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三節 重教育人謀長遠

  無論在雙街村、鎮,還是北辰全區,劉春海的“重教育人”是有口皆碑的,這是他多年的言行所致。

  在談到教育的時候,劉春海無論是從個人的經曆,還是現實的所見所聞,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深深感受,從而認定一個道理:事業的成敗在人才,成才的關鍵在教育,要把雙街村的事業做大、做強,必須首先和著力抓好教育!

  從個人的經曆說。讀者從前文已知,春海因家庭困窘,故於初中畢業,即被迫輟學勞動。但善學求進的他,不甘於此,所以一直堅持邊幹活邊自學,幹什麽學什麽,學什麽成什麽。可是,“學然後知不足”,他越學越感到自己知識的欠缺和學習的重要。怎麽辦?他想:

  “有副對聯叫‘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要用加倍的‘勤’奮和刻‘苦’,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覺地補學知識,努力地充實自己,以便日後幹一番事業,多為村民們造福祉!”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所以他在養殖公司時,見縫插針地用兩年的業餘時間,取得了市農科院畜牧獸醫專業證書;在繁忙的1999——2000年,他學習了南開大學研究生班MBA;從2007年9月起,他是中央黨校法學理論在職研究生,2010年7月15日取得畢業證書。當他身擔全村重任、早已嚐到“知識的甜頭”之後,他就常常這樣想:

  “過去我因家窮,不能繼續上學,現在村裏和各家都富裕了,應該讓孩子們都上學、學習好;村裏一定要為孩子們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

  所以,雙街村的九年義務教育,早在多年前就實行了全免費。為鼓勵青年們繼續上學深造,在2007年8月31日,經村兩委會研究、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決定對村民子女考入大學者,分別給予如下獎勵:應屆本科生考入研究生以上學曆者,獎勵5000元;應屆高中生考入本科者;一本獎勵5000元,二本獎勵4000元,三本獎勵3000元;應屆高中生考入大專者獎勵3000元;應屆中專、職專、技校生考入本科者獎勵3000元,考入大專者獎勵2000元。一提起這事兒,管士旺大爺直笑得皺紋兒都舒展開了,他說:

  “我孫子前年考上了山東的一所大學,村裏就給了好幾千呢!”

  再從現實的所見所聞講。如今大多數村民都沉浸在無憂無慮、幸福安康的喜悅之中,他們熱愛雙街,也都不願意離開本村,甚至不願意出去上學,認為“守家在地,富富裕裕,吃香喝辣,不必外出奔波。”從村民、特別是青少年們這種滿足眼前、不思進取的現象中,劉春海看到了其中蘊涵的“隱憂”,不禁深深思慮:

  “村民們在上述思想支配下,對孩子的學習重視不夠,全村的學習氣氛不濃,因此村裏沒出現過多少大學生,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人才結構出現了‘斷層’:雙街置業集團及其所屬各企業的管理層,大都是聘請的‘外來和尚’;平心而論,我也願用本村人,可沒有合適的,怕耽誤公事啊!對‘隱憂’,我不能光停留在‘擔憂’上,而應采取過硬措施,堅決改變現狀:選佳址,投巨資,一定要建最好小學和幼兒園;還要配齊現代化教學設備;並在全市招聘教職員,確保教育、教學高質量!”

  劉春海的決心下定之後,即創造條件,屆時實施。2000年,村裏經濟剛有起色,他們就慨然投資1000萬元,在雙街村的中心地帶,辦起了建築麵積5000平方米的花園式幼兒園,其配套設施全部趕超市區重點幼兒園,並麵向全市公開招聘教職員。開園後,學生家長拍手稱快,自不必說;社會反響也很強烈,村外很多居民的孩子,紛紛要求來此入園;鎮、區、市等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對該幼兒園也倍加關注,曾多次組織同行來此參觀、學習和搞活動……

  29歲的天津市優秀一級幼兒教師閆春彩講:

  “從我們這幼兒園的軟、硬環境和教育、教學質量看,在全市都是一流的!我打心眼裏愛園、愛這些孩子、愛支持和關心我們的雙街村——我真希望做個雙街村民啊!”

  剛逾而立之年的黨員教師王璟園長,欣喜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雙街村領導班子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剛富之後,首先就抓教育。而且一抓就起點高、效果好,使我園很快跨入了全市幼兒園的先進行列!說到自己,我非常熱愛幼教工作,這是因為,我的每一天,都是用這些天真爛漫孩子的歡笑和淚光串成的——在這飽含幸福的清脆歡笑聲中和帶著憧憬的盈盈淚光裏,我洞見了祖國美好的未來……再談我園,現有10個教學班,30名教職員工,280名幼兒;一律采用雙語教學,實行科學管理;早在2005年5月,市主管部門就在我園召開了‘學前教育現場會’,全市各大幼兒園的園長和幼教專家都來參觀、指導,並給了我園很高的評價;我園曾在全國幼兒園舞蹈比賽中,榮獲第一名;2006年11月,我園又順利通過了‘區一級園’的驗收,使各項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階,社會信譽進一步提高;2009年10月,我園又被評為市級‘示範幼兒園’!我園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榮獲上述榮譽,盡管原因很多,但關鍵的首因,是有遠見卓識的劉書記特別重視教育,而且從孩子抓起,抓出了碩果!”

