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緣何要寫劉春海?

  文明華夏多奇才,

  恰似潮水滾滾來……

  津門北辰雙街村,

  強村英傑劉春海——

  北京奧運火炬手,

  國慶觀禮特光彩!

  謙和樸誠品高潔,

  兩袖清風樹表率;

  村民冷暖裝在心,

  走街串戶送關愛……

  文韜武略拚命幹,

  為民壯舉連奏凱:

  超凡膽識購國企;

  率先整合平房改,

  巍峨群樓吻藍天,

  葳蕤花木展異彩;

  商店繁華大路暢——

  現代新村好氣派!

  談笑風生鄉親讚:

  “這福就托咱春海!”

  《城鄉統籌看雙街——北辰區雙街村“三化”帶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調查》,2010年8月20日,中共天津市委機關報《天津日報》的頭版頭條,以如此醒目的特大黑體字主、副標題,和兩幅鮮豔的彩色照片,刊登的長達七千餘字的報道,很快在全市引起爭相閱讀、交口稱讚的轟動效應!文章以最新的視角和時尚的語言這樣開篇:“寬帶入戶、地板采暖、低熱溫泉24小時供應;幼兒園、小學、公園、麥當勞、超市、大藥房,生活附屬設施一應俱全。這是雙街村民居住的‘雙街新邨’。”

  該村的領軍者,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劉春海!

  在11天後的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和市長黃興國,帶領各區、縣、委、辦、局的黨、政主要負責同誌共120多人,到雙街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進行調研,他們饒有興致地參觀了種苗繁育研發中心、草莓研發中心等現場,又圍在百餘平方米的規劃效果圖前駐足細看,當劉春海扼要地匯報了該園“龍頭帶動,科技引領,示範推廣”的定位以及有關概況後,高麗書記特別高興,予以高度評價,他說:

  “如果能有更多像雙街村這樣的書記,那麽我市的新農村建設,就會發展得更好、更快!”

  以上兩則有轟動效應的新聞,都是正值我撰寫此書稿之時發生的。正當本書校樣付梓之前的2010年10月中旬,我又得到劉春海被評為天津市百名企業家的喜訊。然則我是如何決定采寫劉春海的呢?欲知原委,還得從頭說起。

  作為以弘揚社會正氣、宣傳英模業績為己任的國家級黨員作家和人民政府公務員,我欣聞北辰區有位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勞動模範、“三個代表”基層標兵、強村富民百姓領軍人物、奧運火炬手劉春海:他在連續四屆都以高票當選雙街村黨總支書記的近14年中,勇乘改革開放的駘蕩春風,按“農業做精、工業做強、服務做優、城鎮做美”的總體思路,靠群策群力地苦幹,硬是使一個原來連電費都交不起的落後村,一躍而成為2009年有集體積累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7億元、創利稅3億元、人均年收入由改革開放初的2000元猛升至3萬元、勞動力就業率達到100%的,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村、民主法製示範村和天津市明星小康村、紅旗黨組織標兵!

  我還得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最新消息:201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劉春海作為天津市曆屆全國勞模的優秀代表,又光榮出席了4月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並受到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劉春海領導的雙街村,創建了天津市第一家綠色生態園、天津市第一家村級外國中小企業工業園、北辰區第一片農民住宅小區……該村已從單一的農業種植,到特色生態農業、工業園區運營、鋼管製造業、房地產開發、酒店餐飲等多元發展的企業集團,由劉春海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天津雙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其迅速、健康地成長、壯大,生動地展示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現實和錦繡前程!

  麵對煌煌業績和多多榮譽,劉春海依然淡定。他說,最愛聽的話是村裏的大娘看到他時說:

  “兒子,我們可得了你的濟了:生活無憂無慮,幸福快樂,這日子太好了!”

  劉春海這情係鄉親、品高德馨的人格魅力和銳意進取的為民壯舉,引起我的高度關注和由衷歆慕,故久欲造訪,但一直無此機會。可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一位黨員企業家主人公,訪美一歸來,就津津樂道、心折首肯地向我推介與其同去的劉春海,還熱誠地驅車百裏,陪我前去拜訪他。

  我們從津沽公路跨上外環線,駛出小站練兵的發祥地津南區,穿過東麗區,進入北辰地界後繼續前行,向右拐通過永定河上的立交橋,踏上京津公路不多時,在路東之畔,一幅高懸的“雙街置業集團”橫標,赫然在目——哦,那是雙街村工業區之所在;前邊不遠處,在“北辰科技園區”廣告牌對過,即公路西側,就是劉春海擔綱的雙街村了。

  該村與天津外環僅一線之隔,距北京110公裏,離天津新港50公裏,去天津機場僅16公裏,103國道與北運河分別從村東和村西平行穿過,交通便捷,自然條件優越;全村占地麵積1.73平方公裏,擁有可耕土地800餘畝,居住500多戶、共1640人,其中農業人口1356人。

