細爵慢咽,太監就把請求召見的王公大臣們的牌子遞上來了,這叫做“膳牌”,由皇帝決定飯後召見誰,不見誰。飯後,他來到禦書房,開始批閱大臣奏章、召見大臣議事。有時召見一個人、有時幾個人。多的時候,一天要召見四五起。皇帝在召見大臣的時候,要詢問各方麵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然後下發諭旨。自順治爺開始,朝廷雖然設有許多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例如議政處、內閣、軍機處等,但這些機構並沒有決定權,朝中政事無論巨細都要由他皇帝一人拍板。康熙年輕時經曆嚴格鍛練, 登基後日夜勞思,勤於理政,朱批諭旨不用別人代筆。所以為批閱奏折,常常要伏案到深夜。

皇帝處理政務的另一種方式是禦門聽政,這也是順治爺立下的規矩。順治爺逢五視朝,政務繁忙的康熙幾乎是每天聽政。禦門聽政的時間多在黎明,許多重大決策,如康熙八年的除鼇拜、康熙十二年討伐吳三桂叛亂、康熙二十年攻打台灣的決策,都是在禦門聽政時做出的。最安逸的時候,中午過後回寢宮打個盹兒,晚膳過後還得讀經、史、子集,吟詩繪畫,或由妃嬪陪同看看戲,聽聽樂曲;天黑後進過晚點或酒膳,還要做佛事,然後才能上龍床就寢。這真是一天到晚兩頭黑,像個農夫一天下來累得骨頭散架。

康熙跟先皇順治一樣也是個情種,仿佛在愛新覺羅皇族的血脈裏,一直綿綿不熄燃燒著勃勃的情欲。他對如此刻板,枯燥乏味的宮廷生活並不適應,但是在老祖母孝莊太皇太後的嚴格管束下,他努力收束自己張揚的個性,決心要做一個好皇帝。童年和少年時留給他唯一美好的回憶,是兩小無猜與蘇麻喇姑的嬉鬧和友誼。登基後,特別是粉碎鼇拜集團自己親政以後,冊封的皇後,一個一個離他而去。悲傷之餘,連一個能說說心裏話的人都沒有了,身邊雖有一大群嬪妃,繁忙的政務之外他也沒有感到有多少男女之間的樂趣,無非是短暫的床第之歡,生下一大堆皇子皇女,十幾個皇子又總是給他製造麻煩。

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禎都不安分。原本打算在康熙二十二年冬皇帝南下巡視河工,順便去江寧、杭州遊覽江南風光,名勝。身邊的侍衛魏東亭早就放了江寧巡撫,國舅葛禮又是江南總督,要他們為南巡作些準備。誰知臨到要啟駕時,卻傳來朱三太子在江寧謀反要趁皇帝南巡炮擊行宮,企圖弑君的驚天大案。案子牽涉太子、皇四子、索額圖和國舅葛禮等人,康熙激憤之餘,隻得推遲第一次南巡時間,也不敢驚動索額圖、熊賜履等輔宰,隻跟張英和新近擢拔到南書房草詔的高士奇,如此吩咐一般。而後,密旨身邊一等侍衛穆子煦,調任江南布政使,著他即日趕往江寧,與魏東亭一道查處朱三太子一案。

穆子煦是魏東亭拜把兄弟,又是兒女親家,都是康熙心腹一等侍衛。穆子熙趕到江寧將皇帝密旨交與魏東亭,在總督府屬下玄武湖標營遊擊年羹堯的船艦配合下,一舉殲滅朱三太子手下謀反的近兩百名僧人,朱三太子逃到天妃廟閘口,也被魏東亭的人活捉。繳獲架在行宮附近山頭的紅衣大炮、無敵將軍炮若幹門。

