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荒村幽靈(五)

  石壘的圍牆中間有一扇朝南而開的大鐵門,走進去之後,一條用青石鋪砌的小徑直通圍湖而建的房屋。排列緊密的房屋清一色石木結構,而且建築水平頗有水準,即使再過百年,也未必會出現倒塌的跡象,湖岸邊有一座用石材雕刻而成的巨大石獸就足以說明這一點。從外形上看,你很難看出它屬於哪一種獸類,至於用途應該類似於府衙門前的那兩隻神獸,聯想到昨天晚上在湖中出沒的怪物我應該叫它“鎮湖獸”,它的用途會不會就象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那樣——龍壓虎,塔鎮妖呢?這實在是另人費解。

  難道人們早就知道了在幽深的湖底藏匿著一隻可怕的水怪嗎?

  容不得我去多想,這個時候我的雙眼已經定格在了一扇禁閉的窗戶前,因為昨天晚上的燭光正是從這裏發出的。白色的窗布完好無損地鑲嵌在窗框子裏,沒有灰塵和汙漬,這一細節使我的膽氣倍增,它至少可以說明這裏有人的跡象,否則我無法去解釋它的完好無損,因為即便是一塊生鐵暴露在空氣中,也會被時間腐蝕得鏽跡斑斑。

  如果我沒看走眼,這座房屋應該是整個村落裏邊修建得最好的。這戶房屋的主人姓鄭,因為我看見在門楣正上方的石匾上刻著“鄭居”兩個隸體字。

  那天早晨我並沒有在鄭居裏發現什麽異常,甚至連女人的一根頭發都沒有發現。古舊的梳妝台就擺在窗戶下麵,鏡子裏的我看上去有些扭曲。梳妝台下麵的抽屜裏有一把木製的梳子,梳齒之間十分幹淨,連細微的皮屑都沒有。

  我本以為在棗紅色的古舊家具裏邊可以發現一些女人的衣物,至少應該有一件女人穿的紅旗袍孤零零地吊在那裏,結果我除了聞到一股淡淡的陳腐味之外還看見了一隻大蜘蛛,在衣櫃的一角結了一張網。

  “鬼村”何嚐不是一張大網呢?網住了人的靈魂,網住了一段曆史。

  接近中午的時候,我踩著大廳裏的一道木梯來到了二樓。二樓隻有一間小小的臥室,除了一張積滿了灰塵的床之外還有一排實木書架,上麵竟然還擺滿了古舊的書籍,有的書籍已經被老鼠咬爛了。視線在土黃色的紙張之間遊走,有一本叫做《鄭公傳》的書籍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我知道這棟房子的主人姓鄭,我或許可以從中發現一些什麽。

  打開天窗,用最短的時間將這間臥室清理了一下,一掃陰鬱之氣。此時我坐在床頭,隱隱地感覺到一個龐大的家族史即將被我揭曉,一個不被人知的曆史人物就要從書中走出來。暖融融的陽光從天窗直射進來的時候,我小心翼翼地翻開了《鄭公傳》。

  鄭燮(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畫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江蘇興化人。作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擅畫花卉木石,尤長蘭竹,此乃當時一絕。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鄭樊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歸隱山野,聲譽大著。隱後與文人雅士作醉山遊,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歎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著名的文人畫家。卒年七十三歲。

  鄭公出生之年,其時家道已經中落,生活十分拮據。三歲時,生母汪氏去世,後被乳母費氏所養,直至長大成人。鄭公自幼資質聰慧,三歲識字,至八、九歲已能吟詩聯對。

  鄭公二十歲考取秀才,二十三歲娶妻,次年應邀赴京於紫雲軒畫館手書小楷歐陽修秋聲賦。二十六歲至元州之範村設塾教書。三十歲因生計困苦賣畫揚州,期間結交各地文雅人士,為後來仕途奠定基礎。

  鄭公三十三歲出遊北京,與禪宗尊宿及其門羽結交,放言高論,海闊天空,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間,結織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瓊崖主人,與仕途更近一步。三十六歲,讀書於天寧寺,手寫四書各一部,並結交了許多畫友——金農、黃慎等都與他過往甚密,也使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了明顯的轉變。

  1732年,鄭公四十歲,是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1736年,乾隆元年,鄭公四十四歲,在北京,參加禮部會試,中貢士,五月,於太和殿前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為賜進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筍圖並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並於同年入京候補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禮誠款待。

  次年春天,鄭公作吏山東,時任濰陰知縣。同年山東天災,人相食。濰陰原本繁華大邑,然不堪災荒連年,救災便成了鄭公政事第一,他開倉賑貨,令民具領券供給,又大興工役,修城築池,招遠近饑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戶開廠煮粥輪食之,活萬餘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輪,盡毀借條,活民無算。後隨當朝大學士高斌和都禦史劉統勳為特使一同到山東放賑。秋大熟,災情漸趨緩解,饑民也由關外絡繹返鄉,板橋作還家行紀其事。為防水浸寇擾,捐資倡眾大修濰縣城牆。被當地百姓傳為佳話。

  鄭公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場的種種黑暗,頗感“立功天地,字養生民”的抱負難以實現,歸田之意與日俱增。1753年,鄭公六十一歲,因迫富豪平價售糧,得罪當朝大史,被參而丟官返裏。臨別之時,濰陰百姓夾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並自發於濰縣城海島寺為鄭公建立了生祠。正所謂:烏沙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辭官之後,鄭公與昔日好友一路向南,閱遍名山大川無數,終於乾隆二十三年夏末十分來到水村。鄭公及友人甚喜水村環山抱水百花豔的桃園景致,當即決定在此頤養天年。水村當時不過十餘戶,所住百姓皆因天災逃難於此,聞鄭公及其友人在此定居,甚是擁戴。

  同年秋天,又紛紛有鄭公昔日好友,各方雅士名流攜家眷奴仆至此,圍湖建屋數間,開田數頃,短短半年時間,水村已初現規模。此後,鄭公等人紛紛獻出平生積蓄,秘密從外界招攬工匠數人,並購得建築器材若幹,建酒坊,修水渠,築城牆,設學堂,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桃園水村基本形成。

  一晃數載,鄭公等人紛紛辭世,然桃園依舊,花開花落,繁衍生息。

  本人乃鄭公生前書童,於晚年記錄尊師生平,因年邁體衰不久於人世,寥寥數筆以示緬懷。

  桃圓花紅柳綠,鄭公永垂不朽。

  真想不到,今日荒蕪人跡的凶險之地,當年竟然還住著這樣一群才情滿腹的社會名流。合上書籍,想象當年這裏的桃園景象,真是另人神往。

  隨著窗外的太陽慢慢偏西,這間臥室裏的光線也逐漸暗了下去,最後就隻有一束光線還停留在樓梯口處,宛如一把寒光閃閃的利劍。我把《鄭公傳》放回原處,又信手翻看了一下書架上的其它書籍,然後便打算在太陽還沒落山之前去其他房子裏麵看看,可就在這個時候,我聽見從樓下傳來一陣尖利刺耳的開門聲……

  “誰?”我的頭皮仿佛被一雙利爪生生撕裂了一般,血肉之間的神經在那一瞬間裏繃緊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