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重情輕財項連霞

  完美人生須三情:

  愛情親情與友情——

  三情支撐力無限,

  事業方可大成功!

  春海有幸娶連霞,

  贏得街坊讚語聲:

  “賢妻良母好兒媳,

  家更和睦萬事興!”

  早在300多年前,轟動世界的英國戲劇大師兼詩人莎士比亞就說:

  “愛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誼的升華,心靈的吻合。如果人類的感情能區分等級,那麽,愛情應該屬於最高的一級。”

  1986年6月初,正值草綠花鮮、姹紫嫣紅的美好宜人季節。也就在此時,一個天生麗質、芳齡19的窈窕淑女,嫋嫋婷婷地走進了年方22歲、正在幹裝卸、雄姿英發的俊朗青年劉春海的感情生活之中。從此之後,她以整個的身心和濃情給了俠肝義膽、聰慧求進的劉春海,無限的關愛、激發和力量。在婚後漫長的歲月裏,這對恩愛伉儷,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共鑄溫馨、共譜浩歌,從而贏得了世人一致的口碑。她,就是本村姑娘項連霞。

  1966年出生於世代農家的項連霞,母親因病早逝,有四個哥哥,她最小。父兄們對她自然是疼愛有加;她呢,性情爽朗、愛說愛笑、動作輕盈,又善良溫柔,很是討人喜歡。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她初中畢業後,就在第一生產隊幹活,但活並不累,加之她家境相對較好,自己又很愛美,所以,她出落得胖瘦適中、亭亭玉立,肌膚細嫩的瓜籽兒臉,白中透紅,真像村邊池塘裏的一枝出水芙蓉——是名副其實的村中美女!

  春海同連霞雖然都是雙街村人,但春海屬四隊,連霞屬一隊,既不在一塊兒幹活,又不住在一起,倆人上學也不在同一個年級,況且,在那時的農村,男女之間,本來界限就極其嚴格,所以,他倆根本就不熟。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有一定的條件。一對青年人從相識、相交到初戀,乃至結婚,當然也不例外。在傳統習俗較重的農村,那個“條件”就是牽線搭橋者——介紹人。

  劉春海和也在裝卸隊幹活的本村老農鮑廣遠之子鮑景鵬是好友,下班後,倆人經常相互串門兒;而鮑景鵬之妹鮑景雅,與項連霞則是同齡的同班同學,她倆是互傾心曲的密友,也經常相互串門兒。有一天,春海到景鵬家屋裏剛剛坐下,就聽見院裏有人同景雅說話,緊接著傳來一串,有如搖動銅鈴般的“咯兒、咯兒、咯兒”的歡笑聲,春海頓感驚喜,心想:

  “這是誰和景雅說話呀?話音如此動聽,笑聲這般甜美!”

  說時遲,那時快,沒容春海細想,景雅就伴著一個妙齡姑娘,走路輕盈得宛若一陣風兒似的飄進屋來。這意外的邂逅,使春海出於禮貌地站起身來。心直口快的景雅隨口說:

  “您來了,春海哥!”她不經意地向那位姑娘介紹說,“這是我哥哥在鎮裝卸隊的同事,劉春海三哥——他可能幹啦,性格謙和,人品也好,常來我家”。

  那姑娘自然地綻放出純真的笑容,大大方方地坦然輕語:

  “哦,聽說過。”

  伶俐的景雅又向春海笑嘻嘻地介紹:

  “這是我的同班好友項連霞!不僅功課挺好,率真開朗,而且文體有特長,長得也漂亮——你看多靚麗啊!”

  連霞輕輕推了景雅一下,嗔怪地說:

  “你多嘴多舌地跟人家說這個幹嗎呀?”

  劉春海雖然泰然自若地沒有作聲,但他卻怦然心動地仔細打量項連霞:她體重大約有百斤吧;高挑兒的身材,可能在一米六以上;這烏黑油亮的齊耳短發、精美短簾兒似的留海兒,襯托著她白嫩臉上端正秀美的五官,顯得分外精神而漂亮;她開口總帶三分笑的清脆話語,動聽又親切,仿佛她天生就是個笑美人兒……

  一時專注的春海,迅疾緩過神兒來,不知為什麽,他卻浮想聯翩地突然用電視上的禮節用語,微微笑著說道:

  “幸會,幸會!”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膾炙人口的《琵琶行》中有“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名句。春海和連霞這次的不期而遇,雖然隻有短短十幾鍾,寥寥幾句話,但是彼此卻都心照不宣地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本村農民管會之子管士友,也是春海在裝卸隊一起幹活的好朋友,彼此之間也常交往,而士友及其父母又都同連霞很熟,所以士友全家人就都認為:春海和連霞挺般配,應給他倆介紹對象。於是,士友就約他二人同去其家,士友父母主動當他倆的介紹人。而今唐朝李商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詩意,又在他倆身上得到了印證。因上次偶遇,印象甚好,故此次倆人再見,則心心相印,倍感親切,都有相見恨晚、求之不得之感,也都似有諸多肺腑之言,想向對方傾吐……

