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4章 心靈美文(4)

  洛陽無妖女,美女是天賜尤物,一道亮麗的風景。回到洛神與曹植的人神之戀吧,那是無功利,沒欺詐的戀愛,就如今天走在洛陽寬闊的,綠蔭夾道的大街上、洛河休閑區的青年戀人,一雙雙情侶。純真的愛如一杯叫人心醉的美酒,從過去飲到現在,一飲數千年。數千年,就在滾滾滔滔的黃河波濤上,洛川的平靜水波上,輕輕滑過。我們還能感受到大河的激情,洛川的溫柔,洛神的顧盼留連。

  煙霧迷茫

  “煙籠寒水月籠沙”,“煙水茫茫,千裏斜陽暮”,“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煙銷日出人不見,欸乃一聲山水綠”……這都非常具有詩情畫意,令人神往。特別是我們這些久住城市水泥建築的夾縫中,冥滅了大自然靈性的人們,對“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的化外之境多麽憧憬!哪怕是車顛船簸,長途跋涉,費錢費米去張家界、九寨溝、喀納斯湖,“暗隨流水到天涯”的旅遊,不就是為了尋找一片綠色,一片沒有汙染的淨土,求得一時心靈的寧靜與大自然的和諧嗎?

  十餘年前,我和一位文化人同到了南京,買好了第二天去蘇州的車票,這天遊覽過六朝古都的名勝古跡,已是身疲力竭,在夫子廟草草吃了碗米粉,突然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再去找一找烏衣巷、朱雀橋吧!轉來轉去,問了無數南京人,到了深夜十點,還沒找到烏衣巷。最後問一位七十多歲的長者,他捋捋白胡須,疑惑地盯著我們問:你們找烏衣巷?是找親戚,還是……我笑笑說:找劉禹錫、杜牧。老者肯定也是個文化人,他一麵連連點頭,一麵領我們穿過一條古巷,來到黑漆漆連路燈都沒有的巷口說:

  “這就是烏衣巷,往前走就是朱雀橋、秦淮河了……又是兩個書呆子,書呆子……”

  老人嘀咕著,搖著頭轉身走了。

  劉禹錫寫的《烏衣巷》、杜牧的《泊秦淮》,一千多年過去了,為什麽還能打動、吸引我們兩個書呆子,乃至人困馬乏到深夜還要去找呢?“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詩最後一句“點睛”之筆,道出了朝代變幻物換人非的濃濃的滄桑感,無疑能牽動後世每一條敏感的神經。但依我們當時尋覓的固執,老實說,並非因後者普遍的深刻的主題,而是為前一句“野草花”、“夕陽斜”的蒼涼意境。試想,在六朝古都的的石頭城,居然有野草花點綴的朱雀橋,夕陽斜照的烏衣巷,怎不令人神往呢?

  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這一吊古傷今之作,詩眼也在後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神來之筆了。但此時此刻,我們決不是為後一句詩眼而來,若為後者,我們在旅次反複吟哦就可以了。我們為“煙籠寒水月籠沙”的秦淮意境而來。

  那次,自然沒有白跑:穿過黑黢黢的烏衣巷,來到荒草沒徑的朱雀橋,明月高懸,十裏秦淮漁火點點,沒有往昔繁華時代的紅燈綠影,也沒有後來經過整治人工複古的欸乃槳聲,更沒有歌奴舞女出沒的花船,那是原生態的秦淮河。在繁街鬧市的郊外,有那麽一條荷葉田田,楊柳依依,水草豐美的河流,那不能不說是城市人的福氣,是上天最豐厚的賜予。就好比有粵港後花園之稱的郴州的蘇仙嶺,在城市邊緣,有那麽一座山,山頭森林覆蓋,香樟、銀杏、鬆、柏,蓊蓊鬱鬱,藤葛糾纏,蕨類與蘑菇共生,小野獸與鳥類並舞,簡直是世外桃源,人間天堂。想想吧!在城市中心水泥建築浮塵廢氣中身心疲憊的市民,清晨來到蘇仙嶺散步、鍛練,不論打球玩劍,還是練練太極拳,那是多麽愜意而舒適的事情!

