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活累的曆史讓滿族辮子鑽了空子

在大一統皇權政治下,中國人越活越累,也不管是北方少數民族主政,還是堂屋裏的椅子輪流轉,又回到漢族人手中。總之,越活越累!問題恐怕出在有利有弊,曆史上利多弊少,如今是利少弊多的皇權政治上。曆史在前進,老百姓希望換一種活法,結果紮辮子的滿人入關了。還是活得累,累得最後孫中山一場革命推翻了皇權政治,大一統國家還要繼續下去。

中國人真的是活累了。大明皇帝上吊自殺,皇帝封的遼東總兵平西伯吳三桂有奶就是娘,把敵對勢力引進來做皇帝,他自己又做了大清的藩王。由平西伯晉升平西王,雖一字之改,但把人的氣味全改掉了,完全成了行屍走肉。農民起義軍打進了森嚴壁壘的紫禁城,李自成居然在金鑾殿上宣告稱帝,在皇帝寶座上坐了一天,又拍P股走人。這一切似乎都是一場鬧劇,紫禁城再無尊嚴,金鑾殿成了誰都可以進出的菜園子,皇帝的寶座是可以一甩走人的屎盆子。滿州的多爾袞們,正是趁中原王朝顛三倒四,中原大地亂哄哄狼奔豕逐的大空子,鑽了進來。

明朝是中國皇權急速膨脹發展至頂峰而走下坡路時期。明初,中央設中書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廢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朱元璋廢丞相後,挑選文臣擔任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及東閣等殿閣大學士,協助他批閱奏章。明成祖以後,閣臣權力漸重,形成了內閣製度,事實上擔負了宰相的職權。明朝還改禦史台為都察院,專職彈劾百司;設立六科給事中,負責稽查各部;設立錦衣衛特務組織,進一步加強對官吏和百姓的控製。明晚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貪汙腐化。朝廷黨爭不已,先後出現了“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事件,將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天啟時,東林黨人展開了與閹黨勢力的鬥爭,但遭到殘酷的打擊和迫害。

此後宦官專權,朝政墜入黑暗腐朽的深淵。《劍橋中國史》將這種景況歸結為“政府繼續衰落,雖然不那麽令人注目:衰落是逐漸的,但是是繼續不斷的。” 明朝末年,分權體製經過200年的施行初見成效,皇權下的政府對社會幹預越來越少。地主兼並土地,其中又以皇族、外戚及宦官最為瘋狂。如萬曆時,明神宗的皇莊占地214萬餘畝,明熹宗賜給惠、瑞、桂三王湖廣、陝西莊田每人3萬頃,大宦官魏忠賢占有土地100萬畝以上。明朝末年的官商階級對土地的圈占,驅逐了傳統上保有土地為生的農民,使他們有了新的身份,“吳中之民有田者什一,為人佃作者什九”(顧炎武《別本菰中隨筆》卷二)。大批喪失土地的農民淪為佃戶和奴仆,他們除受到地主殘酷的地租剝削外,還要遭受各種額外的賦役的勒索和盤剝,從而陷於極其悲慘的境地。如所謂“遼餉”,每畝加派至白銀九厘,其數額相當於全國總賦額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還有關稅、鹽課及雜項等加派。官吏地主總是將這些負擔轉嫁給小農,使廣大農民家破人亡。

到了明末的崇禎皇帝,他的龍椅完全架在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上。崇禎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他是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之弟。皇位本來是人人向往的,但是此時的大明江山已是千瘡百孔,病入膏肓,雖有明君能臣在世,亦難扭轉其頹勢了。何況朱由檢自幼生長在深宮,既不了解官場的勾心鬥角,派係之爭;更不了解戰場排兵布陣,殺伐攻略的軍事鬥爭。但是毫無經驗的朱由檢,硬是憑著自己中興的決心,將大明江山延續了17年,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奇跡了。

熹宗駕崩之際,正是克、魏集團活動最猖獗的時期。乳母出身的克氏與大奸大惡的魏忠賢互為表裏,禍亂後宮,把持朝政,不僅害死了熹宗皇帝,也將大明王朝推向了毀滅的深淵。朱由檢對此自然了然於心,在宣布他即位之後,朱由檢由信王府搬入大內,竟不敢食用為他準備的膳食,硬是憑借自己從家裏偷偷帶來的幹糧度過了最危險的幾天,宮中的險惡可見一斑。朝內朝外怨聲載道,崇禎抓住時機,先以迅雷之勢除掉了魏忠賢倚為左右膀的崔呈秀,然後對魏忠賢的爪牙痛下殺手,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最後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魏忠賢自知罪惡深重,在途中上吊自盡了。崇禎皇帝談笑間鏟除了魏忠賢集團,曾一度使大明江山的中興成為可能,但是隨後的一係列錯誤使得他最終沒有實現他中興朝政的夢想。

