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

  青草潤濕的山頭上,平秀吉與千宗易回頭望著寺院。

  寺院在三軍的駐紮下,顯得有些淩亂,但寺院正中的神殿,卻透露出不動如山的沉靜。

  平秀吉長歎一聲:“卓王孫,果然不愧為天下第一的豪傑。”

  “天下豪傑,無不在我掌握,隻有他,我卻看不透。”

  千宗易臉上也露出疑惑之色,顯然,他也想不到卓王孫竟會這麽輕易地放他們走。雖然他們此次夜探敵營,有著十足的把握全身而退,卻絕沒有料想到,敵人竟根本不曾出手。

  雖未出手,但卓王孫的氣度,風範,卻已令他們折服。但,這也無疑激起了平秀吉好戰的熱血。

  經曆了戰國時代悲涼的歲月後,這位梟雄麵對任何險惡之境,都從未服輸過。他的赤眉紅瞳中流露出熾烈的戰意,在山崗上逆風飛揚。平壤之戰,必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

  血戰。

  鬱鬱錦繡的蒼光山向大同江延伸著,在山峰的另一角,交匯著另一條古老的河流——普同江。牡丹台座落在蒼光山延伸的丘陵上,是這裏最負盛名的古跡。七星門,普同門,含逑門,正陽門,長慶門,大同門將這座城市約束為三角形。與蒼光山一起,瑞氣山,錦繡山,牡丹峰點綴著大同江、普通江秀麗的景色。南麵廣闊的平原,又保證了這裏的富庶。自檀君時代起,這裏就是朝鮮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這就是平壤。一座美麗、古老、富足、安詳的城市。

  而今,當卓王孫率著大明將士們攀上牡丹峰,俯瞰平壤城時,卻隻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破敗、荒涼。這座城市已失去了生機,不再有著千年古都的堂皇氣象,隻印滿了戰爭的殘痕。

  城中的道路上,到處可以見到穿梭的日出之國士兵。名勝古跡們已被拆除得七零八落,房屋、城牆已不顧半分美觀,被改造成最實用、最耐受衝擊的形式。

  平壤城本號稱柳京,城中到處都是低垂的柳樹,特別是大同江、普同江兩岸,柳蔭如織,朝鮮詩人鄭知常曾寫下:“紫陌春風細雨過,輕塵不動柳絲斜”的詩句。而今,合抱粗的柳樹已幾乎被砍伐殆盡,留下的是一株株三四寸高的樹樁,在風雨中凋敝。無數座鐵爐、火爐冒著滾滾的濃煙,晝夜不停地打造著兵器、鎧甲、炮彈、器械,士兵們忙碌地穿梭著,喊著號子製造著戰爭所需要的一切。

  這座城市,已成為一座巨大的戰爭機器,隨時會孤注一擲,重創敵人。

  而城中的朝鮮百姓,全都衣衫襤褸,在倭軍的皮鞭下艱苦勞作著,將這座城市變得更殘酷。大量的百姓不斷死去,化成城牆下堆積如山的骸骨。

  戰爭,在這裏剪成一個縮影,有著淚之白,血之紅。

  卓王孫與楊逸之以及各位大將、長老俯瞰著平壤城,盡皆皺眉不語。

  這座城的堅固,超出了他們的想像。這座城已完全化成了一座戰爭之城,沒有半點冗餘,每一分、每一寸,都為戰爭而設。

  攻下這樣的一座城,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日出之國能在三個月內就幾乎占領了朝鮮全境,朝鮮官兵竟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倭軍強悍的戰鬥力,濃縮在這座城中,給每個觀看的人以切身的震撼。

  突然,山峰下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有人大喊道:“不要阻攔我,我是來報告軍情的!”