  在一般情況下,男人的品格才華和能力,最使女人敬佩;而女人的賢惠、俊秀和溫柔,則最令男人傾心——在春海和連霞的眼裏和心中,他倆對彼此的看法正是這樣。所以,倆人決定交朋友、常來往、增進了解、加深感情。

  此後,連霞有意的通過親戚、朋友、同學等多方麵了解春海,大家都口碑載道地說他聰明、能幹、尊老、愛幼,說他母親和哥兒們兄弟也都勤快、厚道、人緣兒特好;春海也很慎重,他通過了解,知道他父親是心靈手巧的園田技術員,她4個哥哥也都規規矩矩、老實巴交地幹活,她在父兄們的倍加關愛中,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長成了如今這蕙心紈質的輕盈體態和白嫩皮膚的姣美姿容。在各自悄悄深入了解對方的同時,倆人常在半路或春海家見麵,簡短交談,互相看法越來越好,彼此都漸漸萌生了“誰也離不開誰”的潛在的純真愛情……

  在當時雙街村民們看來,劉春海和項連霞,是全村男女青年中的一對佼佼者。要是能結婚,那可真是最美滿的“天作之合”。然而,當連霞的父兄們聞訊後,出於對她真心的關愛,怕她嫁到那個人多的窮家之後受苦,所以都不同意。春海很快知道了她家人的態度。慮事縝密的他忖量:

  “我倆互相的看法盡管都很好,可我的家境窮困,也是實情,她全家人因此而反對,當然可以理解。關鍵的問題是,在這家庭壓力麵前,連霞有可能為難、猶豫,甚至產生動搖……”

  春海下班後,在母親串門、家裏沒人時,他約連霞來家見麵。過去每次相見,說話的時間都較短、內容也較淺,主要是說些日常生活和對彼此好的看法等表麵的話題。這次見麵,因春海事先聽到了她家的反對意見,所以他特別重視和認真,決定把事兒說開,表明自己的態度,讓連霞自己拿出源自真心的主意。連霞如約到來坐定後,向來是抒真情、說實話的春海講:

  “連霞,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確實非常喜歡你,隻要能和你在一起,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感到幸福!但是,我現在要向你講清楚:我家的確是人口多、收入少、負擔重,生活比較困難,你要是跟我結婚,這幾年可享不了福呀!至於以後嘛,情況肯定會變好!但現在我不想講空話。對這事關人生幸福的重大抉擇,請你自己拿主意吧!”

  春海原以為,當連霞聽了他這情真意摯的一番話後,很可能會因左右為難而不便馬上回答。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話剛一說完,她就又像搖動銅鈴般地笑起來,緊接著,就話音清脆得像熱鍋裏爆豆兒似的,“叭兒、叭兒、叭兒”地說開了:

  “春海,看來呀,你隻知道我的外表,還不了解我的內心啊!”

  “此話怎講?你心裏想的究竟是什麽呢?”春海不等她接著說話,就迫不及待地含情望著她,不解地追問。

  “你聽我跟你講呀!”她胸有成竹地繼續說,“我認為:戀愛、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尤其是我們做女人的第一大事!父兄對此發表意見,完全是出於關心和愛護我,這我理解、領情,也由衷地感謝他們!但是我說:我的婚姻我做主——誰說了也不算!現在我願意跟你搞對象和以後同你結婚,我看重的是你本人,是你的品德、才華、性格和能力,而沒有考慮你的家庭、金錢和房子等——這是因為,我嫁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你的錢財和物質!其實,依我看呀,幸福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擁有大量的財富,未必會感到幸福;而互相傾慕的愛情,卻能給人永久的幸福!我既然喜歡你、很愛你,就不嫌你窮,也不怕跟你受苦,無論是現在和將來,終生如此,永不後悔——這就是我的‘內心’話!”

  聽,這個重情輕財的農村姑娘項連霞,講得是何等的精彩啊!

  靜坐凝神的春海聽後,如釋重負、擔心盡消,他興奮得禁不住“嗬嗬嗬”地笑出聲來——就在這心曠神怡的笑聲中,英姿勃發的春海霍地站起身,疾步跨到激情洋溢的連霞麵前,猛伸雙臂,緊緊地把她摟在懷中,兩顆火熱的紅心,開始合拍共振地一起跳動——這是兩個初戀青年人的第一次擁抱……在雙心激蕩的此刻,任何語言的表白都是多餘的,隻有倆人感情的溝通、氣息的融合,最能表達所有的一切。難怪英國的字典編纂家約翰遜人木三分地指出:

  “愛情是兩顆靈魂的結合。”

  他倆默默無語、喜淚模糊地相擁了許久,才鬆開臂膀,脈脈含情地甜蜜笑看著,笑看著……最後,還是連霞輕聲說了句言簡意賅重千斤的話:

  “春海,從今天起,我把整個的心都給你了!”