  秦淮河經過整治、複古,我沒有再去過。在那裏是否還能尋覓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秦淮原生態的意境,我不敢說。但蘇仙嶺卻的確保持了她的原生態,透過煙霧迷茫,我們還能看到什麽呢?為了淨化城市環境,我們應當看得更多更遠。最近我去北京,再次逛過天壇公園,天壇公園大片大片綠草地、柏樹林,令人心醉的人文環境,令我感慨係之矣!

  櫻花穀

  武大的櫻花,惹來國人越來越多的關注。每到櫻花盛開的早春時節,到武大櫻花園踏青賞花的人,可謂傾城而出,甚至外地遠客乘高鐵,駕車趕來,武大校園人滿為患,應接不暇。我在武漢女兒家住過好幾個春天了,但一次也沒有去湊過熱鬧。我私下裏想,要去觀賞那粉紅的夢幻的色彩,追逐櫻花的精魂,該去日本,那裏才是櫻花的家園,花魂飄逸的處所。

  今年在雲南騰衝過完年,到密支那小住過幾日,再沿史迪威公路返回春意正濃的騰衝縣城。兒子陪同我們遊覽過附近著名的和順古民居、國殤墓園、火山公園,在“熱海”泡過溫泉。那天,我夫人“玩”倦了,我們父子倆打算去路途比較遠的櫻花穀。我想去櫻花穀,是去那裏近距離瞻仰最神奇的高黎貢山。高黎貢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俯衝的縫合帶,山高坡陡,縱穀裂深,垂直高差達4000米。鬼斧神工塑造了無數雄、奇、險、秀的景觀。

  兒子的駐地在昆明,他來過騰衝多次,但沒去過櫻花穀。我倆冒冒失失乘班車出發,到達幾十公裏外的曲石後下車,被告知:去櫻花穀尚有二十多公裏,但再無公車也無的士可乘。我站在公路旁泄了氣:那裏去不了啦,早知如此,何不在騰衝包一台車。正在一籌莫展之間,兒子攔了一輛廣州的私家車,推著我往上擠。車上坐著一家四口,後座上兩個小女孩,我進去兒子便不能上了。兒子跟駕車的中年男子嘀咕了幾句,又對我說:

  “爸,你先走,我隨後就來。”

  風塵仆仆走過數千公裏的旅遊車主,非常友善好談。他小心翼翼駕車往盤山公路駛去,興致勃勃跟我聊一路走過的怒江大峽穀,越過高黎貢山到達騰衝的感受。我則跟他胡侃密支那、史迪威公路,話長路短,幾十分鍾後到達櫻花穀目的地。兒子竟比我們還先到,他代我向車主道過謝,揮手拜拜。櫻花穀景區停車坪和大門,在一扇懸崖陡壁的山頂平台上。站在那兒放眼一望,綿延千裏的高黎貢山如一堵鋸齒形高牆,屹立在峽穀那邊天際。天在這裏顯得很矮,劍峰危岩卻如此的高,刺破藍天,高得令人驚悸,壓抑!

  我愣在那兒癡想,如若從高黎貢山絕頂——不知是著名的南齋公房還是北齋公房,修一座纜車過來,大概也不是難事。因為兩山之間的盤龍江峽穀,隻有咫尺之遙。然而,當年的中國遠征軍要越過怒江大峽穀、高黎貢山兩道天險,又是何其難也!那是用中國男兒的血肉之軀,鋪築的救亡之路。騰衝的國殤墓園、通向密支那、印度的史迪威公路,還有枯骨屢屢的緬北野人山,就是這條血路的起點和終點。沒有用血肉築成的抗日生命通道,沒有源源不斷的國際救援物資,也許就要亡國了。半個多世紀後,何能在此癡想!

