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節 拔地而起住宅樓

  時勢造英雄。改革開放時代的大好形勢,使百業興旺,英雄輩出!英雄與常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能機敏地審時度勢,並順勢而為,勇於開拓,成就大業!

  在改革開放32年征程中實幹、磨礪的劉春海,無疑是從新時代龐大農民群體中湧現出來的英雄。

  上任以後的劉春海一直在思考:雙街村究竟應如何盡快強村富民,其發展方向是什麽?“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詩聖杜甫的名句,正適合當時的客觀形勢;“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則滿足了春海內心的渴望與需求。就在1998年底,劉春海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農民青年”。在北京開會期間,他受到了中央領導同誌的親切接見,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增加了無限的信心和力量;全體受表彰人員,還用一周的時間學習、討論“三農”政策,這使他受益匪淺,茅塞頓開!他開始清楚地認識到,雙街村今後強村富民的發展方向應該是:

  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園區化、住宅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道路——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唯一正確的金光大道!

  方向明確,心裏踏實,行動堅決。恰在2000年初,天津市政府舉辦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報告會,並著手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試點,雙街鎮有幸被定為全市重點建設的八個試點城鎮之一。作為鎮政府所在地的雙街村,當然應該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到1999年底,他在率領雙街村搶占先機地建成廠房、全部出租、迅速回報的首戰大捷之後,沒有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稍事停歇。在2000年5月,他們又緊緊抓住雙街鎮納入天津市小城鎮建設整體規劃八大組團的千載難逢的有利契機,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緊迫感,“快馬加鞭未下鞍”地開辟了一個更加廣闊和聲勢浩大的新戰場,在本村土地上創建了北辰區第一個農民住宅小區——雙街新家園溫泉住宅樓!2001年8月成立雙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後,又接連不斷地建成了雙街新城、城際美景等共60萬平方米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住宅樓群!

  萬事開頭難。涉足不熟悉的房地產業,水有多深、險有多大?春海他們心裏沒底。當時多數人認為:還是穩妥點兒好,沒根的事咱先別盲目行動。村委會副主任項連珠好言勸春海:

  “那可不是咱農民搞的玩藝兒——別一下子陷進去拔不出腿吧!”

  村民們風言風語:

  “咱種了一輩子地,怎麽現在突然跟房地產打起交道來了——這不打鑔麽!”

  “就是的,這雜草叢生、破爛不堪的地方,連出租車都隻開到引河橋就停下來,不願開進村,要是建起了樓房誰來買?”

  對此,春海他們一方麵向大家耐心解釋,一方麵想用未來的成功說服鄉親們。

  《孫子兵法·謀攻篇》講“上兵伐謀。”意思是,用兵作戰的上策,是以智謀取勝。雙街村這勤學善思的領軍者劉春海,當然深諳此道。他既有幹事的激情,又重科學的謀劃。他同班子成員多次研究、測算;又與房地產界資深人士反複谘詢、探討,最終確定的方案是:投資1.5億元,建設15萬平方米的雙街新家園。他們先籌資2000萬元,邊建設邊銷售,回籠資金再建設。

  2000年5月,雙街新家園正式破土動工。小區建設進展順利,然而,當一期6棟住宅樓即將封頂時,2000萬元所剩無幾,資金出現了困難,建材供應商催要材料費,民工回家也急等用錢,怎麽辦?

  “賣樓”,任何配套設施都沒有的孤零零的6棟樓宇,冷清清地佇立在陳舊的農舍和淩亂的建築工地之間,有誰會來買!資金從哪裏來?

