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創建果園露智慧

  改革開放大潮湧,

  百舸爭流真威風!

  再看英才劉春海,

  商海揚帆顯崢嶸:

  創建果園辦雞場,

  養魚喂豬勇稱雄,

  飼料廣銷效益好——

  始為鄉親立大功!

  金燦燦的黃金,在哪裏都閃光,即使埋在土裏,也總有一天會被開掘出來,以物盡其用,隻是被發現及其發揮作用的早晚有所不同而已。南宋詩人葉紹翁,在他那七言絕句《遊園不值》中寫道: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門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後兩句的意思顯而易見:五光十色的滿園春光,關是關不住的,那展示春色的一枝粉紅色杏花,不就從牆頭露出來了嘛!

  若將以上寓意引申到人,也同此理:隻要德才兼備、奮發實幹、業績突出,那麽,這個俊良之才,終歸是要被發現和被重用的。在自我奮鬥中不斷成長的劉春海即是如此。

  為從宏觀上說明劉春海成長的農村有關政策的演進,我們不妨插敘幾個在中國農村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的事件。在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鄧小平在此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總結講話,也就是在同年同月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戶農民代表秘密簽訂契約,決定將集體耕地承包到戶,搞大包幹。在1982年11月26日至12月10日召開的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通過修改後的《憲法》規定:改變農村人民公社“政社會一”的體製,設立鄉政府。1984年元旦,中共中央發出《關於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長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這就肯定、完善、發展和在全國推廣了小崗村的做法。雙街村當然也不例外。該村園、稻、旱田都有:京津公路以西是近千畝園田,以東則是2000多畝旱田和稻田。實行聯產承包責任製之後,人們種田的積極性還是蠻高的,劉春海家也是如此。

  1986年6月下旬,正在責任田的西紅柿地裏彎腰俯首幹活兒的春海,忽聽地頭兒有人大聲喊他的名字,他直腰抬頭一望:哦,原來是村黨支部書記郭慶平。春海抹把汗,迎上前去,笑問:

  “郭書記,您工作那麽忙,怎麽今天有空兒到我這兒來啦,肯定有什幺事兒吧?”

  “不但有,而且很重要,還非得你辦不可!”工作有思路、言行挺穩重的郭慶平書記,以高度信任的語氣回答,“春海呀,這些年來,我留心地觀察你啦:你上學,知努力、功課好,因家境困難,被迫回村幹活;你在生產隊下地、跟車,幹什麽都得到好評;你在裝卸隊,一年四季,多冷、多熱、多苦、多累,從不歇班兒;你在業餘時間,起早貪黑地依靠科技種菜,收成比誰家的都強,還勇闖市場——南下天津旗開得勝,北上京城馬到成功,並且幫助鄉親們去京售菜……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你品行好,有能力,是個事業型的幹才!為了造福人民,市領導李瑞環講:‘苦幹3年,吃魚不難’。據此,我們挖了養魚池,並要建個果木園。經黨支部研究決定:任命你去當果園場長——以後你就別再自己幹裝卸和種菜了,為咱村集體多盡些心力、多做些貢獻吧!”

  這突如其來的任命,頓使習慣於“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春海難於馬上答應,他緩衝一步地說:

  “我毫無思想準備呀書記,讓我考慮考慮吧!”

  “你不要考慮了,答應吧——黨組織相信你,你肯定能幹好!”

  春海一聽,隻得點點頭說:

  “好,那我就盡力去幹吧!”

  於是,劉春海辭掉裝卸活兒,也不再種菜,而為了集體的利益,創建果木園去了。

  從1981年到1986年,胸懷壯誌的劉春海,在鎮裝卸隊默默地苦幹了5年,終於被黨組織發現了他的堅韌、執著與睿智,從而委以重任,使他發揮才力,大展宏圖。他這情況,使人聯想到自然界的一種生長現象。

  在一些亞洲國家,生長著一種毛竹。最初五年裏,它以一種不易被人發覺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的時間伸出長達幾公裏的根係,人們幾乎看不到它的發展變化。第6年雨季到來時,毛竹終於鑽出地麵,而後像施了魔法一樣,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長,迅速長到30米的高度——這神奇的生長速度,讓人驚歎不已。

  世間萬象,事理相通。毛竹創造神話的成長方式,讓人們領悟默默奮鬥的精神,給人深刻的啟迪。試想,沒有篤定的目標,沒有長時間的“根係培養”,哪來日後的“魔法生長”?所以如此,均源於其目標的堅定、長遠和基礎的深厚、穩固。春海的成長,就與此頗為相似!

