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5章 浪跡萍蹤(11)

  我們父子二人也就自覺少說話,就是跟阿曼四叔湯本,開始也隻是友善地招呼幾句,決不敢深談。他畢竟是下山倒戈的“山兵”,況且他的大哥還在山上當“山兵營長”。到達甘拜地,車子拐進了一家相當闊氣的緬家大院,四合院的正廳,象個辦公場所,紅木老板桌上有電話機,文件框,牆上懸掛有鏡框嵌著的很多照片,其中一幅軍官照片極為醒目。湯本和可本進去以後,跟一位三十多歲的緬甸人似乎極為熟悉。他讓女人為我們泡茶,然後拉了湯本、可本、阿曼喝酒聊天,差不多喝了一整箱啤酒。又坐在那兒抽大煙(也即令人聽了魂飛魄散的“鴉片”),在那兒耗了一個多鍾頭。我們心急如焚,又不敢多問多說話。我在無聊中指著牆上的照片問可本:

  “這些軍人是些什麽人?”

  “是第一特區人民軍高層頭頭,中間偏右坐著的就是參謀長。這裏是參謀長兒子的家,你們到後院方便方便吧,抽過煙喝過酒,我們就要開跋了。”

  “政府軍中尉抽的大水筒是什麽煙?”

  “鴉片。”

  我一聽嚇得舌橋不下,可本笑笑道:“沒什麽,在緬甸很正常,還可以防病痛的。”

  在後院,我看到兩三個穿得極為摩登的緬甸少女,臉上塗著白色樹脂,在盯著看我們兩個“外國人”。後院極為寬闊,種有菜蔬、水果,一根長長的木條子上,掛著一串串獵殺的野牛肉。上車繼續西行,我問稍許熟悉了一些的中尉湯本:

  “你抽那個,不怕上癮嗎?”

  阿曼扯扯我的衣袖,示意不要多說話。他四叔湯本聽了倒也無所謂,哈哈一笑說:

  “不會不會,這種大麻不比冰毒什麽的,不會上癮。”

  我不敢苟同,卻又不便再說什麽。

  二、

  去密支那走的是二戰時修築的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但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語,這是由騰衝縣越境無私援助重修的高等級柏油公路,路麵寬闊,平整。雖然越高山,躍深穀,但坐在車上一路欣賞緬北山野風光,倒也賞心悅目。

  走了不到半個鍾頭,車子突然在一個半山坡的村寨停了下來,阿曼和湯本下車去了。

  原來這個不知叫什麽緬甸名字的村寨,就是阿曼、湯本的老家。阿曼的爺爺奶奶和二叔、三叔,仍然住在這個偏僻貧窮的地方。不過聽說他三叔做生意賺了錢,最近買了一台車,還沒上牌照。阿曼和湯本在家又呆了幾十分鍾,重新上路,走不到多遠又拐進一個小鎮,在那裏吃午飯。

  這已是下午兩點多了,在一家緬籍華僑開的餐館裏,由兒子請客,招待緬甸朋友海吃了一頓,開車的可本竟敢喝酒。我跟可本開玩笑,要在國內,交警早把你逮進去了。他嗬嗬大笑說,在緬甸沒事,公路上沒幾台車,喝得雲天霧海的也碾不到人。我說,把我們開進懸岩下可不好受。他道,我在政府辦常開車走這條路,閉著眼睛也掉不到山穀裏去。

  接下來,是通過山兵控製區,有騎摩托快速迎麵駛來的山兵。中尉湯本故意將上半身從車窗探了出去,把船形軍帽和兩顆粒星的肩章亮了出來。山兵一見是參謀長的車,上麵還坐著原來是“戰友”的中尉,尷尬地聳聳肩算是打過了招呼,一溜煙跑了。通過那三道政府軍控製的檢查站,沒那麽順暢,有兩個小兵放下欄杆,還把頭伸進車裏來瞧。一見有中國人,如臨嚴重情況,橫端著槍繞到車頭。

  這時,喝得醉醺醺的中尉湯本,睜開醉眼,兀地大聲嘰咕了幾句什麽。隻見兩個小兵,立即打了個立正,向湯本敬了個軍禮,一臉諂笑地升起欄杆。哈羅哈羅地說了句英語:

  “好走,好走——”

  三、

  越野車緩緩駛過一兩公裏長的伊洛瓦底江密支那鋼架大橋,司機可本用嫻熟的漢語,帶著幾分老緬的自豪說:密支那盆地縱橫幾百公裏,伊洛瓦底江流過這個富庶的平原。要在雨季,大江浩浩蕩蕩,匯聚著高黎貢山、野人山豐沛的雨水,橋下麵波濤滾滾,極為壯觀。現在是旱季,你們看河洲上密密麻麻的黑點點,那是淘金客和他們搭建的臨時帳篷。說話間,豐田車駛過了大橋,緬軍官湯本用老緬話跟可本嘀咕了幾句什麽,車子左拐彎,沿江堤朝下遊方向駛去。

  可本一手駕車,一手指點道: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密支那城區,你們看看,密支那與中國的城市很不相同吧!”