  關於興建占地更多、投資更大的小學問題,劉春海也一直惦記著。《紅樓夢》裏有句直白的名言:“大有大的難處。”劉春海統領的雙街村,如今可謂家大、業大矣!但也正因其大,而需辦的事情則更多、更難,他要統籌兼顧,按其大、小、輕、重、緩、急,妥善安排,盡量做得步步到位,使各方滿意。對建校之事,也是如此。

  舊社會有“作官不修衙”之說,新時代則限建“樓、堂、管、所”,提倡“重教育人”、“窮哪裏也不能窮了學校”。在重視教育事業的舉措上,立黨為公、情係鄉親的春海書記他們,做得特別令人歎服,請看以下事實。經濟跨越發展,小區高樓林立,村民生活年上層樓,集體積累已經超過7億元的雙街村,你猜他們的辦公地點如何?恐怕你和筆者一樣,根本就不會想到吧:村委會和黨支部的辦公室,仍然還是十多年前新班子上任時的那幾間舊平房!當有人建議劉春海改善一下辦公條件時,他無所謂地說:

  “不就是辦公用房嘛,我們不是不想把辦公房建得好一點,隻是事出有因——‘急事急辦’、‘大事先辦’,所以就拖延下來了。具體情況是這樣,2000年,村裏準備了30多萬元,要專蓋一幢辦公樓。但後來讓位於建村老年活動中心的急事了;第二次想蓋辦公樓,又趕上雙街新家園建設出現資金缺口,就盡了大事用;2005年資金到位,地址也選好,就等著開工建設了,但我認為興學育人是戰略要事,理應優先安排,於是,經過兩委會集體討論、決定:讓出土地和資金,興教辦學,把黃金寶地留作建校用,為此還遷走了3家企業。這樣,擬建的辦公樓,就變成了今天‘超豪華’的模範小學。而我們的辦公室,則還是老地點、老樣子——這不也挺好的嘛,什麽公事兒都沒耽誤過!”

  這座投資3000多萬元、占地65畝的壯美大氣的市級模範小學,座落於通衢要道京津公路與花樹裝點的雙新大道交界處的西北角,是全村乃至全鎮的最佳核心之地!校內不但建有寬敞、亮堂、安全、方便和教育、教學設備齊全的現代教學樓;而且還有體育館、圖書館、閱覽室、禮堂、餐廳;更使人讚不絕口的,是那操場上300米的塑膠跑道,標準的足、籃、排球場,每天早晨各年級“升旗班”輪流執勤的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該校無論是在環境設備、容貌風紀、師資力量、教學水平,還是學生德、智、體、美成績等方麵,都可與市內任何一所重點小學相媲美!不少兄弟學校都慕名前來觀摩、取經、搞活動……

  在筆者到校實地察看和采訪過程中,凡是訪談的所有老師和工友,都異口同聲強調的內容是:

  “雙街村的領導班子對我校太關心了,每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和9月10號的教師節,他們都帶著錢、物來校看望和慰問我們,真是叫人感動——我們隻有用努力工作的實際行動來答謝他們!”

  副校長張玉芹,聲清氣朗地向筆者介紹:

  “我校自始至終都是劉書記他們幫助給建起來的,建築總麵積15000平方米,擁有3間微機房、2個多功能廳、1個舞蹈健身房等。學校餐廳能容納700多人同時進餐,每天都能為師生提供營養均衡的飯菜,各班學生出入餐廳井然有序,進餐時悄無聲息,淨盤惜餐,中午分兩批用餐,高年級在先,低年級在後,高年級班在規定時間內吃完飯後,要為對應的低年級班服務,做好分盤、盛菜等有關工作,這既可培養高年級學生熱愛勞動、關心弟妹的思想,又能使低年級學生心生感激、學習兄姐的榜樣——此可謂,生活中的‘小事情’蘊涵著育人上的‘大思想’,這恰恰符合我們‘養德涵智,蘊美強體’的校訓,這可算我校的一個特點吧!我校的另一個特點是:因地製宜地改進和加強體育課內容,我們與劉書記支持的雙街村八級拳協會緊密配合,將八級拳訓練同充實學校體育課內容、促進和諧校園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我們的做法是:學校與八級拳協會密切協作,教職員工中的八級拳會員積極幫助,從2——5年級學生全員參加,成效尤佳,這些學生中的佼佼者,曾多次集體到區、市等地進行八級拳表演,引起了有創意、很新奇的社會反響!我校於2006年8月投入使用,是全市8所模範小學之一。在劉書記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幫助下,經與新國線集團協商,不但把公交線961車站延伸到我校東邊不遠處的城際美景小區,把610車站建在雙新大道西頭的北運河畔,而且還為學校解決了10部定時接送7個較遠外村學生的大轎子汽車。每天每輛車都有一名教師接送學生,既安全又準時——四年多來,不論是何種風、霧、雨、雪的惡劣天氣,都從未出現事故或耽誤上課!家長們都說:孩子在雙街村的模範小學上學,我們一百個放心、一千個舒心、一萬個歡心!”

  最後,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劉文革一遍遍地叮囑我:

  “請您一定要好好宣傳宣傳我們敬愛的劉書記高度重視教育的事跡!倘若沒有以他為首的村兩委會無微不至的真心關愛和持之以恒地具體幫助,就絕然不會有今天我們這麽好的模範小學!如果全市乃至全國有更多像他這樣切切實實注重教育的基層領導者,那麽,我們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定會更大、更快,發展‘三化’新農村的目標也會早日實現!所以,我們懇切地請您把劉書記的業績、特別是他一貫重視和具體發展教育事業的感人之舉宣傳出去,宣傳的力度和廣度越大越好!”

  立足雙街、胸懷全國的劉春海,不僅在本村重教興學,他還十分關心社會上的教育事業。例如,2010年6月,周、溫兩位總理的母校南開中學成立教育基金會,市委書記張高麗出席,雙街村是會員單位;同年7月27日下午召開第一屆理事會時,市長黃興國出席,原副市長孫海麟任理事長,劉春海書記榮任理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