  喧嘩之中,隻見一人衝上了峰頂,見到卓王孫納頭就拜:“小人申泣見過大人。”

  隻見他蓬頭垢麵,身上穿了一件破棉襖,背上背著一隻破背簍,滿麵泥灰,背簍中裝的是幾件破衣服,還有個破鍋,樣子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卓王孫道:“請起。”

  申泣站了起來,腿一軟,差點摔倒在地。旁邊的總兵們看著,都笑了起來。

  申泣道:“大人們不要見小人這個樣子就嘲笑,小人也曾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官拜巡察使,曾與倭賊大戰過十餘場。小人於今這麽狼狽,就是為了從倭賊包圍中逃脫,來投奔大人啊。”

  卓王孫問道:“你都打過什麽仗?”

  說起往日的雄風,申泣精神立即抖擻起來:“小人寒窗十年,熟讀兵書。生平最擅長的就是騎兵戰。當年女真族肆虐於朝鮮北方,凶悍之極,殺官作亂,幾十位有名的將領都奈何不得他們。小人率領三千騎兵,乘夜突襲,將他們斬殺過半。女真人逃跑,但哪快得過騎兵?被我追上去,幾乎斬盡殺絕。小人也由於戰功而拜巡察使。”

  “倭賊剛犯我時,一夜而占釜山。朝中多少將領都不敢出戰,小人親請王命,前去抗擊。小人探聽到倭賊以步兵為主,步兵哪裏能敵得過騎兵?於是小人在彈琴台旁布置了一萬騎兵,分為三隊,準備跟倭賊酣戰一場,揚我朝鮮國威。彈琴台地方開闊,適合騎兵衝鋒。且背對大江,退無可退,正是背水一戰的絕佳之地。”

  步兵敵不過騎兵,此乃常識。騎兵速度快,可以裝備比較長大的兵刃,奔跑起來衝擊力極大,的確不是步兵所能夠抗衡的。申泣布置騎兵來對抗倭賊步兵,的確是很好的戰術。當年項羽以背水一戰之戰術大敗秦軍,流芳百世,也是極為經典的策略。那麽,這一戰的結果如何?眾總兵們都豎起了耳朵聽他說下去。

  申泣長長歎了口氣:“哪知天不佑我啊!小人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彈琴台旁全都是稻田,泥濘之極。騎兵根本無法行動。第一波衝鋒之後,就全陷在泥田裏,動都動不了。被倭賊砍瓜切菜般殺了個幹淨。第二波、第三波騎兵想要逃,但背對大江,逃也沒處逃去,隻能硬著頭皮衝鋒。小人奮力血戰,方才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可憐我手下那一萬子弟兵,全都為國捐軀了啊!”

  說著,嚎啕大哭了起來。

  眾人聽得又是驚,又是笑。此事實在太過離奇。怎麽有人布下這樣的戰術,卻不實地考察?這與紙上談兵有什麽差別?

  申泣哭了一會,繼續道:“小人逃到漢城,見到我王宣祖,稟告了敗退理由。承蒙宣祖不棄,繼續命我率軍守城。但城中幾乎已沒有可用之兵,於是我就募集了幾千人,拉到城外訓練。哪知正在訓練之時,倭兵就殺了過來。我軍急忙逃跑,逃進城裏還沒來得及關門,倭兵就殺到了。漢城……漢城就這麽陷落了。”

  眾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申泣怒道:“你們笑什麽?我可是熟讀兵書的!”

  卓王孫淡淡道:“以你之見,要攻打平壤的話,該用什麽戰術?”

  申泣本說的興高采烈的,聞聽此言,臉色霎時蒼白:“攻打平壤?”

  卓王孫點了點頭。申泣哀嚎了起來:“絕不能攻打平壤!”

  “您知道嗎?鎮守平壤的是加藤清正。號稱是日出之虎的加藤清正!他不是人啊,是虎啊,老爺!平壤城內足足有守兵三萬,都是凶悍獰惡之徒,我們怎麽可能打得過?怎麽可能?”