所謂朱三太子,就是康熙十八年在京城、直隸組織反清複明的楊起隆。事情敗露後他與一夥誌士來到安徽、江浙,憑借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人暗中支持,他又打開局麵,周密布置,準備康熙南巡,炮擊行宮,一舉殲滅,光複大明江山。不知康熙何以窺見此中奧密,頃刻之間數年心血皆成浮光泡影。穆子煦讓年羹堯綁了楊起隆來到總督府,葛禮頓時驚得目張口呆。穆子煦敲山震虎地對葛禮說道:

“製台大人,皇帝南巡屬最高機密,也許隻有你知我知,可是在製台地盤上,楊起隆這個反賊,卻對聖上南巡了如指掌。他居然搜羅了幾百名和尚賊頭,將大炮架在皇帝行宮附近山頭上,如此巨案,自然要與製台一起會商,再據實稟奏皇上。”

國舅爺葛禮臉色蒼白,半晌才期期艾艾地道:“竟有這種事,太,太出人意外……來人呀,將朱三太子大刑侍候!”

門廳外的戈什麽哈聞聽召喚,就有兩名旗牌官跑了進來。穆子煦立即揮手止住道:“慢,謀逆造反禦案,不得動用大刑,律有明載,國舅爺是知道的。”他怕葛禮手下將楊起隆酷刑活活打死,無法向皇上交代,便肅殺地回頭對楊起隆說:“楊起隆,你本就不是什麽亡明太子,卻在京畿、直隸直到江寧一再蠱惑民眾鬧事,憑你那鱉樣,就想與我主爭天下?何人主使,誰人謀劃這逆弑大計?你怎知皇上今冬來寧?大炮從何而來,講?”

“哈哈……”楊起隆縱聲一笑,“我朱三太子在朝廷、在內務府有人,康熙老兒原定今冬來南京,後因怕死改為明年四月,本太子了如指掌。”

“內務府有誰?”

“本太子不是賣友之人。”

“紅衣大炮從何而來?”

“明太祖孝陵衛炮台……太祖在天有靈,隻請行家去鏽整修。”

“誰人整修?”

“這……”楊起隆瞟了眼渾身哆嗦的葛禮一眼,心想隻要留得索額圖、葛禮一班逆子貳臣在,我朱三太子不除掉康熙,他們也要把康熙整死。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想到這裏他一拍胸脯,吼叫道,“要殺要剮,隻管衝我一人來!”

穆子煦明知從楊起隆嘴裏問不出什麽,命年羹堯押了出去,關進獄神廟。犯人押走後,他屏退左右,隻留下葛禮半是宣旨半是私家話地說:

“國舅爺,兄弟這次越俎來此辦案,全是聖躬獨斷,你為官多年自然明白。這裏的文書檔案,兄弟奉旨要查封,你並未革職,但要帶家眷離開總督府候旨,務請海函……”

葛禮一聽,早已是渾身酥軟,涼透了脊背。

穆子煦來到魏東亭官邸,正為破了驚天禦案興奮不已。魏東亭卻劈頭蓋腦給他潑了一瓢冷水,他把茶遞到親家手上後,憂慮地道:

“兄弟,你我兄弟二人此番種禍不淺!”他將茶幾上一個紫漆金裹明黃封麵的匣子掀開,從中拿出一柄鏤花碧如意,一隻掐金線臥龍袋,輕聲說,“你可認識?”

“這是宮中之物,”穆子煦一驚,“是皇上賜的?”