  在平坦整潔、花樹裝點、雙向六車道的雙新大道兩邊,新建的幢幢高樓鱗次櫛比,令人目不暇接、美輪美奐!在道北雙街新邨13座高層樓房之東,那麵向京津公路的黃金地塊,是劉春海卓有遠見地新建全市八所重點小學之一的“雙街模範小學”;道南是劉春海首期建成、設施齊全的雙街新家園,樓房底層商鋪爿爿,門臉裝修爭奇鬥豔,店前人頭攢動,煞是熱鬧,村辦的“雙盈房地產有限公司”的辦公處,就設在這裏;在雙新大道和順境路交匯的中心廣場,劉春海獨出心裁地鑄造了一尊高6.3米、直徑4.3米的青銅寶鼎,這一地標性景觀,能在數百米之外,就以其非同凡響的厚重、壯觀的傳統造型,強有力地吸引著眾人的眼球,它不僅是偉大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明的象征,也是和衷共濟、勇於開拓的雙街人,繼往開來、再鑄輝煌的昭示!在這中心廣場的東北角,是為四周樓群配套服務、建築麵積達1.5萬平方米的3層超市;與之隔路相對的西北角,是村兩委辦公房和教育、教學設備完善又先進的雙街幼兒園,其西側是上河城小區;西南角,則是新樓林立、管理規範的雙街新城;那東南角呢,就是雙街新家園樓下那一家挨一家的沿街底商……順著筆直的雙新大道繼續西行,駛過北運河上剛剛建成、有著別致美觀不鏽鋼護欄的雙新大橋,就可達劉春海發展朝陽產業的大手筆——目前已在3000畝土地施工的“一帶三園”了……

  我一路欣賞著這美不勝收的農村城市化的嶄新風貌,心想:這劉春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又有何錦囊妙計,能使雙街改天換地、村強民富呢?想著想著,就到了他那寬敞而簡樸的辦公室。一聽說我們來了,他立馬就快步、熱誠、笑容可掬地迎迓上來。

  人與人之間仿佛有緣。我剛見到高級經濟師、在讀中央黨校研究生的雙街村黨總支書記、天津雙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雙街鎮黨委副書記的劉春海,就留下了異乎尋常的深刻印象:他中等身材、胖瘦適中,衣著樸素卻整潔合體,在滿頭隨意梳理的烏發下,那白皙而文氣的麵容上,一雙睿智又和善的慧眼,襯著稍露皓齒的微笑,顯得極富親和力,加之他思維敏捷並富於邏輯,動作麻利且剛勁有力,還有他那不卑不亢的得體氣度和侃侃而談的清朗話語——這些集於一身的特點,使他自然而然地散發著一種昂奮向上的蓬勃朝氣和爭先創優的澎湃激情,也彰顯著他靈慧、豪爽的上佳性格和雷厲風行的拚幹作風!

  人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其實,在很多時候,人是可以貌相的。佛教經典《無常經》裏說:

  “世事無相,相由心生。”是說有什麽樣的心境,就有什麽樣的麵相。

  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信息,換言之,相貌與能力等要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度。人的麵部表情,往往顯露著他的人生密碼。一個人的修養、見識、胸懷、境界與作為,有時可從人的而相看出來。人因性情之別,在經年累月的生活磨礪中,必然因習慣性的表情重複而在而相上留下難以隱藏的痕跡。這些際遇,又反過來作用於人的容貌、氣質,從而加重了一個人相貌上的特征。遍覽中外史籍,這樣的事例,可謂多矣!譬如,我國南朝的劉義慶在他的《世說新語·容止篇》裏,講了一則故事,魏王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者,自認為其貌不揚,很難在遠方來的使者而前稱雄,便讓魁梧英俊的崔季珪代替自己坐著,他本人則握著刀站在坐榻旁邊。接見完畢,曹派人去問使者:

  “你看魏王怎麽樣?”匈奴使者答稱:

  “魏王嚴正的儀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旁邊握刀站著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作為文韜武略的英雄豪傑,盡管扮作侍衛,但其眉宇間流露的逼人英氣,仍然無法遮掩。正因如此,社會閱曆和知識積澱的直覺告訴我:眼前的劉春海,既雄姿英發、足智多謀,又落落大方、謙和樸誠,這的確是津門近郊的一位難得奇才、強村富民的傑出領軍人物——我在對他肅然起敬的同時,情不自禁地萌發出一種心怡神悅、有如摯友般相見恨晚的親切感!

  “自古雄才多磨難”。這個從16歲就參加超負荷的繁重體力勞動,至今已身曆31載艱苦錘煉的劉春海,始終以積極健朗的人生態度,誌存高遠、踏平坎坷、不懈登攀,故而水到渠成地營造出一道令人豔羨的人到中年的亮麗風景:他因遠離了幼稚而成熟,為告別了幻想而堅韌,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處變不驚的沉穩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爆發的“竭盡全力,強村富民”的生命激情,勇率心齊氣盛的全村92名黨員和1640多位父老鄉親,奮然創鑄了我剛才一路目睹的現代新村的輝煌!他個子不高、兩隻手小,但他的兩個胳膊卻都是硬邦邦的肌肉,儼然是個精明幹練、鋼筋鐵骨般的硬漢形象;他的性格特點是謙遜、寬厚、善學、向上;他的作風則凸現一個“快”字:思維快,辦事快,說話快,走路快,這不禁使我倏然想起了北宋才華橫溢的豪放大詩人蘇東坡,在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中的名句:

  “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這就是我對村黨總支書記兼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劉春海,初始形成的總體印象!