  走進景區大門,沿斜坡路進入櫻花穀,再循陡峭的“之”字拐帶扶梯的遊道拾級而下。每下降幾十上百米,路旁便有地熱溫泉、蕩索、瀑布、林中客棧、奇樹上的“有窠氏”之屋等景點。當然,最令人感歎不已的是滿穀的櫻花林,粉紅的,夢幻色彩的櫻花,不是開在樹上,而是飄落到了地上。一片片,一叢叢的粉紅,再無開在樹上的嬌豔,嫵媚,卻如櫻花流瀉一地的淚痕。在歎息,在呻吟無常的短命,朝花夕逝。櫻花的花期是極短暫的,處於溫帶的武大的櫻花,花期也就十天半月,而在亞熱帶的櫻花穀,花開花謝,也許就幾天的功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櫻花開,櫻花開在樹上是燦爛的,如粉紅的雲霞。就因為她“遜朱近白”的粉紅,一旦凋謝落地,粉紅褪盡,近乎枯葉,蔫了,殘了,大概就連繾綣多情的林黛玉,也不願去“葬”如此的落英!

  沉到十來公裏的櫻花穀底,隔著不寬水流也不急的盤龍江,仰視巍巍蒼茫如銅牆鐵壁的高黎貢山,心中驀然生出一種激情與豪邁。那綿延千裏的大山峭壁就是一座豐碑,是遠征軍將士血肉鑄就的功德紀念碑。高黎貢山上有一株八百歲的杜鵑花樹,與櫻花同一季節開出上萬朵火紅的杜鵑花,如熊熊的火焰,似舞動的彩綢,映紅了天上的雲彩,地上的森林。

  那是曆史獻給那座豐碑永不凋謝的花環!

  在那座碑上,銘刻著一位64歲高齡的長者張問德。當日寇的鐵蹄踐踏到騰衝“大足有為之鄉”時,老人義無反顧擔當起抗日縣長,率領騰衝鄉民在高黎貢山打遊擊,出生入死抵禦日寇北上。侵占騰衝縣城的日軍官田島,龜縮一隅向老縣長發出“會談”邀請函。飽讀詩書的老縣長回複了一紙《答田島書》,如唐代駱賓王的《討武氏檄》,氣勢恢弘,鞭辟入裏:“騰衝士循民良,風俗醇厚,實西南第一樂園,大足有為之鄉。然自事態演變以來,騰衝人民死於槍刺之下,暴露屍骨於荒野者已逾二千人……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則無以遮蔽風雨、行則無以圖謀生活,啼饑號寒,坐以待斃。甚至為閣下及其同僚之所奴役……尤使餘不忍言者,則為婦女遭受汙辱之一事。凡此均屬騰衝人民之痛苦。餘願坦直向閣下說明:此種痛苦,均係閣下及其同僚所賜予,均屬罪行!”

  老縣長《答田島書》,如霹靂鋼鞭,鞭撻侵略者的罪行,似雷霆號角,鼓舞全縣鄉民抗倭的決心。他和抗日軍民,在高黎貢山、櫻花穀,鑽密林睡窩棚,食野果飲山泉,堅守兩年零四個月。1944年9月,配合遠征軍大反攻,全殲騰衝日軍侵略者。騰衝戰役和遠征軍反擊戰的勝利,扭轉了全國抗戰局麵,一年後日本投降,年近古稀的張問德辭去縣長,解甲歸田。然而,這位具有中國傳統學人氣質民族氣節的老先生的名字,永遠鐫刻在那座豐碑上。

  夕陽西下時分,我們回到了櫻花穀大門外停車坪。斯時,峽穀對麵的高黎貢山染著斜陽,金光閃閃,虎踞龍盤,又似一堵綿延千裏的無字金碑。是的,那碑上什麽也不用寫,沉默著,那是沉重的沉默。就象高黎貢山上的杜鵑花樹,櫻花穀裏轉瞬即逝的櫻花的落英,沉默地訴說著。

