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由尊道到尊儒的唐太宗

李世民與楊廣,有著一半相同的母係血統。這兩個表舅甥,都一樣有才華,同樣在20 歲左右就領兵打仗,身為行軍大元帥,南征北戰屢戰屢勝;同樣以不太光彩的手段坐上皇帝的寶座。為什麽兩人在曆史上的地位有天壤之別,一個是公認的盛世明君,一個被說成暴虐昏君呢?

唐太宗李世民無疑是個幸運兒,父親唐高祖從表弟隋煬帝楊廣手中接過大隋江山,建立大唐。而李世民幾乎采取了他表舅楊廣同樣的方式,發動玄武門之變,將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殺死,此後順利繼承高祖之位而開大唐盛世,成為中國大一統曆史上最負盛名的開明君主。李世民與楊廣,有著一半相同的母係血統。這兩個表舅甥,都一樣有才華,同樣在20歲左右就領兵打仗,身為行軍大元帥,南征北戰屢戰屢勝;同樣以不太光彩的手段坐上皇帝的寶座。為什麽兩人在曆史上的地位有天壤之別,一個是公認的盛世明君,一個被說成暴虐昏君呢?

這隻能說隋煬帝楊廣的運氣很不好,隋帝國隻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何況他又是亡國之君。他和父親雖然曾經一度將國家建設得極為富庶,在中國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但畢竟王朝時間太短,來不及抓意識形態,讓文人墨客為大隋朝、為楊堅楊廣父子樹碑立傳。另外,恰恰取而代之的是表親家的李唐。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立即宣布要“以隋為鑒”,這是別有用心的,一下子就把隋朝、隋煬帝定位在反麵教員的位置。大唐立國兩百多年,有的是時間修隋史、唐史,這褒貶之詞就隻能由人去說了。李世民還有大占便宜的地方,那就是他心胸開闊、納諫如流的人格魅力。

說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表兄弟,那是有根據的。他們同屬著名的關隴集團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之後,楊廣的祖父是楊忠,李淵的祖父是李虎,母係都出自西魏大司馬獨孤信家族。獨孤信共生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大女兒為北周明帝皇後,四女兒為唐高祖的母親元貞太後,七女兒為隋文帝皇後。按母係血緣,隋煬帝楊廣當然就是唐高祖李淵的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的表舅。隋煬帝被害後,時任太原留守、唐國公的表兄李淵(比楊廣大三歲),打著為表弟楊廣報仇的旗號,在太原起兵;占領大興城後遙尊在江都蒙難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攻入長安後擁立楊廣的孫子、留守西京的代王楊侑為恭皇帝,開始率兵清剿農民起義部隊。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受禪後即皇帝位,建立了唐王朝。為了表明唐代隋之順天應人,後來李淵刻意強調隋煬帝的惡政,同時又標榜自己將複活隋文帝開皇年間的政治,以盡力收攬人心。

秦王時期的李世民和身為晉王的楊廣,為父皇的一統江山都做出過功不可沒的巨大貢獻。前麵說過,楊廣為行軍大元帥時,統帥51萬軍馬,僅用不到一個月時間便掃清江南的陳國;而李世民為東征大元帥,僅統帥3萬人馬攻打東都洛陽,在虎牢關以少勝多大敗農民義軍夏王竇建德30萬大軍,活捉竇建德,並迫使洛陽的隋將王世充打開城門投降,為大唐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要說早期的功勞,李世民與楊廣旗鼓相當,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屠殺兩個兄弟最終取得皇位,在史學界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奇怪的是並沒有人求全責備地怪罪李世民,無論史書還是野史、稗史、曆史小說,都為李世民的殺兄屠弟開脫。無非是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元吉,勾結後宮嬪妃,在皇帝麵前挑撥離間敗壞秦王,並且磨刀霍霍要殺掉秦王。李世民是迫不得已,為了大唐江山社稷,在兄弟先動手的情況下,發動玄武門之變,是一種自衛行為。

楊廣呢?被扣上荒淫暴君的最主要依據,是他弑父殺兄,喪盡人倫。一般的說法是楊廣使病重的父皇神秘死亡,並矯詔令兄長、廢太子勇自殺,然後登上皇位。但是細究史料,並沒有發現任何楊廣弑父的可靠記載。連刻意貶低隋煬帝的《隋書》,也避開了楊廣弑父之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說:“俄爾上崩,故中外頗有疑論。”並未作肯定的結論,隻因為文帝死得突然,稍存疑慮罷了。然而,在唐太宗匯集他和他的名臣的政治問答的《貞觀政要》一書中,將隋煬帝完全描繪成了一個十足的暴虐形象。在貞觀十年(636年)編成的《隋書·煬帝本紀》中,對這位李唐的表舅楊廣作了如下評價:“淫荒無度,法令滋章,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不知其罪……自肇有書契以迄於茲,宇宙崩離,生靈塗炭,喪身滅國,未有若期之盛也?”

