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萍下學的第二年夏天,胖大嫂在當地的鄉大街上租一間門麵房,辦起了服裝店。她附近的幾家商店也是賣服裝的,每逢集市,還有拉著架子車在這裏擺服裝地攤的。此處便形成了自由服裝市場。
某日逢集,胖大嫂去縣城進貨了,讓何大萍看店。店裏來位中年婦女,中等身材,微胖,上穿櫻桃花圖案短袖衫,下穿藍色牛仔褲,把P股兜得緊繃繃的,像個半球體。在她身上最突出的亮點是那兩個圓鼓鼓的乳房,像兩個大饅頭,昂首挺立,吸人眼球。看來是個很注重儀表的女人。她家就住在大街附近,她常逛街,對這裏的服裝很熟悉,平時常見胖大嫂守攤,今天卻換了個陌生女孩,她猜測這女孩肯定不懂行情,甚至弄不清服裝價格。前幾天就在這裏看上了一件無領衫,想買,就是價錢壓不下來,其它店裏也有,好像她們商定好的,價格都一樣。她瞟一眼何大萍,心存僥幸,伸手指著掛在牆壁上的那件衣服問,這件無領衫多少錢一件?
何大萍慌忙蹲下來,在牆角處扒出了那捆五領衫,從中抽出一件,遞給了中年婦女。中年婦女掂在手裏左看又瞧,覺得款式新穎高雅,白底稀疏的綠花圖案,色彩鮮豔而柔和,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何大萍想到這是娘上周進的新貨,怎麽沒賣?肯定是她賣價太高,不肯出手,這種經營方法不行,賣衣服,賣衣服,賣不出去衣服怎能賺錢?放著衣服不賣,等於白白浪費時間。怎麽不知道薄利多銷的道理呢?多少賺點錢也比不賣強啊!然後說,這是我娘進的新貨,來不及上牌價,又去進貨了,沒交待賣多少錢一件。何大萍扭頭看看門口掛著的長袖衫標價是60元,回頭說有領子的賣60,那沒領子的,又少了袖子,就50吧。
中年婦女眼一瞪,30賣不賣?
30元?何大萍瞧著衣服骨碌骨碌黑眼球,想想又說,領子袖子都沒有了,隻剩一半了,用料子是少些,好吧,30就30吧。
中年婦女手裏拿著無領衫邊看邊比劃,愛不釋手,麵含笑意,沒想到碰上個好說話的妞,占上大便宜了。她穿上無領衫,在鏡子前照了照,不但大小很合體,而且色彩花形也很滿意,立刻眼前一亮,覺得有洋味,像個城市人,年輕了,漂亮了,精神了。當即付了錢,拿著無領衫喜滋滋地走了,可是不到半個時辰又折回來了,後麵還“唧唧喳喳”地跟著一幫女人,進門就說,妮,你把無領衫統統拿出來,娘們全包了,你就等著領賞吧!女人們邊說邊嘻嘻哈哈地自己動起手來,一眨眼的功夫,一堆無領衫就一掃而光了,她們付了錢,心滿意足地走了。
服裝店裏剛剛平靜下來,胖大嫂進貨回來了。何大萍得意地對母親說,娘啊,你上一星期進的無領衫,我一會兒把它賣完了。
啥?賣多少錢一件?
30塊。
胖大嫂一聽,“哧溜”坐在店門口,大呼小叫起來,那聲音像殺豬般地響亮,你個死妮子啊!你可把我坑苦啦,我咋養你個不長腦袋的閨女呀,我一件無領衫進價60塊,你一半的價錢都給我賣了,這不是虧死我嗎?大街上人山人海,像看戲一樣,都圍著看熱鬧。胖大嫂忽然從地上爬起來,拉著何大萍的手就往外走,氣勢洶洶地說,你出來看看,都誰買我的衣裳了。
何大萍皺著眉頭說,你幹啥呀?
叫她們把錢給我補出來。
人家都走了,到哪裏去找?
你給我說說,她們都長啥模樣?
我說說你也認不出來啊。何大萍抬頭向人群裏望望,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位中年婦女是買她的衣服了,那衣服還在胳肢窩裏夾住呢。胖大嫂也發現了,急忙撥開人群,向那女人衝去。那女人沒等胖大嫂開口,便理直氣壯地說,你們大家看看,哪有這樣不講理的?賣出去的貨就像潑出去的水,哪有再補錢的道理?說著,扭頭擠出人群走了。胖大嫂不罷休,拉著女兒在大街上吆喝起來,老天爺,姑奶奶,祖奶奶,你不是讓我賠幹嘛。我天不亮就出去等車,快晌午了才到市場,背著大包小包,轉著買衣裳,累死累活,渴了喝口水,餓了肯幹饃,我容易嘛……
胖大嫂哭鬧著折騰了好大一陣子,不但人家沒有補她一分錢,反而這無領衫的事被當作笑話傳開了。
按理說,胖大嫂應該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去進貨的時候就不會再讓何大萍看店了,可事實上,她讓女兒看店的次數更多了。她每次離開店去進貨,不但那幫女人蜂擁而入,而且還有趕集的男男女女都喜歡光顧這個小店,往往這一天,她店裏的衣服銷量最大,哪個店裏也比不上她這個店裏生意紅火。
有些人平時就看中了自己喜歡的衣服,故意趁胖大嫂不在,來和何大萍討價還價,把價“殺”下來。所以每次胖大嫂回來,店裏總是傳出一陣埋怨聲,周圍賣衣服的同行,心裏也特別開心。
其實,胖大嫂是故意這麽做的,因為她和周圍賣衣服的店主關係都不錯,她們都是死扣價格,並且也和她商定好統一賣價,壟斷市場。如果同樣的衣服,不賣同樣的價格,就會遭到同行們的嫉妒、排擠、孤立。這一計是何大萍為母親想出來的,這樣既把衣服賣出去了,掙了錢,又保持了安定團結。
可她們哪裏知道,到了晚上,胖大嫂和何大萍關起店門,在“嘩嘩嘩”數錢的時候,胖大嫂的眼睛就笑得眯成了縫。何大萍衝母親說,您呀,應該去當演員,演戲演的太像了。
胖大嫂一撇嘴,你啥意思?
啥意思?就說那無領衫吧,你進價一件才多少錢?15塊,我賣30塊,還不行呀!
胖大嫂“嘿嘿嘿”直笑,這不都是你給我出的主意嘛,我不作這廣告宣傳,哪來這麽多錢?
何大萍笑著瞪瞪母親,這倒好,你讓人家都知道我是弱智了。
胖大嫂仍然嘿嘿嘿地笑著說,那些買衣服的人,才是弱智哩。
如果照這樣經營下去,咱家的日子就會好起來。
有一年半載的,咱就不愁了。
胖大嫂知道大萍是個很有心計的女孩,一講到經營之道,句句在理,想法很多。按照女兒說的經營之道:薄利多銷,不要貪多,就能贏得不少顧客,每天都能賺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