  為了解決資金難題,劉春海吃不下飯,還得緊張工作,晚上愁得睡不著覺,到淩晨兩、三點鍾還在工地轉悠……由於心裏急、說話多、睡眠少,他的眼睛熬紅腫、嘴也起了血皰。但是,他既不怕困難,也不回避矛盾,仍是滿懷信心而又十分真誠地對前來要工資的民工們講:

  “弟兄們,咱們都是一樣的農民,我深知你們的難處和心情!我和全村人都感謝你們對雙街村的支援和幫助!關於工資,我們要千方百計地盡快解決,保證不會耽誤你們回家過春節!”言信、行果的劉春海,從自籌和拆借兩方麵解決資金難題。

  自籌。善於隨機應變的他,將原來步步開發的計劃及時進行調整,改成並立即實施沿新家園西側順境路蓋了一溜門臉兒,春節前即全部售出,收入400萬元,以此還清了供應商的貸款,也讓所有民工都心滿意足地回家團聚去了。

  拆借。一向人氣旺盛,又講究以謙和樸誠為前提處事技巧的劉春海,四處奔走拆借資金,終於感動了“上帝”:通過民營企業拆借和銀行放貸共計1000多萬元,很快注入了雙街新家園的賬戶。

  不斷追求完美的劉春海,在樓房的配套設施和小區的環境上下大功夫。他引進了先進地板供熱係統,自來水、地熱水“雙水”入戶;小區內綠化麵積達3.4萬平方米,鋪設了400延米的鵝卵石健身路,設立了200個汽車車位,興建了8000平方米的中心花園,小區保安24小時巡查。出台了優惠的購房政策:對外,每平米1100元;對內,肥水不流外人田,村民自購房在每平方米800元的基礎上,再優惠10個點位。

  好事多磨。對世間任何事物,人們都有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在如此高雅和優惠的新樓竣工前,由於住慣了平房的農民們,一時看不出樓區的優勢,所以多數人都不買賬,竟然出現了漂亮的“皇帝女兒也愁嫁”的困窘景況。對此成竹在胸的春海他們,采取了兩手:一是請村民們親自去看、去比較、自己拿主意;二是擴大宣傳,借助社會力量,以外促內——這獨出心裁的兩手,果然大獲成功!

  2001年10月1日,雙街新家園全部竣工、精彩亮相。

  當晚,劉春海在小區中心花園策劃了一場大型文藝晚會。與其說是晚會,毋寧說是一次有著轟動效應的品牌營銷。在華燈普照、鑼鼓喧天、歡歌飄揚中,本村人爭先恐後地跑來了,鄰村鄉親們像趕廟會似的蜂擁而至,在武清區上班的完達山乳業公司的職工也聞訊趕來……他們欣賞晚會,參觀小區,細看房間,異口同聲地頻頻讚歎: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啊!雙街村竟然建成了這麽優雅、舒適的現代化小區!”

  人們在讚歎的同時,紛紛訂購樓房。完達山乳業公司領導當場拍板:一次性為職工購買了50套住房,並現場交了定金。這始料未及的戲劇性一幕,讓劉春海激動不已,信心陡增;也使所有在場者格外豔羨,心想:

  “我也得快買,不然就挨不上個兒了!”

  此時,欲購房的本村人、特別是青年人,不再猶豫等待。他們將擁有一套雙街新家園住房,視為追求新生活的時尚,一種身份的象征。大部分準備結婚的年輕人,直接對父母坦言:

  “結婚瓦房四大間,不如雙街新家園!我結婚時,不要什麽幾大樣,就住雙街這新樓房!”

  特別疼愛子女的父母們,多數都依了他們!

  一時間,慕名前來購房者絡繹不絕、有如潮湧:本村的、外村的、鄰區的、市區的,一天就售出60多套!到2002年底,雙街新家園全部有了新主人,雙街村70%的人在這裏安居。

  最重“眼見為實,體驗是真”的老少爺兒們,把春海看得更高了!他們開始用一種更加信任的眼光審視雙街村的“城市化”,並殷切期盼著他有更大的作為。

  試水成功的劉春海,在享受過程中取得了經驗,諳熟了規劃,邁入了門檻,積蓄了能量。於是,他乘勝疾進,又一鼓作氣,規劃、開發了占地180畝的雙街新城居民小區。

  “新城”與“新家園”是否雷同?不,絕不是“量”的增加,而是更進一步地有了“質”的飛躍!劉春海說:

  “雙街是瞄準城市人群,使城市與近郊不再有距離。是讓久居鬧市區的城裏人,來享受清新的空氣、質樸的鄉情和生活的寧靜。”

  正是基於春海的如上構想,這裏堅持和更加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雙街新城在保持新家園適度規模、設計合理、品質精良、環境舒適、體貼入微的售後服務和物業管理等諸多優勢的基礎上,全部實行樓宇智能化,采用生活淨化水、灤河水、溫泉熱水相結合的三水係統和雙氣設施,小區內建有30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4000平方米的商貿市場、1000平方米的超市和3000平方米的酒店,其它生活設施也應有盡有。

  2003年12月6日,是雙街新城開盤之日。

  經過廣聽意見、認真比較,高超的“操盤手”劉春海絕然否定了多項開盤設計方案。他匪夷所思地拿出10萬元資金,慨然慰問天津百名優秀出租車司機及其家人,為他們拍照全家福,同時請他們到周邊去接雙街新城的準購房者。他這又一次標新立異的營銷,使雙街新城迅速受到了追捧:市區的、北京的消費者以及在北辰開發區工作的外國人也都前來購房。

  2005年,20萬平方米的雙街新城清盤告磐。凡是住在這裏的居民,都一致感到非常滿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這裏的交通便捷,雙街村直通市內的公交車有610、810、961三路,而且西瀕北運河、東靠京津路,南邊不遠就是外環線;二是生態環境優雅,樹木多、花草美、空氣清新怡人;三是民風淳樸、社會治安好、物業服務佳,對業主的要求,物業公司可說是有求必應,而且服務上門。

  當筆者問到詳情時,44歲的本村人,潑辣、實幹的雙街新城物業公司經理鮑景雅爽朗地講:

  “春海書記治理的我們雙街村呀,不但整潔、綠美、民富、和諧,而且還要求我們,對所有外來的業主,都要與同村人一視同仁地搞好服務。我這個小區住著1270戶,設有居委會和物業公司。他們是行政管理,我們是搞好服務,目的都是一個:讓業主在這裏生活得更美好!我們物業公司有44人。談到職責範圍,那涵蓋麵可廣了,這麽說吧,隻要是小區的居民需要的,我們都全心全意地努力做好!”

  我走進居委會辦公室,抬頭看見門楣之上,掛著一幀用工工整整的毛筆字寫的《八榮八恥》的匾額,書寫者是大名鼎鼎的邢燕子。工作人員見我駐足凝視,就笑著對我說:

  “這是我們工作和言行的信條。”

  我欣然地“哦”了一聲來到裏屋,但見牆上醒目地貼著《雙街新家園居委會工作製度》。我仔細看了後,受到教育和啟迪,由此足見他們工作的認真、負責和細致、周到。不妨照錄於下:

  (一)持每月一次對轄區的孤老戶、殘疾人、傷殘軍烈屬、困難進行走訪慰問、了解情況,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

  (二)如遇國內外發生重大事件,要深入了解群眾反應,抓好動態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居民家中辦紅白喜事時,應主動入戶祝賀或慰問,幫助解決困難,並及時做好移風易俗的宣傳教育工作。

  (四)發現鄰裏糾紛和影響團結的苗頭要入戶調節,耐心說服,排除矛盾隱患。

  (五)對失足青少年及兩牢釋放人員,要認真做好幫教工作。

  (六)對走訪戶提出的要求及解決的辦法和效果要認真做好記錄。

  (七)對轄區的居民來訪,要做到態度和藹,耐心聽取反映的問題,認真解答所要谘詢的問題。

  (八)對來訪者反映的問題,不推不拖,一般問題立即幫助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及時同有關部門協調解決。

  (九)在處理采訪者反饋的問題上,必須做到:小事不過三天,大事不過一周,確實不能解決的,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

  我轉身再看那邊牆上,一幀大字的《居委會文明服務準則》映人眼簾,使我頓感親切和溫馨,於是就情不自禁將它抄錄下來,請看:

  辦事方法: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

  工作原則:以人為本,滿腔真情。

  作風要求:進百家門,知百家情。

  努力目標:解百家難,暖百家心。

  服務標準:一張笑臉“迎客”;一聲問候“您好”;一把椅子“您座”;一杯熱茶“暖人”;一個答複“滿意”!