不僅大明的臣民活累了,就是雄心勃勃登基的崇禎,十幾年的拚搏積重難返,他到後來也活累了。明朝最大的敵人,是東北建州衛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後建立的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滿清政權。此時清太祖努爾哈赤已經去世,太宗皇太極在位。雙方多次爆發戰爭,而戰爭的結果大都是以明軍的潰敗告終。偌大的一個朝堂上竟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元帥,崇禎皇帝對此當然不能甘心。於是他想到了袁崇煥,這個被百姓稱為“袁長城”的人物。當初在寧遠城用大炮打傷清太祖努爾哈赤而使其喪命的就是這個袁崇煥,由於閹黨的迫害,他被迫離職,這次被崇禎皇帝重新起用,自然躊躇滿誌,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恢複大明江山。剛走馬上任,他就把東北防務布置得井井有條。

但袁崇煥的敵人畢竟是蒸蒸日上的後金政權,是多謀善斷的皇太極。而另一方麵,袁崇換的主子是心急、多疑的崇禎,這就決定了袁崇煥不可能有充分的時間去施展他的抱負。更為可悲的是,皇太極的一個小小的反間計,就毫不費力地要了袁崇煥的命。

這個心懷詭計的後金君主,繞過山海關從北京的北麵越過長城,兵臨北京城下,袁崇煥率部回京勤王。正當袁崇煥部開到北京城外的時候,清軍突然鬼使神差地出現了,給崇禎造成了假相,是袁崇煥引清軍來攻城的。城上堅守的明軍奉命緊閉城門,不準城外的兄弟部隊進城,千裏奔襲而來的袁軍此刻已是筋疲力盡,他們既不能進城休整,又要麵對強大的八旗軍隊,但是袁崇煥還是成功地指揮打退了清軍的進攻。是夜,皇太極派手下心腹將領在明軍俘虜麵前大肆宣揚如何與袁崇煥約定獻城投降,然後故意放俘虜逃跑。俘虜怎知是反間計,回城後一層層匯報上去直達崇禎皇帝禦前。本就多疑的崇禎,把幾件事聯係起來一想,便認定袁崇煥必是漢奸無疑,於是將袁崇煥騙進城內,打入大牢,並於數月後淩遲處死。從此,明朝失去了唯一的東北屏障,袁崇煥之死為滿人入關撕開了一條口子。

明朝末年,出現了“三日同列”的局麵,第一個,北京以崇禎為首的明政權;第二個,沈陽以皇太極為首的清政權(天聰十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改元崇德);第三個,乃是西北以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農民政權。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做過屠夫。《明史·流賊·李自成傳》載:“自成為人高顴深頰,鴟目曷鼻,聲如豺,性猜忍,日殺人,斮足剖心為戲。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艱苦。”既然把他打成了流賊,自然是一副賊相,但他不好酒色,能與部下同甘共苦,這是他強過朝廷文臣武將的地方。李自成的舅父老闖王高迎祥,是陝西十三家七十二營農民義軍首領。舅父被俘就義之後,李自成被公推為新闖王。黑暗的政治統治和殘酷的經濟剝削,使明末社會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各種災荒連年出現,甚至於產生“民相食”的現象。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李自成“闖王”大旗一舉,隨從依附者迅速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千軍萬馬。他東征到達西安,稱王,國號為大順,改元永昌。《明史》如此說:“籍步兵四十萬,馬兵六十萬。兵政侍郎楊王體為都肆,出橫門,至渭橋,金鼓動地。令弘文館學士李化麟等草檄馳諭遠近,指斥乘輿。是日,大風霾,黃霧四塞。事聞,帝大驚,召廷臣議。”李自成的百萬大軍讓崇禎嚇破了膽子。