  “我也是!”春海深情地低聲回應。

  19世紀的美國詩人朗費羅有段驚人之語:

  “在我們的生命中,再沒有比第一次愛的警覺更聖潔的了,那是它的沙翅的初次顫動——行將吹透靈魂之風的最初聲音與氣息。”

  橫看世界,綜觀曆史,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愛情,是人類的永恒主題!人們之所以跨越時空地歌頌和弘揚世間堅貞不變的愛情,正是因為,愛情是生命的火花,是友誼的升華,是心靈的吻和,愛情可以創造奇跡!無論古今中外,婚姻向來是有價的;而真正的愛情,則是無價的金貴!

  劉春海和項連霞這對戀人,正因有著“重情輕財”、堅貞不變的真正愛情,所以當然也是“無價的金貴”!由於婚事已定,所以倆人的心都踏實了,輕快了,愉悅了,幹起活來,還真的都不感覺累了——劉春海每天幹重體力的裝卸活,其勞動強度可想而知,然而現在,他下班一回家,趕緊洗洗臉、梳梳頭,換上自己最幹淨、最合身兒的衣服,就眉開眼笑地到連霞家去;連霞呢,也早已掐著鍾點兒,含羞帶笑地在家等著他哩!

  連霞的父兄和嫂子們一看她,愛得那麽投入、那麽堅決;再看春海,又是知書達理、精明強幹、德才兼備的好小夥兒,料定連霞以後跟他結婚,肯定會過上好日子,所以,全家人就都順水推舟地同意和支持了連霞的選擇,對春海的態度,也很快變得真誠和親熱起來!有一次,春海剛離開她家,有個嫂子悄聲笑問:

  “連霞,怎幺春海那麽年輕就駝背呀?”

  “那是在裝卸隊幹活累的。聽他說,過去他腰杆兒直極了,像現在這樣兒,也就是近兩年的事兒。”連霞回答嫂子。

  當連霞把嫂子的問話轉告春海後,春海認真地說:

  “嫂子應該問,你解釋得也對、又好!不過,隻要我注意了,就可以糾正過來:一定能夠由彎變直!”

  “骨頭都變形了,那還怎麽能直呀?這沒關係,我不在乎。”連霞不太介意地說。

  對戀人說的事,絕不能等閑視之,理應高度重視。19世紀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寫道:

  “人隻有在戀愛裏,才能顯示個性的閃耀,才能發揮獨創性。”

  從此之後,春海暗暗下定了糾彎複直的決心:他每天在揮動大簸箕鍁從車上向下卸灰、沙、石料時,硬是挺著腰杆兒幹,再也不彎腰就合著;平時走路,有意地昂首挺胸、腰背垂直;就是坐著說話或吃飯時,也總是腰直背挺地堅持著。結果奇跡出現了:他在這樣強製自己“糾彎”幾個月之後,他的腰背真的“複直”了,就像現在這樣!這就是“戀愛裏”的劉春海,堅韌“個性的閃耀”及其所表現的“發揮獨創性”連霞一看腰板兒挺直的變化,大喜過望!她對他又是一串搖銅鈴兒般的“咯兒咯兒咯兒”的開心笑聲,然後就心悅誠服而且異常親呢地說:

  “春海,我對你沒有看錯——你果然是個有著非凡堅強意誌的人,在一般人看來難以辦到的,你辦到了。這說明:隻要你想做的事,就決心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到——就憑這一點,你就叫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春海對她十分愛戀地說:

  “怎麽連你也誇我呀?”

  “不是誇,是心話!”連霞柔聲細語地答。

  春海他倆的初戀過程,很像當代學者楊文誌,在其著作中所寫:

  “那種並非一見鍾情的戀愛,往往就像春天的雨絲,靜悄無聲地灑在沒有經曆過愛情的年青人的心田,很難被察覺。直到催生出愛情的蓓蕾,回首往事,你才會意識到:這是友誼由量變到質變,將成為愛情的幸福而甜蜜的初戀。”

  劉春海和項連霞,這對事業型的農村青年,在長達21個月的熱戀期間,因上班忙、事情多,很少專程到市內逛商場、溜公園,隻是在下班的業餘時間,倆人互到對方家中去看看,談談,或隨手幫助幹些家務活兒,處得自然、隨意而又親密無間。隻要他倆在一起,就會在歡聲笑語中,有抒不盡的情,說不完的話——這情深意篤的會心說笑,把這對戀人的靈魂,日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