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1章 浪跡萍蹤(7)

  高閣矗兀雲天,約摸登了七八層,到達最高遊廊。展目西望,蒼山洱海盡收眼底。蒼山如墨,洱海如黛。綿延數百裏的蒼山、雞足山似一條青龍,環繞著七十公裏長,十多公裏寬的巨耳型海子。洱海高出海平麵1900多公尺,海拔4500多公尺的蒼山主峰,像位披曆億萬斯年風雨的長者,溫柔地俯視著生息在豐腴洱海平原的子民。蒼山峰巔上白雪皚皚,銀盔玉甲,極為壯觀。稀奇的是山下村鎮、田野,卻繁花似錦,蠶豆、雲豆苗鬱鬱青青。冰峰雪嶺倒映於海,使海水更藍,天更邈遠,山更雄奇。驀地,冰峰雪嶺半腰,浮現出一條數十公裏長的神奇玫瑰色雲帶,本地遊客一陣歡呼:啊!望夫雲!望夫雲!

  有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洱海中有條孽龍作惡,不是掀風作浪淹沒田園,就是滴雨不下莊稼枯死。一位白族夫婦養了一群孩子,為了活命,丈夫披弓帶劍下洱海,要與孽龍決一生死。在海中搏殺了七七四十九天,孽龍殺死了,丈夫也因傷痕累累沒再上來,倒在洱海中變成了“石騾子”。大理變得風調雨順,那位失夫的母親挑起了雙重重擔,養兒育女,繁衍生息,直到氣力耗盡,化成一條雲彩纏繞蒼山,默默眺望著不歸的夫君。

  那雲彩被稱為望夫雲,傳說隻有洱海掀起滔天巨浪,浪窩裏露出“石騾子”,夫妻才能相見一麵。白族人世世代代推崇勇敢外出的男人,更尊敬糊家養口的女人。

  走下天鏡閣,重返遊艇,我想起了另一位普通的白族母親。那是在昆明至大理的特快列車上,一對中年白族夫婦跟我們同坐一席。頭頂行李架上一個大紙箱,上麵寫著中英文:“曼穀至中國昆明 張蓮收”,我正在納悶,穿著普通像鄉下農民的夫婦,什麽人在泰國呢?頭纏條紋起花頭帕,一臉風霜,手腕卻戴著好幾個泰式玉鐲的大姐,與我妻在交談。她就是張蓮,手捧一本佛教金剛經,艱難而又虔誠地在閱讀。她識字很少,請我妻看經書,一字一句標出不識的難字、繁體字。我則跟她丈夫老嚴交談,老嚴樸實,憨厚,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張名片,指點說:這是我大兒子,在泰國大使館當武官,30幾歲了還沒談對象,他媽格外操心。

  她去泰國看兒子,兒子托運回一台彩電、幾袋什物,她說我是來昆明接行李的。半文盲的張蓮,一心向善學佛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妻,她把“菩薩”注成“不殺”,“波羅蜜”注成“不落米”,一本經書從昆明出發直注到楚雄。合上經書,大姐又自豪地說起她的第二個兒子,跟她姓,叫文暉,高中畢業自學取得了大專文憑,在大理民航辦事處當合同工,麵臨下崗,他咬咬牙,在大前年市政法係統招考公務員考試中,數百人競爭,他筆試取得第一名。隨後麵試又是第一,在三個名額中幸運地錄取了。

  我對看去極普通平凡的白族夫婦,充滿敬意。這位半文盲母親,把兩個兒子教育成才多不容易!張蓮歎了口氣,接著說起小兒子的揪心事:文暉也是二十七八,談了個對象,是醫院院長家獨生女兒,家室豪富,有兩三處房產、還有小車,而嚴家清貧。張蓮認為兩家極不相稱,且院長招女婿上門,要文暉跟姑娘家姓。她與老實巴交的丈夫勸兒子打消了念頭,文暉至今不再談朋友。

  她同我妻咭咭咕咕,說的是托在外地為武官兒子介紹對象,說是大兒子結了婚,小兒子也好辦。慈母的心,像金子般火熱,透亮。下車時,見他們行李太多,我們幫著提,文暉在站口接到父母。大姐硬要邀我們去她家住宿,穿法警服的文暉,跟母親一道拉扯我們。萍水相逢,盛情難卻,隻好一同來到文暉的新居。

  新居正在裝修,就兩間臥房,堆滿家具行李,吃了晚飯,我們執意另覓住處。大姐怕委屈我們,讓兒子聯係了半價的航空賓館。第二天一早,又讓文暉叫我們去吃早飯。飯後,兩家五口在明珠廣場拍了幾張合影照。

