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竹簡”說的是西漢的著名學者公孫弘。曆史上的公孫弘與董仲舒齊名,都是漢武帝的丞相,也都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奠基人。公孫弘,字季,齊地薛國(今滕州)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述了他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經曆,在指斥了他曲學阿世、“為人意忌”等缺失的同時,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節儉,倡導儒學,有益於教育事業發展的功績;也肯定了他諫止征伐匈奴和罷通西南夷,關心民間疾苦的思想和行為。他出生低微,居然為相,直至今日,人們依然對他推崇備至,尤其是他“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的精神。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官。四十多歲的時候,他還在幫人放豬。一天,他看見一大片竹林,就想到自己可以削竹抄書。於是他就四處打聽製作竹簡的方法。當時,竹簡的製作非常複雜。首先是要挑選出平整的竹段,然後去掉外皮,將青竹筒用火烤,讓其“發汗”脫水(這個過程就稱為“殺青”,可以防止竹簡變形、被蟲蛀,因此竹簡也被稱為“汗青”。),再截成寬度和長度相等的竹片。經過一段時間,他終於製成了竹簡,將借來的《春秋》抄寫在自己的竹簡上,利用休息時間來學習。後來他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官至左內史、丞相,被封為平津侯。
這兩則故事都說的是古人自己創造條件刻苦學習的事情。在物質生活非常豐富、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今天,書本已經是最為平常的學習材料了。從十幾年前風靡的學習機,到現在的電子辭典、掌上電腦、點讀機,無一不是在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客觀的條件具備了,這就需要我們有更足的學習勁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頭懸梁,錐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注釋
頭懸梁:將頭發懸掛在屋梁上。
不教:不靠別人的督促。
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發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需要別人督促就能自覺地勤奮苦讀。
心解
苦讀與樂讀
中國傳統的讀書法有兩種:一曰“苦”,二曰“樂”。苦讀的代表是孫敬和蘇秦,也就是《三字經》中“頭懸梁,錐刺股”的主角。樂讀的倡導者是孔子,即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頭懸梁”是漢代孫敬的故事。孫敬,字文寶,信都(今河北冀州)人。他年少好學,而且嗜書如命,晚上看書學習常常通宵達旦。鄰裏們都稱他為“閉戶先生”。《太平禦覽》上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孫敬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一直看到後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磕睡來。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找來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梁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發拴在一起。這樣,打瞌睡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拽一下頭發,自己感到疼痛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從這以後,他每天晚上讀書時,都用這種辦法發憤苦讀。年複一年的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裏的學子來向他求學、解疑。
“錐刺股”是戰國時期蘇秦的故事。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期的韓國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可謂“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農家,素有大誌,曾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後出遊數年,一無所獲而歸,遭到家人的譏笑。於是他發憤用功讀書。有時候,實在困得不行了,就用錐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就會醒來繼續讀書。經過了幾年之後,蘇秦再次出發。到燕國去見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縱主張,並資助他去遊說。六國經過他的勸說而聯合起來,有效地製衡秦國,蘇秦成為縱約長,披六國相印,給秦國下了縱約書,致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穀關。
和“苦讀”相比,現代人似乎更鍾情於“樂讀”。實際上這兩種方法是互為補充、互為促進的。
愛因斯坦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沒有什麽是可以不勞而獲的,沒有失敗也就不會有成功。姚明到了NBA從一個“菜鳥”成為今天的籃球巨星,是他刻苦訓練的結果。因此,可以說“苦”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農夫在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卻收獲了萬顆果實。這個道理簡單嗎?在實踐中,他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從何而來呢?朱光潛先生在談及有誌於做學問的人時說:“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久了他自然還可以啃出滋味來。”(《談讀書》)有了滋味也就有了興趣的萌芽,再“啃”下去,發展到欲罷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見興趣並非憑空而來,也是可以培養的。這培養的途徑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陣子。
如果說苦讀是樂讀的基礎,隻有苦讀才能找到自己“樂”的所在,那麽樂讀就是苦讀的超越。帶著濃厚的興趣去讀書,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為有了興趣,讀時精力集中,心無雜念,所以感受深,記憶牢,且聯想豐富,“心騖八極,神遊刀仞”。既沉醉其中,“苦”也就不能稱之為“苦”了,並且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言:“趣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然而林語堂極不讚成“苦讀”,他說:“不睡覺,隻有讀壞身體,不會讀出書的精彩來。”林先生的話並非毫無道理,但他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這位“苦讀”的代表蘇秦最後並非一無所成,而是“終一酬壯誌,功名傳千古”了;“苦讀”的另一位代表孫敬最終也學有所成。由此可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話還是值得我們牢記的。
如囊螢,如映雪,
家雖貧,學不輟。
注釋
囊螢:把螢火蟲裝在紗袋裏。
映雪:積雪的反光。
輟:停止。
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裏當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雖然條件艱苦,卻從來沒有停止學習。
心解
家貧勤學
這四句說的是在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勤奮學習的故事。唐朝李渤在《喜弟數再至為長歌》中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這說的就是晉人車胤和孫康的典故。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沒有多餘的錢來買油燈,晚上就不能讀書了。他為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裏默默回憶著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裏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隻,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裏,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侯,屢建功勳,頗極一時之盛。現在湖北省公安縣還有車胤“囊螢台”遺址,並在原遺址附近建起了公安縣車胤高級中學,以此來激勵更多的學子。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禦史大夫。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隻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窗戶被白雪的反光映得亮亮的。他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裏,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於是他困意全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在雪地上看書。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終於學有大成。元朝初年,孫氏族人從河南龍門遷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孫氏祠堂,以紀念祖先孫康“映雪讀書”的精神。