  “倭兵太厲害了!十個朝鮮兵都打不過一個倭兵!他們都是地獄中的惡鬼!要想攻打平壤城,至少要三十萬軍隊才行!大人萬萬不可不聽啊!”

  卓王孫笑了笑,道:“你累了,且下去休息吧。”

  幾個士兵上來,領著申泣下去更衣休息。申泣一麵走一麵還扭過頭來對卓王孫道:“大人千萬要聽小人的,小人熟讀兵書,是不會看錯的!”

  卓王孫環顧了眾人一眼,道:“你們怎麽看?”

  李如鬆笑道:“大人過慮了。申泣此人雖說熟讀兵書,但不過是紙上談兵,於用兵之道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朝鮮將領若都是這樣的廢物,無怪乎會被倭兵打得一敗塗地。如此看來,不是日出之國太強,而是朝鮮太弱。但我大明則不同,諸位將領都是千錘百煉出來的精英,身經百戰,計謀精熟。從申泣的敘述來看,倭兵也不過是一味勇猛而已,並沒有什麽謀略。我軍作戰,隻要智勇結合,倭兵算得了什麽?”

  此言一出,眾總兵紛紛附合。

  曇宏大師掀著胡須笑道:“當日南海之上,傳言倭寇多麽剽悍,但還不是被我們全部剿滅?賊性是好則聚,壞則散,隻要一開始將他們的氣焰壓下去,他們自然就氣餒了。不用我們打,自己就會瓦解。”

  正道群豪們點頭稱是。鎮海城外,南海飛雲島、暮雪島之戰,倭寇傳說多麽凶悍,還不是被他們打得一敗塗地?倭寇將領們的指揮更是亂七八糟,根本沒有計謀可言。哪裏會是天朝各路文官武將的對手?

  牡丹峰上陣陣歡聲笑語,眾人初見平壤城時感受到的震撼,已經被對倭賊的蔑視取代。大家摩拳擦掌,準備大戰一場,將倭賊徹底從平壤城中剿滅。

  楊逸之無聲地歎了口氣。

  這件事絕不可能這麽簡單。誠然朝鮮官兵的確無能,但倭兵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占領朝鮮全境,戰鬥力決不可小覷。這些倭兵全都剛經過日出之國的戰國時代,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不但武藝超群,而且意誌堅定,格外耐戰。而大明官兵卻剛遭吳越王之亂,倉促募集而成,根本沒有經過係統的訓練。若是再這麽輕敵,恐怕必要遭遇大敗。

  隻看平壤城裏的防禦這麽嚴密,就知道這座城絕不可能會被輕易攻破。

  他忍不住道:“申泣雖然屢敗,但畢竟曾剿滅女真,也有些真本事。朝鮮也不乏死戰抗倭的將領。倭兵猶能這麽快攻陷全國,戰鬥力之強勁,不得不防。而且倭兵擅長火槍,都是由紅毛國製造的,火力極強。近戰威力巨大,我軍裝備的火銃遠遠不能及。萬不可掉以輕心。”

  李如鬆笑道:“盟主多慮了。紅毛火槍就算厲害,它還是要發一槍裝一次彈藥。兩軍對壘,能夠讓他發幾槍?隻要我軍衝鋒到近處,火槍就施展不開了,那時,倭兵豈不任由我宰殺?末將請將隊伍分為兩支,一支由末將率領,攻七星門;一支由李如柏率領,攻大同門。兵分兩路,殺倭賊個措手不及。請大人下令!”

  其餘的總兵也都豪情萬丈,跪倒在地:“請大人下令!”

