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節 養殖公司發展雄威

  在艱苦創業的實踐中錘煉出來的將才劉春海,受命擔當新任之後,他成了全村8個工業企業之外的唯一、也是最年輕的村辦養殖廠黨員場長。在廣大村民看來,風華正茂、年僅26歲的劉春海擔此大任,是功有應得、才德稱位,令人羨慕!而春海本人呢,則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不動聲色地從容應對。他秉承長輩的家風:事事帶頭苦幹,從不誇誇其談、表功擺好,更不遇事推諉、怨天尤人,而總是以感恩之心為人處事。此時,他想到父母為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機遭受的艱難;想到自己因家庭困苦而不得不中途輟學;又為減輕家長負擔而養雞、賣菜和幹裝卸;想到幾年來、特別是最近,黨、政領導同誌和老少爺兒們對自己的看重、厚愛和高度信任……

  想著,想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和淩雲壯誌渾然交融一起,悄然奔湧而出:

  “放眼望全國,我是中共一黨員,理應胸懷祖國、為黨爭光;俯首看雙街,這是生我、養我、培育我成長的熱土,這裏有我血脈相連的親人和朝夕相處的村民——無論從遠、近、大、小等哪方麵考慮,都是我工作的巨大動力,所以我理應盡心竭力地用實實在在的勞動成果,來回報黨和群眾對我的栽培之恩!”

  思想支配行動,成果印證思想。劉春海就用感恩激發壯誌思想的支配下,通過群策群力地苦幹、巧幹、科學地幹,使企業規模越做越大,實力越來越強,頻頻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豐碩成果。

  養雞,是春海的長項。為節省開支、加快發展、確保質量,他帶領大家一批接一批地自行育雛。到1990年雞場已發展到2萬隻的可觀規模。此時,具有實幹精神,又富經濟頭腦的劉春海,為了降低養雞成本,又著手辦起了飼料加工廠。他並非土打土鬧地簡單製作雞飼料,而是購置生產設備,嚴格根據有關專業書上說的,選用玉米、豆類等原料,再按照科學配比,摻上維生素、魚骨粉,蛋氨酸等輔料,然後加工成顆粒狀的優質雞飼料。用這自產飼料喂養,從出殼小雞到青年雞,再到成雞產蛋,雞健壯、周期短、效果極佳——“飼料質優價廉”的消息不脛而走、聞名遐邇!他們先是自給自足,後來也開始外銷,且銷量日益增多!

  寫到這裏,我們還應一提的是,盡管劉春海工作多、很忙累,當好學求進、幹一行、專一行的劉春海,還是見縫插針地抓緊時間攻讀專業知識:從1991年至1993年,他用兩年的業餘時間,學完了天津農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的課程。這就使他成了一個抓養殖業的內行領導。

  頭腦靈活的劉春海,一看生產飼料經濟效益好,就抓緊安排人員並帶頭學技術,騰廠房,買設備,很快開發了生產魚飼料的產品。所不同的是,生產出的雞、鴨等飼料,都是顆粒狀的生食;而魚飼料則是麵條似的熟食,需要切成塊狀才能投喂。結果產品完全合乎要求,且質量甚佳,促進了魚業發展,增加了經濟收入!

  雙街村兩委班子成員和老少爺兒們,一看春海的養魚場也辦得這麽好,都大喜過望地交口稱讚:

  “春海這小夥子可真神啦——無論多難、多大的事,隻有他一接手,很快就迎刃而解、轉敗為勝了!咱村應該讓他擔當更多、更大的任務!”

  1995年,村兩委班子在全區各村中第一個成立了“天津雙街生態農業養殖公司”,任命劉春海為總經理——這是天津市第一家綠色生態園!同年,不斷進取、雄心勃勃的劉春海,又自建了規模、風險和難度更大的萬頭仔豬繁育基地。由於他考慮周全、準備充分,所以一舉成功。為增加養魚麵積,該公司又先後承包了本區大興水庫和東麗區赤土水庫,魚產量迅速增加!