  從2009年8月1日始,我多日吃住在村,走街串戶、明察暗訪,經同上上下下、方方麵麵的幹部、群眾深入交談,最後又與春海同誌多次傾心暢敘,在我掌握了有關他大量翔實而感人的事跡後,就逐漸走進了他那浩如海洋且燦若珠玉的精神世界,和他那叱吒風雲又連傳捷報的創業征程……

  那麽,他的“精神世界”是什麽?我以為,就是他“心底無私天地寬”、“誓為村民造福祉”的高貴品格和衝霄豪氣!若用我們先哲的箴言來表述,也許更為簡要和恰切。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強村英傑劉春海正是這樣。他的“創業征程”又是怎樣的?今天,是昨天的繼續和發展;而昨天,則是今天的基礎和起點。要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建設今天和創造明天,就理應客觀地回眸和認真地解析昨天: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以利再戰。如此說來,本書主人公劉春海,又是如何風雨兼程地奮勇創業的呢?

  孟子講: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誌,曾益其所不能。”

  劉春海在擔當雙街村領軍者“大任”之前的曆練,也印證了這段千古名句。他出生於貧窶農家,因兄弟姐妹多、家境拮據,在1979年初中一畢業即輟學回家,下地幹活。兩年後,他去鎮裏的裝卸隊,天天起早貪黑地到漢溝火車站,手搬肩扛地卸沙、石、灰料,活髒累、限時間,實屬難幹的重體力。時間一長,不少壯漢都打了退堂鼓;可春海卻不,他雖說未成年,又瘦小枯幹,但為多掙錢,孝父母,他堅持出勤,自覺苦幹,總是汗流浹背、蓬頭垢麵,從未歇過一天班,人們都驚羨地誇獎他:

  “真是個累不垮的小鐵人兒!”

  父親得病後,家庭更困窘,日子更難過,他為進一步減輕家中負擔,每天下班後,就在家裏分的2畝園田裏種菜,問題是,他父雖任大隊長,但一直主管全村旱田,從未種過菜,所以春海也不會,可這並沒難住他,除就地拜師求教外,他還專程到市內買來種菜技術書,按照書上寫的,一開春就精心種上了芹菜、黃瓜、西紅柿等,並在當地帶頭使用了塑料地膜覆蓋,結果一進5月就提前上市,售價遠高於一般蔬菜。第二年市場開放,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春海,又及時捕捉到科技信息,率先購買了剛引進的荷蘭菜花新品種。3月底播種,7月移栽,到10月份,喜出望外,特大豐收:那白白緊緊、一個足有15斤、當地人從來未見過的滿地大菜花,一車車運往市場;鄰地產的白菜一斤隻賣5分錢,而春海的菜花每斤竟賣到2.5角,售價整整高出了四倍——於是,這“種菜發財”的空前喜訊,一傳十、十傳百地不翼而飛,在全鎮上下引起了轟動!與此同時,思想活躍、精力無限的春海,還在家養了幾百隻蛋雞,由於喂養科學,效益甚好——這又是他孝敬老人、照顧全家的一筆經濟收入!

  真金,在哪裏都閃光;英才,幹什幺都出色——機遇,總是光顧曆經磨練、德才兼備的實幹者。1986年,雙街鎮政府根據區科委的星火計劃,要在京津公路以東鹽堿荒地上搞個示範工程,其中有雙街村地千餘畝,分別搞魚塘和果木園。蟬聯12年雙街村黨支部書記的郭慶平,對劉春海的傑出表現,看在眼裏,喜在心中,讚在嘴上:

  “春海呀,我看你這小夥子挺有心路,又很任幹,是塊好材料——‘鐵不打不成具,玉不琢不成器’,你別光自己幹了,到咱村果木園當場長去吧,你這樣能為更多的人服務,自己也可得到鍛煉,將來還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於是,劉春海帶著村派的15名婦女,向著京津公路以東的曠野荒窪,艱苦創業去了。

  從坑塘翻上來的都是陰土,當年不能種樹,劉春海就創造性地帶領大家,在墊坡上先種向日葵,後種胡蘿卜,到秋末就出人意料地收獲葵花籽兒萬餘斤、胡蘿卜兩萬多斤,總共賣了萬餘元!這在當時來說的大喜訊,贏得了村民一片誇獎聲:

  “春海年輕有為,人小誌氣大!”“想不到咱村還是藏龍臥虎的寶地——看著吧,這小春海啊,日後準能幹一番大事業!”

  翌年一開春,村裏就派各企業出工300多人,由春海指揮,揮鍁掄鎬,分片包幹,轟轟烈烈地支持春海他們挖坑種樹——這你追我趕的歡快氣氛,很像大會戰、搞比賽的火熱場麵!到6月份,400多畝的樹苗,就都吐出了嫩綠的新芽……

  村領導一看劉春海幹得這麽出色,又大得人心,就把難以為繼的村辦養雞場也歸他管。當時有6000隻青年雞,這裏外出不方便,土路難行,買飼料、喂養雞、清糞便、賣雞蛋等,隻有6個人管,劉春海既是統籌供、產、銷的場長,更是身先士卒的裝卸工——他整天思前想後又孜孜矻矻、腦體並用地緊張勞作,總有耗不盡的精神和用不完的體力!他那21年的黃金搭檔,現任村黨總支委員兼集團副總的張玉霞深有感觸地說:

  “我們的劉書記啊,他幹起工作來不要命!我從來沒聽他喊過累,也沒有見他服過輸。在從車上卸玉米、豆粕等飼料時,他那個子不高的肩膀上硬是扛著180斤的大麻袋,噔、噔、噔地運到幾十米遠的倉庫裏,他一趟接一趟地扛,一卸就是幾大車。在他眼裏,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和辦不成的事情——他簡直就是一個無堅不摧的金剛鑽兒!”