  楊逸之深深擔憂。驕兵必敗,這個道理已被驗證了無數次,但,總有人不明白,必須要用鮮血才能證明。

  他輕輕搖了搖頭,欲言又止。

  卓王孫道:“好,我將朱雀軍分為兩隊,各一萬五千人。軍中所有的馬匹全都歸你支配,這樣便可裝備三萬騎兵,明日一早,你便可率領大軍,突襲平壤。”

  李如鬆、李如柏轟然答應。

  卓王孫笑道:“出兵不可無賞。這便是我的獎賞,你需要好好記住了。”

  說著,袍袖輕拂。帥帳旁邊的大石上,猛然一陣嗤嗤聲響,竟被他用指力淩空刻下了一個大字:“貝。”

  字下麵,是一行小字:四千零七百。

  卓王孫道:“楊盟主,你的獎賞是什麽?”

  楊逸之沉吟著,長身而起。

  帥帳另一邊的大石上,也出現了一個大字:“文。”

  字下麵,也有一行數字:五千零兩百。

  李如鬆李如柏對望了一眼,有些莫名其妙。但卓王孫跟楊逸之不解釋,他們也不敢問。既然是獎賞,那麽“貝,四千零七百”就是賞金四千零七百兩嘍,那麽“文,五千零兩百”呢?是不是楊盟主兩袖清風,沒什麽錢,所以等他們獲勝之後,就寫一篇五千零兩百字的文章來讚頌他們?一定是這樣的。

  兩人這麽一想,立即又雄心萬丈,高昂著頭下山去。

  第一縷曙光照在牡丹峰上。青翠的山峰,像是美人頭上的一隻玉簪,直插碧天。連綿的雨終於停了,但陰雲仍密密地遮著天空,令人心中不由生出一股煩悶之感。

  迷蒙的曙氣將平壤城裹住,這座城似是還沒有醒來。但偶爾閃爍的刀劍的鋒芒,卻讓人感覺到山雨欲來的壓抑。

  城中最高的萬景台上,擺了兩隻小小的蒲團。一人峨冠博帶,踞坐中間,麵前擺著一隻小小的鐵釜,釜中茶湯正熟。千宗易跪坐在另一隻蒲團上,恭謹而寧靜地點著茶。

  濃茶。

  甲光向日金鱗開。殺氣彌野,大戰前夕的緊迫感壓著每個人的心,那人竟絲毫不在意,舉著手中的茶碗悠然一笑。

  正是廢寺之中,拜會卓王孫的平秀吉。

  卓王孫亦含笑點頭。

  他站著的地方,卻是平壤城正南方的七星門。

  一支巨大的戰鼓擺在陣前,戰鼓鮮紅,韓青主手裏握著牛筋纏成的鼓槌,肅然立在鼓前。

  卓王孫抬頭遙望遠方,他身上的青衣卻像是一片雲。一片飛揚的雲。

  第一縷陽光射下來的時候,卓王孫的衣袖輕輕抬起,斜指戰鼓。韓青主的雙手立即揚起,鼓槌轟炸在戰鼓之上。

  悶沉的鼓聲,猛然響了起來。

  鼓聲撕破了清晨的寧靜。太過巨大的銅鼓經過韓青主真氣的轟擊,仿佛是九天落下的雷霆,連整座平壤城都震動起來。

  而與他相隔三裏外的大同門,一身白衣的楊逸之身旁,清商道長也在一瞬間敲響了另一座銅鼓。

  一東一南,兩支戰鼓仿佛兩匹咆哮的上古巨獸,對著平壤城發出了一陣猛嘶。

  緩緩地,無數頂盔貫甲,手握鋒利雪亮的兵刃的士兵,從牡丹峰後轉出,在李如鬆與李如柏的帶領下,兵分兩路,越過卓王孫、楊逸之,向著城池進發。他們踏著激昂的鼓聲,要將自己的熱血灑在這座城頭,成就千秋不朽的傳說。

  一隻、兩隻、三隻……越來越多的鼓跟著響起,聲音越來越大。更大的,是三萬士兵齊步行進的踏步聲。這單調的聲音催生出炙熱的戰意,每個人都感覺到喉嚨一陣陣撕裂的痛疼,不由得緊緊攥緊了手中的兵刃。