  在夕陽的餘輝下,我放眼望去,這哪裏有城市的蹤跡,原本就是一大片平原上的森林。這森林裏長著高大挺拔盤根錯節的大榕樹、闊葉的香樟、芭蕉,名貴的黃木、紅木之類,從闊葉林中偶而露出一幢幢低矮的屋宇。這使我想起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安格爾那樣的城市,城市在森林中,森林中的建築便是城市。密支那作為緬甸第三大城市北方邦的首府,與中國內地城市相比,毫不誇張地說,是一處現代人類尚未染指、開發、破壞的生態自然村落,最多不過象中國一個邊遠落後的縣城。她的原始、綠色、隱蔽在樹林中的街巷,使人想起伊甸園的和諧之美。車子沿林蔭下的江堤,走了十來分鍾,到達江岸邊綠蔭四合的一幢木樓前停下。這是一家別具老緬風情的餐館,木樓下的江灘上,還有好幾幢用茅草搭建的人字形茶亭。我們在這裏一邊賞景,一邊進晚餐。

  晚餐照例要喝酒,直喝得夕陽墜落,夜幕悄悄降臨。這一餐吃了2萬多緬幣,折合人民幣三百來元。密支那的水果比國內便宜,但餐飲相當貴。湯本說密支那的公務員,每月薪資也就三到五萬緬幣,也就是說一個月的薪水隻夠進餐館吃上兩三餐。吃過飯重新上路,越野車在高低不平的林蔭道上顛簸,林隙中不時透出村舍似的吊腳木樓中微弱的燈光。顛顛簸簸來到一幢比較現代化的院落,我們以為到達目的地湯本的家了。阿曼、湯本、可本下車,走進大院,與一位中年緬甸女人嘰嘰咕咕了好一陣。出於好奇我和兒子也下車,走了進去。這是一幢兩層西洋建築的別墅,院子特別寬大,主樓左方和對麵,還有一層附屬建築房屋,院子裏有樹木花草。在主樓下闊綽的客廳裏,有佛龕、香案,還有沙發、茶幾和緬式壁掛。女主人正在為我們張羅茶水,阿曼、湯本和可本卻摟著氈毯和蓋被從裏間走了出來,湯本對女主人嘰咕著,似乎在說:

  “謝謝你了,不便打擾了。”

  氈毯和蓋被塞進了越野車後備箱,我們向女主人道過謝謝拜拜,車子繼續朝黑暗中駛去。一路上混得比較熟了的緬甸軍官湯本向我們解釋說,這裏是參謀長在密支那的住處,現在是他大兒子、兒媳住著。他沒有解釋繞道從參謀長家抱來那麽多氈毯、蓋被幹什麽,但隨後到達湯本新蓋不到兩年的一層四大間水泥建築的家後,對這位政府軍中尉軍官的外冷內熱的善良熱情,令我們極為感動。

  四、

  湯本家並不富裕,他妻子沒有就業,已經生了個三四歲的女兒,又剛生了個兒子還隻十來天。他靠四萬多的公務員薪資維係這個家,便搭賣水晶、玉石,賺了些錢才建了房子。房子四方形,客廳寬長,左側並列兩間臥房,後麵一間長房子是夥房兼雜屋。屋前院子裏靠籬笆有一口手壓機井,所有飲用水洗滌都在這裏。客廳裏有一台電視機,寬大的茶幾上擺著茶具和水晶之類。我們進去後,一位二十來歲的胖姑娘張羅茶水,女主人睡在左側靠裏的睡房裏,還在“坐月子”,沒出來與客人見麵。從那裏不時傳出嬰兒的啼哭聲。

  湯本是請了一個月“產假”招乎妻子,他才有時間去甘拜地迎接、護送我們一路來密支那。他進裏屋看妻子去了,阿曼和可本把從參謀長家借來的氈毯、被蓋,在客廳頂佛龕一頭鋪排開來。湯本出來後,跟阿曼、可本斜躺在氈毯上,喝茶、抽煙,旁若無人地說說笑笑。

  我和兒子坐在沙發上有心無心地看著電視,時間在他們的說笑和裏屋嬰兒的啼哭的合奏聲中,很快過去。已是深夜,我們還不知道今晚怎麽安歇,心裏有點沉不住氣了。他們用緬話交談了好一陣,阿曼起身走了過來,對我兒子道:

  “羅總,很對不起。密支那不是很安全,原來想請你們二位就住四叔家,住在他這裏萬無一失。但他這裏也隻有一間房可住,我和四叔可以搭地鋪。那間房給羅叔住。羅總你和可本去騰衝駐密支那辦事處,可本對那裏很熟。”

  可本開車拉著兒子走了,我稍稍洗漱,湯本帶著我走進左下方的房間。那裏一張寬大無比的床鋪,三個人排著睡也是可以的,我說湯本和阿曼,你們都來床上睡吧。

  湯本善意地笑笑道:

  “不好意思,條件不好。不擠著您了,您早點歇息吧。”

  湯本走出去關上了門,他和侄子阿曼就睡在地鋪上。深更半夜還聽到他們在嘰嘰咕咕說著什麽……

  我躺在舒適的床上,旅途的疲勞使我昏昏欲睡,一會兒就不知今昔何昔,身在何處。

  五、

  第二天,我和兒子跟司機可本一同住到了騰衝駐密支那辦事處。辦事處酒店的陳老板是個緬籍中國人,房子寬敞,最近因為中緬關係緊張,幾乎沒有政府工作人員來往。我們三人住在那兒,成了唯一的旅客,受到陳老板一家人的熱情接待與歡迎。他的大女兒下廚為我們做中國菜,那晚深夜,五十七八的陳老板還來到我們房間,交談到轉鍾一兩點。

  想不到陳老板祖籍還是浙江寧波人,他父母輩逃避日本鬼子,帶著一家西逃到雲南。父親開始在騰衝教書為生,騰衝淪陷,父母帶著仍在繈褓中的他,又逃到了密支那。父母辭世不幾年,說到他在密支那大半輩子的打拚,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什麽都經受了。他擺過攤,開過小店,最後發家是在伊洛瓦底江裏淘金。說起淘金,他興致勃勃,欲罷不能:

  “如今中國內地來密支承包水利工程的,其實都是為淘金而來,他們隻知道在密支那附近伊江平緩河灘淘一點沙金。我淘過十多年才知道,真正的大塊金,要到幾十裏外的伊江上遊河穀,越是水急浪洶的江灣裏,江水淘出十幾米深的深潭,上遊衝下來的大塊金都沉在那兒。隻要備一套泅水服,嘿嘿,到那裏就是撈金子了,想不發都難!”

  司機可本笑著說:

  “哈哈,我車也不開了,就跟您去撈金子好了。”

  陳老板現在家底殷實,辦事處酒店兩層樓兩千多平方是他的私產,還有200多平米的院落。據說在伊江對岸,他還購置了幾十畝土地,種植果樹和珍貴柚木。要在中國內地二三線城市,他的房地產至少也算千萬富翁了。

  然而,這是在密支那,他的家財要打大大的折扣。我們接下去幾天,可本開車在緬北重鎮的密支那兜風,幾乎走遍了這裏的大街小巷。在伊洛瓦底江平原的密支那,範圍太大了。這裏不象城市,而是個遼闊的城市森林公園。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煙囪林立的工廠,沒有車水馬龍汽車喧囂的街道。唯一金碧輝煌氣象不凡的是佛寺,這是在中國內地城市見所未見的。佛寺不僅多,而且院落極為寬廣,尖塔,佛殿,雕塑的佛像,全都鍍金,遠遠看去,金光耀眼。

  這大概跟密支那盛產黃金分不開,他們不是把黃金占為私有,或藏之金庫,或打造成金飾。他們全都供奉給了心靈中寄予美好願望的佛寺和大佛。

  倘佯在密支那的大街小巷,觀賞著穿克欽民族服裝,一臉純樸,沒有多少欲念的緬北人,深感他們跟這裏的叢林,城市和諧相處,沒有汙染,沒有環境破壞。恍惚他們的生活還停格在舒緩的中世紀,你說他們是幸運,還是不幸運呢?與物欲橫流的現代都市相比,他們是幸運的!

  深圳達芬油畫村一瞥

  一、

  來到深圳“避寒”,在深圳的畫家朋友,對赫赫有名的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坊”深圳大芬村油畫村,看法迥異,簡直水火不相容。肯定大芬油畫村的人說:由新一代農民與新銳藝術家融合創新的這個油畫村,吸引了海內外數萬名畫家、畫工和畫商,來大芬村落戶,將油畫繪製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年創產值超過6億元人民幣,是繪畫藝術走向市場最成功的典範。反對的人卻說:大芬村油畫是垃圾,那裏根本沒有藝術可言,嚴肅的畫家不應該去那樣的地方,去了就掉了身份。甚至有朋友對我提出忠告:你是作家,更不應該去那樣的地方,別弄髒了你的耳目。

  我對朋友笑笑,心想沒那麽嚴重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