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荒村幽靈 (十二)

  2007年3月5日上午9點

  按照昨天晚上電話裏的約定時間,胡鋒準時叩響了陳教授家的房門。

  陳教授單身,是全國赫赫有名的心理學專家,也是南都市十大名人之一。在一次犯罪心理學的研討會上與胡鋒結識。陳教授在那次研討會上的即興演講博得了那天在場與會者的一致好評,胡鋒還在會後向他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讓陳教授記住了胡鋒。

  “胡鋒,不要問我是聽誰說的,總之你的名頭現在是很響呀!”

  陳教授正坐在一塊清油塗麵的大樹根前泡工夫茶,他抬起用鑷子夾著茶杯的手示意胡鋒坐在他的對麵。

  “陳教授,聽您這麽一說,我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胡鋒端起陳教授為他斟滿的茶杯一飲而盡,茶香撲鼻。

  “胡鋒,你還記得你曾經向我提出的那個問題嗎?”

  胡鋒說:“當然記得,可惜那次您趕時間飛上海,隻給我留下一張名片,後來又由於工作太忙,遲遲沒有時間向您當麵討教,今天總算能坐下來麵對麵地和你好好聊聊啦!”

  “我也一直想要問問你,你之前所提出的‘第三種可能’指的又是什麽?”陳教授說:“說實話,我甚至不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麽意思,但我的直覺告訴我,你所提出的這個問題一定很有挑戰性。”

  “我所謂的‘第三種可能’是指超出我們人類目前還沒有觸及到的某些未知領域:它有可能包含一類特殊的人群、一些異常的事物,以及一種難以想象的能量等等,總之它們不在我們的思考範疇之內,或者說是被我們先人為主地忽略了。”胡鋒說:“您知道,我們人類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隨著科技的發展,犯罪的手段也正在逐步升級,犯罪再也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流血和死亡,它正向著智慧型的技術手段而演變,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現在的跨國集團,惡勢力就像一隻龐大的章魚,其觸角已經延伸到各個領域,這其中不乏包括一些高精尖的科學機構,在這樣一種複雜的背景之下,如果某一個犯罪組織所擁有的技術手段能在我們之前發現那些未知領域並加以研究和利用,您想,一但這樣的事情發生,那對於我們來說,除了用‘第三種可能’假設之外,還能有什麽辦法呢?”

  陳教授連喝掉三杯鐵觀音,連聲道:“有意思,太有意思了!胡鋒啊!真沒看出來,你的這個問題很超前啊!你說得沒錯,就連A組織,不也有無法偵破的異案嗎?”

  胡鋒完全沒有想到陳教授竟然也知道A組織,這讓他不禁心生疑慮。A組織可不是一般人能夠知道的,反過來講,知道A組織的,也絕非一般人。

  想到這裏,胡鋒趕緊錯開話題:“陳教授,我今天來是想跟您聊聊另外一件事。”

  “聊聊?”陳教授的雙眼在一瞬間裏從胡鋒略顯焦慮的臉孔上掃過,轉而朗聲大笑,然後說道:“我知道你為什麽沒有用‘請教’二字,因為你怕我無法針對你即將說出來的這件事給予你一個準確的答案,所以你改用‘聊聊’,既然是聊,那麽有沒有答案、答案的對與否、也就無所謂了,我說的對嗎?”

  果然是心理學家,就連胡鋒這種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在想些什麽他都知道。如果往歪處想,這種人實在是太可怕了!他能輕而易舉地讀懂你的心思。難道他會讀心術?

  “沒想到我的心思被你一眼就看穿了!”胡鋒接著解釋道:“陳教授,我沒有不信任您的意思,主要是因為我要說的這件事情有點怪,就連它是否屬於心理學範疇之內的我都吃不準,所以,出於尊重,我實在不敢用‘請教’二字。”

  “哦?”陳教授的興趣大發,十分嚴肅地問道:“那也就是說,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在學術界,它的歸類會十分模糊咯?”