  在即將到來的時刻中,他們或者殺死敵人,或者被敵人殺死。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生命都將會轟轟烈烈地燃燒。

  轟轟烈烈生,或者轟轟烈烈死。

  黑壓壓的軍隊逼近了城門。猛然,同時停住。

  李如鬆騎馬立在隊伍的正前方,艱難地咽了一口唾沫。他是大將,本不應該衝在隊伍的最前方,然而對倭軍的輕視,讓他親自披掛上陣,決定用一場幹淨利落的勝利,揭開朝鮮戰爭的序幕。

  倭軍能夠這麽迅速地攻占幾乎整個朝鮮,那隻不過是因為朝鮮人太無能而已。我大明乃上國天兵,日軍陬爾小國豈能當?

  但,或許,他沒有想到,當時這個陬爾小國,竟然有四千萬人。而大明這個泱泱大國,也不過才六千七百萬人而已。

  兩國之間國力的差別,絕不想他想像的那麽懸殊。

  但此時的李如鬆,卻固執而簡單地相信,上國天兵一到,倭兵必定會瓦解。

  他抬起了手,準備用一個瀟灑的姿勢發起衝鋒的號令。

  城門,就在這一刻,驟然打開。

  一匹馬,像是狂風一樣卷了出來。馬上騎士大喝道:“加藤清正,前來領教!”

  狂風大作,黝黑的鐵槍被他舞成一團黑氣,轟然向李如鬆怒砸而下!李如鬆大吃一驚,本能地兩支手臂往上一抬,耳聽喀喇喇一聲響,他手中的兩柄精鋼大刀被砸的粉碎。胯下的戰馬一聲悲嘶,竟被這一槍砸得跪倒在地上!

  李如鬆駭得心膽俱裂,急忙就地一個打滾,滾到了軍隊之中。大聲慘叫道:“開戰!開戰!”

  但他的喊叫聲完全被狂風吞沒。漆黑的風,漆黑的騎士,漆黑的馬。加藤清正就像是漆黑的猛虎,一頭撞進了明軍陣營中。頓時,火星四濺,無論什麽沾到他,都被擊得粉碎!

  他身後,權右衛門、小早川隆景兩員猛將,手中的長槍宛如兩隻蟒蛇,狠噬明軍!

  良久,李如鬆才恢複了意識,他發現,自己已經逃出去了幾十丈遠了。沉雄的鼓聲在背後催促著他,使他意識到,他不能後退。他接過一把大刀,怒吼一聲,向陣前衝了去。

  一陣猛烈的火光,猛然在他眼前閃現。他身邊的士兵,立即倒下了一片。

  紅毛火槍!

  李如鬆一凜。但他瞬間就清醒過來,狂吼道:“上!不能讓他們有開槍的時間!上!”

  騎兵的威力,在這一刻發揮了出來。中央帝國的驕傲讓明朝官兵們沒有那麽容易被打垮,他們齊聲咆哮,展開了衝鋒。

  火槍的距離,被一瞬間超越。悍勇的日出之虎加藤清正,也湮沒在了滾滾的騎兵鐵流中。

  但日本兵對火槍的熟悉,卻超出了李如鬆的想像。他們有條不紊地開火,填藥,上彈,再開火。流暢得就像是呼吸一樣。紅毛火槍的威力,也遠遠不是中原火銃所能匹敵的。竟能夠輕易地穿透明朝士兵身披的鋼甲。衝到陣前的騎兵們在成片地死亡,但,終於,他們成功地逼近對手。

  李如鬆揮舞著大刀,第一個衝入了日軍陣中。他感到,自己像是衝入了一片粘稠的血海中。刀切入人體的聲音,骨頭碎裂的聲音,慘叫咽在喉嚨裏的聲音,混雜在火槍的轟鳴中,讓他的聽覺迅速地衰竭。他的大腦也漸漸變得空洞一片,隻剩下一個堅定的意誌:衝鋒、殺!

