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萍家鄉的村路已經鋪好了,村當街是一條主幹道通往左右的村子,來往行人多,車輛多,鋪的是柏油路。村內的其它各條小路鋪的是小石子路,逢下雨下雪天氣,再不會踩泥巴了。村裏人都非常高興,人人都誇讚何大萍。趙老背著手來到村支書家院裏,看到支書正在糞坑裏站著出糞,說大萍這閨女,為村裏辦了恁大好事,咱也沒啥回報,我想寫個表揚稿,給她宣傳宣傳。
村支書一扭頭見趙老來到麵前,一聽這話,咧嘴笑了,把鐵鍬插在糞堆上,從糞坑裏出來,摸摸衣兜掏出兩支煙,一支遞給趙老,另一支安在自己嘴上,相互點火抽著。趙老靠著糞坑旁的一棵大楊樹蹲著,村支書靠著旁邊的小柳樹蹲著,這是他們的習慣,覺得這樣蹲著舒服。村支書說,這是好注意,到底你還是喝墨水多,想的辦法多。我也在琢磨,路修好了,總不能忘了大萍吧,咱咋能向她表表心意呢?就是逢年過節給她送點土特產吧,她也不稀罕,去了淨給她添麻煩。
趙老說,這是件大好事呀,別人很難做到。咱這東莊西村的,都有在外做生意成大款的,哪想起為村裏辦好事呢?
是啊?過去她家最窮,村裏也沒咋幫,還是窮孩子出去爭氣,不忘本哪!你看這事咱咋去辦?
咱倆到報社、電視台跑跑,給她宣傳宣傳。
你寫好稿沒有?
好寫,一晚上就寫好了,咱啥時候去呢?
村支書說,你抓緊時間寫吧,寫了咱就去。
三天後,村支書和趙老去省、市報社、電視台,廣泛宣傳了何大萍的先進事跡,成了有名的新聞人物,也成了人們暢談的話題,都和她在全國範圍內開設的美味餛飩連鎖店連在一起了,也和家喻戶曉品嚐到的特色餛飩連在一起了,成為人人稱讚的大紅人了。一周後,省電視台記者,準備去采訪何大萍,為她做個專題片,讓大家都熟悉熟悉她的麵孔。當記者見到何大萍時,她熱情招待,但拒絕采訪,說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娘家的事,為家做點事是應該的,有啥可報道的。謝謝你們的一片好意,卻被她婉言謝絕了。
第二天上午,葉紀剛在磚窯廠出大事了。
自從他辦了磚窯廠後,就吃住在廠裏,很少回家。生意還不錯,帶領一班工人,在廠裏風風火火地幹著,他從來不拖欠工人的工資,性格很隨和。那些工人大多是從農村來的,來了一撥又一撥,來了又走,走了又來,還帶著新人。新人業務不熟,葉紀剛還要熱心地手把手地教。人們覺得他善良,溫和,都樂意和他相處。
張三是一個老工人帶來的,個子矮小而且瘦弱,還什麽都不會幹。葉紀剛說,你隻好拉架子車了。他低頭沒吱聲,就去拉車了,這也是一份苦差,一般裝滿一車磚坯就有二三百斤重,盡管路麵平坦,但張三拉著車子很吃力,行走很艱難,頭上冒汗,氣喘籲籲,甚至難以控製慣性方向。別人一天能拉幾十趟,他拉十來車就難以動彈了。葉紀剛看他難受的樣子,於心不忍,就主動到他身邊,關心地問,你幹這活行嗎?
他抬手撓撓頭,不好意思地微笑說,還能撐著,就是沒人家拉的多。
在家沒幹過這麽重的活吧?
