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注重科技結碩果

  當劉春海從書本上學習種菜並受益之後,他又懂得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大道理。他尋思:

  “種菜,同幹其它事情一樣,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光靠苦幹不行,還必須想巧法、走捷徑,這就要靠科學技術。要抓種菜的科技,從哪些方麵著手?我看不外乎是種子、肥料、土壤、水質、防病、管理等。那我就先抓優良品種和精細管理,努力做到:依靠科技高起步,捷足先登增效益——我既然決定了種菜,就一定要種好,也一定能夠種好!”

  他這堅定的自信,就是他成功的前提,也是他精神煥發和萌生創造力的思想源泉。事實正是如此。

  頭年種菜辛勞換來的經濟效益,讓全家人歡歡喜喜和信心更足。春風化雨,潤人心田。轉年的1985年1月1日,情係群眾、利為民謀的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出了又一個中央1號文件:《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決定改革農產品統派購製度,從1985年起,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這就表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廣大農村的購銷市場更加放開了、活躍了、繁榮了,從而為農民各顯其能、盡快致富,廣開了渠道,搭建了舞台,當然也為夙有雄才大略、但尚壯誌未酬的劉春海,提供了展才酬誌的理想良機!

  這年初春,有的村民為搞第三產業而不想再種自家的責任田了。春海想轉包過來,擴大種植麵積,增加蔬菜品種,提高經濟效益。但他轉而又想:

  “我還得繼續到裝卸隊幹活,不可能把全部時間都放在種菜上,況且,我出去賣菜時,地裏也得有人釘著澆水、整枝、采摘、裝筐等,事情很多,很重。所以,這不是我一個人幹得了的,也就不能我一個人說了算——還得全家人商量商量再定。”

  母親聽了這事兒,凝視著春海那精瘦的麵龐說了:

  “小海呀,增加地、產量大、掙錢多,這事兒好是好,可我就怕你太累啊!”

  孝母疼弟的大哥春福接過話茬兒:

  “平時讓他倆嫂子釘著就行;最忙時,我也可以幫幫手!”

  坐在炕邊的二嫂曹豔萍,輕握著身旁大嫂的手,當即表態:

  “前段時間,我和嫂子幹得都挺高興;剛才我倆商量了,咱家地多了更有幹頭,我們要認真負責地當好三弟的助手!”

  對,一切行動聽指揮——你就隨時發令吧,三弟!大嫂朱慶玲,活像個聽話的戰士似的。她這坦誠爽快的一句話,對全家人來說,實際上是起到了統一思想和堅定信心的結論式的作用。”

  自從記事以來,一直受苦難、窮怕了的母親,此刻坐在炕頭上,看著、聽著孩子們幹活掙錢的心這麽齊、勁兒這麽大,不禁樂出了聲兒,她衝著坐在板凳上的春海說了:

  “小海,那咱要新增多少菜地呀?”

  “100個畦,合1畝地吧;加上咱原來的200個畦2畝地,總共是300個畦,合3畝地了。”春海回答,他轉而又說,“全家意見這幺一致,那明天我就跟人家辦理轉包手續啦!”

  雷厲風行的春海,很快把有關手續辦妥。好在那家的地塊,就在春海家園田的左近,地勢和土質都一樣,管理起來也比較方便。接下來,春海就按自己原想的計劃,緊張有序地開始運作了。

  他先是深翻土地,使之變成鬆軟的陽土,後又適量地施上富含氮、磷、鉀的底肥,再用充足的好水進行澆灌……他在精心搞好這些基礎性工作的同時,又通過看書學習和向區、鎮等農科部門的谘詢,買到了黃瓜、豆莢、芹菜、西紅柿等當時最優良的品種。他還聽人們說:

  有一種馳名世界、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高的荷蘭菜花,不但高產,而且好看、好吃,可就是這種進口菜籽兒價格貴,更主要的是數量少、不好買——須經有關單位批準,才能買到有限的一點兒。多數人對這外來的新品種信不過,不敢買。

