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節 津京市場奏凱歌

  隨著黨的改革開放富民政策廣泛、深入地貫徹落實,市場越搞越活、購銷越來越旺,與此同時,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劉春海就在這競爭日趨激烈的津、京蔬菜市場中,得到了鍛煉,總結了經驗,增長了才幹,進而奏出了經濟收入的凱歌。

  收獲蔬菜時,劉春海先是用車子向市裏馱運,因運量有限,不能將所產盡銷。後來他家就用水管自製了輛三輪車,這樣一來,運量增加,效率提高。他到裝卸隊幹活時,嫂子們采摘、整理、裝車,做好準備;等他一下班,蹬起三輪就向市裏送貨。他每天帶著一封由本村大隊部開好的自產自銷的證明信,這樣就不必交稅了。有時,他淩晨四點半就摸黑起程,馱著裝載得像小山似的一三輪車西紅柿、黃瓜等,彎腰吃力地猛蹬著,向河北區建國道的蔬菜批發市場進發……往往是六點半到達後,市場上人還不多。有一條公理,叫做“和氣生財”。由於他的菜特別鮮亮、幹淨、要價合理,加之春海態度謙遜、說話文明、很有親和力,所以他滿滿一車菜,不一會兒就賣完了。每次收入都不菲!

  到了夏天,在大量芹菜等集中上市之時,為了不致積壓和賣個好價錢,總想新點子的劉春海,通過對北京蔬菜市場的調研得知:天津每斤芹菜5分錢,而那裏卻高達1毛5分——整整高出了兩倍!於是,他就租用本村養車戶鮑廣海的解放牌汽車,拉著自產的萬餘斤鮮菜,到北京市海澱區的太平莊市場去賣。

  北京的菜價確實高於天津,但因拉去的菜太多,故一時賣不完。春海隻得日夜在菜旁守著。時間一長,天又熱,摞著的芹菜捂蔫了,春海自己就把所有的菜,一捆一捆地立起來,好讓它們通通風,支棱起來,這樣賣得還快些。白天烈日烤、熱風襲,他口渴肚餓,但又不敢離開,隻能就近買個幹燒餅,喝點自來水。晚上更加難熬,沒有風的街道,熱氣升騰,活像個蒸籠,就連飛蟲環繞的路燈,也使人感到有如散熱的火球;那“嗡兒嗡兒嗡兒”地低聲尖叫的蚊子,滿處亂飛,不停地在春海的臉、脖、手、腳等一切裸露的皮膚上叮咬,使他防不勝防……夜深了,街靜了,他雖困、累交加,但仍無法入睡。他獨處這離鄉背井的困苦逆境,想得很多、很遠,想到當時農民生活的難和父母所受的苦,想到自己決心要孝敬父母和造福鄉親的宏願,想到“幸福不會從天降,全靠自己艱苦創”的道理,於是,著名的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貝弗裏奇的思想觀點支配了他:

  “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於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

  他頓覺精神為之一振,心舒氣爽,渾身增添了力量——他心一興奮、人一精神,話更得體,菜也賣得快了!赴京的這車菜賣完後,他一次就賺300多元,一回家全部交給了媽媽。他媽握著那一厚遝票子,驚喜地說:

  “嚄!我的小仨兒又給媽掙來了這麽多錢呀!”

  她下意識地望望兒子那熬紅的雙眼和疲憊的麵容,旋即心疼道:

  “小海,你天天這樣沒黑沒白地玩兒命幹,可千萬別累出毛病來——媽媽是時刻為你牽掛著心呀!”

  機靈的春海趕緊走到媽媽麵前,挺起胸、睜大眼、精神抖擻地仰起臉兒,笑著寬慰媽媽:

  “你看我這不是挺好的嘛!您就放心吧,為了讓你好好享享福,我就是怎麽幹,也不覺得累,真的,媽媽!”

  聽了春海這孝心充溢的話語,看著春海這喜氣洋洋的表情,她滿頭花發下的那張皺紋縱橫的臉,笑成了微微顫動的一朵盛開的黝黑菊花……

  “春海去京賣菜賺了錢”的喜訊,在雙街村不脛而走。代表全村菜農利益的管士歧主任,找到春海商量說:

  “春海呀,你帶咱村菜農也到北京去賣菜吧。你地熟,有經驗,也很會辦事,有你帶他們去,我放心——你看可以嗎?”

  久欲為民謀利的劉春海,不假思索地疾快作答:

  “當然可以啦!你們今天下午就租車、裝車吧,明天一大早咱出發!”

  他為幫其它農戶賣菜,再次前往北京太平莊市場。當那些菜以比天津高得多的價格售出後,園田戶門津津樂道:

  “人家春海就是有能耐!他遇到什麽事兒都有辦法,而且一辦就成功——這次到京售菜、出師報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他不光是有能耐,思想品德還好哪——他天天那麽忙,還專門擠出時間,為咱賣菜多掙錢,就連出門在外、為咱辦事的飯錢,他都是自己花!”

  再說春海種的120個畦荷蘭菜花銷售情況吧。他馱著滿滿一大三輪車白花花的菜花,一來到市區建國道蔬菜批發市場,客戶即蜂擁而上,爭先搶購。當時的白菜每斤才5分錢,而他的菜花售價每斤卻高達2毛5分錢——是白菜價的5倍!

  當春海把所有菜花賣完,將錢交給媽媽時,他那兩個嫂子,對視著做了個鬼臉兒,緊接著就頑童般地齊聲說道:

  “媽媽,這回可該請我們吃喜麵了吧?”

  “該請、該請!”早有準備的媽媽笑著,答道“咱家今年是,菜花豐產、經濟增收,真的是創出了實實在在的‘豐收奇跡’,全家人理應吃頓喜麵。剛才我已經擀好了麵條兒、打好了鹵子、切好了菜碼兒——你們吃得越多,越說明我做得好吃!”

  家庭和睦窮也好,人間無價是親情。就這樣,雖然身體不好,但仍是勤快、幹練的媽媽,以雞蛋和西紅柿打鹵,用綠的黃瓜、紅的胡蘿卜等切成細絲兒作菜碼兒,她為一大家子人,做了一頓撈麵吃——大夥兒有說有笑、熱熱鬧鬧,沉浸在天倫之樂的親切氛圍中……

  到1985年底,以劉春海為主的家庭種菜收入,總計達到8000多元,這在當時的農村來說,就是很可觀的了,已經接近眾人歆慕並為之奮鬥的“萬元戶”的水平!母親一遍一遍地笑數著這些錢說:

  “小海,到明年,咱家就可以用你掙來的這些錢,給你二哥和你蓋新房了!”

  當時他大哥有房;二哥婚後無房,一直和母親及春海同住舊房;春海雖尚未搞對象,但慮事周到的慈母,早已想著為他蓋房,以備結婚時用。所以到轉年的1986年,春海媽就給他二哥春和和他,各蓋了一處四間帶廚房的L型磚房。村民們看在眼裏,誇在嘴上:

  “瞧人家春海這小夥子,一邊在裝卸隊上班,為媽掙錢;一邊還種菜、賣菜——他硬是用賣菜賺的錢,蓋起了兩處大磚房,你看他小小年紀,本領多大啊!”

  倘若講,劉春海連年苦幹的裝卸隊,是錘煉他鋼鐵意誌和增進他強健體質的熔爐;那麽可以說,他自學知識、運用科技種菜的實踐和單槍匹馬闖蕩的市場,則是他在波翻浪湧的商海裏,初學遊泳技術、練習經商功夫的戰場!

  §§第四章 恩愛伉儷鑄溫馨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