  劉春海受任場長的這個村辦果木園在何處,又是緣何辦起的呢?為了開發利用閑置荒地,雙街鎮政府根據北辰區科委的星火計劃,在京津公路以東,搞了個鹽堿荒地改造示範工程,全鎮涉及4個村,其中有雙街村地1000餘畝。村裏經過統一安排,挖了個600畝地的魚塘,用挖出的土,在另外400多畝的地裏,堆成3個各長300米、寬80米的灘墊,上麵分別辦養雞場和建果木園。

  事業心特強的劉春海接任後,很快就帶領村裏為他選送的15名婦女,肩扛著傳統的鍁、鎬等笨重的農具,說說笑笑地向著村東的荒郊野窪,開墾創業去啦……

  對種地內行的春海一看,堆在灘墊上的都是陰土,即生土,而這種土是不長東西的。但為了得到科學的檢驗和認定;他專門請區農林局的有關技術人員,到現場取樣化驗。結果證實了春海看法的正確:這些翻上來的新土,需經一年的夏天日曬變陽土和冬天冰凍壓鹽堿後,才能生長植物。對春海來說,任務已接手,隊伍也組建,怎麽辦?

  “決不能消極等待,而要主動出擊——開弓沒有回頭箭!”春海想著想著,突然興奮的眼睛一亮,兩個巴掌“啪”地一拍,“我有辦法啦:這灘墊上的陰土不能種東西,可那墊坡上原有的陽土可以利用呀!”

  於是在當年6月底,他身先士卒地同大家一起,在墊坡上普遍種上了向日葵。由於及時澆水、精心管理,所以出苗齊、長勢好。8月份,他們又種上了胡蘿卜,長得也很好。到11月份即雙雙喜獲大豐收:先收了萬餘斤葵花籽兒,又收了兩萬多斤胡蘿卜!葵花籽兒每斤賣5毛5分錢,再加上胡蘿卜的收入,這在當時說來,錢數可觀,惹人注目!聞訊的鄉親們看在眼裏,讚在嘴上,自不必說,單講選人、用人的郭慶平書記吧,他得知春海他們的實幹業績後,分外高興的心情溢於言表,他在村兩委班子會上反複強調:

  “劉春海這個人,咱算是選準了、用對了!我們衡量一個人的表現如何、能力高低,既要聽其言,更應觀其行;既要重視過程,更應看重結果。你看他,咱給人家的任務是種果樹、當場長,但當時的客觀條件不具備,他就是等到來年再種,咱也無可厚非;可他既不等時間,也不靠別人,而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性地搞種植,千方百計地為咱村集體增收!這果木園本來是獨立核算單位,但他知道村裏缺少資金,就把創收的錢,都上了村帳——像他這種高度責任心、事業心和上進心的可貴奉獻精神,我們理應給以表彰,並應大力提倡和弘揚!”

  劉春海率眾初戰半年的勝利,博得了領導和村民的讚許,也激發了這16個人的幹勁兒。冬天剛到,他們就用潛水泵,從池塘裏把水抽到灘墊上壓水。新土暄,吸水多,泥濘難走。為了便於幹活兒,春海用大家所賺的錢,給每人買了一雙膠底兒棉鞋。這點福利待遇,在今天看來,雖是不足掛齒,但在當時的雙街村說來,卻是罕見的優惠,令全村人羨慕不已!