他搖搖頭說,沒有。
那樣吧,你去看守運泥的輸送帶吧,這活輕些。這是廠裏最輕鬆的活,也就是把磚泥中夾有石塊木塊之類的雜物及時清除掉。葉紀剛心想還得給他做做師範,讓他知道怎麽做。
張三由一臉苦相變為陽光般的笑臉,心想老板叫他換崗,是對他的關照,心存感激。
葉紀剛轉身就走,說你來。
張三跟著他來到運泥的輸送帶旁。
這時,葉紀剛突然發現有一塊石頭混在磚泥裏。通常這裏放有一根50厘米長的小鐵棍,可以把石塊剔出去,此時卻不見了。情急之中,葉紀剛直接伸手去抓,就在他剛抓到石塊時,右手的衣袖不慎被三角帶卷了進去,說是遲那是快,他的右臂也被快速飛轉的傳送帶絞住了。
張三大驚,臉都嚇白了,大聲呼喊,快來人呀,快來人呀,老板出事啦……
葉紀剛想迅速抽出手來,由於用力過猛,加上皮帶轉速極快,他的右手就被皮帶從肘關節處生生扯下來。他疼得撕心裂肺地叫起來,我的手,我的手!之後劇烈的疼痛使他休克過去。工友們聽到慘叫聲,迅速跑過來,看到老板躺在地上,右肩膀鮮血淋漓,右臂齊刷刷斷掉在地上。這時一位工友靈機一動,從葉紀剛兜裏掏出手機,拔打120急救電話說明情況。很快市醫院的白車鳴著緊急驚笛來了,那聲音聽著讓人驚恐、淒慘、膽寒。工友們迅速將葉紀剛抬到救護車上,並撿回斷掉的手臂,那手裏還握著那塊惹禍的石頭呢。
何大萍正在飯店裏忙碌著,驚聞葉紀剛出事了,迅速感到市醫院。她了解了葉紀剛的情況後,嚇得麵如土色,冷汗滲出,心髒緊縮起來,渾身癱軟,心裏隻有一個念頭,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一定要把他的右臂接上去,不然以後怎麽生活呀!何大萍找到主治醫生懇求道,醫生,我求求您,您一定要把他的手臂接上!他還年輕,以後的路還長著呢!她的眼裏含著淚花,心似箭穿,恨不能立即將葉紀剛的胳膊對接上。
白衣醫生卻無能為力地說,傷勢太嚴重,醫院裏的技術和設備有限,恐怕做不了這個手術。
何大萍一下子心涼了,這怎麽辦?淚水順著麵頰流下來,緊接著馬上又問醫生,哪個醫院能做這樣的手術?希望提供方便。
目前,在蘭州和烏魯木齊的大醫院能做這個技術,但必須在12小時內完成。
何大萍迫不及待地說,我們馬上去那裏,希望你們幫助聯係一下,做好手術準備。
醫生點點頭說,可以,我們馬上聯係。你們迅速給機場聯係吧,我們負責把傷員送過去。
何大萍剛和機場聯係,說最近的一班機還要等三個多小時。她馬上想到紀剛的右臂已經脫離身體兩個多小時了,不能等了,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不盡快把葉紀剛送往醫院,錯過最佳的續接時機,就是華佗再世也無能為力了。所以她當機立斷說,我們包飛機去蘭州。
剛說好去機場,又接到醫生的電話,醫生說,蘭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做斷臂再接手術不錯,成功率很高,對方接到消息,正在做手術準備。你們馬上去機場吧。
好,好,謝謝大夫。何大萍在痛苦與無奈中,看到了希望,有了一絲安慰,使她打起了精神,迅速行動,搶時間挽救葉紀剛。
飛機載著葉紀剛、何大萍和一名醫護人員向蘭州飛去。葉紀剛疼痛難忍,情緒非常糟糕。何大萍淚汪汪地守在他身邊,看著葉紀剛痛苦的表情和不斷地呻吟,當堅持不住的時候,就大哭大叫,她心裏也肝長欲斷,那晶瑩的淚水也陪著葉紀剛往下落。她手裏拿著一條白毛巾,一會兒為葉紀剛擦淚,一會兒又給自己擦淚,痛苦的淚水浸濕了毛巾。葉紀剛煩躁不安地說,要是沒有了胳膊,我活著還有什麽用?還不如讓我跳下去,一了百了。