“不,”魏東亭搖搖頭,“剛才快馬送來,如意,是四爺送的;臥龍袋,是太子送的,都專指定我一定交給你本人。”

穆子煦不禁打了個寒顫。魏東亭湊了過來小聲道:“你去吩咐年羹堯,什麽都不查了,不能再株連一人,連葛禮在內。否則,血染宮廷,你我也難脫幹係……”

康熙在乾清宮忐忑不安地度過了嚴冬,他知道江寧炮打行宮案肯定不是所謂朱三太子一黨所為,倘無內線,一夥反賊何以掌握朕的行蹤?想到這裏他不寒而栗,十四個皇子如今都陸續長大成人,皇太子胤礽是第一位皇後赫舍裏氏所出,是索額圖的侄外甥,其餘皇子分屬不同皇後嬪妃所出,他們都有國舅或外公在朝廷擔任重臣,如果象前明發生皇子爭奪太子,或出現朱常洛那樣不爭氣的太子,這乾清宮就會再次流血,出現新的鬼魅魍魎。這種天家的憂慮,就是跟最心腹的大臣如張英、高士奇都不能說,他隻能一個人漚在肚子裏打肚皮官司,在龍床上夜不能寐,輾轉反側,望著殿內梁拱出神。

在前明萬曆年間,乾清宮曾是一個“花花世界”。那個不爭氣的朱常洛做了皇帝,在殿內梁拱之間,設置著數百尊佛像,有的作男女交合狀,有的裸女坐男身,有的三頭六臂,腳踏裸體男女……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崇禎年間,思宗朱由檢發動了一次“掃佛”運動,方把這些淫穢佛像統統逐出了乾清宮。如今乾清宮,加上東、西兩翼的配殿昭仁殿、弘德殿,和東、南、西三麵的端凝殿、懋勤殿、廂房、乾清門,在乾清宮前形成了一個密封的庭院。為皇帝生活起居、處理萬機服務的設施有禦茶房(兼理果品、點心、酒水)、禦膳房、禦藥房(附設太醫值班室),有珍寶、古玩、文物、字畫陳列室,有存放帽子、鞋子、帶子、衣服及相關飾物的庫房,有保管筆墨紙硯等文具用品,以及書籍、鍾表的場所……應有盡有,但此時此刻,在康熙玄燁的眼裏,卻浮現的是鬼魅魔影。

萬曆末年,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已定。陰險毒辣的鄭貴妃為了討好朱常洛,投其所好,送了八個美女供他享用。朱常洛身體本不強健,此番又與這些女人淫樂,漸漸體力不支。登基僅十幾天,就因酒色過度,臥床不起了。可是,他並不節製自己,照樣與宮女鬼混。一天夜裏,為了尋求刺激,他服了一粒“紅丸”,結果,狂躁不已,狂笑不止,精神極度亢奮。第二天早晨,侍寢的吳讚連忙請來禦醫崔文升診治。崔文升不知皇帝是陰虛腎竭,還以為是邪熱內蘊,下了一副泄火通便的猛藥。結果,朱常洛一宿腹瀉三十餘次,危在旦夕。這下子,闖了大禍,朝廷上唇槍舌劍,重臣楊漣上書,指責崔文升誤用瀉藥。崔文升反駁說並非誤用,而是皇帝用了“紅丸”造成病重。東林黨人馬上反擊崔文升不但用藥不當,還拿“紅丸”之事敗壞皇帝名聲。病危之中的朱常洛,躺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紅丸”,想要服用。鴻臚寺丞李可灼當即進了顆紅色丸藥,朱常洛服後,沒甚動靜。晚上,朱常洛又要求再服一丸,李可灼又進了一顆紅色丸藥。結果,不大一會兒,皇上就手捂心口,瞪著兩眼,掙紮幾下,一命嗚呼了。朱常洛才即位三十天,年號還沒來得及製定呢!