  張蓮大姐把背簍往肩上一搭,堅持要送我們去古城,說順便回古城鄉下老家看看。在古城覓到環境幽靜的賓館,她還是身背背簍,陪我們逛市井,觀賞白族民居,在洋人街漫步,再坐馬車走十多裏,遊覽大理三塔、崇聖寺……大姐極為虔誠,十幾層殿堂,見了佛像必曲膝下拜。

  從下關至古城,沿途所見,背簍挑擔的多為女人,甚至修橋築路建房的工地,幹體力活的也是纏著頭帕或戴寬沿笠帽的中青年婦女,在街邊背簍擺攤的老女人也不少見。大姐說:白族的傳統,養家糊口、操持家政、炊、洗家務,全是女人的事;男人過去在外當馬幫,如今除參加工作,一般都在家享清福。對張蓮大姐我們更添幾分敬意。在古城請她吃了午飯、晚飯,我妻給她買了銀頭飾小禮物,她像一家人毫不見外地收下了。

  夕陽如染,我們送她出古城,留下手機號碼,依依惜別。她漸漸消逝在蒼山下的蒼茫暮色裏,猛抬頭,卻見蒼山冰峰如白族婦女的銀頭飾,熠熠生輝,金光燦爛!

  張蓮大姐和白族女人,她們的胸懷像洱海一樣寬廣,心境似洱海深邃平和,性格卻如連綿起伏的蒼山堅強挺拔。她們不是轟轟烈烈的巾幗英雄,而是承受生活重擔的默默勞作者。正因為她們的含辛茹苦,在曆史上與男人一道創造過燦爛的南詔、大理文明。

  啊!蒼山如墨,洱海如黛。天道周回,曆史留下的不僅僅是成為旅遊熱點的大理古城的精美建築、民居、三塔和物產的豐饒,還有白族女人美好的心靈。

  大理三塔與燕然居

  來到蒼山下洱海邊的大理,首先要去看的自然是著名的三塔。大塔又名千尋塔,通高近70米,是座方形密簷式的磚塔,共有16層,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同為唐代典型的塔式結構,大約建於南詔晚期的開成年間。大塔兩側的南、北兩小塔,高42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10層,大約建於宋徽宗時代。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具有白族建築的清秀古樸的風格。在我的眼裏,三塔猶如三根剝了筍殼的春筍,高高聳立在蒼山下青翠的山坡上,給人一種節節拔長,充滿無限生機和力量的感染。

  祖居大理的白族,是個非常清秀,細膩,頗有藝術細胞的民族。也許是藍湛湛的洱海,莽蒼蒼戴著冰峰雪帽的點蒼山,四麵群山環抱古來與世隔絕而又有大片肥沃土地耕作的特殊地理環境,鑄造了他們的性格。大理國的子孫們有足夠的閑遐時光,皮膚白皙的姑娘們把繽紛的刺繡盡情打扮她們亮麗而清純的服飾,男人們則把藝術的感悟傾情發揮在他們的白族民居上。站在蒼山下高坡上的崇聖寺,往通往洱海的緩坡望去,無論是大理古城,還是城外散落的村莊,一色的白牆青瓦民居,像大觀園煞是好看。民居大都有燕尾垛子,垛子上、屋簷瓦壋、門楣、窗框上、圍牆上,都繪有極精致的黑白圖案,紋飾,花草蟲魚,應有盡有。白族民居比江南水鄉的民居還要顯得纖巧秀麗,可算大理一絕。外來遊客除了遊蒼山洱海、古城、三塔、蝴蝶泉,都少不了要去遊覽嚴家大屋等著名白族民居。

  在大理古城,我們夫婦開始住在青年賓館。那裏條件不錯,但次日在街上閑逛,看到一古色古香的門楣上書“燕然居”三字。我立即想起範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此詞慷慨悲涼,表現了範仲淹自越州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後,他抵禦外患,報國立功的壯烈情懷。燕然居裏,居者何人,真有範公憂樂胸懷?門扉半遮,我側身而進,一麵照壁擋住去路,卻有一木匾,上書“燕然居客棧”。既是客棧,我們倆闖了進去,拐個彎,另有天地。院落不算大,卻是蒼鬱繁茂的私家花園,一橫一側的屋宇是典型白族民居。正屋雕花門裏走出一位古稀長者,笑迎著我們。我說:“多好的花園!”長者回答:“不咋的,白族人家都有。”我問:“能住宿嗎?”“歡迎,隻是條件不咋的。”這位後來知道姓楊的老爺子,實話實說,也沒有嚇退我們毅然退房來住“燕然居”的決心。