何大萍在一旁勸說,你冷靜點。
他氣急敗壞地說,我冷靜得了嗎?簡直生不如死。讓我死了算了,別這樣折磨我了,我受夠了,真他媽的倒黴透了,我招誰惹誰了,給我葉紀剛過不去。
紀剛,你再堅持堅持,不管花多大的代價,我也幫你把胳膊接上,人家醫院的技術高著呢,已經和人家聯係好了,咱下飛機,就到醫院接胳膊,你不用擔心。
剛才身穿藍製服的空姐聽到葉紀剛在大呼小叫的,走到何大萍身邊必恭必敬地說,最好讓病人情緒穩定下來,否則會影響航班的安全。
何大萍溫和地回答,你放心,我會讓他安靜的。說完她擁抱著葉紀剛的頭,親昵地臉貼臉喃喃道,紀剛,咱馬上就飛到蘭州了,一會兒這裏的專家就給你做手術,他們一定能把你的手臂接上去,和以前一樣可以幹活工作,你還是原來的紀剛。以前因為我太忙,把心思用在生意上,沒時間關心你,對你照顧不到,你要原諒我。在生意上咱倆風風雨雨攜手走了多年,我自私霸道,事事都想讓你聽我的,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心裏清楚,每走一步都凝聚著咱倆的心血和汗水,現在咱真的成功了,富了,有錢了,可咱們的感情淡化了,這也是咱們最珍貴的東西,卻因為種種誤會和事端,使咱倆的感情漸漸疏遠,有得有失啊!
葉紀剛眼角的淚嘟嚕流下來了,落在何大萍的衣袖上,她的話語似一股暖流湧進他的心窩裏,溫暖著他痛苦、悲涼的心。他說,幾年了你都沒有這樣平靜地給我說會兒話,一到晚上,我想給你說說話,可你一沾床就睡著了,我也覺得你太累太辛苦,也生你的氣不把我放在心上。
以後等你傷好了,我就好好陪著你,聽你的,把生意委托給別人去做。哥嫂也都掌握了技術,我給他們指導一下就行了,咱倆都該歇歇了。其實,我們要冷靜地想想,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叫你有得有失啊!比如說,人的壽命吧,不管富貴貧賤,都給你限定了幾十年。你富有,也不會讓你永久享樂,長生不老。你吃山珍海味,大魚大肉,不活動,隻享受,叫你脂肪高,百病出,傷你最寶貴的生命;你貧窮,節衣縮食,勤勞苦幹,雖然環境差點,勞累點,但讓你鍛煉了身體,不會減少你的壽命;當你選擇了高山,就沒有了草原的牧歌;你選擇了大海,就沒有了小河的靜謐;你選擇了偉大,就沒有了平凡人的快樂;你選擇了奮鬥掙錢,就沒有了窮人的自由自在。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用在這一方麵,就會犧牲其它方麵,得失的總量是平衡。她耐著心像為孩子講故事似的,不緊不慢地講述著。
葉紀剛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了,也許是疼得太久了,或許是因為何大萍苦口婆心地勸說,覺得言之有理,確實她比自己有能耐,甘拜下風了,使他心情好了一些,不知不覺地在何大萍的懷裏睡著了。
她看著他熟睡時的痛苦表情,心裏如打翻了五味瓶,久久不能平靜。想想當初,葉紀剛對她好啊!如果生意上他不聽她的,就不會紅火起來。後來他不明真相,聽信別人的閑言碎語,弄得磕牙磨嘴,意見不合,感情漸漸疏遠。原因是他心眼太實,不會分析問題,腦筋不轉圈,但人並不壞。
