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可圈可點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曆史上開國皇帝解決功臣問題的一個典範。它既消除了患難與共的君臣之間血腥的大殺戮,又避免了晚唐五代滅亡的覆轍。解除兵權後的開國元勳,有優厚的俸祿,多買良田美宅,終其天年。而國家消除了禁軍將領發動兵變和藩鎮割據分裂的隱患,用統一集權之策,消滅了地方割據勢力,堵塞了曆史上外戚、後妃、藩鎮、大臣、宦官的專權、奪權的漏洞,使大宋王朝科技發達、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成為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具有高度文化成就的重要朝代。

陳橋兵變,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中原由亂到治,由分裂走上大統一,曆史意義極為重大。宋太祖建立大宋之後,製定了長治久安的治國方針,穩定了局勢,先後平定了李筠、李重進的叛反,征服了南唐,基本上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混戰局麵,使百姓過上了安定生活,完成了柴世宗的未竟之業。為了鞏固政權,趙匡胤把地方的軍權、用人權、財權都收歸中央,由皇帝親自掌握,進一步加強了封建專製的中央集權製,使宋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宋太祖趙匡胤祖籍河北涿郡,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出生在洛陽的夾馬營。長大成人後,“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宋史·太祖本紀》)他學習騎馬射箭,總是出人頭地。他經常騎馬不上銜勒,有一次騎著匹烈馬飛速衝上城牆的斜道,他的額頭碰到城門樓,摔了下來。人家都以為他的腦袋肯定摔破了,誰知他從地上一躍而起,追上烈馬繼續衝到城牆上,一無所傷。

趙匡胤開始闖蕩天下,來到襄陽,住在一個寺廟裏。有一位老僧,擅長術數,看了趙匡胤的相貌,對他說:“吾厚贐汝,北往則有所遇矣!”指點他北去,一定能遇到好的機會。果然,當時柴世宗的父皇征剿李守真,趙匡胤應募入伍,開始補東西班行首,後來拜滑州副指揮。柴世宗即位,他成了禁軍頭目,從此跟隨柴世宗南征北戰。在對北漢的高平戰役中,他立下赫赫戰功,拜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接著征淮南、征壽春,英勇善戰戰功卓著的趙匡胤,被柴世宗拜為檢校太傅、殿前都檢點。柴世宗病故,柴宗訓即位時,拜趙匡胤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做了宋朝皇帝的趙匡胤,依靠他手下幾員猛將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等人,統帥大軍平定天下。第一步剿滅在山西澤(今山西晉城)、潞(今山西長治)的後周殘餘勢力李筠;在揚州的後周將領李重進。第二步,采取“先南後北”的策略,先後攻滅荊南、湖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國,然後北上防禦契丹。

國家基本完成統一以後,趙匡胤總結曆史經驗教訓。過去很多朝代立國以後,為了避免出現像他一樣“陳橋兵變”的軍事政變,都采取誅殺開國功臣的辦法。秦始皇、漢高祖都殺了很多功臣。唯一沒有宰殺功臣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他采用的是軟的一手——“聯姻”的辦法,也就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功臣的兒子,使皇帝與功臣成為親家。皇室與開國元勳聯為一體,當然就沒人起來造反了。

劉秀的“柔道”玩得爐火純青,不是“妻子豈應關大計”,而是妻子可以安天下,誰再造反,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可能成功了。但曆史的發展似乎愛跟人開玩笑,劉秀來軟的,大臣也來軟的。開國之臣的確沒有通過造反這種流血的手段去奪取權力,但通過“和平過渡”的方式,實在是太微妙了。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曆來皇帝多短命,所以多立年幼的皇帝,大者十多歲,小者才幾歲。兒皇帝不懂事怎麽辦?靠太後,太後靠娘家的父兄——也就是開國功臣的後代。於是,這權力還是落到了開國功臣的手裏。東漢一朝的後半個時期,不是外戚專權,就是宦官專政,幾乎沒有正常過。最後,還是何氏外戚與宦官十常侍爭權,把東漢給滅亡了。

宋太祖想到這裏,禁不住出了身冷汗。他的性格和他的為人既不想殺戮功臣,又不能像劉秀那樣玩“柔道”,搞什麽聯姻。他要采取比較人道的,也就是儒家的手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撲滅了揚州李重進的叛亂之後,他就以自己曾經擔任過殿前都點檢這一職務為由,說是出於避嫌或是避諱,解除了慕容延釗的這一職務,從此禁軍中的這一最高職務就消失了。但趙匡胤仍不放心,他覺得禁軍中的高級將領如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人雖然曾經擁立過自己,但他們在軍中日久,根基益深,自己如果出征在外,實在放心不下,於是,他想出了一條解除他們兵權的計策。