  後來他們又自己育雛,使養雞規模擴大到2萬隻。年方26歲、富有實幹和創新精神的劉春海,也於1989年11月28日光榮入黨!

  為降低生產成本,春海他們自己做雞飼料,先是自給自足,後來開始外銷,到1990年,又擴大了廠房,增加了設備,已能生產雞、鴨、魚、豬等多種優質高效飼料。此時,村裏還把魚塘交由春海負責。不斷進取的劉春海,隨著多種經營實力的增強,1995年又創建了萬頭仔豬繁育基地,並正式成立了天津雙街生態農業養殖公司,由他任總經理。到第二年,該公司已發展為擁有2萬隻雞場、萬畝魚池、400多畝果園和年產萬噸飼料、萬頭仔豬的大型綜合生態農業養殖公司,無論在規模、管理、信譽、經濟和社會效益等諸方麵,都在全市遙遙領先,劉春海的威名,也隨之遠揚!後來這個村辦公司,與日商合資成立了太陽食品有限公司,並發展成現在的以“太陽食品”,品牌為龍頭,以蛋雞養殖、飼料生產、蛋產品深加工為鏈條的產業集群,帶動了周邊千餘戶村民從事蛋雞飼養。北京奧運期間,“太陽食品”品牌的鮮蛋,更是被指定為奧運會專供產品。

  劉春海肩負總經理重任之後,雖然家業大、頭緒多、更繁忙了,但生性勤快、好強的他,總是幹著指揮,隻要一有空,就帶頭參加體力勞動,他常說:

  “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

  他夙興夜寐地整天穿梭於這5個企業之間,哪裏的活兒髒、累、險,哪裏就有他靈巧、幹練的身影。這樣,他對全村的貢獻愈來愈大,威信自然也愈來愈高!由於黨心所向、眾望所歸,1997年1月28日,全村40多名黨員,一致選舉風華正茂的劉春海為村黨支部書記。猶如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的“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那樣,“一切聽從黨召喚”的劉春海,毅然迎難、走馬赴任了!

  他剛上任,麵對的是百廢待興的“髒、亂、窮”攤子,聽到的是“積累難返”、“不能空手套白狼”等畏難之聲。這也難怪,因為村民們和世人習慣地認為:

  “人窮誌短”——人窮是因,誌短是果;

  可在劉春海眼裏卻正好相反,他的觀點是:

  因為誌短,所以人窮——誌短是因,人窮是果!

  他常向幹部、黨員和村民代表講:

  “落後與先進是相對的、動態的、可轉化的。隻要發展思路正確,再有一股治窮致富的雄心壯誌,那就什幺人間奇跡都可創造出來——我們有了不斷創新的觀念和百折不撓的幹勁,定能一步步推進咱村日新月異地巨變!”

  大家欣然接受了他這有理有據的開拓創新觀點。

  然而談何容易,又應先從哪裏抓起?眼前的現實是,由於原有的8個村辦企業生產不景氣,村裏無錢,戶裏也窮,偷電情況嚴重,全村每月電費高達5.6萬元,成了村裏的一大負擔;還經常停電,村民意見很大。

  “對,就從抓電入手!”早已深思熟慮的劉春海,斬釘截鐵地說。經過兩委商定:把各戶的電表一律挪到街裏電杆上,由村裏電工統一進行陽光管理、查表和收費,並實行嚴格的獎懲製度。這一來,徹底解開了暗箱操作的偷電死結,全村供電正常了,負擔也合理了。鄉親們滿意地說:

  “這辦法對集體和各家都有利——春海的點子就是高!”

  這告捷的初戰,博取了民心,但這畢竟隻是狠抓經濟大戰的前奏曲。

  大戰的序幕尚未拉開,棘手的問題就接踵而至了。村辦企業改製後;普遍減員,不少人因失業無錢而著急,他們都找書記要工作。有的說:

  “春海呀,你剛上任就搞改製,把我們改到家裏來了。我們沒事兒幹,就到你家吃飯去!”

  他們接二連三地到辦公室找春海,在半道上截著他說,晚上還到家裏纏著他要班上。對此,他不急躁、不嫌煩,而是情愫殷殷地耐心解釋,親切地勸大家等一等。他想:

  “關注民生,造福百姓,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所在——群眾利益無小事!我要想盡一切辦法,趕快解決這個關乎村民家庭生活的大難題!”