  “正是。”胡鋒回答。

  “好了,我們閑話少說,既然你找到我,則說明這件事情至少有一部分是屬於心理學範疇的,你快說吧!”陳教授催促道。

  “我這裏有一首歌謠,您先聽一下!”

  胡鋒從口袋裏拿出手機,然後開始播放。

  櫻美的歌聲響起,然後是一陣緊密輕微的腳步聲……過了一會,歌聲嘎言而止,接著是一片尖利的驚叫聲……

  “能告訴我您聽完這首歌謠之後的感覺嗎?”胡鋒問。

  “詭異。”陳教授問:“那一陣腳步聲又是怎麽一回事?”

  胡鋒說道:“它不僅僅是一首歌謠,還是一個遊戲,幾個女孩子當時正在給我做現場示範。”

  “現場的空間一定很有限,燈光應該也不是很明亮,所以當她們在做完這個遊戲後,都產生了恐慌的心理,”陳教授分析道:“是感官和心理上的雙重作用,使她們發出最後麵的那一片尖叫聲。從心理學上分析,如果把當時現場的環境、氣氛、聲音、統稱為一個氣場,那麽這個氣場對於她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這也就符合了人類對於陌生環境本能懼怕的基本特征。”

  “陳教授,如果把現場搬到大山深處,或者是一個較為荒涼的地界,那麽這首歌謠有沒有可能給人的身心造成強烈的刺激,從而表現出煩躁、絕望之感,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呢?”胡鋒問。

  “我明白你的意思,”陳教授說:“從心理學上來講,韻律確實能給人帶來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聲音的表現形式是通過特有的頻率在空氣中傳播,通常我們把這種頻率叫做音頻。說得再抽象一點,每一種生物都是通過自有的一種頻率來交換信息的,如果我們能夠破譯這種頻率,那麽也就不難知道它們在說些什麽了。當然,頻率的破壞性也是相當驚人的,特工人員可以利用特製的音頻進行暗殺活動,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次生波。而韻律卻與音頻不同,音頻必須要通過某種媒介,比如電話,或者喇叭等等,它必須要製造超出人類所能接受的聲音頻率,才能到達傷人的效果。韻律帶給我們的卻是一種精神上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的所有情緒都能通過韻律表現出來,而針對單一個體又不能一概而論,至少這首歌謠沒有給你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吧?!”

  “我跟您一樣,隻是覺得它的韻律有些詭異而已,”胡鋒接著說:“您的上述理論對於‘韻律傷人’是持否定態度的對嗎?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您的分析呢?”

  “至少目前我的態度是這樣的,”陳教授沉思片刻,話鋒一轉:“當然,也不排除你所謂的‘第三種可能’。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國外就曾發生過這樣一起絕無僅有的案例,這起案例曾讓當時著名的精神學家、心理學家、甚至是靈學家為之困惑,後來人們管這起案例叫做‘死亡之歌’。”

  “死亡之歌?”

  胡鋒一聲驚呼,剛剛喝進去的茶水差點噴出來。

  “是匈牙利的作曲家‘賴熱·謝賴什’於1933年譜寫的一支歌曲。由於歌曲中流露出懾人心魄的絕望神緒,導致數以百計的人在聽完這首歌曲後選擇了自殺,作者也因而被監禁了長達十八年之久。”陳教授接著說:“曾在網上流傳的‘黑色星期天’說的正是這支歌曲,‘黑色星期天’是當時的發行商們所用的一個名字,‘死亡之歌’才是這首歌曲的原名。”

  “‘死亡之歌’的曲譜原稿早已被幾十年前的匈牙利當局所銷毀。自殺事件發生之後,匈牙利當局非常果斷地查封了發行這支歌曲的出版商,而已經流向民間的“死亡之歌”的原聲版也被匈牙利當局及時收繳,這才避免了它在民間的廣為流傳和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如此說來,網絡上流傳的‘黑色星期天’都是盜版的?所以才沒有產生那麽大的殺傷力?胡鋒問。

  “都是後來樂商們出於商業目的通過想象製作出來的,掛羊頭賣狗肉而已,真正的‘死亡之歌’又怎麽會在網絡上流傳呢?”陳教授長歎一聲,幽幽說道:“真想知道作者是在怎樣的一種狀態之下完成這首曲子的,他在創作的時候,心裏又在想些什麽呢?”