家境貧寒仍然努力學習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孔子、歐陽修、宋濂、王冕等等。有詩句說:“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沒有刻苦的努力,不會有日後的成就,而且越是艱苦的環境對個人意誌的考驗也更加嚴峻。因此,他們不僅知識淵博,更是意誌堅強、品格高尚的人。現在社會,物質生活非常豐富,父母幾乎是把一切都獻給了下一代,極力滿足他們物質方麵的需求。這時,強調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就顯得更為必要。讓溫室中的花朵經受更多暴風雨的洗禮。可是現在有些人隻記住了“言傳”卻忽視了“身教”。自己遊山玩水、揮霍浪費、嫖賭逍遙,卻要求下一代好好學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其效果可想而知。與此不同,曾國藩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曾國藩出身低微,然而他學識淵博、見識闊宏、文武兼備;得到當時朝廷的信賴以及滿朝文武官員的欽佩。死後被諡為“文正”、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的一生,謙虛誠實,教子有方。他的兒子曾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自修英文,成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紀鴻研究古算學也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他的孫輩也出了曾廣鈞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昭掄、曾約農這樣的學者和教育家。曾國藩在京城時見到不少高幹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胸無點墨,且目中無人。因此他教育子孫要艱苦樸素,並告誡他(她)們:飯菜不能過分豐盛;衣服不能過分華麗;門外不準掛“相府”、“侯府”的匾;出門要輕車簡從;考試前後不能拜訪考官,不能給考官寫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為自己的父親是曾國藩反而更擔心自己的言行不夠檢點、學識不夠淵博而損害父親的聲譽。所以他們磨礪自己,迎難而上,奮發圖強。同時,他很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對自己孩子的影響,自己能夠以身作則。傳說他在吃飯遇到飯裏有穀時,從來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齒把穀剝開,把穀裏的米吃了再把穀殼吐掉。他靠自己的行為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如負薪,如掛角,
身雖勞,猶苦卓。
注釋
負薪:擔柴火。
掛角:把書本掛在牛角上。
苦卓:刻苦自立。
古人讀書,把書掛在擔柴的扁擔上,掛在牛角上,身體雖然十分困乏,但是依然沒有停止讀書。
心解
身勞勤學
這一節講的是不顧身體的辛勞刻苦讀書的故事。
“如負薪”說的是漢代朱買臣的故事。朱買臣,字翁子。他家境貧寒,靠賣柴來維持生計,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放棄學業。每天上山砍柴,他都會帶上書本,以便在休息的時候閱讀。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把書掛在扁擔上,一邊擔著柴,一邊讀書。家人對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朱買臣並不理會他人的嘲笑和指責。後來,他終於因為出色的學識而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官拜會稽郡太守,而且在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現在用來形容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的成語“覆水難收”也來自朱買臣的事跡。在朱買臣還沒有得到皇帝賞識之前,他科舉考試屢屢受挫,隻是一個窮酸潦倒的書生。多年來,妻子崔氏跟著他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裏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隻得默默忍耐。一天,大雪紛飛,朱買臣饑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麵,妻子就會高興起來。誰知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她已經決另嫁他人了。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說:五十歲一定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後再報答你。而崔氏去意已定,並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隻好寫下了休書。不久,朱買臣考中進士,做了太守。崔氏得知後心慌意亂,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任的丈夫了。崔氏蓬頭垢麵,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麵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她回來。崔氏聞言,知道緣分已盡。這就是“覆水難收”的典故。
“如掛角”的典故,說的是隋末農民起義軍的著名領袖李密的故事。李密,字法主,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李密並不懊喪,回家後發憤讀書,因以放牛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讀書。一天,李密騎牛去看一位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讀,被越國公楊素看到,便在車上打招呼:“哪裏的書生如此用功?”李密一見是宰相,忙下牛報名。楊素又問:“你看的是什麽?”李密答道:“我在讀項羽的傳記。”為此《新唐書·李密傳》記載:“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後來,李密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楊玄感兵敗被殺,李密逃亡,後加入瓦崗軍,人稱魏王。李密發布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數說楊廣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為後世留下了“罄竹難書”的成語。
對於有的人來說,讀書是一件苦差事,自身的惰性就是最大的阻力,但是對於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就樂此不疲。其中的滋味,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在這裏,還是用孟子的那段經典語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來激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
蘇老泉,二十七,
始發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
爾小生,宜早思。
注釋
蘇老泉: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
爾:你們。
蘇洵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讀書,後來終於有所成就。而我們年紀輕輕,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發奮讀書,才不至於將來後悔。
心解
積極進取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抱怨時光流逝,好機會永遠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人生態度。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蘇洵就在這方麵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根據歐陽修《蘇明允墓誌銘》的記載,蘇洵在青年時代是在勞動、遊曆和結交朋友中度過的,“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蘇洵的妻子程氏是個知書達理的女子,他在蘇洵二十七歲那年,勸導蘇洵發奮讀書,並獨立承擔家庭重任。蘇洵在妻子的支持下,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終於學業大進,後得到當時文壇前輩歐陽修的賞識,後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為“三蘇”。他認為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由於蘇洵比較了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曆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鑒,因此,他的政論文中不少觀點切中時弊。蘇洵的文章見解精辟,語言鋒利,縱橫捭闔,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
蘇洵不僅自己有所成就,而且還特別注重教育後代。蘇軾和蘇轍自小十分頑皮,在多次說服教育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蘇洵決定改變教育方法。從此,每當他們玩耍時,蘇洵就有意躲在角落裏讀書,看到他們走過來,就故意將書“藏”起來。蘇軾和蘇轍好生奇怪,以為父親一定瞞著他們看什麽好書。兩人出於強烈的好奇心,趁父親不在家時,把書“偷”出並認真閱讀,逐漸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二人也終成一代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