  哦哦,我想再無必要去日本看什麽櫻花了。

  長河上的屈魂舟渡

  這是一條長長的河,長長的壯闊的曆史長河。從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第一次文化高峰奔騰而下,穿過峽穀,越過平川,一路驚濤駭浪滾滾滔滔流來,流到今天。在這條長河上,澎湃激蕩著太多的王朝興替,帝王將相、英雄豪傑的可歌可泣可痛可歎的身影,滔天的浪花,凝聚成民族魂、中華文明的精魄!在其中,最絢麗,最持久,幾乎溶入全民血液全民文化風俗中的,首推屈子的忠魂、龍舟競渡的精神和習俗。屈子狂歌、龍舟競渡越過中華大地,普及到世界華語圈各地。早在20世紀的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開會,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國的屈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文學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運動領袖何塞·馬蒂等,從此屈原成了世界級的著名人物。

  我在新出版的鏡鑒叢書《屈原狂歌》、《尊儒的痛》(中國文聯出版社)的自序中有一段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鏡鑒叢書,即秉此意。屈原狂歌,癲狂的不是三閭大夫,而是戰國爭雄的癲狂騷亂的時世。楚辭離騷,杜鵑啼血,哀民生之多艱;披發仗劍,行吟澤畔,求索救世之道;匡扶君王,導夫先路,卻遭遺老屑小之讒。大詩人成就千古鑒人的明鏡:誰忠誰奸,誰美誰醜,誰善誰惡,何許人靈魂亮麗高潔,何許人內心卑劣穢濁,何為名垂千古,何為遺臭萬年,以屈子為鏡,原形畢露,涇渭分明。”

  為寫屈原偉大一生的“狂歌”曆史小說,我斷斷續續花去十餘年,前後修改十餘次,幾乎用上了我半輩子遊曆、采訪的生活積累。還是在學校讀書,我一篇作文在全校取得第一名,學校獎給我一摞子書,其中就有國學大師文懷沙的《屈原與楚辭》、《屈賦今譯》兩本書。那次意外獲獎,奠定了我一生的愛好與追求,參加工作以後,一直在文化部門,但幾十年風風雨雨,自然不敢奢望去寫屈原。有關屈原的史料少,參攷書籍寥寥,最有價值的屈賦離騷,對照“今譯”才勉強讀懂。但幾十年來,凡碰到有關屈原的、戰國時代的新書出版,我必買來收藏。為彌補史料之不足,我在洞庭湖漁船上體驗生活近一年,從東洞庭湖到西洞庭,再從常德乘船,幾乎是追尋屈原流放江南的足跡,溯沅水而上,到達敘浦、辰陽。那次雖然是為了寫我的第一部長篇處女作《荒涼河穀》(人民文學出版社),卻也從米三郎的纖夫歌,與船工、水手聊天中收集到不少有關屈原、龍舟競渡的民間傳說。

  此後,我乘洞庭漁業運送蘆葦的一裏多長的超大型駁船,沿長江而下,往返花去20多天,與船工水手吃住在拖輪上。到達當年屈原流放到過的江夏,在波陽湖、濤神伍子胥生活過的太湖、蘇州等地采訪。多次去屈原出生地的秭歸,溶鑄屈原性格的長江三峽,屈原的堂妹屈翠鵑率三峽楚民抗擊白起秦軍堅持三年抗敵的神農架,屈原長期生活和鬥爭過的郢都(紀南城遺址),屈原第一次流放過的漢北,屈原最後的歸宿地汩羅、屈子祠、楚塘的屈墳等地。我惟一的遺憾是,直到小說出版,我還沒到過屈原曾三次作為楚使出使過的齊國都城臨淄城。我寫屈原在臨淄與慎到、環淵、孟子等鴻儒巨擘辯論,“折服稷下學子”的一章,純粹出於參攷資料和想象。寫曆史小說的局限是年代太久遠了,當屈原迎著玉笥山頂的一抹朝陽,寫下“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的最後幾句詩,義無反顧地投向羅淵殉國殉誌到今,已過去2280多年。即使去到齊故都臨淄,郢都故地紀南城,汩羅的屈原故宅、騷壇、羅淵,秭歸的屈坪、香爐坪、響鼓溪、洞辟書堂、照麵井,有關屈原的遺存多數都如雪痕泥爪,渺不可尋。

