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7章 走向布達拉(3)

  楊老師說,那姨妹家的經濟情況遠不如杜傑家,土屋裏看去相當貧寒。楊老師給了小女孩一百元錢,要她買書包,買文具,這不,送行時小女孩送給楊老師一個特別禮物。那禮物遞了過來,我一看原來是用課本的空白頁精心製作的一張福卡。上麵有小女孩剪貼的一朵火紅的茛菪花,還有用纖細歪扭的字寫的祝福語:“楊老師,我愛您。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到您的大學讀書,祝您一路快樂、平安。”下麵的落款是:永遠愛您的知史央宗。啊!央宗,才八歲大的康巴女孩,她有著多麽美好的理想,又有多麽淳厚的質樸感情。

  在草甸上沒有看到的香格裏拉之花,火一般紅豔的茛菪花,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熠熠閃光。

  我讓夫人掏出一百元錢,塞到知史央宗那嫩薑芽般又紅又髒的小手裏。唯願她長大了能實現到石家莊讀大學的夢想。兩個小女孩,又拉住我們夫婦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到柏油公路上。我問央宗,你們這麽小小年紀,到山裏去幹什麽活,央宗說:“去摘鬆茸,挺好吃的,拿到城裏賣了換錢。”我的心為之震顫,久久不能平靜。當城裏的孩子在父母身邊撒嬌,要吃這吃那玩這玩那的時候,康巴女孩卻在假期裏上山采摘,賺錢,為父母分憂。

  在公路上,央宗指著遠遠的一處最好的房子說,那是她們的學校,是大前年外地漢人出錢修建的希望小學。還說現在不要交學費,但讀書的孩子還是不多,寧願在家裏幫父母做事。在藏族村寨,像知史杜傑一樣擁有了一台載重卡車,靠運輸致富;像小央宗一樣小小年紀就立誌要到“石家莊”讀大學,也許還是個別特例。但唯其有了這一朵一朵並不起眼的茛菪花,那紅遍草甸的光景還會遠嗎?

  知史杜傑駕著那台威武的大卡車,從後麵追上來了。在油路上他停住,跳下車再次來到我們跟前道別。他說,下午還要去另一個方向拖一回貨,不能送我們進城了。他的妻子和姨妹結伴也要去山地裏做事,剩下兩個小女孩依依不舍地跟著我們,行行複行行,到了不得不分手的時候。雨絲停下了,從西邊雲翻霧湧的天際,露出了金箭似的一簇陽光。我對兩個小女孩——其中那個穿迷彩服的假小子女孩,竟然是央宗班上的班長,語重心長地道:

  “央宗、小班長,你們都要好好讀書,讀完小學、中學,長成大姑娘一定要到內地去上大學啊!”

  “我們……要去……”

  兩個小女孩扁扁嘴,流下了眼淚。我們堅持要兩個小女孩先走,我們才肯上路。目送著央宗拉著小班長的小手,越過草場,朝對麵鬆樹林子走去,消逝。這些年在麗江、香格裏拉用巡回影展扶貧,幫助摩梭少女去四川上音樂學院,為佤族生存環境做實事的攝影家若春,大概被小女孩的淚水感動,他說他要步行回城沿途再搞點攝影創作。年輕的小王、小韓自告奮勇陪他一道走。若春攔到一台過路的越野車,把楊老師和我們夫婦送上車,分道揚鑣。

  輕輕地吻過了你

  時間已是八月底,眼看就到九月初大學開學報到,楊堃老師要趕回去上班,在石家莊經營生意的小王、小韓也要回去照管鋪麵,他們都急著去德欽飛來寺,觀賞著名的梅裏雪山。我們夫婦考慮,也不能擔擱若春太多的時間,中甸香格裏拉的其它景點就不去了。在迪慶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鬆讚林寺,因為正在大興土木修葺,我們沒辦法去了。

  那天去納帕海,翻過一個山頭,若春便指點我們遠眺過鬆讚林寺。那是在山穀間一片沼澤的盡頭,遠遠的半山腰上屹立著層層疊疊的藏寺建築,五彩經幡幢幢,尖尖的佛塔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光。遠眺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何況我們還要去拉薩瞻仰大布達拉宮。這天,我們一行六人坐上了自建塘鎮直達德欽的豪華快巴。

  德欽是滇藏交界處最後一座縣城,也是從雲南進入西藏的唯一門戶。從麗江和香格裏拉的車站購票時,我們都打聽到,昆明、麗江、香格裏拉都開通了直達拉薩的豪華快巴、臥鋪快巴,我們夫婦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到了德欽不愁買不到去拉薩的車票。現在唯一的顧慮是,能否順利闖過白茫雪山海拔4500米的風雪口而不被高原反應擊倒。擊倒了,這輩子倒黴別想去西藏,沒擊倒,哈哈兄弟我就一路杏花村,跟夫人到拉薩痛飲慶功的青稞酒。