如此近乎謾罵試的評價,為中國史書所少有。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李世民的確也是這麽想,這麽做的。他東征攻克洛陽東都後,帶著秦王府幕僚房玄齡、杜如晦、李世勣、尉遲敬德等巡視隋宮殿,來到西苑。雖名花異卉落英繽紛,珍禽異獸所剩無幾,但殿閣樓台猶在。苑內有人造海,周長十餘裏,有人造蓬萊、方丈、瀛洲諸山,高出水表百餘尺。聽說秋冬時節,草木凋零,隋煬帝命宮女剪彩為花為葉,綴於枝條,打扮得如春天般妖嬈。李世民聽宮人說到此,感歎不已地道:“逞奢侈之心,窮人間極欲,哪有不亡之理?”

李世民的成功,還基於父親李淵以來的尊道到尊儒的轉變。李唐奉道教創始者李耳為始祖,奉行黃老的無為而治是很自然的。但李世民是“打”出來的,是靠宮廷政變走上皇帝寶座的,他不可能“無為而治”。他總結了隋朝滅亡的教訓,真心誠意地要“以史為鑒”。還在玄武門事變之前,他就在秦王府西宮設立文學館,收羅天下文士,讓王府屬官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褚遂良等出以教授,教授儒學經典。當時著名的有“十八學士”,計有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長史唐儉、文學虞世南、褚遂良、姚思謙、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谘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於誌寧、軍谘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孔子後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皆以本官兼任文學館學士。李世民供學士珍膳,恩禮優厚,讓著名畫師閻立本為十八學士圖像,讓褚亮寫讚辭。士大夫得其入選者,時人謂“登瀛洲”,榮耀無比。十八學士分三班日夜值宿。李世民每天辦完公務,便來到文學館與諸學士討論典籍,檢討秦漢特別是隋亡的得失,謀略政事,常常午夜方寢。文學館實際上成了李世民政治上的顧問決策班子。

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他不僅重視人才,善用人才,而且心胸開闊到能重用曾經是敵方陣營反對過自己的人才。原來在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門下當過三朝宰相的裴矩——此公很有些能耐,隋文帝時代官至吏部侍郎,主持過西域與隋口岸通商互市,編撰過一部《西域圖記》,述四十四國情事;後被隋煬帝拜為黃門侍郎參予朝政做了宰相;隋煬帝退避江都,宇文化及扶楊侑稱帝,他還是宰相;宇文化及敗亡,他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所俘,還是讓他當尚書右仆射。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不僅沒有殺這位老頑固“三朝宰相”,還重用他為檢校侍中、民部尚書,是皇帝身邊權重的親信。李世民打江山統一天下的很多幹將,如秦叔寶、李勣、程咬金、尉遲敬德等等,大都是從李密瓦崗寨農民義軍中,不打不相識投降過來的,照樣得到唐太宗的重用。

最為人稱道的是李世民重用魏征。魏征的“反骨”是顯而易見的,他先投奔瓦崗寨,而後又成竇建德的記室,歸唐以後又成了太子李建成的東宮洗馬,是太子與秦王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智囊人物。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把他從長孫無忌的刀下救了出來,魏征就此撿了條小命。從此,唐太宗與魏征成了中國曆史上最親近、最矛盾的明君名相。

魏征對孔孟儒學的為君之道很有研究,天生一幅惜天憐人的好心腸。但他脾氣耿直得天不怕地不怕,眼裏揉不進沙子,碰到不順眼的事、害民的事,就是天皇老子他也要死諫硬諫。李世民本來雄心勃勃要借重魏征、十八學士中的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開創一個貞觀盛世。貞觀二年六月,關內大旱為害,蝗蟲肆虐。這天,李世民與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近臣在西內苑散步,談論備荒救災之事。房玄齡說:“開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許賑濟,而令百姓就食山東,比至末年,天下儲積可供五十年。煬帝恃其富饒,侈心無厭,卒亡天下。但使倉庾之積足以備凶年,其餘沒什麽好擔心的了。”李世民不同意房玄齡的說法,他道,“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 魏征在一旁答道:“人君雖聖哲,猶當虛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李世民很欣賞魏征的話,說:“前事不遠,朕屬師之。”