  “陳教授,我還有一點不明白,既然這支歌曲的殺傷力如此強大,那麽為什麽當初發行這支歌曲的出版商們卻安然無恙呢?他們應該是除了作者之外最先聽到這首歌曲的不是嗎?”

  “即便‘死亡之歌’的殺傷力再大,也是針對一部分人群而言的,”陳教授解釋道:“因為樂商的職業特點,導致他們對於韻律的反應較常人遲鈍,就如同你對死亡早已麻木是一個道理。還有一點就是,‘死亡之歌’的殺傷力必須要在韻律與環境十分匹配的條件之下才能發揮最大,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我們現在一邊談話一邊聽這支歌曲,它一定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畢竟我們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這首曲子上,相反,假設你是一個十分感性的人,在一個細雨綿綿的午後,你想通過聽這首曲子來排遣你心中的煩惱,那麽這個時候,它的殺傷力才是最大的。”

  經陳教授這麽一說,《荒村幽靈》裏的“勾魂曲”比“死亡之歌”還要可怕,畢竟後者還要借助音樂器具,而前者卻是從一個人抑或說一個“女鬼”的丹田裏麵流出來的。在沒有得到確鑿的證據之前,胡鋒沒有將自己調查的這樁事情告訴陳教授。陳教授一方麵對於胡鋒提出的“第三種可能”持否定態度,另一方麵又十分狡猾地通過“死亡歌聲”這一案例為自己留有了一絲餘地,胡鋒認為,現在就將“歌聲控製水怪”這一推斷向陳教授拋出的時機還未成熟,況且,那已經超出了他的學術範疇……

  胡鋒臨走的時候十分真誠地邀請陳教授在方便之餘到自己的單身公寓作客。陳教授笑嗬嗬地點頭答應,並表示十分願意結交胡鋒這位年輕的朋友。

  陳教授把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目送胡鋒出門。

  胡鋒隱隱地察覺到,這位老人的學識定然深不可測,他所知道的事情還遠不止這些。

  當天下午。

  胡鋒回局裏向局長大人做了一次簡單的調查匯報。

  局長大人說:“上級領導對此案十分重視,並征求我局意見是否需要上麵牽頭成立一個專案調查組,被我一口回絕了!”

  “回得好,”胡鋒說:“象這類案子,插手的人越少越好,一旦成立調查組,不但行動上要受到他們的牽製,就連調查方向上也會產生分歧,當然,如果他們一定要介入的話,就讓他們清掃外圍好了,協助調查嘛!”

  “你想得美,上級給我們的期限隻有一個月,如果一個月仍未破案,到時候你我恐怕連協助調查的資格都沒有了。”局長大人憂心重重地說:“你跟我說實話,是你跟我經常提到的‘第三種可能’嗎?”

  “是。”胡鋒的回答斬釘截鐵。

  局長大人問:“有多深?”

  胡鋒說:“深不可測。”

  從局裏出來,胡鋒收到一條櫻美給他發來的信息。

  “哥,昨天晚上我們從料理店出來,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女人?”

  “女人?什麽樣的女人?”

  “一個輕飄飄的女人,在我們車身後麵十米開外的地方站著,穿著一條白裙子。”

  “你發誓?那你昨天為什麽不說?”

  “我昨天心情不好嘛!要不是今天上午我去給外公掃墓,我也不會注意到她。”

  “今天早上你又一次看見她了?”

  “是呀!所以我才覺得有些不對勁,這才告訴你的嘛!”

  “櫻美,你聽好,我不在的這幾天,你哪也不準去,就在學校老實呆著,記住了嗎?”

  “哥,我記住了!你真好!”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