明朝廷對農民軍的戰績,要遠遠好於對清軍的戰績。中國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似乎有了傳統。明軍的將帥如洪承疇、陳奇瑜、孫傳庭、盧象升、熊文燦都有對農民軍的赫赫戰功可誇。陝、晉、豫、湖廣、蜀總督兵部右侍郎陳奇瑜把農民軍逼入車箱峽,險些讓李自成、張獻忠困死其中。闖王用詐降計終於轉危為安,一路東進,在崇禎十七年包圍了北京城,焚燒昌平的明十二皇陵。延續276年的明朝,並非亡於取而代之的清廷。崇禎皇帝是被李自成射中皇宮西華門楣的箭,嚇死了。

聽貼身太監說農民軍攻入了紫禁城,崇禎皇帝將皇子托付給了外戚周奎、田弘遇,下令周皇後(崇禎皇帝正宮皇後)、張太後(熹宗皇帝皇後,崇禎的皇嫂)自盡,並親手砍死了袁貴妃,砍傷了自己的女兒,然後匆匆逃到煤山,在壽皇殿東側的一顆歪脖子樹上自盡身亡,在對麵陪伴他上吊的有貼身太監王承恩。

李自成占領北京以後,加強了大順王朝政權的建設。大順軍在各地建立的府、州、縣政權也愈來愈多。起義軍設“比餉鎮撫司”,對貴族、官僚及大地主嚴加鎮壓,以暴力手段迫使貴戚大臣、貪官汙吏交出資財。在“均田”口號的推動下,一些地區的農民還奪取了地主的土地。但是,農民軍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在北京的劉宗敏等人漸趨腐化。在四川的張獻忠開始稱帝,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農民軍內部分裂,他們不可能建立新的中央王朝取代明朝。而崇禎帝在江南的堂兄弟朱由崧、朱由榔,雖先後建立南明小王朝,但都抵抗不了清軍的南下掃蕩。

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病死,福臨嗣位,改元順治。順治即位時僅6歲,由叔父多爾袞攝政。闖王在北京滿足於已有的成果,部將追求享受,軍紀逐漸鬆懈。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打駐守山海關的明將遼東總兵吳三桂,吳三桂乞降清軍。在多爾袞出兵協同作戰的情況下,吳三桂打敗李自成,遂引清兵入山海關。是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次日,李自成的大順軍撤出北京。隨即,清兵進入北京,正式向世人宣告大清國的建立,取代大明朝,仍定都於北京。

中國人真的是活累了。大明皇帝上吊自殺,皇帝封的遼東總兵、平西伯吳三桂有奶就是娘,把敵對勢力引進來做皇帝,他自己又做了大清的藩王。由平西伯晉升平西王,雖一字之改,但把人的氣味全改掉了,完全成了行屍走肉。農民起義軍打進了森嚴壁壘的紫禁城,李自成居然在金鑾殿上宣告稱帝,在皇帝寶座上坐了一天,又拍P股走人。這一切似乎都是一場鬧劇,紫禁城再無尊嚴,金鑾殿成了誰都可以進出的菜園子,皇帝的寶座是可以一甩走人的屎盆子。滿州的多爾袞們,正是趁中原王朝顛三倒四,中原大地亂哄哄狼奔豕逐的大空子,鑽了進來。

多爾袞們抱著小皇帝順治爺,在李自成剛坐過又甩了的“屎盆子”上一坐,便開始調兵遣將去撲殺各地的農民軍,以及反清抗清的南明小朝廷和形形色色的反抗勢力。李自成率軍經山西撤到西安,次年初,清軍分兵兩路攻打陝西。李自成再撤退到湖北。四月,李自成被地主團練襲殺。清軍隨之向大西政權進攻。順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張獻忠在西充(今屬四川)遭到清兵襲擊,兵敗犧牲。

明末農民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卻產生了重大的曆史意義:起義軍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擊了地主階級,調整了生產關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起義軍第一次明確提出“均田”的口號,將農民的平等要求集中到土地問題上,表明農民戰爭進入到了以反對封建土地所有製為鬥爭目標的階段;起義軍提出“公平交易”的口號,反映了工商業者的利益,順應了商品貨幣經濟發展的要求。

然而,多爾袞們像一頭闖進磁器店的野獸,脫不去蠻古不化的野性。他們對大明遺留下來的文明古國,采取燒殺搶掠“圈地”“薙發令”的落後政策,激起了各地各階層人民的激烈反抗。在清初,既有南明福王、魯王、唐王及桂王政權的抗爭,更有廣大人民群眾的不屈不撓的反抗,產生了史可法、黃道周、瞿式耜、李定國等許多民族英雄。隨著清王朝不斷的武力鎮壓和統治政策的調整,到康熙初年,各地起義才基本消失。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