飛機降落了,早已準備好接送葉紀剛的120急救人員撲向機艙,抬出葉紀剛迅速放到等候在一旁的救護車上。
救護車到達醫院,馬上對他進行手術前的必要檢查,手足顯微外科的專家發現葉紀剛的傷口是撕裂傷,創傷麵大,加上超過了最佳再植時間6小時,組織都已經壞死,幾乎沒有再植的條件。
專家對何大萍說,他的傷勢太重了,斷臂再接的成功率隻有70%,即使接好,估計也要短10公分左右,而且不免失敗的可能性。
何大萍聽此言,頭轟然懵了,心裏像突然壓上一塊大石頭沉重得喘不過氣來,焦急、無奈、沮喪交織在一起湧上心頭,在無計可使的情況下,“撲通”一聲跪在主治醫生麵前,淚流滿麵地說,大夫,我求求您了,您一定想辦法接好他的手臂,我們千裏迢迢趕來,就是這目的,他還年輕,一旦生活不能自理,他會絕望的,隻要還有一線希望,不管花多少錢,我都願意。她越說越悲傷,禁不住嗚嗚地痛哭起來,那清澈的眼淚像溢出的池水順著麵頰流淌。
這位主治醫生已經頭發花白,寬寬的額頭上和鬆弛的眼角處皺紋橫生,帶著一副近視鏡,但麵目慈祥,和藹可親。他已經從醫外科手術幾十年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成功地治好了無數個斷臂再植手術,但沒有遇到像何大萍這樣的傷者家屬如此的懇求,被她的真情感動了,急忙將她攙起來說,你放心,我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手術。為了節約時間,他晚上沒有吃飯立即招集外科醫生,進行多科學會診,最後決定進行斷臂再植手術。
當即進行手術,取出保溫箱裏的斷臂,清洗、消毒,尋血管,最後確定斷臂和肩的血管、神經和肌肉全部吻合,經過4個小時的手術,分離了11個小時的斷臂終於接上了。斷臂再植手術取得了初步成功。
何大萍始終守候在葉紀剛身邊,兩天兩夜沒有合眼,見他的病情趨於穩定說,我出去辦點事。葉紀剛知道她一定是給家人聯係寄錢的事,便問,花多少錢呀?
你不用為這事操心,錢沒了還可以掙,手臂沒了就毀你一輩子,有人就有錢,但她心裏清楚幾天來,已經花了近二十萬,手裏還剩幾千塊錢,需要馬上通知家人寄錢。她走出病房,站在一個無人的牆角處,撥通了家裏的電話,把葉紀剛的情況告訴了母親,並說馬上叫楊雪再寄五萬元。
胖大嫂一邊答應,一邊說,這我就放心了。你走後我在家裏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恁遠,不知道在那裏啥樣,謝天謝地,上天保佑了。
您不用掛念,醫生說,等紀剛的傷情穩定好,就可以回去養傷了。我是想在這裏的條件好,能多住幾天就多住幾天。
胖大嫂大腔大調地說,好哇,隻要紀剛沒事就好。
葉紀剛的傷情漸漸好轉了,到返程時,何大萍說咱還坐飛機,這樣避免路上顛簸。
沒必要,我沒事了。
何大萍眼一瞪,聽你的還是聽我的?
他笑笑說,這不還是你說了算嘛。
半年後葉紀剛的傷勢徹底好了,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他像做了一場惡夢醒來,頭腦清醒了,對何大萍的偏見消除了,心裏說,遇事見人心,多疑害死人哪!何大萍與葉紀剛商量把磚窯廠轉讓給別人,他說吃一塹,長一智。我還是在那裏管著,咱投了那麽多錢。
何大萍說,錢是小事,人是大事。
他笑笑說,也不能把我放在花瓶裏養著啊!