  但想象,有史料、考證和民間傳說為基礎的想象,可以彌縫某些時空的鴻溝。我在這本書的結尾處,如此寫道:

  遠遠的鑼鼓聲、吆喝聲、槳聲和親人們的呼喚聲,再也不能阻止他惟一的選擇了:他輕輕合上眼皮,懷抱石頭朝羅淵跳去──

  湛藍湛藍無一點塵埃汙穢的汩羅江水,騰起一朵白蓮花似的浪沫,朝上飛揚,飛揚……而後輕輕墜落下去,綻開一圈圈漣漪。

  楚民將香棕、粑子拋向江心,企圖堵住魚嘴巴,不至吞噬了他們心中的聖人三閭大夫的遺體……

  楚民痛徹肝腸的呼喚,楚民對他們心目中的聖人、偉大詩人、愛國者屈原的悲悼之情,任歲月的波濤也衝洗不掉,像日月的光輝鋪滿了大地,充斥著整個宇宙。一年一度五月五日龍舟的競渡就這樣延續下來了。他們世世代代呼喚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他們競渡的是不死的三閭大夫永遠振奮昂揚的愛國愛民的精神!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將名臣後裔項羽,當高呼“大風起兮雲飛揚”的楚人劉邦,在屈原殉國後不到70年,終於推翻了暴秦統治的時候,曆史無情地證明了屈原精神──“楚魂”的無往不勝,與日月齊光!

  百年後第一個來到汩羅江邊悼念屈原,寫過《吊屈原賦》的賈誼說過:“故自古至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

  屈原精神就是民心,“楚魂”就是民魂!“與民為仇者”必敗,“而民必勝之”是顛簸不破的千古真理!

  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沿襲了兩千多年,還將沿襲下去……

  我常常掩卷沉思,中國曆史上的文化名人燦若星河,春秋戰國時期同樣具有世界影響的哲學宗師老子、儒學先師孔子、孟子,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等等,個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世界和平理事會為何獨獨選取屈原,作為全世界人民紀念的四大文化名人?通過十餘年的翻閱史料,研讀楚辭,十餘次刪削,披閱,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屈原的人格、屈原的精神,具有跨越時空,跨越國家、民族和地域局限的永恒不朽的力量和品格。

  過去,我們曾狹隘地把屈原稱之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其實這是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曆史的誤解。我在這部叢書的另一本《尊儒的痛》中,曾探討過這一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都像孔子、老子這樣以自己的方式發表著對當時社會政治倫理的見解。問題是:誰的見解會為後來大一統帝國的君主所看重呢?一個最明顯的事實是,諸子百家,百家爭鳴,那時的學術氣氛是相當自由的。諸子百家不僅可以在各諸侯國間自由來去,還可以與國君、士大夫討論政治、哲學、思想意識形態各個方麵的問題。一方麵列國之間在不停地爭戰,一方麵學者們在彌漫著戰火硝煙的各國間穿梭往複,探討學術上的問題。這種近乎滑稽的寬鬆的學術環境,大概也是春秋戰國之所以能出現中國第一次文化學術高峰的原因之一吧!” 在後一章我又說:“這真是一個古怪的世道,一批古怪的人。蘇秦也好,張儀也好,諸子百家也好,遊說各國,都是要煽惑這個國家的君主‘可以吞天下,稱帝而治’,也就是說你可以吞並六國統一天下。那時,諸子百家,根本沒有‘祖國’的概念,也無狹義的愛國主義,他們心目中的‘祖國’,隻有統一七國後,恢複大周規模範圍疆域後大一統的祖國。這就是中國大一統的曆史慣性所決定的曆史基因。”