  總之,劉春海創辦的這個綜合養殖公司,辦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越幹越大!這時,他冷靜地琢磨:

  “要使這養殖公司科學發展,再攀新峰,就必須依靠現代科學技術,而科技是由人才掌握的。人才是強國之本,也是興企關鍵。人才資源是所有資源中的首要資源。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的實力。民主革命先行在孫中山說:‘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清朝學者王夫之也講:‘能用人者,無敵於天下。’因此,我要盡快引進專業科技人才!”可他轉而又想:

  “我們是農村集體企業,那些拿國家工資的科技人才或國家統一分配的大學畢業生,人家肯到這裏來嗎?事在人為——我要擯棄傳統觀念,打破條條框框:千方百計地選聘人才!就連900多年前的北宋名相包拯都這樣講:‘常格不破,大才難得。’難道我們這新時代的共產黨人,還不如那封建時代的官員麽?隻要決心大、態度誠、方法對,就一定能把我們所需的人才吸引進來!”

  1995年6月,求賢若渴的劉春海,通過有關部門多次協商和同其本人懇談,終於把天津農學院水產係的本科畢業生孟憲軍,招聘來此一一這在當時全市農村中,尚屬首例。他這真情引才的創舉,在社會上宛若一石擊水蕩銀波的轟動效應,影響甚大、甚好!

  為以誠心把這個家在靜海縣的孟憲軍留住,也讓他放心、安心地充分發揮作用,公司與他正式簽訂了合同,明確提出,如果他能用科學技術使養魚場獲得顯著經濟效益,故公司就給他在當地買房,連續幹到3年以上,房可歸己。小孟一看劉春海對他十分真誠和器重,再加上經濟獎勵對他的激發和促進,所以他情緒高昂、幹勁特足!自覺地鏖戰在生產魚飼料的車間和北辰、東麗的兩個養魚池:他一次又一次地精心研製飼料的營養成分和科學配比;又投到魚池裏去做實驗,看效果,總結經驗,提高質量——增加魚的抗病力和促使其快速生長!他就這樣積極主動地日夜忙碌,腦子和手腳沒有閑著的時候。大家都勸他:

  小孟呀,你是剛出校門的學生,沒受過什幺苦,別一下子累壞了身體,悠著點幹吧!”

  可他卻樂嗬嗬地說:

  “國家培養了我這麽多年,不就是為了讓我在生產實踐中發揮作用麽。況且我這點表現,要是比起你們、特別是劉總的幹勁來,還差得遠哪!劉總不但決策高明、指揮正確,而且忙裏忙外,帶頭苦幹,我每晚加班研製飼料或到魚池進行實驗、觀察分析,他都是伴我左右,同我一起搞——即使我幹到天亮,他也一直陪著我,真叫我感動啊!他那親切的話語和實幹的行動,激勵和鞭策著我,也給我平添了無窮的力量!說句肺腑之言吧,我一工作就趕上這幺個德、才突出又俯首苦幹的貼心領導,我確實感到很榮幸!這裏就是我的大有用武之地——我不但不覺得累,還總感到有幹不完的工作、時間不夠用哪!”

  勤奮出成績,科技產效益。僅兩年,劉春海他們就把背著百餘萬元重負的原養魚場扭虧為盈——這在當地來說簡直是個口碑載道的奇跡!

  言信行果的劉春海,很快兌現了合同中的內容:用養魚的純收入,以12萬元,在北辰區中心地帶,為小孟買了一個70多平方米的中單元樓房,並給他在當地介紹了對象,進一步拴住了他的人和他的心——他兢兢業業地一幹就是6年多!劉春海這實實在在的引才、留才,並使之將才華發揮到極致的做法,在當年天津廣大農村中,是一成功創舉——他在剛剛被社會關注的“人才興企”這一戰略舉措中,確實起到了引導、推動和示範的積極作用!從“典型引路,推動全局”的意義上說,劉春海這一引才之舉,對加快全市農業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寫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樣巨大的力量,勝過空洞的說教。“雙街村劉春海特重人才,他統領的養殖公司大有可為”的議論,不翼而飛,越飛越遠,先從本鎮飛到全區,後又飛遍全市……有些早想大幹一番事業的高層農科人員,喁喁向往,陸陸續續地被吸引來了。比如,中國農大畢業的尖子生、年方28歲的朱占琦,被劉春海的人格魅力和該公司的發展強勢所吸引,竟然辭去待遇不菲的泰國正大集團副總之職,毅然到劉春海麾下,擔任主管生產飼料的副總,而且愛崗敬業,樂此不疲!再如,天津農學院教授沈華,也主動到此獻計出力,發揮專長,願同春海並肩創業……

  因飼料廠人才薈萃、技術先進,故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外銷數量和經濟效益也與日俱增——飼料,成了該公可的主要和拳頭產品,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很高!為適應飼料生產飛快發展的需要,他們購買了寬敞的老廠房做車間,還以200萬元的自有資金,購置了先進的飼料生產機組,並於1996年4月28日,由原來狹窄的小廠,正式遷到豁亮的新廠進行大批量地生產。這裏不但有了分別存放原料、成品的庫房和晾曬飼料的廣闊場地,而且還實現了生產自動化和微機化管理——雖然員工還是那30多人,但是勞動生產效率卻大大提高了!所出產品,一律都是大小均勻的顆粒狀,堪稱物美、質優而又價廉的精品,很快求購者絡繹不絕,真正成了天津地區最大的飼料生產廠家!