  他通過占用本村土地的北辰開發區領導同誌,讓一部分村民去上班,暫時緩解了矛盾,但根本問題並未解決。真正全麵而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是在以下的“大戰”打響之後。

  1999年,經春海書記多次找區開發區領導磋商,將尚欠2400萬元的征地補償金撥付給村。就這筆資金如何使用的問題,村兩委會進行了多次認真討論。多數人主張把錢分給村民,讓大夥兒高興、高興;也有的提出分一半,把另一半存到銀行拿利息,這樣村民歡喜還保險;想得更深、看得更遠的春海書記卻力排眾議,他用有理有據的分析和判斷,循循善誘地說服了大家。他以“領先一步,勝人一籌”的機遇觀,決定憑借依托毗鄰經濟開發區這一優勢,用土地補償金和銀行貸款買地蓋廠房,築巢引鳳,建立一座占地120畝的工業園,工業園隨建設隨招商,因為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招商工作進展順利,僅一年,就引進了法、日、韓、意等8家中外企業安家落戶,吸引外資1000多萬美元、內資1500多萬元,年租金收入580萬元——劉春海的正確決策,使雙街村史無前例地淘到了“第一桶金”,初步有了原始積累,為其後的更大發展打下了基礎,準備了條件。就這樣,劉春海靠自力更生、滾動發展之策,以變魔術般的高超之舉,創出了一個個令世人驚歎的奇跡!

  商場如戰場。《孫子兵法·謀攻篇》講:“上兵伐謀”,意思是:用兵作戰的上策,是使用智謀——劉春海在強村富民中出奇製勝的法寶,就正是如此!

  2000年初,善於審時度勢的劉春海,緊緊抓住雙街鎮納入天津市小城鎮建設整體規劃八大組團的有利契機,適時成立了雙盈房地產開發公司,先期投入1.5億元,於當年5月,開工建設全區第一個農民住宅小區“雙街新家園”,到2001年10月1日,一期工程的6棟樓房就建成了。但人們尚不認可,難以馬上售出,資金回不來,而當時,建材供應商催要材料費,民工回家過年也急需要錢,怎麽辦?為解決資金難題,劉春海白天緊張工作,晚上愁得睡不著,半夜獨自到工地轉……由於心裏急、說話多、睡覺少,他的眼睛紅腫、嘴也起皰了。但他既不畏葸困難,也不回避矛盾,而仍是以必勝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對大家講:

  “民工兄弟們,我和全村人都感謝你們!關於工資,我們要千方百計地準時發給你們,請盡管放心!”

  長於應對的他,及時將原來步步開發的原則進行調整,改成並旋即實施沿新家園西側順境路蓋了一溜門臉兒,春節前即全部售出,收入400萬元,以此還清了供應商的貨款,也讓所有民工,都歡歡喜喜、如願以償地回家團聚去了!春節後,民工如期歸來,工程順利進行……

  此後,雙街村的各項工作全麵鋪開、整體推進,開始跨上快速發展的軌道。2004年,劉春海適應市場需求,卓有見識地打破地域、所有製和產業界限,隨機應變地將“造船出海”改為“借船出海”,及時地成立了雙街置業集團,以匪夷所思的大膽略,先後收購了河北區中匯大廈、大紅碗、精密鋼管廠、歐格自行車、中國船舶華北分公司等企業;還開發了650畝拓展區,成功地引進投資3000萬美元的頂津食品等一批大項目,這樣一來,村集體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萬元!

  與此同時,情牽眾鄉親的劉春海,牢記並躬行胡錦濤總書記“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的重要指示,2006年,在縝密地調查研究基礎上,既大刀闊斧,又心細如發地開始搞舊村改造,以便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的住房條件。對這項關係全村家家戶戶、最複雜也最困難的重大工作,由於兩委班子行動一致,方法得當,工作深入,所以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紛呈的成功大劇——書後還將具體地仔細描繪!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說:“上下同欲者勝。”劉春海統領的雙街村,就正是這樣一支能征善戰、排難奪勝的驍勇勁旅!倘若將這生機勃發、激流挺進的雙街,比作一個演奏著步步高的威風堂堂進行曲的大樂隊,那幺,文韜武略、善於應變的津門儒將劉春海,就是這個大樂隊出類拔萃的卓越指揮家,他像卡拉揚、小澤征爾那樣,以其整個身心,拚力專注、豪情飛揚地指揮若定;全樂隊男女老少等所有成員,則都凝神聚力地愛崗敬業各司其職,意氣風發地各展其才爭先創優——從而奏出了一曲曲起伏跌宕、旋律多彩,又和諧動聽、激人鬥誌的雄壯凱歌!

  如今,80萬平方米的雙街新家園、雙街新城、雙街新邨、城際美景四個住宅小區,周邊配套建成了萬平方米的商業街、大型汽車城和銀行、郵局、醫院、超市等設施。這裏以環境優雅、路寬樓美、配套合理、價格適中等諸多亮點,倍受經營和消費者青睞,已有500多家商戶和5家汽車4S店安家落戶。

  高瞻遠矚、慮及全局的劉春海,還把直通市中心的961和610兩路公交車,分別引進城際美景和上河城兩個居民小區,並各為其建起了占地7畝和5畝漂亮的終點站房。交通的便捷,縮短了城鄉的距離。這裏從早到晚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人流不斷,笑語聲喧,堪與城裏的繁華鬧市媲美!