  我們要說屈原的愛國主義,決不是狹隘的隻愛他生於斯,長於斯的楚國,如果這樣就會產生一種悖論:後來由秦始皇鯨吞六國建立的大一統國家,就可以不愛了嗎?那就沒有了愛國主義了嗎?其實我們中華民族,從三皇五帝,曆經夏、商、周,傳承了兩千多年,在禮製鼎盛的西周、東周八百多年間,已經基本奠定了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地域、民族、文化的根基。隻是到春秋戰國,周天子式微,諸侯國逐漸坐大,挾天子以令諸侯,相互兼並征伐,最後剩下秦、楚、齊、趙、韓、魏、燕七個大國。七國中,秦、楚、齊三國,都有潛在勢力重新統一天下。屈姓是楚國屈、景、昭三大貴族姓氏之一,屈姓與楚懷王熊姓是同宗共族,都是古代帝王顓頊高陽氏的後裔。還在楚人“蓽路藍縷,以啟草莽” 的時代,屈原遠祖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後來便以“屈”為姓。屈姓先人做過楚國“莫敖”(未設令尹前的宰相)這種“尊官”的,就有屈瑕、屈重、屈到等六個先輩。齊桓公稱霸的春秋時代,屈完大將軍率楚軍拒敵,齊桓公陳列大軍,在屈完麵前耀武揚威地說:“以此眾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沉著冷靜地回答:“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這樣,一代霸主的齊桓公也隻好老老實實退兵罷戰了。這個故事被與孔子同時代的左邱明寫入《左傳》,成為了千古名篇。屈原從小接受過中原文化和孔子儒學的熏陶,還是呀呀學語的時候,小屈原就跟著父親背誦《詩經》竹簡上的楚風、衛風、鄭風上的詩句。六七歲時,女媭姐姐就每天接送他去伏虎山那邊一個叫鬆柏場的屋場讀小學。父親屈伯庸去世後,14歲的屈原遵照父親的遺命,他下山去屈坪、夔州從師讀大學。大學,又叫“太學”,這是在周代楚國還是周天子的附庸小國時,就延續下來的規矩。貴族子弟15歲入大學,去學習有關治理國家的政治、哲理等高深而廣博的學問。《大學》的簡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青年時代就博聞強識,詩名遠播的屈原,由雄心勃勃卻又被腐朽勢力包圍的楚懷王選入宮廷,破格擢拔為左徒(等於副宰相),這也就鑄定了狂狷而又心高的大詩人一生的悲劇命運。屈原愛楚國,但他更愛人民,愛原來周天子治下所有貧苦黎民百姓。戰國爭雄,生民塗炭,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中,屈原勸導楚懷王內修法度,外交上聯齊抗秦,希望由楚國重新統一天下,讓百姓早一日重新過上安定祥和的生活。所以他“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離騷》),他三次出使齊國促成六國會盟,為懷王草擬憲令。然而好大喜功又沉嫋女色的懷王,一次又一次令他失望,“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屈原不怕自己遭受禍殃,怕的是國家崩潰,民不聊生。所以他“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一部《離騷》,抒發了屈原一生難言的悲憤!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精神就是中華民族之魂,龍舟競渡就是民族之魄!正於賈誼所說:“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幾千年的曆史發展,朝代興替,一再證明,“與民為仇者”必敗,“而民必勝之”是顛簸不破的千古真理!其實端陽節龍舟競渡的風俗早在屈原之前的戰國中期就有了,公元前318年一 296年的《穆天子傳》就有記載。在《屈原狂歌》中,年輕的屈原陪同楚懷王在郢都東郊的夏水長湖,就觀賞過楚民的龍舟競渡。河麵上,十多條雕刻著龍頭彩繪著龍身的龍舟上,一個個赤裸文身的健壯男子在奮力劃槳;領頭的在揮棰擊鼓、敲鑼。無數彩船上,化了裝的青年男女在載歌載舞,合唱《龍舟之歌》:

  劃喲劃喲劃喲──

  我們是炎黃的後裔,

  我們是龍的傳人啊!

  劃喲劃喲劃喲──

  我們是勤勞的百姓,

  我們是剽悍的楚民啊!

  劃喲劃喲劃喲──

  我們是江河的驕子,

  我們是不朽的楚魂啊!