  到1996年底,由劉春海親自創辦和一直統領的養殖公司,業已發展到令世人不可小覷的如下5個企業的規模:萬畝水麵的養魚場,年產魚超百萬斤;養豬場,年可繁育仔豬萬餘頭;養雞場,常年保持2萬多隻蛋雞;辦的最早的400多畝果木園,種有桃、蘋果、葡萄等果樹,長勢繁茂,年年豐收;後來居上的飼料廠,發展異常迅猛,暢銷津、京、冀等地,年產各種飼料萬噸以上——而偌大攤子的整個養殖公司,全部員工僅僅有60多人,而且沒有一個脫產幹部!

  青年農民劉春海創辦的這個生態農業養殖公司,由於產品物美價廉,服務熱情周到的良好信譽,因而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青睞,紛紛要求同其合作。最後該公司同日本合資興辦了太陽食品有限公司,後又投資2000萬元,建成了年產千噸生化淡粉、可消化鮮蛋萬噸的雙街艾格生化有限公司,帶動了有500隻養雞規模的農家2000戶,同時還進行蛋黃粉、球蛋白以及其它生物製藥的研製開發,並壯大成現在的以“太陽食品”品牌為龍頭,以蛋雞養殖、飼料生產和蛋產品深加工為鏈條的產業集群,不僅使本村群眾受益,而且還帶動了周邊村的農戶因從事養雞而致富!在2008年8月8日開幕的北京奧運會期間,“太陽食品”的鮮蛋,特被指定為奧運專供產品,自此享譽世界!

  劉春海既是總經理,主管人事、生產、供應和銷售等諸多繁重的工作,又是個哪裏最忙、最累,就到哪裏幹的最強壯的勞動力——他的確是個鐵骨錚錚、堂堂正正,始終站在生產第一線幹著指揮的最優秀黨員和傑出管理者,而他的經濟待遇呢,卻同職工不相上下,這不能不令所有的人,都由衷地欽敬和歎服!故在1995年4月,默然拚搏的劉春海,就一躍而被評為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

  在波詭雲譎、百舸爭流的浩淼商海中,依靠勤學苦幹日漸成長起來的農家之子劉春海,以非凡的膽識,勇駕飛舟,劈波斬浪,初顯崢嶸:他硬是赤手空拳地在茫茫荒野裏,通過最髒、最苦的養殖業,創出了匪夷所思的突出業績,開始為父老鄉親們立下了大功!

  試想,在經濟低迷的雙街村,所有7個村辦工廠都不景氣,有的甚至連年虧損的情況下,而初出茅廬的劉春海,不講條件、奮力排難辦起的養殖公司,竟然一年可為村集體創出幾百萬元的純收入,這又怎能不讓全村黨員、群眾格外關注和贏得他們的讚語聲聲啊!正因如此,1995年6月,所以當雙街村老書記劉慶平調到北辰開發區管委會當副主任之後,由年事較高的資深黨員劉春璞任村支書不久,大家就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劉春海的身上……

  1997年1月28日,在有全村47名黨員參加的選舉大會上,年方33歲的劉春海眾望所歸、水到渠成地以42票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那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和一張張眉開眼笑的燦爛麵龐,充分表達了黨員們對他的堅決支持和殷切期望;劉春海呢,他對組織上和黨員們的高度信任深受感動和激勵,同時也隱隱地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所以他冷靜地微笑著站起來,心虔誌誠地隻說了四句話:

  “我心裏要時時刻刻裝著父老鄉親們;盡最大努力多為他們辦些好事和實事;我決不讓大家失望;誠懇地希望黨員們支持、幫助和監督我!”

  那麽,劉春海走馬上任之後,他是怎麽深思熟慮的?又有哪些使村致富的錦囊妙計呢?

  §§第六章 脫穎而出擔重任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