明末宮廷內黨爭激烈,“紅丸”一案,引起了更加尖銳的衝突。有人認為,李可灼進的“紅色丸藥”就是“紅丸”,紅鉛丸,是普普通通的春藥。春藥屬於熱藥,皇帝陰寒大泄,以火製水,是對症下藥。李可灼把春藥當補藥進上,隻是想步陶仲文後塵而已,隻不過他時運不佳……有人認為,那紅色丸藥是道家所煉金丹。用救命金丹來對付垂危病人,治活了則名利雙收,死了算是病重難救。李可灼很可能是這樣想這樣做的。還有人認為,拿春藥給危重病人吃,有悖常理。李可灼明知自己不是禦醫,病人又是皇帝,治出了問題,腦袋都保不住,為什麽還這樣大膽進藥?況且,朱常洛縱欲傷身,急需靜養,怎麽還用這虎狼之藥?由此推斷,李可灼必是受人指使,有意謀殺皇上。再一追查,崔文升曾是鄭貴妃屬下之人。崔該殺!崔的幕後指使也該追查!李可灼是首輔方從哲帶進宮來的,也要追查方從哲。方從哲慌忙上書請求退休。最後,李可灼被判流戍,崔文升被貶放南京。鄭貴妃和諸多宮女賜死,株連坐死的宮人、臣子不計其數,“紅丸”案才算了結。

康熙每每想到這些前朝故事,再聯係皇太子與眾阿哥不和,便心如刀絞。乾清宮的每一塊鋪地金磚上,都浸滿宮女嬪妃的鮮血。那些屈死的嬪妃宮女的冤魂,怎能不在乾清宮四處遊蕩呢?古宮魅影使他恐懼生厭,他曾多次跟身邊的宰相張英說道:

“張愛卿,你信世上有鬼嗎?”

“ 陛下,”老宰相張英文謅謅地回答,“孔聖人曰:敬神如神在。至於鬼嘛,真人聖人死而為神,枉死之人死而為鬼,也該合敬鬼如鬼在吧。”

“要是不信呢?”

“不信?”張英眯著的眼睛瞪大了,“聖上不相信神鬼?”

“怎麽不相信呢?”康熙哈哈大笑,“這乾清宮裏,大白天就能抓出活鬼來,到了夜晚,朕是跟前朝魔魅厲鬼同床共枕……”他說這些話不是沒有來由:晚上睡在龍床上,眼睛一合,就見青麵獠牙的鬼魅朝他撲來。他不敢單獨寢臥,總是召後妃侍寢。由於宮殿高大,空間過敞,將暖閣分隔成數室,設多達27張龍床。由於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寢之處很少有人知道。想起前朝的“壬寅宮變”、“紅丸案”,他不能不有所提防。

康熙雖然居住在迷樓式的宮殿內,且防範森嚴,但仍不能高枕無憂。有時累趴了,對男女之事毫無興趣,也要女人作伴,純粹是為他壯膽。而眾多後妃,輪上被寵幸一次極不容易,肌膚相親卻得不到她們暮思夜想的“寵幸”。在龍床上不安地輾轉反側,弄得他休息不好。如此惡性循環,他對身邊的後妃宮女竟打不起興趣來了。

“皇上,乾清宮是龍禦之地,多代皇帝寢宮,怎麽……”一旁的張英唬得說不下去了。康熙知道老宰相被嚇壞了,他塌嘴一笑,轉換話題道:

“張愛卿,你是江南人,江南是富碩繁華之地,風浪溫柔之鄉。朕在乾清宮住膩了,你傳旨禮部、戶部,速速安排五月的江南之行吧!”

接到穆子煦和魏東亭的聯名奏章,朱三太子案也未牽涉朝廷別的什麽人,康熙反而放心了許多。一邊下旨命將楊起隆就地淩遲處死,一邊緊急召見駐塞北的將領,麵授機宜。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五月,他便帶著張英、高士奇等近臣,開始了第一次南巡。這次皇帝出巡是以視察河道的名義,來到江南金粉之地,為籠絡江南學子、才俊,前明遺老,他沿途參拜了曲阜孔廟,在江寧祭奠了明孝陵。

康熙南巡,玩也玩了,又籠絡了江南民心,可謂一舉兩得。此後,他對南巡樂此不疲。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皇太後崩逝,享年虛76歲。皇帝在乾清宮守孝,前後三年暫時停止了南巡。孝期一過,他在乾清宮又呆不下去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