  明軍人數雖多,但訓練有素,非常有規律地發揮了機動能力,各自完成任務,有人架梯子,有人運送傷員。有人負責防守,有人專注於進攻。不管是攻擊的時候,還是受到攻擊的時候,他們都維持著既定的陣型,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這在戰鬥的初期,令明軍取得了極大的優勢。倭軍隊的陣型迅速被四麵八方湧入的明軍截斷。但他們並沒有恐慌,一麵揮舞著刀槍與明軍展開肉搏戰,一麵采取將明軍引入日方槍炮的射程之內的戰略。這,讓他們緩慢地扭轉著戰爭的局麵。

  李如鬆驚駭地發現,當自己的士兵體力已幾乎透支,疲倦、恐慌幾乎將他們折磨得站立不穩的時候,倭軍仍然像瘋虎一樣衝刺、拚殺著。他心中感到一陣恐懼,他所與戰鬥的,仿佛不是人,而是鬼,是惡魔,是為戰鬥而生的殺戮的機器。沒有人,能真正戰勝他們。

  在如血的殘陽下,他的士兵,也幾乎在同一時刻湧起了這樣的想法。

  這,幾乎讓他們的鬥誌在一瞬間瓦解。他們仿佛是在與地獄中攀爬上來的惡鬼作戰,永遠無法殺死對方,永遠無法取得勝利。這念頭讓李如鬆手中的大刀變得那麽沉重,幾乎無法舉起。

  而倭兵,卻仍在發動著一次又一次瘋虎般的攻擊。

  他們,將用自己的鮮血,在武士刀上盛開一朵霜紅之菊。

  戰國時代積累下的經驗,讓他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修補好被砸爛的城牆。他們的陣型被一次又一次地衝散了,但他們極高的單兵作戰能力使他們即使在落單的情況下,也能有效地作戰。他們手中的火槍,即使在近戰之中,也能有效地發揮著威力,將敵人轟得血肉橫飛。

  不知什麽時候,明朝的士兵開始敗退。

  他們不再相信,自己能攻下這座城。他們不再相信,自己能戰勝這群惡鬼。

  騎兵的優勢,在這一刻再度發揮出來,他們調轉馬頭,瘋狂地向後奔去。殺紅了眼的倭兵,狂喊著,瘋狂地追趕著他們。

  沉悶的鼓聲,依舊轟炸著這座城池,但明朝人的心中,卻再也沒有了勝利的信念。

  逃!

  李如鬆的馬狂奔而過卓王孫。幾乎在同一時刻,李如柏也逃到了楊逸之身邊。青衣與白衣,頓時被戰場上的塵煙染滿。

  卓王孫緩緩抬起頭來。

  如血的殘陽照進他的眼睛裏,讓他感到了鮮血的暖意。他身子一錯,宛如一隻蒼鷹般飛了起來。

  “權右衛門!”

  一聲厲嘯怒發,卓王孫身子如電,掠過蒼茫長空!

  權右衛門正殺紅了眼睛,手中長槍像是出水的巨蛟一般,不斷吞噬著敵兵的血肉,這一聲厲嘯才起,他不由得一凜。仿佛,林中的鳥雀,被龍蛇盯上了一樣。

  他不由得抬頭。

  長空中沒有一絲陽光,他的眼前一片黑暗。

  這讓他感到一陣迷惘,本能地將長槍向上一舉。一股雷霆轟然自空中劈下。他手中的長槍,斷成了一截、又一截。

  他一聲狂吼,身子倒縱而出,血光,瞬間在他眼前炸開。他坐下的戰馬,化成一團熱血,迸濺在他臉上。

  他的驚駭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一雙冰冷的眸子,已將他鎖住。青衣凜冽,就像是北海道冬天的海風,讓他冷徹透骨。

  他死了,甚至,不知道死亡是怎麽來臨的。

  周圍的人忍不住狂喊道:“開火!開火!”