  源於我國遠古祭龍的端陽節,人們希異用龍的威懾力驅除所有的災疫邪祟。所以除了賽龍舟,還要用五彩絲纏粽子、纏手足腕,用楝葉包米粽,采插艾葉、菖蒲,取蟾酥,塗飲雄黃酒,調製朱砂酒,采多種草藥,人身上及屋內各處懸掛香包等等,都和上述節日主題息息相關。屈原在汩羅江羅淵投江殉國以後,龍舟競渡與紀念屈原不朽的精神結合,使這一民間傳統風俗,產生了更加厚重的光照日月的文化內涵。龍舟競渡,與奧運賽事不謀而合。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句著名的格言:那就是“更快、更高、更強”。龍舟競渡的格言應當是:“更快、更有力、更和諧”。兩千多年來,不僅漢族過端陽節舉行龍舟競渡,還有滿、蒙、藏、苗、彝、佘、錫伯、朝鮮等約28個少數民族都慶祝這個節日。我國的端午節和龍舟競渡很早就傳入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這些國家至今還歡度端午佳節賽龍舟。

  偉大詩人屈原成了全世界人民紀念的四大文化名人,看來,龍舟競渡,也將成為受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更快、更有力、更和諧”的賽事!

  (2008-5-14於書齋)

  愛樂飛歌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孔子創立的儒學,具體內容是經他刪定的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在六經中就有“樂經”。“樂經”雖已失傳,但從孔子聽過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便知古代音樂是何等美妙迷人。音樂可以淘冶心靈,可以健身,可以淨化社會風氣。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經常聽聽音樂,唱唱歌,對保持身心健康,頤養天年是有莫大好處的。

  自從前妻不幸得癌症遽然離世,埋頭寫作大半輩子的我,驀然回首,歎塵緣苦短,如夢幻一場。人過半輩,我又與現在比我小二十多歲的妻子牽手,單為了她,我也得珍惜生命。無奈寫作已成職業病,放不下手,我聽一位養生專家之言,用手機下載歌曲,雖然嗓子不好,五音不全,隻要離開電腦,我就樂此不疲地廝跟著手機裏的歌聲鬼哭狼吼地叫喊。專家說唱歌可以養心,可增強肺活量,提高人的免疫功能。二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不論寒暑,我都要沿金鶚山寬闊的水泥路,繞上一大圈。就這樣一邊吼著唱著,一邊甩動肢體散步。

  金鶚山公園群巒聳峙,林木葳蕤,是天然的大氧吧。晨光初露,市區的男女老少,三三兩兩,從四麵八方擁向這裏。大約三年前,當我像往常邊走邊唱走到南坡山腰上,便遠遠聽到蓊鬱蔽天的林梢上,飛來悅耳動聽的歌聲。那不是一個人在唱,而是無數人的大合唱。歌聲在山穀對麵一彎蛾眉似的峰巒遮天的樹林上空飛揚,飄逸,如仙樂從九天飄落,我循著歌聲走去……

  來到金鶚書院後綠蔭四合的一塊空坪裏,那裏有幾十個中老年人,由一披著長發如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的,神氣活現地在指揮練聲、合唱。我遠遠地站在一棵老樟樹下看著,哈哈,我認識那個“小澤”。他原是地區歌舞團的男高音獨唱演員,後來還做過導演的餘克凡。多年不見了,聽說他後來去湖南民族學院當了老師,成了聲樂副教授。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該當刮目相看了。我有自知之明,憑我的破銅鑼嗓子,當然不敢去高攀騷擾指揮家。遠遠地站在原地,關掉手機,跟著“小澤克凡”指揮的練聲,一會兒拔高,一會兒拉低。如此“蹭”了半個月二十天,我的叫驢嗓子居然也有了些許長進。

  不知從哪一天起,餘克凡發現了我這個“蹭唱”的業餘破嗓子,他或對我一笑打招呼,或揮手致意。我便得寸進尺地靠近他們合唱團。有一次,克凡竟停下練唱,向團員們介紹這是文聯原來的什麽什麽。逼得我隻好向歌唱家們說:

  “我是個五音不全的業餘歌唱愛好者,你們都是歌唱家。唱歌不分先後,不管有沒有天賦,進城的農民打工仔旭日陽剛都能成為一流歌手,你們合唱團一定能唱紅天下!”