  快巴駛出建塘鎮,循走過的去納帕海的214國道,馬不停蹄地風馳電掣。納帕海天低雲暗的微笑,連同康巴少女的倩影拋到了身後,留在了記憶中。幾乎一直在爬坡,前麵的山勢越來越高大險峻,盤山公路越來越陡。峽穀間,山嶺上,濕氣像吸足了水的海綿,愈發厚重渾沌,低垂的,卷曲如羊毛的雲團,在車窗外飄過,帶走了你對白茫雪山的遐思與恐懼。白茫雪山是金沙江與瀾滄江的分水嶺,是雲南省麵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峰頂終年積雪不化,山嶺上叢生著以巍巍高針葉林為主的寒帶原始森林。濃見度越來越差,車似一艘遊艇,在森林與雲霧的大海裏航行,我腦海裏突然冒出上世紀初台灣詩人陳蝶衣的一首歌詞:

  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我找不到它的行蹤/隻看到那樹搖風/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我找不到它的行蹤/隻聽得那南屏鍾/南屏晚鍾/隨風飄送/它好象是催呀/催醒我相思夢/它催醒了我的相思夢/相思有什麽用/我走進了叢叢森林/又看到了夕陽紅。

  在森林與雲海中穿行,綿綿霏雨時斷時續,中午時分雨停了,山穀裏出現了一個集鎮,那就是奔子欄。在奔子欄停車,到一個畔河的美麗別致的餐館吃了午飯,遊客放下老半天積集在身體裏的“包袱”,車子繼續上路,再一次登山。又是在森林中,在雲海裏漫長的爬行。

  進入白茫雪山腹地,同車的當地旅客說冬季冰封雪阻,從12月到次年4月大雪封山,一般不能通行汽車。每年夏、秋季才能通車。現在正值夏末秋初的雨季,公路沿線,冰雪消融,到處溪水潺潺。雪山受西南季風控製及青藏高原氣流的影響,氣候垂直差異極大,呈現典型的立體氣候。溫度從南往北逐漸下降,年平均降雨量達6000毫米。森林茂密,物種豐富, 有“寒溫性高山動植物王國”的美稱,無盡的原始森林和完整的自然生態環境,是高山寒帶植物最豐富的天然園地。隨處可見摩天冷杉林帶,窗外林海茫茫,樹冠蒼蓊,偶爾可見聞名於世的雲南八大名花,在山坡山穀裏爭奇鬥豔。不知不覺中駛上了海拔4500米的風雪口,山口上漫坡拉扯著紅紅綠綠的經幡,我夫人和小韓、楊老師都感到耳鳴不適。

  若春趕緊回頭問我:“羅老師,你感覺怎麽樣?”我在欣賞山口的經幡和瑪尼堆,目光在四處搜尋冰峰雪嶺。“沒有什麽。”夫人還不相信,而我的確沒有什麽高原反應,一點都沒有。恐怖的,折磨人的高原反應和4500米的白茫雪山山口,就如履平地地踩在了我的腳下。我得意洋洋地輕輕哼起了《月亮之上》的流行歌曲:“我在遙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的飛翔。昨天以往遺忘,風幹了憂傷,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蒼茫的路上。生命已被牽引,潮落潮長,有你的擁抱就是天堂。誰在呼喚,情深意長,讓我的渴望,像白雲在飄蕩。東邊牧馬,西邊放羊,一摞摞的情歌,就唱到了天亮。”

  地球在飛來寺斷裂

  到達德欽,已是下午3點多鍾。這個滇西北與西藏臨界的小縣城,被裏挾在萬山叢中。公路從奇特的劍戟林立的紫紅岩峰下轉過,驀然看到德欽縣城像一條發亮的大馬哈魚,擠壓在兩座大山的溝壑之中,令人擔心馬哈魚的頭會被山崖夾扁擠碎。往下看,這條魚其實還高掛在懸崖深壑之上,似乎魚尾隻要輕輕一彈,這條魚這座縣城就要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我們的車從魚頭駛進縣城,沿狹窄的魚腸似街道連拐幾個急彎,到達魚腹部的長途車站。我們下了車,第一件事是去票房打聽,從昆明、麗江、香格裏拉開往拉薩的長途車,什麽時間經過這裏,能否提前訂票。售票員的回答如五雷擊頂,讓我這個一心想走滇藏線去西藏的人頓時傻了眼。“德欽沒有直達拉薩的車,昆明、麗江和香格裏拉的長途車不經過德欽。”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定是聽錯了。在麗江、建塘都問過車站,都說有車直駛拉薩,怎麽六月的竹筍變怪(卦)了?