  倭兵一齊蹲下身子,手中的火槍噴出無數火舌,向著卓王孫轟擊。卓王孫的身影,卻在刹那間消失。

  “小早川隆景!”

  厲嘯聲宛如死神的追索,在倭軍上空響起。

  倭軍陣中,一名滿麵黝黑的大漢手握一柄大鐵錘,厲喝道:“殺……”

  但,他隻說出這一個字。

  他整個人刹那間粉碎。

  就像是一蓬紅色的蝶。

  卓王孫靜靜地站在那裏,負手而立,就像是從來沒有動過一樣。他淡淡道:“還有誰?”

  呼啦啦一聲響,倭兵退下去十幾丈遠,竟沒有人敢靠近他半步!

  這個人,絕不是人,他是魔,是魔中之魔!他所說的話,是魔咒,隻要喊出誰的名字,誰就必須得死!

  卓王孫冷冷一笑。

  李如柏瘋狂地抽擊著戰馬,風吹進他的嘴裏,無比地腥鹹。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得了,倭兵的火槍就在他耳邊炸響,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

  倭兵追擊的速度遠超他想像,騎兵在倉促下並不能奔馳太快,有些倭兵已經搶進了明軍陣營中。他們糾纏在一起,無法逃脫。

  白衣一閃。李如柏被淩空提了起來。一閃,他的身影倏飛兩丈,落在另一匹馬上。楊逸之淡淡的聲音傳了過來:“棄馬。”

  李如柏猛然驚醒,大喝道:“後麵的士兵,放棄馬匹!調轉馬頭!”

  這幫明兵本就是騎兵,雖然訓練時間並不長,但騎術已相當了得。聞令齊聲答應,前麵的士兵伸出手,與後麵的士兵握在一起。一用力,後麵的士兵騰空而起,落在前馬上,跟著一鞭子將後馬抽得掉頭而跑。

  立即,幾十匹馬悲嘶著向後奔去。追趕的倭兵的陣型,立即被打亂。明軍抓住這片刻的機會,與追兵的距離拉開了幾十丈。但倭兵的反應也極快,一群騎兵立即從城中衝出,加入追趕的行列。

  李如柏大驚,連忙喝罵著下命令,更多的馬匹被放棄,向倭兵衝去。這稍稍打亂了倭兵騎兵的陣腳。但李如柏知道,即使如此,他也無法逃脫,因為馬匹馱著兩個人,絕對跑不快,倭兵早晚會追上來。

  他們的鬥誌已完全瓦解,一旦被追上,必將全軍覆滅。

  怎麽辦?

  騎兵衝過山崖,向牡丹峰後奔去。

  白衣突然一閃。

  楊逸之淩空躍起,白衣就像是一枚利箭,直射蒼天!一聲清越的嘯聲,就像鶴鳴般在九天震響。

  追趕的倭兵,忍不住都抬起頭來張望。

  日光,倏然一暗,跟著,轟然炸開!

  九天上的白色,是那麽耀眼,幾乎讓他們的眼睛都花了。日光凝聚在一起,倏然射出。牡丹峰一陣猛烈地搖晃!

  懸在山頂的巨石,一陣劇烈的晃動,猛然向山下滾了下來!

  倭兵嚇得臉色蒼白,大喊道:“退!退!”

  他們紛紛掉轉馬頭,瘋狂地城中奔去。巨石形成的黑影霎時將他們覆蓋,一連串骨肉碎裂的聲音像爆竹一樣傳來。大地上,留下一道觸目驚心的血痕。

  白衣如雪,楊逸之眉頭微皺,凝視著掌心逐漸淡去的光芒,臉上滿是悲憫。

  再沒有一個倭兵敢追趕。再沒有。

  於時,平秀吉飲完最後一杯茶,蕭然而去。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