  這豐富而鮮活的現實,形象而生動地詮釋著:富有超前意識的強村英傑劉春海之迅猛壯舉,在全市城鄉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真正是令人心慕手追地起到了火車頭的帶動和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

  作為書記兼董事長劉春海的難能可貴之處是,他始終堅持物質、政治、精神“三個文明”一起抓,奮力把雙街建成了村強、民富,和諧、文明,健康、幸福的真正“新村之城”!在改革發展日益深入的今天,曆史的前行和文明的遞進,並非僅僅是指物質的繁榮與科技的發達,它還需要一個精神維度,也就是說,而對物質的滿目琳琅和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應當保持和增進身體的健康、內心的從容和生活的愉悅——不斷學習新知識的在讀研究生劉春海深諳此道,所以他一向注重教育、醫保和文體活動。

  諸如,全體村民都參加了合作醫療,一般情況,醫藥費報銷比例為33%,大病可二次報銷,比例提高到80%;為了豐富村民的文體生活,村裏先後投入180萬元,建起了老年活動中心、圖書館、村民健身基地;2005年又以區文明村“五個一”建設為契機,投資新建了一座街心花園,並健全了村民學校、文化活動室、村示範街等配套設施;成立了靚麗文藝健身團、八極拳武術協會,創辦了“農家大舞台”,承辦了全國“雙街置業杯”武術大賽、天津市迎奧運舞獅花會、天津市“三下鄉”啟動儀式等大型社會活動,不斷拓展和提升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水平;為給村民和來此購房業主的孩子們,營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春海他們先後投資4000多萬元,興建了而積達5000平方米的花園式幼兒園和占地而積65畝的市級模範小學;八極拳傳人、本村居民鮑雅齊,自發組織了業餘的八極拳武術運動俱樂部,男女老少有200多人參加,每周在小學體育館活動四個晚上,對此,劉春海書記為身體力行地表示支持,一有時間,就到現場,有時在露天的月光下,有時於館內的燈光中,或赤手空拳單人練,或舞動刀槍搞對打,他都一招一式地認真同大夥兒一起練習——在他的帶動下,如今這個群體健身俱樂部辦得紅紅火火、方興未艾!

  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激勵下,富有膽識的劉春海,堅持高點定位,多業並舉,加快實施“二五二二”工程:進一步發展雙街2個工業區;建設和完善雙街新家園、雙街新城、雙街新邨、上河城、城際美景5個居民社區;繼續搞好雙街民營中小企業和河北區中匯科技2個創業園區;對京津公路汽車和雙街新城2個商貿街,要加強市場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此外,還要進一步辦好雙街一通鋼管有限公司,全部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

  與此同時,為了大力發展生態景觀、積極營造運河文化,劉春海還以非凡氣魄,大膽構想並抓緊實施總投資10億元,在河西創建“一帶三園”:氣勢恢弘的北運河文化景觀帶;千畝草莓園,千畝百果園和朝陽產業國際養生園。目前在建的草莓園,已投資一億元,按照國際先進標準建成的高大、隔熱的金屬罩頂大棚,排列有序,蔚為壯觀!2009年8月9日下午,北辰區四套班子的主要領導同誌,在烈日酷暑中,專程到此考察,都對這裏的地理環境、發展規劃、工程質量、建設速度予以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這些品種引自以色列的高檔草莓,不久即可收獲上市。因其個兒大、高產,每畝可達3—4噸,特別是其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每公斤可售50元!在2010年,可建起千畝百果園;到2015年計劃建成世人尤為關注的國際養生園!每每提及此,雄才大略、惠澤百姓的劉春海,總是心潮激蕩地說:

  “這是我多年夢寐以求的夙願!我們村兩委班子帶領全體村民,一定要群策群力、共襄盛舉,把向往的夢想,變為壯美的現實!到‘十一五’末,全村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同時在促進村民增收上,積極探索將集體經營性淨資產量化到人,按股分紅,使村裏人人成為同時擁有股金、醫保金、低保金、養老金的‘四金’新農民,2010年,人均年純收入要超過3萬元。到上河城小區商品房建成、售出後,全村人均資產可達百萬元!”

  看到這裏,關心春海書記生活的諸君也許會問:

  “集體經濟壯大了,那麽作為全村第一功臣的劉書記,他的生活作風和經濟待遇怎麽樣?”

  這個問題需要用劉春海平時的言行,才能全麵而準確地回答。善於學習、寬人嚴己的劉春海,喜歡並遵行明代無極縣令郭允禮的格言: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意即:為人公正,處事公道,就會產生精明、英明;恪守清廉,作風廉潔,就會產生威望、權威。據此,他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權、慎欲”為座右銘,時時告誡自己,並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要“經得起考驗,抗得住誘惑,守得住節操”,切實做到“三清”:政治上清醒,生活上清白,作風上清廉——一身輕鬆滿身勁,全心全意為鄉親!