就在這一年的七月,趙匡胤專門設宴,把石守信等人招來一起飲酒。在酒會上,趙匡胤特意勸大家開懷暢飲,在酒酣耳熱之際,趙匡胤忽然屏退左右,裝出一副深有感慨而又推心置腹的樣子,長歎一聲說:“朕若不是靠你們出力,哪裏能當皇帝?但你們不知道,當皇帝也真是太難了,倒不如當個節度使痛快些。朕啊,晚上就從來沒有睡過安穩覺!”石守信等人一聽,覺得惶惑不解,連問為什麽。趙匡胤說:“這還不明白嗎?這個皇帝的位子誰不想坐呢?”趙匡胤話中有話,明擺著是懷疑將領們有謀權篡位之心,石守信等人慌忙跪下叩頭,問道:“陛下怎麽這麽說呢?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趙匡胤說:“你們是沒有異心,但你們怎麽知道手下人不貪圖富貴呢?一旦有人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是不想當皇帝,也推脫不掉啊!”

石守信等人一聽,嚇得汗流浹背,慌忙跪下,頓首哭道:“我們這些人愚昧得很,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請求陛下給我們指示一條生路。”趙匡胤見火候已到,就緩和了一下緊張氣氛,真心地勸他們說:“人生好比白駒過隙,飛逝而過,所好者也無非就是富貴,不過想多積錢財,厚自娛樂,遺福子孫。你們何不釋去兵權,出外當個地方官,再多買些良田美宅,多置些歌兒舞女,日夜宴飲,以終天年。該是多好的事啊!”趙匡胤這一番話,說得石守信等人茅塞頓開,馬上謝恩。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輝等人功臣上表稱病,請求解除兵權。

趙匡胤一見大喜,當即批準了他們的請求。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典故。故事到此並未結束,皇帝身邊的危險消除了,但還有各鎮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問題。為了這件事,宋太祖心裏總不大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換了五個朝代,沒完沒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這到底是什麽道理?”趙普想都不想就說:“道理很簡單。國家混亂,毛病就出在藩鎮權力大大。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宋太祖連連點頭稱善,讚賞趙普的見識。

過了一段時期,又有一些節度使到京城來朝見。宋太祖在禦花園舉行宴會,又是酒過數巡之後,趙匡胤說:“你們都是國家老臣,現在藩鎮的事務那麽繁忙,還要你們幹這種苦差事,我真過意不去!”

其中有個機敏的節度使馬上說:“我本來沒什麽功勞,留在這個位子上也不合適,希望陛下讓我告老回鄉。”也有個節度使不知趣,嘮嘮叨叨地把自己的經曆誇說了一番,說自己立過多少多少功勞。宋太祖聽了,直皺眉頭。

第二天,趙匡胤把這些節度使的兵權全部解除了。收回地方將領的兵權以後,建立了新的軍事製度,從地方軍隊挑選出精兵,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製。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通過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定下來。那麽,用什麽樣的人來代替這些人做禁軍的將領呢?條件有三:一是資曆淺;二是威望不高;三是能力不強。再加上一種新的統治方法:使之相互牽製,各個單線管理。其後的結果是,趙匡胤穩定了內部,集中精力向南向西發展,迅速平定了南方與西方的割據,建立了穩固的北宋王朝。

此後,在整個北宋乃至南宋王朝不僅沒有發生禁軍兵變,就是一般的軍事叛亂也不多見。宋太祖趙匡胤的這一招的確有效,能夠保數十代趙宋王朝,實在“英明”得很!隻是有一條,那就是宋代由此對武將的權力限製很嚴格,使得武備鬆弛;對於文職官員,不僅在權力上,就是待遇上也比同級武職官員高得多。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曆史上開國皇帝解決功臣問題的一個典範。它既消除了患難與共的君臣之間血腥的大殺戮,又避免了晚唐五代滅亡的覆轍。解除兵權後的開國元勳,有優厚的俸祿,多買良田美宅,終其天年。而國家消除了禁軍將領發動兵變和藩鎮割據分裂的隱患,用統一集權之策,消滅了地方割據勢力,堵塞了曆史上外戚、後妃、藩鎮、大臣、宦官的專權、奪權的漏洞,使大宋王朝科技發達、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成為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具有高度文化成就的重要朝代。

秦皇漢武以來,幾乎無一不是以武治文,但到了這位宋太祖趙匡胤這裏,卻是以文治武,重文輕武了。因此,宋朝的武備一直積弱不振,不斷受到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金、遼、西夏的侵擾,為大宋王朝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