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五代來說,十國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在這十國之中,除北漢在北方(約今山西、陝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他諸國都在中國的南方,它們較少受到中原戰亂的影響,政局相對穩定,政權維持的時間也遠比五代長,這對中國南方的開發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吳越就曾修築了捍海塘,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吳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於北方戰爭頻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禍亂,他們帶來了北方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對南方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在五代時期,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契丹的崛起。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镔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征契丹人頑強的意誌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曆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鬱、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了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自北魏開始,契丹族逐步發展,至唐末強大。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統治北方地區,遼朝先與北宋交戰,“澶淵之盟”後,雙方長期維持平穩關係。遼中葉後,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湧。當女真族展開強大攻勢時,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由於契丹的名聲遠楊,國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國稱作“契丹”。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之君都是沙陀人。他們與契丹互相勾結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集團,為以後宋、遼、金對峙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炎宋興,受周禪,
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帝號紛,
迨滅遼,宋猶存。
注釋
炎:原意指火光上衝,這裏指火德。古代以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來解釋曆代王朝的更替,宋代被認為是以火德而興起,所以《三字經》稱北宋為“炎宋”。
紛:變化多端。
趙匡胤接受了後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傳了十八位皇帝之後,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結果又形成了南北混戰的局麵。契丹族和女真族分別建立了遼和金。後來遼朝滅亡,南宋建立。
心解
兩宋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曆史上繼五代十國後的朝代,分為北宋(960—1127年)與南宋(1127—1279年)。
公元960年,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立政權後,他用各個擊破、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攻滅後蜀、南漢、南唐等諸國,初步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並加強對契丹的防禦。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他“杯酒釋兵權”,削弱禁軍將領和藩鎮兵權;派文臣代軍人掌握地方行政,遣使臣掌握地方財政;分散宰相權力;興修水利等。他的政治措施加強了專政主義集權的統治,基本上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麵,鞏固了宋朝的統治,具有進步意義。但是,他重文輕武、偏重防內的方針,種下了宋代官僚機構臃腫、積貧積弱的禍根。公元976年10月,趙匡胤之弟趙光義在斧聲燭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消滅北漢,大部分地區得以統一。由於後來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因此統治者施政重點變為重內虛外。
公元998年,真宗趙恒即位,繼續實行太宗末年的黃老政治,無所作為。1004年遼聖宗、蕭太後率兵二十萬大舉南侵。兵鋒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陽),東京危急。宋真宗畏敵,準備遷都南逃,在宰相寇準等人的促使下親臨前線澶州(今河南濮陽),宋軍士氣大振;而遼初戰不利,統帥陣亡,又有後顧之憂,但北宋統治者無心抵抗,屈辱妥協,同意與遼議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輸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河溝為界,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締結,是宋遼雙方力量均勢的產物,此後雙方停止戰爭,和平往來100年之久,宋遼邊境得以安定,雙方生產都有恢複和發展。
1022年,真宗駕崩。太子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其母劉皇後被尊為皇太後,負責在仁宗成年前代理軍國大事。從此開始了劉太後十六年的垂簾聽政時代。西夏李元昊於1038年稱帝後,宋夏之間爆發了數次戰爭,宋軍屢戰屢敗,隻得議和,百姓負擔加重。而後仁宗任用範仲淹等能臣推行慶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進入建國以來最繁榮的階段。但因新政限製大官僚大地主特權,實行時遇到強烈反對和阻撓。1045年,主持“新政”的主要官員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改革也被廢止。
1068年,神宗趙頊即位。神宗在位期間,宋朝初期製訂的製度已經暴露出諸多流弊,民生狀況開始倒退,而邊境上遼和夏又虎視眈眈。神宗任用王安石銳意改革。王安石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認為國家應製定相應的方針政策,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來發展生產。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製定了諸如青苗、免役、均輸、市場、農田、水利等一係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對軍事製度也進行了革新,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並改革教育製度。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要求,具有法家的革新精神,改善了國家財政,但由於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辭職,新法被廢。1085年,神宗立趙傭為太子。而神宗頒布的新法雖然曾短暫被其母高太後廢止,但不久又陸續恢複,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時期。
