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7章 少壯多努力(1)

  口而誦,心而惟。

  朝於斯,夕於斯。

  注釋

  誦:念,讀出聲音來。

  惟:思想。

  斯:此,這個。

  我們讀書學習,要有恒心,要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思考。隻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才能真正學好。

  心解

  專注

  現在人們把成功的方法進行了歸納,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專注。如何做到專注?《三字經》上說:“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要想把書學好,就必須做到口中吟誦,心中思考,從早到晚都要把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心中時時默念,才能記得牢靠。

  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顧炎武非常喜歡讀書,厚厚的一本《資治通鑒》,他不但全部弄懂了內文意思,還從頭到尾抄寫了一遍。外出的時候,他總是帶上兩匹馬和兩匹騾子,自己騎一匹,另外三匹用來馱書。騎馬趕路之餘,也在默默背書。碰到背不下來的地方,他就停下來,翻開書本來查找。日積月累,他的知識變得越來越淵博。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顧炎武“騎馬背書”的故事。

  文學家魯迅先生,自幼讀書就很講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這裏說說魯迅先生的“五法”有哪些:

  一是多翻法。他提倡博采眾家,取其長補己之短,主張在休閑的時候,要“隨便翻翻”,可看看書的目錄或者讀幾頁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即便隻是閱覽也是有益的。這樣不僅能了解書的內容,也可在茫茫書海中有效地快速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圖書,同時也開拓了視野、開拓了思路。

  二是跳讀法。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但遇到暫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麽辦?魯迅認為,要“跳過去,再向前進”,這樣,連以前不懂的地方也都明白了。

  三是設問法。先大體了解一下書的結構和內容,然後提出問題:是什麽?為什麽?怎麽樣?然後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細讀全書,這樣邊問邊讀逐漸深入。魯迅先生認為,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全書,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四是“五到”法。大家可能聽說過朱熹所提倡的“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讀書除了這“三到”外,更要手到、腦到。“心到”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眼到”則是指仔細瀏覽,目光專注;“口到”是指開口讀書,讀出聲音來;“手到”是邊讀邊做筆記;而“腦到”是指讀書是要善於動腦筋、勤思考、多分析。

  魯迅先生背書就用到了他“五到”中的“三到”。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簽,上麵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書簽夾到書裏,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簽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默誦一會兒,等把書簽上的十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五是立體法。既有一般的泛讀,又有重點的“深掘”,既有橫斷麵,又有縱剖麵,既有對原著研究,又有輔助讀物,有利於形成較為全麵的知識結構。

  魯迅先生還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他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的親筆批注。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的雜文。先生曾說過:“無論什麽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魯迅先生認為,重讀也是不可缺少的。隔些日子再重讀書中標記的重點,花的時間不多,卻有新的收獲。

  古今中外的諸多名人,對於讀書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見解。而正是應為這些正確的讀書方法,才引導著他們更好地去認知、看待這個世界,從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昔仲尼,師項橐,

  古聖賢,尚勤學。

  注釋

  項橐:魯國的神童。

  古代的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像孔子這樣偉大的聖賢,尚不忘勤學,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心解