  經過整個一冬天壓水去鹽堿和初春太陽曬的灘墊土,基本變成了熟土。

  到雪化冰消、春意盎然的3月底,春海他們從河北昌黎買來了桃、梨、蘋果、葡萄等樹苗。以郭慶平書記為首的“兩委”會,下令抽調人力,支持他們刨樹坑、種果樹。具體方法是:在400畝的灘墊上,劃分為10個灘麵;從8個村辦企業中,各抽50人,包幹負責一個40畝的灘麵;按照春海預先劃分好的橫成線、豎成行的一定距離和位置,每個樹坑要挖1米直徑、0.8米深。當春海有條不紊地布置完勞動任務後,大家就爭先恐後、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了!你看,在茫茫400畝空曠的灘墊上,大家揚鎬、揮鍁,那舞動的鍁鎬,在春陽下銀光閃耀;有的提桶、端盆,運水灌坑,桶盆相碰,叮當作響,金屬的響聲,伴和著你追我趕“加油”、“快幹”的吆喝聲,還有那一陣陣的歡歌與笑語——這紅紅火火的壯觀場麵,很像1958年大躍進時代搞會戰的情景。所不同的是:那時是形式主義泛濫、浮誇風勁吹的“大幫轟”,而此刻則是很有計劃、務實求效的“齊心幹”!這些鬥誌高昂、揮汗幹活的人們,誰要是渴了,就端起一大碗帶去的溫開水,“咕咚咕咚”地喝一通;中午,大家就以企業為單位,席地而坐,一起同吃本單位送去的飯菜,頗有些城裏人到田間踏青時浪漫的野炊味道!從大躍進年代過來、曾經吃過大食堂的村民們,都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

  “咱多年不過這種大會餐的熱鬧生活了!過去那是大家沒辦法的窮摽、窮鬧,越摽、越鬧越貧窮;可現在,咱是心齊氣盛奔小康,心越齊、氣越盛,小康社會離咱們就越近!”

  “這一大片沉睡多年的撂荒地,要不是區、鎮搞星火計劃的示範工程,還不知什麽時候被喚醒呢?”

  “這當然。嗨!咱撂下遠的說近的,如果不是咱村‘兩委’選派春海來這兒開發、創業,決不會有去年作物的雙豐收和現在這挖坑種樹的喜人情景!”

  “就是、就是!一下子來這麽多單位的這幺多人,你看春海安排得多周到、組織得多嚴密、安排得多有序、進展得又多麽順利啊——這才真是德才兼備的能力哪!”

  下午,大家在刨好的樹坑裏下底肥、放樹苗、填充土,踩實後,再澆水——很快,那一株株桃、梨、蘋果、葡萄等樹苗,就都整齊列隊地挺立在灘墊上了。當絢麗的晚霞映照著張張笑臉的時候,大家高一聲、低一聲地互相招呼著,你一句、我一句地彼此交談著,帶上各自拿來的工具,歡歡喜喜地凱旋歸家……

  待到萬木爭榮的6月初,那滿灘墊的果樹,就像競賽似的生機勃勃地爭相發出了嫩黃的新芽,望之嬌美而蔚然——她們在溫柔的惠風中,輕歌曼舞地在悄聲互說著甜蜜未來的心語……

  初出茅廬的劉春海,經過僅僅一整年的受命創業,就在決策、組織、指揮、實幹等諸方而,出奇製勝地顯露了他非凡的智能。這猶如宋朝楊萬裏《小池》詩雲: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盡管這個劉春海“小荷才露尖尖角”,可卻引起了全村上下的廣泛矚目。特別關注春海表現和成長的郭慶平書記,鄭重其事地對劉春海說:

  “這一年來,你幹得確實非常出色:解決了剩餘女勞力的就業;開墾了大片荒置的處女地;創造性地為村集體增加了收入——你為咱村做了這麽多好事,可從來沒向村裏提過任何條件和要求,這真的是很不簡單啊!”郭書記話題一轉,又向他布置新的任務:

  “咱村花費不少的人、財、物力辦起的萬隻養雞場,由於鬧雞瘟,今春已經全軍覆沒,隻剩下閑置的雞舍了。你過去在家養過雞,有經驗,今後,你把雞舍接過去,繼續養雞、兼任養雞場的場長吧!”

  業已處於“敗軍之際”和“危難之間”的村辦養雞場,要重新興辦、起死回生,這可比創建果木園的難度大得多了!對此,劉春海將何以應對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