  近14年來,劉春海以超前的思維、全新的理念、寬廣的視角,扮演著雙街村“領軍者”的首要角色,他不僅是思想解放的發動和實踐者,而且也是學習、做人、乃至生活等多方麵的光輝榜樣!他的具體做法,就是他將這思想認識付諸實踐的明證。他在全村操心最多、出力最大,但他一如既往地恪守他的“約法三章”:不拿最高工資;不住最好房子;不在村企參股,更不搞額外收入的第二職業。

  他在嚴以律己的同時,還常常對兩委成員講:“村官兒雖小責任大,每個人都肩負著黨的信任和群眾的厚望,任務艱巨而光榮!我們隻有為村民造福祉的義務,而沒有任何搞特殊的權力——既然當村官兒,就別想自己發財!美籍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對於我來講,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就連100多年前的外國科學家都能做到的,難道今天我們共產黨人還不應做得更好麽!隻要我們摽著膀子,齊心協力地為強村富民苦幹、巧幹,就一定會使咱村‘芝麻開花節節高’。君子生財,取之有道,父老鄉親們都富裕了,身心都在其中的我們,生活當然也就好了!”

  正是劉春海言行一致地以“清正廉明、全心為民”的浩然正氣和“率先垂範、公平正道”的人格魅力,才贏得了兩委成員和全體村民的一致擁戴,這就使他恰似一顆巨大而無形的強力磁鐵,把所有黨群的心,都吸引到自己周圍,從而形成一種摧艱克難、戰無不勝的強勁合力,奮然猛推著“雙街快車”,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速城市化的陽光大道上,風馳電掣地呼嘯疾進!

  為了真實而具體地說明劉春海的“利為民謀”,我們還是讓最了解他的不同身份人的原話來作答吧。

  多年來,與雙街村有著密切業務關係的天津市港建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蘭成靜,情真意摯地說:

  “我從1999年就為雙街村搞設計,直至今天,堪稱最佳合作夥伴,所以我對劉書記的事業,可說是了如指掌!劉書記智商很高,富有超前意識,而且為了強村富民,他有累不垮的精神,耗不盡的精力,幹不厭的激情,折不撓的毅力——他從不言敗,永不滿足!他還是個喜歡暢想,或者叫愛做夢的人。他的每個夢,都是有理有據且經過周密思考的,結果都變成了現實!往往是我們剛圓了他的一個夢,他就又做出了新夢。我常開玩笑地對他說:‘劉書記啊,您這夢使我們太累啦,您就少做些夢,讓我們歇歇吧!’他隻是感激地頷首笑笑;之後,他的新夢還是一個接著一個,雙街村就在這一次次圓夢中城市化了!”

  雙街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副主任、分管房地產開發的置業集團副總鮑廣華講:

  “對建這新樓的惠民工程,我們劉書記親自把關,從設計、施工、用料,到配套設施、售後服務、物業管理等,都確保優質,讓群眾滿意,因此得到了廣泛的稱讚和很高的信譽,銷售形勢越來越好,即使在商品房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我村樓房的銷勢仍很強勁——‘雙街劉春海’,真正成了金光閃閃的品牌!好多購樓和應聘者,都不約而同地這麽說:‘我們就是衝著劉春海來的!’作為村兩委成員,我每每聽到這話,都深受感動,並隨之激發起無窮的工作幹勁!”

  說到在此購房的優越性,從天津鋼筆廠退休、同外甥住在雙街新城的張大爺說:

  “我早就聽說這裏有個大能人和大善人劉春海,他對村民們如同自己的親人;他把這裏治理得花木扶疏,公交直通市內,聽說地鐵5號線也要在這兒設站;他為業主著想,建了幼兒園、小學,還有原來的初中92中、高中47中,等等——這麽好的條件,你說誰不搶著到雙街來買房啊!”

  年近花甲、曾在村企長期領銜、現任村委會主任兼黨總支委員的謝家良,氣爽勁足地對筆者講:

  “我對您說句心裏話吧,多年來,在我交往的圈子裏,真正讓我心服口服的人還沒遇到過;可自從同春海書記共事後,我深深地感知,他不但有超前的意識、創新的觀念、過人的膽略和拚幹的精神,而且能以平易謙和的態度、傾力為民的品格,贏得了旺盛的人氣,也使我異常敬佩、心悅誠服,並心情舒暢地同他密切配合、共創大業!”

  論及劉春海的為人和評價,入黨25年的原村主任管士歧坦露心聲:

  “我是看著春海成長和進步的——我對他是太了解啦!他一貫虛心、好學、能吃苦、善巧幹,是個難得的人才,一個村攤上這樣的好幹部,是老百姓的福分啊!”

  說起對這幸福生活的深切感受,年逾七旬的村民吳恩林大爺,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劉書記他們什麽都為俺想到、做到了,俺再也沒有愁事兒啦!以前都說‘養兒防老’,現在情況可不同了——我看呀,春海就是咱父老鄉親們的好兒子!”

  村民們紛紛說:

  “在咱們雙街村,缺什麽也不能缺了劉春海!隻要有他,咱們遇到多大困難,都有辦法、有心氣兒、有奔頭兒,就一定能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

  實際情況正是這樣,劉春海上任後,雙街村由亂到治,由髒變潔,由窮變富,全村年人均收入,從過去的2000元飆升到2009年的3萬元,13年增長了14倍;家家都飲用村裏自製的優質礦泉水;戶戶都住進了環境綠化、美化和有地熱溫泉水、低溫輻射采暖的雙水、雙氣的嶄新樓房,而且,按宅基地房、院占地麵積“1換1”的村規,全村558戶,每戶都能得到至少兩個單元的新樓房;他還主持建立並實施了10餘項福利製度,這就確保了村民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麵的切身利益!

