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字士安,曆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領度支、鑄錢、鹽鐵等職,是唐代著名的經濟改革家。劉晏少年時期十分勤學,七歲時就已經讀完了“四書五經”,是名噪長安的“神童”,八歲時唐玄宗封泰山,因獻《頌》,授翰林院正字。雖然劉晏的年紀很小,但他對當時的朝廷上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情況有著清醒明確的認識。在他十歲的時候,有一次,唐玄宗召見他,一旁的貴妃非常喜歡他,就讓他坐在自己的膝蓋上玩耍。唐玄宗問道:“你是正字,那麽你能校正幾個字呢?”反應敏捷的劉晏馬上想到這是向皇上進諫的好機會,於是他回答:“‘四書五經’中的字都是對的,隻有一個字是錯的,那就是‘朋’字。”唐玄宗對於他小小年紀能說出這樣的話大為驚訝,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此後,劉晏充分利用職務之便,博覽群書,虛心求教,對他後來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響。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千瘡百孔,財政極為困難。劉晏上任後,對漕運、鹽務和財政體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為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的統治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我國古代的曆史上有很多神童:甘羅、曹衝、孔融、蔡文姬、司馬光等等。有人將古代神童的共同點總結如下:善於獨立思考,不盲從,能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才思敏捷;記憶力強;想象力異常活躍,他們考慮問題時,常常會“思接千載”,“視通萬裏”,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有著很強盛的求知欲;心理比同齡兒童成熟。當然,在現代社會中也不乏天賦異稟、才華橫溢的“神童”。他們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中被大眾熟知,但是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卻無人能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每當此時,人們都會搬出王安石著名的《傷仲永》,感歎一句“泯然眾人矣!”近年來,中國兒童中心與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共同在北京推出“人才搶先”——四至五歲靈智超常兒童培養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神童的培養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人們紛紛質疑這樣是否會有拔苗助長的傾向,是否會摧毀了孩子的天性?可以說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但是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得當,就隻能得到物極必反的苦果。沉重的壓力和殘酷的競爭會讓他們的靈氣和才華逐漸枯萎,直至最後消失殆盡。因此,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社會公眾,都應該理性地看待神童現象。
《三字經》在這裏並不是宣傳神童而是以此來激勵更多的人勤奮學習。這一點是需要明確的。
犬守夜,雞司晨。
苟不學,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
人不學,不如物。
注釋
司:掌管。
苟:假使,如果。
曷:怎麽。
狗負責晚上看家,雄雞負責早晨報曉。人們如果不思用心學習,有什麽資格稱為人呢?蠶吐絲以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不能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會連這兩種小動物都不如。
心解
學習是一種信仰
狗會忠心耿耿地為主人看家護院,防止盜賊入侵;公雞會準時在每天黎明時分報曉,提醒人們該起床做事情了;蠶會吐絲,供給人類作絲帛的原料;蜜蜂能采花釀蜜,供人類食用。
萬事萬物都有自然界所賦予的特質,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也是如此。和低級動物相比,人類擁有獨特的思維能力,因此如果我們不求進取隻是一味地苟且度日,也就喪失了作為人的資格。隻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人們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世界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原本因為家境貧寒,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但他並不屈從於命運的安排,而是自強不息,利用晚上的時間自學數學,並到清華大學旁聽。後來終於摘得了哥德巴赫猜想這顆明珠,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讓世界為之震驚。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美國的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即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在家庭老師的指導下,她學習盲文,學習語句表達,還學會了說話。二十歲時她考進哈佛大學,並完成全部學業。之後,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如果她不曾努力學習,而是自暴自棄,相信隻是一個被動接受別人幫助的殘疾人。人類也少了一段奮鬥不息的勵誌傳奇。
學習的途徑有很多。父母、同學、老師、書本、網絡、社會都是我們很好的“教師”,我們從中學會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事的原則、維持生活的技能等等。其中,書本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知識最為淵博的“老師”了。從1995年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將每年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希望藉此鼓勵世人尤其是年輕人發現閱讀樂趣。我們的總理溫家寶也積極倡導青年人多讀書。他認為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也許有人會說,現在這麽忙怎麽會有時間讀書呢?其實,我認為讀書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人每天抽出半個小時讀三四頁書,一個月就可以讀上百頁,一年就可以積累到幾部書。另外,讀書要有選擇,閱讀那些有閃光思想和高貴語言的書,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獨存下來的書。隻有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引發你的思考。