一晃幾年過去了,亮亮上小學了,何大萍的女兒葉小藝也上幼兒園了。
有天中午,家人都在圍著桌子吃飯,餐桌上擺著饅頭筐、炒菜、稀飯碗,全家人邊吃飯邊看電視,電視屏幕上還播放著廣告,一個美人留著烏黑的披肩發,穿著白色三角褲頭,帶著白色乳罩,昂首挺胸,像模特一樣突出三圍,豐乳、肥臀、柳腰,主要展示她那豐碩的乳房,同時廣而告之:茉莉紗乳罩,具有超強度的豐乳功能,帶上它一星期見效,半月就叫你大的受不了……胖大嫂看著電視屏幕說,老天爺,咋能啥都叫看呢?這和光身有啥區別呢?叫倆媽(乳房)長恁大弄啥呢?
葉小藝邊吃邊說,蜜蜜大了,好吃奶,蜜水多,小孩都喜歡大蜜,像姥姥的那樣。
胖大嫂兩眼一瞪,瞎胡說。俺當姑娘時候故意用布帶裹住,恐怕媽大了,媽大了人家會說是生過小孩的婦女,現在的姑娘和媳婦也不分了,都把媽弄恁大,像扣兩個大碗一樣撅撅著,有啥好看呢?
何大萍說,娘,你的眼光不行了,這叫突出了女性美。
胖大嫂笑笑說,噢!媽大了就是美,我看也不美,像懷裏揣兩個大蒸饃。
老何在一旁吃著飯,隻是抿嘴笑,不說話。
電視上的廣告鏡頭過去了,亮亮手裏拿著饅頭,他高高地舉著說,姑姑,老師叫編饅頭的故事。你給我編一個。
亮亮已經上三年級了,平時愛玩,但學習成績很好,腦子好用,機靈。
胖大嫂接過話茬說,我給你講,從前咱村裏,大寶他爹給地主家幹活,大寶去找他爹,說餓,家裏沒吃的,已經兩頓沒吃飯了。他爹從懷裏掏出一個黑窩窩頭,偷偷給大寶,說拿回家,別叫人家看見了。大寶懷裏揣著饃,餓得直流口水,忍不住餓,走到半路上,就從懷裏掏出來吃了,正吃的時候,被地主碰見了,硬說大寶爹偷他家的饃了,回去叫人狠狠毒打他一頓。大寶爹被打得臥床不起,說是肚裏積滿了血,不幾天就死了。等到解放以後,才把那個地主槍斃了。
葉小藝說,叫媽媽講。
亮亮說,奶奶講的過時了,陳舊了,叫姑姑講新鮮的。
何大萍笑笑,奶奶說的也不錯呀。
你快講呀,姑。亮亮催促。
我講饅頭的變化,好不好?
亮亮和葉小藝齊聲說,好。
有一天呀,丸子正過馬路,一輛汽車飛馳而過,饅頭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救丸子,結果世界上多一種食品叫比薩。
亮亮眼珠一骨碌,比薩就是饅頭裏麵包丸子吧?
何大萍一點頭說,亮亮真聰明。又接著說,饅頭愛上了香腸,他們發誓永不分離,於是世界上多了一種食品叫熱狗;一天,饅頭看見哥哥在和肉團、生菜打架,結果世界上多了一種食品叫漢堡包;饅頭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夠強壯,於是每天堅持喝牛奶、吃雞蛋、鍛煉身體、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變成了餅幹;饅頭去大眾澡堂泡澡,一隻山羊也來洗澡,於是他們變成了羊肉泡饃;饅頭有夢遊的習慣,一天早上,饅頭突然發現睡在自己身邊的丸子不見了,他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丸子,洗臉的時候,他無意中照鏡子,發現自己成了一個包子;饅頭到國外留學,回來之後,他變成了麵包。某天,饅頭找菜刀玩遊戲,結果他變成了,刀削麵。
亮亮覺得姑姑講的有趣,新鮮,而且都能理解饅頭變化出的各種食品,不由得對姑姑產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