  沒腦子這麽胡說一氣,結果惹火燒身。原來合唱團裏還有兩個我認識的姐兒,她們起嗬聲:“歡迎羅老師加入合唱團!”弄得我騎虎難下:一則怕我的噪音擾亂他們的和聲,二則我的生物鍾定了形,起床比他們慢半拍,還得早退回家上電腦寫作。更沒時間跟他們外出演出,參賽,“入團”會拖合唱團後腿。我對克凡老弟說,我會遲到早退,就做個旁聽生吧。

  那以後,我真的做了餘克非合唱團的編外旁聽生。克凡也者,克服平凡,創造非凡是也。餘克凡是歌唱演員,有親身體驗,加上在高等院校教授聲樂,撰寫過《淺論聽覺對聲音的影響——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研究的新思考》(2003年第2期《學報》)的論文,有理論有實踐,指導練聲有把金剛刷。他把難以捉摸的練聲,用淺顯語言,粗野的形體動作示範:由低音到高音,嗓子眼裏要有氣泡,氣泡由大到小。上到最高音,氣泡小如黃豆,發音在後腦,像男士撒尿抖一抖……

  下麵哄堂大笑,因為他真的像撒尿,抖,使勁。我這破叫驢嗓子,旁聽了一年半載,他的金剛刷居然把我的高音也“刷”上去了。有次讓團員一個接一個拉高音,我也試了試,竟然得到“抖大師”和男高音部長韓建湘先生肯定。簡直是雞窩裏飛出了醜鳳凰,我得意忘形地開玩笑道:

  “八十歲我停筆,加入合唱團,做個東方蘇珊大爺!”

  玩笑不能開的,火車不是推的。三年多來,我一如既往地旁聽,“蹭唱”,而克凡合唱團成立三年多來,真的創造了非凡的成績。這個由離退休幹部及知識分子組成,平均年齡55歲,最高年齡70歲,最小39歲的合唱團,參加全國性的天水、重慶兩次合唱藝術節比賽,一次取得“黃河杯”大獎,一次獲得藝術節銅獎第一名,為嶽陽也為湖南爭了光。

  在合唱團,我又結識了不少新朋友。原巴陵石化宣傳部科長杜林青,還很年輕,我叫她小杜。她是合唱團班長,又是女低音部長,合唱團外出參加比賽,到企業,去教堂進行合唱輔導,義務演出的情況,都是她私下裏告訴我的。還有女高音何芬蘭,她原本就是中學高級音樂老師;男低音楊雍欽,是嶽陽樓區總工會副主席,還有銀行在職女幹部……有這些骨幹撐起的合唱團,何愁不打造成嶽陽的文化精品,嶽陽文化名片?

  年前聖誕夜前夕,我跟著他們“蹭唱”外國經典歌曲《平安夜》,恍惚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雖然歌詞我至今也記不全,但那舒緩優雅的旋律,空靈聖潔的境界,讓我三個星期以來不知肉味,晚上睡得特別香甜。到了最近幾個早晨唱的《遠情》,餘克凡領著大家一句句教,一句句唱,他深情地,帶著人生的感悟,感染了合唱團所有成員:

  塵緣苦短,歎人間路長,

  不能夠容我細思量。

  春去秋來,歎世事滄桑,

  算人生成敗相當。

  登臨遠望,看山水迷茫,

  情通天下一路奔放……

  這首譚晶演唱的詠歎調,現在由兩鬢染霜的中老年合唱團唱出來,更有一番感慨係之的滋味。人生如夢,成敗相當。中老年人要放得下,放得下世俗名利,放得下情怨糾葛,為了兒孫也要好好保養身體,健健康康地活著。放聲歌唱吧!不為奪獎得金牌,不為名垂青史,就為自己,為大眾,放聲歌唱!為和諧平安的市井,增添幾許溫馨亮麗的色彩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