讀書還要講究方法。對於讀書的方法,我國南宋時期教育家、理學大家朱熹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見解。他的弟子們歸納為“朱子讀書法”。第一,循序漸進。朱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致精。”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遠,既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鬆鬆垮垮,而要進度適當,方能見效。第二,熟讀精思,切忌讀書貪多。第三,虛心涵泳。既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書中的道理,穿鑿附會,歪曲了古人本意,也不能死守著之前的觀點,不肯接受新的進步觀點。第四,切己體察。讀書必須聯係自己,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行動。第五,抓緊用力。時間上要抓緊,精神上要振作。第六,居敬持誌。讀書必須精神專一,全神貫注,還要有遠大的誌向和頑強的毅力。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鄭板橋認為讀書重在求意。他還主張讀書不必求“全”,讀書須掌握重點、分清主次、最終為我所用。他進而主張“學一半,撇一半”,所謂“十分學七要拋三,各自靈苗各自探。”
讀書時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要摒棄讀書的功利性。古人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功利性思想的體現。真正的愛書家固然手不釋卷,但不是為了學問。他是將書當做了友人,將讀書當做了和朋友談話一樣的一件樂事。通過和書本的交流,閱讀者獲得的是更為充實的精神愉悅。從古至今,很多人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為後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由於個人的閱曆和悟性不同,因此我們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幼而學,壯而行,
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
光於前,裕於後。
注釋
致君:輔助君主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
澤民:用自己的行動為百姓造福。
人在幼年的時候學習聖賢之書,長大以後就要行聖賢之事,對上要輔助君王,對下要造福百姓。如果做到了這些,你的聲名得到了宣揚,祖先得到了尊容,也給下代樹立了好的榜樣。
心解
學習的目標
當今社會,人們要經過胎教、幼年教育、九年義務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教、成教這些終身教育之後,還要經曆臨終前的教育,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煞費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為了什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曾國藩曾經說過:“吾輩讀書,隻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自衛其身。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誌。古稱金丹換骨,餘謂立誌即丹也。”《三字經》認為,幼年誌在求學,長大以後,步入社會就要學以致用,將自己的學問反饋給社會,上報效國家,下為蒼生造福。這在今天依然有積極的意義。
古時還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學習是為了光宗耀祖。“揚名聲,顯父母”,出自《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人行孝道有始有終,孝道我們已經講了很多,“孝之終”就是要“揚名聲,顯父母”。“裕於後”是為子孫後代積累福德,讓自己的德行像奔騰不息的江河水一般,一代代地川流下去。儒家思想偏重於入世,因此唐以後的讀書人,均以建立世功、光前裕後、封妻蔭子為理想目標,都湧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科舉道路。
一則公益廣告《知識改變命運》,給予很多青年以學習的動力。這句話出自華人首富李嘉誠。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兩年後,父親病逝。為了生計,李嘉誠被迫輟學。1950年,年僅二十二歲的李嘉誠在筲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1984年,“長江”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股權。1960年,香港地產業陷入低穀,李嘉誠大膽投資地產;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超過420億美元。2000年,長江實業集團總市值約為8120億港元。2008年3月19日,李嘉誠以李嘉誠基金會、長江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的名義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億元人民幣,用於為災區學生設立特別教育基金。2009年4月22日,李嘉誠旗下長江集團、和記黃埔聯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捐贈人民幣1億元。從貧困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大亨到救市的白衣騎士,從“超人”到新經濟的領袖,從管理大師到傳媒高科技弄潮兒。在以12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時,他也以濃縮了無數人財富締造夢想的親身經曆成就了自己在華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一個窮困的少年,憑借自身的勤奮與智慧,用幾十年的時間,締造了財富創造的神話,以自己的不凡經曆書寫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傳奇。
“知識改變命運”,改變後的命運是什麽呢?綾羅綢緞、雕梁畫棟、山珍海味?在成功以後,李嘉誠積極回饋社會,獲得的是更為豐富的人生閱曆、精神財富、心靈滿足以及個人價值的最大實現。
讀書可以帶來物質財富,但是這並不能成為讀書的唯一目的。我們不要做“高雅”的酒囊飯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驗:讀的書越多,你就會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以前完全沒有體驗過的世界,內心的充盈和滿足感是任何物質無法代替的。擯棄掉學習的功利性,完全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自覺的需求,而人生也會煥發出多重的光彩。
人遺子,金滿籝,
我教子,惟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
戒之哉,宜勉力。
注釋
籝:竹筐。
經:經典著作。
功:成果,收獲。
戲:嬉戲、懈怠。
有的人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是金銀錢財,而我並不這樣,我隻留給他們一部經書,希望他們能精於讀書學習,長大後做個有所作為的人。勤奮就會進步,嬉戲有害無益,你們要努力學習,不可鬆懈。
心解
勉勵後代
世人留給子孫的都是滿箱的金銀財寶,我留給子孫的隻有這一部《三字經》。這幾句話的字麵意思很簡單,但其中的道理卻非常人所能理解,要想做到更是難上加難。最近在網絡上看到這麽一段話:窮人的孩子上學讀MBA,是為了以後掙錢。富人的孩子讀文學,是為了享受錢的感覺,而富人的孫子讀的卻是鑒賞和收藏,至於孫子的兒子,則要考慮怎樣保持不破產了!這段話非常準確地把金錢在人們心中的無上地位表現了出來。而最現實的道理也恰恰就是“金錢雖然不是萬能的,可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正因為金錢如此重要,因此大多數人都是勤儉持家,其原動力就是為了給下一代打基礎。那麽,我們是否應該為下一代留下財富呢?