這時,苑中樹木花草上有蝗蟲蹦跳,李世民捕捉了數枚,舉了起來道:“民以穀為命,而你食之,寧讓你食朕之肺腸。”接著把蝗蟲送到嘴邊,準備吞噬。房、杜等人急諫萬萬不可,惡物吃了染疾!李世民卻道:“朕為民受災,何疾之避。”還是一口將蝗蟲吞了。當年蝗蟲在京城竟未成災,有人說是皇帝一片誠心感動了上蒼。後來派遣馬周等欽差去全國各地巡視災情,賑濟糧食。李世民在西苑召見馬周等欽差大臣時,他和長孫皇後正在西苑鋤草耕作。

李世民的確能愛民如子。他愛惜財力,決不像隋煬帝那樣為了發展經濟,不顧客觀能力一再搞大兵團作戰,強征徭役,增加百姓的負擔。貞觀初年國庫還不殷實,他不建新皇宮,就用隋朝留下的地勢低窪陰濕的大興宮。為節省開支,也為人道主義,一次裁減舊隋宮宮女三千人,讓其回家與親人團聚,結婚生子。太上皇父親有風濕病,有大臣提議為太上皇在龍首源高處建一新宮,以盡孝道。但李世民以百姓生活還很困苦,一直拖著,等後來國力強大建起新宮,父皇駕崩之前都沒能住上新宮。

由於皇帝以身作則,有膽有識善拿主意的魏征,每犯顏苦諫,逢李世民怒盛,魏征仍神色不移,往往使得皇帝都畏懼他三分,不得不收斂霽威。魏征好幾次隨駕皇帝去郊外祭告天地,上祀圜丘。有一次在回來的路途上,魏征對皇帝說:“聽人家說,陛下欲幸終南山,或去驪山遊玩,龍車禦輦都準備好了,聖上一直沒有去,這是為什麽?”李世民笑道:“初實有此心,唯畏卿嗔諫,荒廢了朝政,所以數次都中輟了。”有一次,李世民得到外臣晉獻的一隻鷂子,他愛不釋手,把鷂子放在包了皮圈的胳膊上,來到內苑遊玩。那正是秋涼時節,他穿著寬大的袍服,遠遠看到魏征來了,他怕魏征諫言他玩物喪誌,急切之間,心愛的鷂子沒處放便藏匿在懷中,用袍子嚴嚴實實遮掩起來。當時皇帝身邊隻有顯德殿大太監汪雲跟著,他又是擼嘴,又是蹬足,示意汪雲不要露出了破綻,讓魏征抓住把柄。魏征並不知道這些事,他滔滔不絕向皇上稟報朝政,事情說完走了,李世民一看,袍袖裏藏著的愛鳥早就悶死了。

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他征戰一生,在戰場上是萬人不敵的小秦王;然而做了皇帝以後,他以施行儒家仁政為己任,愛民惜財,納諫如流,兼聽則明——兼聽諸大臣和諫官的意見,決不搞個人獨裁。他對深謀遠慮、見識卓絕的名相魏征,甚至由放縱而到懼怕的地步。貞觀後期國泰民安,他想效法漢武帝去泰山封禪,又被魏征強諫,話說得很難聽,氣得他回到長孫皇後身邊,大喊:“朕要宰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問清楚皇帝生氣的原因,她跪在皇帝跟前,向皇帝致賀。李世民氣猶未消,問有什麽可賀的,長孫皇後說:“主明臣直;今魏征如此一再直諫,皆由陛下英明所致,妾能不賀?”意思是皇帝英明,大臣才敢進諫,說得李世民的氣全消了,轉而高興。他不僅沒有責罰“鄉巴佬”魏征,反而設宴於丹霄殿,大大賞賜了魏征。當然,他的泰山封禪之舉也就不了了之。

唐太宗李世民征戰一生,締造了與如今中國版圖大體相同的大唐帝國。他是中國曆史上愛民惜財、納諫如流、兼聽則明的具有人格魅力的皇帝。他與貞觀朝的幾位名相創造的國富民強、文化繁榮、萬國來朝的貞觀和諧盛世,像一顆燦爛的明星永遠懸掛在中國大一統曆史的天空。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