  住在燕然居,賓至如家。旅遊歸來,有白族大嫂弄可口的熱飯熱菜,還有小姑娘遞茶送水。閑來欣賞滿院花花草草,最珍貴的是幾大盆蘭花,修長的葉片層層疊疊,有籮匡那麽大,長長的花萼翩翩如蝴蝶,花香樸鼻。還有幾株高大喬木和灌木花樹,如梅、櫻桃、茶花,高低上下,錯落有致。我們賞花時,老爺子撫掌走了過來,如數家珍一一介紹。其中有一株珍珠梅,他說有了兩百多年曆史。大理也就這一株,是祖上考中進士,在貴州做官,致仕時從貴州帶回家來的。“這院子是您家祖業?”我好奇起來。他點點頭,說這隻是祖業的小部份,他指著圍牆那邊,說原來有三進三院,還有假山水池的後花園。越談越契合,他邀我們去正屋坐坐。正堂屋麵積不大,卻顯露出典型的書香氣息。正牆和兩壁掛滿名家書畫,正麵香案旁一精致書櫃,東牆兩把太師椅。茶幾上方懸掛的那副李苦禪方尺《鷹圖》畫作,更引起我的特別興趣。以畫鷹著稱的國畫大師,怎麽送畫給老爺子,而且是署名相送。交談之後得知,老爺子是位退休公職人員,他女兒是大理市政協副主席。凡是來大理的文學藝術界名流,開始大都由他,後來由他女兒出麵接待。近水樓台先得月,苦禪老人送他畫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從楊老爺子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大理白族人清秀,細膩,頗有藝術細胞的特點,也看到如三塔節節拔長,充滿無限生機和力量的精神。

  行走麗江

  第三次來到麗江,不知為什麽,我的心情沒有了第一次來麗江時的興奮與激動。總是隱隱約約地沉重,在流連於漸行漸遠的美麗時,不斷向蒼天發問:麗江!難道你要再次成為廢墟嗎?你第一次成為廢墟,那是一次噩夢般的地震——那次震驚世界的強烈地震,使你美麗的容顏為之大毀,古城幾近成為一片廢墟。不幸的是,那次強烈地震正發生在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關鍵時刻,麗江地震的消息很快傳遍世界:麗江古城成了一片廢墟,麗江古城將從地平線上消逝!

  地震後的當天,黑龍潭的泉水神秘消逝,古城的河流斷流,土坯房倒塌,納西人籠罩在驚恐萬狀的絕望之中,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申遺”的官員即將前來考察。

  不幸中的萬幸是:就在震後第三天考察官員到來的時刻,老天讓黑龍潭的泉水複湧,河水再一次滔滔流淌,古城木結構的四合院依然頑強地挺立在廢墟中。千年麗江古城的骨架猶在,納西人綿綿的東巴文化精髓猶存。在黑龍潭公園,那些白發銀須的納西老人演奏的納西古樂,在廢墟中猶如天籟,深深打動了聯合國考察的官員。

  麗江申遺居然成功了!

  此後十年,納西人在地震的廢墟上,修複、重建了一個幾近完美無缺的“修新如舊”的古城。麗江以嶄新的,如舊的美麗,依然故我的風姿,深隧的東巴文化內涵展現在世人麵前。五年前,我攜夫人第一次來到麗江時,就被麗江古城的青石板街、四合院、小橋流水、楊柳依依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美景深深陶醉!流連忘返的是玉龍雪山的皚皚冰峰,黑龍潭的蒼鬆翠柏、茵茵淥潭流泉,看不厭的是四方街上披星戴月的老阿媽打頭陣,伴著納西漢子的笙簫聲歡愉地跳的鍋莊舞。舞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古城男女,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遊客。於是夜晚的四方街成了全世界各民族共舞的聯誼晚會,舞陣一圈迭一圈,一層又一層,古樸隨意的舞步,滿臉赤誠相待的歡笑,令所有身處其中的人終生難忘。

  那一次我們夫婦與一對長沙夫婦,在麗江一住半個月,樂不思歸。麗江獨有的東巴文化氛圍,古城悠久的古色生香的街巷、納西院落,如詩的小橋,如歌的流水,恬靜愜意的生活,使從東方浮躁的都市來的人,如入西方淨土,如臨世外桃源。依依不舍告別麗江,我們相約有機會一定要再來麗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