1101年,宋徽宗即位,他是一位天才藝術家,卻也是亡國之君。此時,原本在契丹統治下的女真人的勢力逐漸強盛起來。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並派人與宋朝約定共同夾擊遼,訂立了“海上盟約”。1125年,金軍攻下了遼的最後堡壘,遼國滅亡。在與宋聯合攻遼的過程中,金軍逐漸認識到北宋腐敗的實質。不久之後,就對北宋開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1107年4月,金軍俘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1127年,徽宗第九子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時期,當權者不思進取,長期執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稱臣納貢,並壓製軍民抗金鬥爭。“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反映的是當時統治者得過且過的情況。1276年,元軍攻入臨安,陸秀夫、文天祥等保護皇族後人逃到廣東堅持抵抗,直到1279年,南宋政權最終滅亡。
兩宋時期,在技術改進與租佃製的推動下,農業生產獲得顯著發展;手工業分工細密,工藝先進,產品聞名於世;商品經濟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鎮繁榮,貨幣流通擴大,誕生了最早的紙幣。宋代文化空前進步,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除了擁有可與唐詩比肩的宋詞之外,還有與先秦兩漢相媲美的新儒學;而活字印刷、指南針及火藥的發明和應用,更對人類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至元興,金緒歇,
有宋世,一同滅,
並中國,兼戎翟。
注釋
中國:中原地區。
戎翟:對少數民族的泛稱。
元軍滅掉了金和宋,統治了中原地區,又吞並了其他的一些少數民族,九十年後,元朝滅亡了。
心解
元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元朝的曆史。元朝從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前後共九十七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這一時期各民族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得到更大發展。元朝的地域異常遼闊,這基本上奠定了我國疆域的雛形。
蒙古族是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由鮮卑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遊,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蒙古諸部中,東蒙古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係後裔。宋朝時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係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東邊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1204年,蒙古族傑出領袖鐵木真通過殘酷戰爭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鐵木真因此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在漠北建立政權,國號“大蒙古國”,即大蒙古帝國。建國後,他不斷發動征服戰爭擴張其疆域,1217年滅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伏爾加河流域。1227年又滅西夏,成吉思汗在遠征西夏的途中病逝。
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台即位,除了繼續稱雄中亞外,還把矛頭對準了金朝。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宋朝的聯合攻擊下覆滅。次年,窩闊台派兵西征,蒙古的鐵騎震驚整個歐洲。1251年,成吉思汗孫子蒙哥即位,他一方麵繼續西征,一方麵對苟且偏安的南宋發動了進攻。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繼承漢位,四年後將國遷到大都(今北京),並於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是為元世祖。這是蒙古帝國政權由世界性大一統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政權之前對中原地區推行的是極具遊牧性質的掠奪式統治,中原地區僅是其屬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原和江南地區為主要占領地的王朝。1279年,元朝消滅了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統一南北。忽必烈在位期間,任用漢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區曆代封建統治的經驗,建立了包括行省製度在內的各項製度,並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鞏固和發展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他重視農業,設置司農司,勸課農桑,還設置河渠司,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將其政權下的人民劃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加上幾乎每次的帝位更迭都伴隨著的激烈的派係鬥爭,因此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一直很尖銳。
從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鐵木耳是元代統治的初期,這期間,采用漢族法律,初創了政治、經濟和文化各項製度,呈現出向前發展的態勢。從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這時期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皇權鬥爭也日趨激烈,各地起義不斷爆發,元代開始走向衰落。其間的“英宗新政”也僅是曇花一現,無法從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敗之勢,後來新政失敗,英宗也死於非命。從明宗到順帝是元代的後期,紅巾大起義的爆發加速了它的滅亡。1368年,朱元璋率軍攻入大都,元順帝逃走,元朝滅亡。