  從2006年到2009年間,劉春海他們又在京津公路以東,建成了20萬平方米溫泉小戶型小區——“城際美景”高檔商品樓房。小區兩側建有200畝帶狀河畔公園和60米寬的景觀公園,在公園裏的潺潺渠水之上,那高高有如彩虹般的拱橋,在綠樹、鮮花掩映中,別有一番嬌美和雅趣;小區還擁有15000平米的中心廣場花園等。難怪剛建成即售罄,一舉為村裏帶來了9億元的巨額收入!

  劉春海他們連連建起的那拔地而起的幢幢樓房,隻要一開盤,立即就售勢火爆,甚至供不應求,因此,他在當地房地產界的聲名鵲起、品牌亮麗,為全市業內人士和上級主管部門一致首肯,並予以高度評價。所以,以他為董事長的雙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曾先後榮獲“天津房地產形象十家企業”、首屆“中國房地產公信力100”天津地區獎,其代表樓盤“雙街新家園”和“雙街新城二期”,獲“天津市住宅產業現代化示範小區”特別範例獎。

  作為全村一把手的劉春海,可說是“大權在握”、“一言九鼎”,然而,他卻始終嚴於律己、恪守清廉,真正做到了“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他那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事例,多得不勝枚舉。

  曾有幾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相繼找到劉春海,懇求地講:

  “劉書記,就憑您的人格魅力和社會威望,隻要您利用業餘時間給我出出主意、跑跑關係,具體事情您都不用管,我就給您高額薪金和股份——這是您對我的巨大幫助,我會感激不盡的!請您能答應我的要求”。

  春海聽了,淡然一笑,婉言謝絕說:

  “既然組織和黨員們把我放在這個崗位上,我就隻有給全村人造福祉的責任,而沒有為自己謀私利的半分權利,所以像這種事,我絕不能幹——謝謝您的好意吧!”

  那一個個社會交往頗廣的來者,聽了這位與眾不同的村書記的既有理又不失禮的答話,隻得暗自佩服地握手告別。

  雙街村的工程項目一個接著一個,劉春海對每項工程,都堅決走公開招標的程序,以切實做到陽光運作,公平、公正地進行競標。有些經營建築材料者,為了攬過項目而使盡渾身解數,他們拉關係、托熟人,找春海說情;有的人一次次打電話軟磨硬泡,請春海對他高抬貴手;還有的人甚至威脅恐嚇……這一切,都未能使堅持“公開招標”原則的劉春海有絲毫動搖。他們背後議論:

  劉春海個頭不大、說話和氣,可他卻是個頂天立地、鋼澆鐵鑄的硬漢子,什麽重擔都壓不倒他;他還特別有主見,隻要損害哪怕是一點點集體利益的事,你誰也休想說動他!”在各項工程項目中,他絕對不準自己的親屬參與、從中撈到半點兒好處。已經蓋起的幾十棟高樓,僅鋼材就用了數十萬噸。他的一位做鋼材生意的親戚,請他照顧一下,可劉春海卻耐心地向他解釋說:

  “我實在照顧不了哇!不是我不講親情,而是因為我是村黨總支書記,我可不能破這個例——請你理解我的難處,支持我的工作!”

  他那親戚一聽,無可奈何地微微搖頭輕聲歎道:

  “唉,你也太認真了!在當今商品社會裏,像你這麽嚴守原則、光為集體、一點兒也不為親人考慮的村幹部,我從來還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