  三人行

  這四句講的是聖賢勤學的故事。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出遊,路上遇到幾個小孩在路邊玩耍。其中一個名叫項橐的孩子在道路中央用磚塊壘成一座城池的樣子,不讓孔子的車通行。孔子的學生子路看見這樣的情形,就停車嗬斥道:“見到馬車來,小孩子為什麽不讓開?碰傷你怎麽辦?”項橐說道:“我聽說聖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為什麽連馬車要繞著城池走的道理都不明白呢?”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項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然看到小孩子站在磚塊壘成的“城池”中。項橐隨即問:“是城池繞著車馬走,還是馬車繞著城池走?”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麽名字、多大年齡?”小兒答道:“我叫項橐,今年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項橐驚道:“原來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麽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孔子覺得項橐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先生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地說:“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項橐朝孔子拱拱手再問:“什麽水沒有魚?什麽火沒有煙?什麽樹沒有葉?什麽花沒有枝?”孔子聽後說:“你真是問得怪,江河湖海,什麽水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麽火都有煙;至於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難於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著腦袋說:“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項橐又問:“什麽山上無石?什麽車子無輪?什麽牛無犢?什麽馬無駒?什麽男人沒有妻子?什麽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孔子歎道:“後生可畏啊!老夫願拜你為師。”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古時就有很多人懷疑這件事情是後人的杜撰,因為故事中的項橐十足是孔子所討厭的“利口好辯”的人。項橐向孔子請教的問題更像我們現在的腦緊筋急轉彎,如果放在趙本山的小品中是再恰當不過了。但是故事所傳達的精神卻是很有啟發性的,孔子確實是勤學好問的人。韓愈在《師說》中曾提到“孔子師郯子、萇子、師襄、老聃”。郯子是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氏(傳說中古代帝王)時代的官職名稱。萇弘是東周的大夫,博學多才,知天文、識氣象、精音律、通曆法,孔子曾於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國,專門造訪萇弘,就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虛心求教。師襄是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老聃,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自古就流傳著孔子風餐露宿、不遠千裏問禮於老子的故事。雖然孔子向老子問禮時的談話內容沒有流傳下來,但這兩位聖賢先哲的相遇,不僅是孔子虛心求教的明證,更是儒道兩種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一大盛事。

  《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還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毀了,就是“思而不學”。之前我們所說的方仲永的就是如此。孔子是古時的聖賢,尚且本著“學無止境”的態度活到老學到老,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趙中令,讀魯論,

  彼既仕,學且勤。

  注釋

  趙中令:北宋初期的宰相趙普。中令是中央行政中樞中書省長官中書令的簡稱。

  魯論:《論語》的一個版本,西漢初年由魯國人所傳的《論語》,後世通行的《論語》就是根據這個編定的。

  仕:出仕做官,古人把讀書做官稱為仕途,做了官稱為致仕。

  北宋時期的趙普已經是中書令了,依然日以繼夜地閱讀《論語》,沒有一點鬆懈。

  心解

  學海無涯

  這四句說的是當了官的人依然勤奮好學的故事。在這裏,我們不妨將當了官的人引申為有所成就的人。因為古人受儒家思想影響,是將讀書和做官聯係在一起的,讀書就是為了“出世”——進入仕途,從而“治國平天下”。現代社會需要各方麵的人才,人們讀書的目的也趨於多元化,因此“有所成就”是更為貼切的說法。

  提到《論語》,很多人就會想到“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正是宋代初年的中書令趙普。趙普(922—992年)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天津市薊縣)人,後遷居洛陽,北宋宰相。後周時為趙匡胤幕僚,掌書記,曾參加策劃陳橋兵變。964年任宰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製,製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太宗時又兩次為相,可謂宋朝的第一文臣。趙普與趙匡胤年輕的時候就是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沒有好好讀過書。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家政務,夜晚則讀《魯論》(《魯論》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作決策。”晚上回家以後,他從箱子裏麵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準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家裏一定藏有什麽秘籍寶典。有一次,趙匡胤晚上去他家裏商量緊急政務,看到他的書桌上放著一本書,一看原來是《論語》。趙匡胤有些奇怪,就問道:“《論語》是小孩子啟蒙的書,你為什麽還要讀它呢?”趙普回答:“《論語》中有治國的大道理,臣已經用半部《論語》幫陛下打了江山,現在要另外半部來幫助陛下治理天下。”因此,就有了“半部《論語》定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同樣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啟發。從前有—個小和尚,他離開家鄉到處尋找名師,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為。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位高僧,並懇求高僧收他為弟子。高僧見他一片誠心,又天資聰慧,便收下了他。兩年後,小和尚自以為學到了很多東西,得到了師父的真傳,便不想再繼續跟著師父參禪拜佛了,於是就向他的師父辭行,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並沒有阻攔小和尚下山,而是讓小和尚拿來一個缽子,然後讓他往裏麵裝一些石頭,裝滿為止。高僧問小和尚:“缽子裝滿了嗎?”小和尚答:“滿了,再也裝不下什麽東西了。”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進去,然後晃了晃缽子,芝麻一會兒就不見了,接著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進去,晃了晃缽子,芝麻又不見了。“缽子現在裝滿了嗎?”高僧再次問小和尚。小和尚慚愧地告訴師父:“看上去滿了,可是還能裝下很多東西。”這時,高僧又取來一隻杯子,讓小和尚往缽裏倒水。小和尚看缽子滿了,就想停止倒水。高僧卻說:“不要停,繼續倒。”結果缽子倒滿了水後,多餘的水都溢了出來。高僧這時候才讓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後問他:“滿了還裝得下別的東西嗎?”小和尚終於明白了師父的一片苦心,懇請師父原諒他的無知,並繼續努力學習。