  蒼天不負苦幹人,智能、汗水結碩果。在改革發展活力四射、全球巨商紛至遝來的天津,風生水起、脫穎而出的劉春海,確是一位赫赫有名、德能勤績均甚優秀、口碑載道的傑出村官。他功有應得地榮膺了上述那一頂頂金光閃閃的桂冠,2006年5月12日,新華社播發劉春海感人事跡的通稿,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節目中報道;次日,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13個國家級媒體刊播。他還被評為天津市最具影響力的勞動模範,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先進黨務工作者、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和全國青年鄉鎮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他作為全國農業技術專家、傑出農村實用人才、最具影響力勞模、強村富民百姓領軍人物等多重身份的優秀代表,多次受到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還被選為北辰區人大常委會委員;近日,通過全市公眾投票,劉春海又喜獲“感動天津人物——海河驕子”殊榮!

  更令人驚歎和讚慕的是,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而熱烈地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盛典上,作為天津市1100多萬人民中僅有8個在職者之一的劉春海,英氣勃勃地站在具體而生動地展示天津改革開放30年來最新建設成就的“濱海新貌”彩車上,於舉世矚目的群情激越中異常榮耀地接受了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在國慶大典受閱後,這輛壯觀華美、寓意深長、體積龐大、重達30多噸的“濱海新貌”彩車,曾在天津體育中心前展出,參觀者絡繹不絕,由衷讚歎,都對家鄉的巨變深感自豪,並對共建更加美好的未來信心倍增!展出之後,經市政府辦公廳召集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決定將彩車向有意向的收藏單位轉讓,整體保存,供群眾參觀。劉春海經與村“兩委”全體成員商議,一致願意收藏此車。劉春海說:

  “收藏彩車意義重大且深遠,我們一定要永久保管好這一珍貴的紀念品!”

  從2009年11月22日起,彩車將永遠珍藏在座落於雙街鎮的萬源龍順莊園內,供市民免費參觀。

  以上,我們扼要地回溯了劉春海克難奪勝的“創業征程”,瞻望了他鼓舞眾心的煌煌“發展前景”;現在,讓我們再看看眼前這由劉春海打造的鮮麗活現的雙街村吧:高樓林立,大路通暢,新樹蔥蔥,芳草萋萋;行人衣著時尚,表情怡然自得,舉止大氣文明,說話麵帶微笑——儼然一派農村城市化的嶄新風貌!這裏村風健康淳樸,幹群關係融洽,鄰裏團結和睦,多年來,全村無打架鬥毆、婚喪大操大辦、土葬、賭博、超生和上訪等現象。在2009年8月11日召開的北辰區村級幹部培訓班上,區信訪辦主任康世龍講:

  “穩定,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實踐證明,哪個村裏幹群關係和諧、社會穩定,哪個村就民心思進、群情振奮——我到這裏八年來,從未見過雙街村有上訪者和上訪信!”

  廣大幹、群的眼睛是尺心是秤,對村官兒的評價最客觀、最公正。在我陸陸續續地於雙街村15個月采訪劉春海的日日夜夜裏,時刻聽見的,是眾口一詞、不絕於耳的盛讚聲;隨處可見的,是新樓綠樹、美不勝收的靚景觀;怡然感到的,是風清氣爽、和諧溫馨的新氣象——這使我浮想聯翩,深受教益,並處於非同尋常的振奮之中,一個政府公務員、黨員作家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使命感,激勵和鞭策著我,必欲傾心盡力地將此寫出而後安!於是,我欣然命筆,一氣嗬成,這就有了本書的問世。需要申明的是:這並非一部介紹工作經驗的作品,也非一本歌功頌德之書,我隻想通過對這個加速農村城市化的先進典型——強村英傑劉春海,較為深入、全麵地紀實和解讀,能給關注我黨重中之重“三農”問題的讀者諸君,特別是矢誌興村富民的農村幹部,提供參考、有所啟迪,從而激發鬥誌、再創新績!

  而今,業已成功並正走向更大成功的劉春海,經常麵對的,是張張笑臉、陣陣掌聲、束束鮮花、聲聲讚語,但此刻,筆者的耳畔,卻猝爾響起了德高望重的百歲巾幗作家冰心之語:

  “成功的花,人們驚羨它現實的明豔,然而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我深知,在劉春海業績輝煌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他為父老鄉親盡快脫貧致富而殫精竭慮、忘我拚搏的漫漫征程,既充滿坎坷、披荊斬棘,又動人心弦、可歌可泣;既宵節食、艱辛備嚐,又樂在其中、收獲頗豐——他堅實地走過的每一步,都值得我們仔細回味和思考,並定會從中獲益。諸君若要感同身受地詳盡知之,敬請繼續向下閱讀……

  浩蕩長江源頭遠,蔥蘢高樹根須深。那麽,如今年富力強、事業如日中天的劉春海,他是從哪裏艱難而頑強地起步,又是如何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地一路走來的呢?

  §§第一章 得天獨厚北辰區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