《三字經》所說的“我教子,惟一經”是漢代“二疏”的故事。“二疏”是疏廣與疏受叔侄二人的合稱,他們生活於西漢漢宣帝時期。疏廣,字仲翁,自幼好學,博通經史,被朝廷征為博士,深受漢宣帝的讚許,後被選為太子太傅。同一時期,他的侄子疏受也以“賢良”的資格被舉薦為太子家令。從此,叔侄二人朝夕相伴,共同輔助太子,朝廷中一時傳為美談。除了每日給太子講授《論語》、《孝經》等典籍外,疏廣、疏受還經常教導太子將來貴為人君後要以民為貴,省徭薄賦,體恤下情。五年後,疏廣對疏受說:“我聽說,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疲勞。功成身退是天下的道理。現在我們當到這麽大的官,可謂功成名就,再不辭去官職,將來恐怕後悔莫及了。不如我們叔侄一起回家養老豈不好嗎?”疏受欣然接受。於是叔侄一起稱病辭官回歸鄉裏,他們的行為得到人們的讚歎。皇帝為了感激他們對皇太子的教導,在臨行前特意賜給他們黃金200兩,太子也奉贈黃金500兩。回到故鄉後,叔侄二人幾乎天天設宴款待親朋,鄉鄰有了困難,他們也慷慨贈金。當地老百姓還特地修建了“散金台”,以感念叔侄二人的散金善德、濟貧之恩。日子一長,族中親友便私下勸說:“你們不要再饋贈別人了,該留下點錢為子孫購置些產業才是。”疏廣、疏受二人卻笑著回答:“我們散盡金錢正是為了子孫著想啊。隻要子孫安分守己,辛勤耕讀,自有前程。如果給他們留下過多的財產,不用勞作就有優裕的生活,這隻會助長他們的惰性,日子久了,容易變得驕奢淫逸、遊手好閑。我們何苦去貽害子孫呢。”聽了這番話,鄉親們方知他們的用意,非常佩服他們的遠見卓識。
人的美德屬於心性,通過日常的耳濡目染是可以“遺傳”給後人的;物質屬性的錢財是不能遺傳的,故有“富不過三代”的古訓。此外,林則徐也曾經有過一段闡述,林則徐寫有一副對聯:“子孫若如我,留財做什麽?賢而多財,則損其誌。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麽?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所以古人才說“積財給子孫是留禍,積德給子孫才是留福。”
北宋名相寇準幼年家境貧寒,全靠母親為人織布維持生活。寇母經常是一邊勞動,一邊教寇準讀書。在寇準做官後不久,母親就病逝了。寇母臨終前,親手繪製了一幅《寒窗課子圖》,並在上麵題詩一首:“孤燈課讀苦含辛,望兒修身為萬民。勤儉家風慈母訓,他年富貴莫忘貧。”寇母讓仆人將這幅圖收藏起來,並囑咐在適當時候交給寇準。寇準一路仕途順利,一直做到了宰相。有一次,他為了慶賀自己的生日,準備大肆操辦。仆人見時機已到,就將這幅《寒窗課子圖》交給了寇準。寇準邊看圖邊讀詩,不覺淚如泉湧。於是,寇準立即撤去了壽宴,辭掉了壽禮。從此,寇準清正廉潔,勤於政事,終成一代名相。
寇母將她的金玉良言留給後代,清朝康熙年間的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徐乾學,傳給兒子們的則是知識——圖書,他說:“吾無美田宅、園池、台榭、金玉玩好之物以傳後,所傳者惟是爾。”因此將其藏書樓命名為“傳是樓”。知識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書中的真理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是這一部分的總結和概括,再次強調了勤奮努力的重要性。孔子在《論語》中也反複強調“學而時習之”的重要。學了知識,要能夠隨時思考、隨時見習,隨時要有體驗,要能夠反省,這就是學問。古人說:“業精於勤,荒於嬉,成於思,毀於隨”,我們都要以此為座右銘,時時刻刻地勉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