  勤於學習思考又耳聽八方的劉春海,認準這個道理:

  “隻有依靠科技,才能盡快致富——迅速捕捉並有效利用科技信息,就可以使之很快轉化成物質財富。”

  這正是一個青年農民機敏、卓識的過人之處!也是基於這種理念,使他決心要千方百計地買到這種優質菜籽兒。於是,他通過直接上級的主管部門雙街菜站,幫助解決。該站負責15個村、6000多戶菜農,總共才進了一斤半荷蘭菜花籽種。心誠則靈。麵對這量太少的實際情況,春海經過說明打算、反複懇求,結果他一人就買了半斤,竟占全鎮總量的三分之一,可夠他種一畝多地。

  春海如獲至寶地帶著這難得的籽種回去一講,全家人對種菜賺錢的期望更大、心氣兒更高,都願為此出力。二哥春和笑嘻嘻地說:

  “咱可得下大力量,把這外國來的先進菜花品種種好、管好啊!平時你仨幹,忙不過來就說話,咱上手!”

  “我也是後備力量,隨時聽候調遣!”四弟春燕說話用的是激將法,“要是你仨能創出個豐收奇跡來,那才好哪!”

  就連還上中學的五弟春東,也風趣地插話了:

  “要我看呀,有我三哥的高超決策和英明指揮,有我嫂子這兩員大將的衝鋒陷陣,咱奪取‘豐收奇跡’的勝利,是指日可待的!”

  這親情蕩漾的熱烈氣氛,使母親樂不可支,她隨口說出了這句話:

  “如果真是那樣,到時候我請你們吃喜麵!”

  流傳千古的《漢樂府·長歌行》中有詩雲: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就在這年的陽春3月底,劉春海同兩個嫂子,帶著全家人的厚望,在鬆軟、肥沃的120個畦中,播上了荷蘭菜花籽種。然後,他們就嚴格按照科學管理的方法和步驟,定時定量地澆水、施肥和鬆土等。這種北歐來的菜花幼苗,在中國青年農民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一進溫暖的7月,它們就可以離開相互依偎的集體,移栽獨處,放開手腳地盡情瘋長了——那真是一天一個樣兒,天天見大,天天更白,天天給人添喜……

  待到秋高氣爽的十月,這引入先進科技成果的種植,真的結出了碩果。春海他們那一大片園田的荷蘭菜花,從地頭望去,簡直是一道生機盎然、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亮麗的風景線:那一個個由湛綠葉子襯托的,白白、圓圓、抱得緊緊的大菜花,橫成線、豎成行地排列於精耕細作的畝餘園田裏,在豔陽映照下,蔚為壯觀,給人一種大自然賜予的生態美的愉悅感……隨手砍下一個稱稱,足有15斤!這當地種菜的空前新聞,很快轟動了全村!吸引得主管全村園田的管士歧主任、一些種菜行家和不少老少爺兒們,都紛紛慕名前來參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讚不絕口:

  “我種了多半輩子菜,也從來沒見過長得這麽大、這麽好的菜花——今天我可開眼啦!”

  “春海這小夥子可真行:別人不敢幹的,他敢;別人沒辦法的,他有——他是幹什麽,鑽什麽,成什麽!所以說,要選人才嘛,我看春海就是,而且還是咱村的一個大人才!”

  春海的母親聽說這特大喜訊後,也讓他小女兒春欣陪著她到地裏來看。她喜滋滋地望著那滿地大棉球似的雪白菜花,眯縫著笑眼對倆兒媳婦講:

  “你們還真不簡單哩!說到做到:這就是名副其實的‘豐收奇跡’啊!”

  “這主要應該歸功於三弟春海出的主意好、抓得緊和他的帶頭幹!”倆兒媳好像預先商量過似的,異口同聲地說,“哎!媽,您不是說要請我們吃喜麵嗎?”

  “那得等到菜全賣出去、錢都回來了,咱再兌現呀!”成竹在胸的婆婆,笑吟吟地回答。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