  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知識的海洋浩瀚如煙,沒有人能以有限的生命學完無限的知識。另外,除了書本的知識,實踐的知識也需要我們自己來探索、發現。社會實踐是一門永遠沒有完結的課程,下麵這個故事正說明了這一點。

  這是美國東部一所規模很大的大學畢業考試的最後一天。在一座教學樓前的階梯上,一群機械係大四學生擠在一起,正在討論幾分鍾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每個人都很自信。這是最後一次考試,接著就是畢業典禮和找工作了。教授說他們可以帶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和筆記,隻要求考試時他們不能交頭接耳。他們胸有成竹地走進教室。考卷發下以後,學生們注意到試卷隻有5個討論題。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卷。學生們臉上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教授手裏拿著考卷,麵對著全班同學。教授端詳著麵前的學生們,擔憂地問道:“有幾個人把5個問題全答完了?”沒有人舉手。“有幾個人答完了4個?”仍舊沒有人舉手。“3個?”“2個?”學生們在座位上不安起來。“那麽1個呢?一定有人做完1個了吧?”全班學生仍保持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說:“這正是我預期的。我隻是要告訴你們,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四年工程學教育,也仍舊有許多有關工程的問題你們不知道。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於是教授帶著微笑說下去,“你們要記住,雖然你們是大學畢業生,但是你們的教育才開始。”

  既然有這麽多書本和實踐的知識需要學習,我們還等什麽呢?

  披蒲編,削竹簡,

  彼無書,且知勉。

  注釋

  披:打開,這裏指批閱。

  蒲編:用蒲草編聯而成的書冊。

  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們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

  心解

  學習的客觀條件

  “披蒲編,削竹簡”包含著兩個古人刻苦學習的故事。“披蒲編”說的是西漢著名法學家路溫舒的故事。在漢代以前,隻有世家才會有藏書,如果不是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加上那時還沒有紙張,書寫的材料主要是絹帛、動物的皮、竹簡,所以家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路溫舒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裏。由於家境貧寒,他隻好去幫別人放羊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盡管如此,他對讀書識字卻有很大的興趣。他白天放羊,沒有機會學習,到了晚上,他就想盡辦法求人教他識幾個字。漸漸地,識字多了,讀書的勁頭也越來越大。他想:要是能有一冊書帶在身邊,一邊放羊一邊讀書,那該多好啊。一天,他在池塘邊放羊,忽然看見池塘裏長著一叢蒲草,又寬又長,不禁眼前一亮:這蒲草多像從前抄書用的竹簡呀!他興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趕著羊群往家走。回到家後,他先將蒲草切得整整齊齊的,然後用線繩穿在一起,再向別人借來幾本書,抄寫在蒲草書上。從此他也有自己的書了,放羊時就可以隨身帶著閱讀。他的蒲草書讀完了一冊又一冊,學識長進很快。由於讀過的書裏有不少法律書籍,因此在法學方麵有了一定的造詣。在漢宣帝時期,他上疏請求改變重刑罰、重用治獄官吏的政策,主張“尚德緩刑”,“省法製,寬刑罰”。他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獄吏。秦朝這一弊政,必須改革。他還反對刑訊逼供,認為刑訊迫使罪犯編造假供,給獄吏枉法定罪開了方便之門。他在奏疏中還提出廢除誹謗罪,以便廣開言路。路溫舒“尚德緩刑”的主張在當時具有非常大的進步意義。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