  楊老師在車上結識了兩位到迪慶考公務員的維西姑娘,其中一個姑娘的表姐正是車站售票員。楊堃和小王、小韓找這位售票員表姐訂好了返昆明的票,我也擠過去,問這位售票員表姐“變怪”的事。這位表姐耐心解釋:原來是有去拉薩的長途車,但前不久從奔子欄到芒康的支線柏油路修好通車,從昆明、麗江、香格裏拉去拉薩的車,在奔子欄分路,不再經過德欽了。你們要去拉薩,要麽返回奔子欄等車,要麽等德欽到昌都的車,搭到芒康,再轉南線去拉薩的車。真是生不逢時,出師不利,早來半個月,也許就一順百順。現在要返回奔子欄,走回頭路,於心不願,隻能先去飛來寺,聽天由命了。

  老朋友攝影家安慰我:車到山前必有路,從梅裏雪山去拉薩的大有人在,或拚車進藏,或等去昌都的過路車,到芒康再一站站蹭,反而能欣賞更多的風光景致。去飛來寺還有14多公裏,我們在魚腸般的德欽街邊,隨便吃了些麵點裏腹,便包了一台麵的,直奔夢寐心儀的飛來寺。出城後的公路,說得形象一點,是掛在地球邊緣的一根飄帶。這根飄帶凶險詭譎地纏繞在懸崖絕壁的山腰上,往裏看不見山頂,往外看似乎山門洞開,遠處的山像一堵牆就要撲倒下來。俯瞰車窗下麵,車輪底下就是地獄,就是深淵幽壑。一忽兒,雲霧在車輪底下鋪開,像一床鵝毛毯子遮斷了視線,一種恐懼感油然而生。

  終於到達聲名顯赫的飛來寺。若春說,飛來寺是觀賞梅裏雪山、觀賞明永冰川最好的地方。但現在是雨季,能否看到梅裏雪山、明永冰川的倩影,那隻能靠老天保佑了。飛來寺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梅裏雪山的膜拜者,登山旅遊者。這裏早成了一條一裏多長的半邊街,盡是賓館、客棧,甚至還有咖啡屋、酒吧。據說平常國外遊客、自駕車族、驢友和旅遊團、散客絡繹不絕。現在雖是雨季,這裏的賓館客棧也總是住得滿滿的。若春和小王、小韓夫婦號房去了,我把行李交夫人看管,來到掛滿經幡,有十幾座白色佛塔的公路對麵,想先賭為快地觀賞夢寐久之的梅裏雪山。可是,天公作弄人,雲山霧海,把在攝影圖片中見過不知多少回令人傾倒、令人仰慕的梅裏雪山連綿起伏如金字塔般的尖頂,嚴嚴實實遮掩在後麵。傍晚時節,雲霧像大海的波濤,又似一頭發怒的獅子,炸開長毛,卷揚抖合。一會兒,鉛雲似乎要裂開,就在飛來寺絕壁下麵,撕開了一個大口子……我正站在公路邊沿,驀然發現自己身處危險的斷層之上,腳底下一溜兒垂直沉落數千米。斜坡都沒有,就那麽垂直而下,令人心膽俱寒。啊!地球在飛來寺斷裂,飛來寺建築在斷裂的地球邊上。

  我趕緊從斷裂的地球邊緣——公路的一側退了回來,回到臨街的安全位置,一顆蹦跳的心才落下。這時,若春和小王、小韓把房號好了。我們住進了藏民開設的“紮西客棧”,前麵有一個兩層觀景亭,正對著雲霧後麵的梅裏雪山。我和夫人的標準間在二樓,打開窗戶,透過觀景亭的棱角分明的尖塔,我倚窗等待著,等待那神秘的梅裏雪山、明永冰川,何時能眷顧垂青,讓我一睹她真實的芳容。

  神山雲怒梅裏風

  朋友說觀賞梅裏雪山的最佳季節是1至5月的冬春季節,夏秋雨季經常雲遮霧罩,很難看到雪峰的全景。在飛來寺的暮鼓晨鍾中,她也偶爾一展芳容,這就全憑遊客的運氣了。有的攝影家在這裏住上半個月,背著攝影器材無功而返也是常事。飛來寺的暮鼓大概已經敲過了——飛來寺離我們住地尚有一裏之遙,敲也沒敲聽不到。我們來到客棧的餐廳,正準備用餐,忽地外麵有人高呼:“啊!快來看!”

  我們一窩蜂湧了出去,剛才還是雲翻霧湧的天際,這時卻開了一線天門。那“天門”宛如波斯灣湛藍湛藍的海,海上浮出金光熠熠的異物,開始像一根桅杆,接著似經幡,繼而渲染成了一座名符其實的金字塔。我在心底疑惑:那就是卡瓦格博峰嗎?不可能,那金字塔太高了,高處雲海之上,月亮之上,不可能有那麽高。況且,下麵看不到山體,也許是光影的作弄,是海市蜃樓式的幻影吧!若春在後麵肯定地說:那就是梅裏雪山的主峰,羅老師你們是有福之人了,在雨季一來就看到了神山。我正要夫人趕緊拿出相機拍照,可話還沒落,那神山,那金字塔幻影,就瞬息隱沒消退,天門重新關閉起來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