元朝的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技術、墾田麵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的種植等都超過了前代。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規模以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朝代,從而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紙幣流通製度,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在元代,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進一步得到肯定。文化藝術特別是元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元雜劇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納多種詞曲和技藝的發展成果,達到一個鼎盛的階段,可與唐詩、宋詞相媲美,成為人類戲劇和文學藝術的瑰寶。詩歌、書畫也有了高水平的發展,出現了一批書畫和詩歌大家。
元朝時期,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範圍之廣、對當時及未來曆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曆史上空前的。
明太祖,久親師,
傳建文,方四祀。
遷北京,永樂嗣,
迨崇禎,煤山逝。
注釋
親師:親自率領軍隊。
建文:明太祖的孫子朱允炆,於1398—1402年在位,年號建文。
祀:年。
永樂:明成祖朱棣,於1402—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
煤山:今北京景山,明末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時,崇禎皇帝在此自縊而死。
經過長期的鬥爭,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後來他把帝位傳給了他的孫子建文帝。建文帝在位時間隻有四年,就被永樂帝取代了。永樂帝還把都城遷到北京。崇禎皇帝在農民起義軍攻入京城的時候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
心解
明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明朝的曆史。1368年,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明朝初年國力比較強盛,後來逐漸衰落,尤其到了後期社會矛盾尖銳,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在全國的統治宣告結束。
朱元璋是繼劉邦之後的又一位平民皇帝。他自幼窮苦,曾為地主放牛,相傳還一度入皇覺寺當和尚。二十五歲時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郭子興死後,這支隊伍就由朱元璋率領。1356年,朱元璋接受部下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積極招攬人才,壯大實力。1368年於南京稱帝,定國號為明。然後,派大兵分路北伐,與同年8月占領大都,在以後幾年,又陸續掃平了各地的割據勢力。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麵減輕農民負擔,恢複社會的經濟生產;一方麵懲治貪汙腐敗的官吏,即使是皇親國戚、開國功臣也不手軟,又分封皇子鎮守各地。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還廢除了沿襲近兩千年的丞相製度。
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孫朱允炆嗣帝位後削藩,危及燕王朱棣。1399年7月,朱棣為奪帝位,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號稱“靖難”之師。於1402年6月南渡長江,攻取京師,奪取皇位,是為明成祖。朱棣興建了北京城,於1421年遷都北京。朱棣在位期間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製及編修書籍等方式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成祖之後,又有仁宣之治。1435年,年幼的明英宗即位,崇信宦官王振。結果導致1449年的土木之變,皇帝被瓦剌俘虜。在於謙的率領下,另立明景帝,並發動全國軍民抗戰,終於打退了入侵的瓦剌軍,明朝一度複興。明孝宗年間是明朝政治最為清明的時期,這位皇帝勤勉而不專製,信任大臣,內閣權力大為上升。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致使嚴嵩把持朝綱,政治腐敗,財政出現危機,以至海瑞稱“嘉靖嘉靖,家家皆盡”。
1573年,神宗即位,年號為萬曆。神宗得到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鼎力輔佐,開始進行改革。內政方麵,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整頓官僚機構,同時決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人士。經濟方麵,清丈全國土地,抑製豪強地主,改革賦役製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軍事方麵,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使邊境安然。萬曆初年呈現出明代中葉以來最好的形勢。張居正病卒後,除一條鞭法外,其他製度都被廢止,明朝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明朝後期,統治腐朽。宦官魏忠賢專攬朝政、排除異己、鎮壓人民。加上連年的災荒,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628年,戰爭在陝北爆發,湧現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幾十支起義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深得農民擁護。1644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同年3月,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朝至此滅亡。
明朝的農業發展無論是產量還是生產工具,都高於宋元時期。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區為代表的手工業高度發展,促進了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明朝在手工業上的領先優勢持續了將近兩個世紀。然而明朝推行“重農抑商”的原則以及嚴厲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了一定的壓製。明朝的文化發展比較迅速,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三本就是出於明朝。在思想上,王陽明的新哲學“心學”在嘉靖以後盛行,形成一股反對傳統束縛的思想浪潮。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較大的發展,直至16世紀,一直處於世界的前列。這一時期出現的科學著作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徐霞客遊記》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研究和借鑒古代技術的珍貴的文獻資料。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出現的西學東漸浪潮,對我國的學術、文化思想、社會生活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至此,《三字經》講史的部分就結束了。在這之後就是以女真族為主體的清政權統一了全國,成為當時東亞最強大的封建國家。
廿二史,全在茲,
載治亂,知興衰。
讀史書,考實錄,
通古今,若親目。
注釋
廿二史:記載古代曆史的二十二部史書。
茲:此。
實錄:原指每個朝代為皇帝編纂的編年大事記,此指真實的曆史紀錄。
通:融會貫通。
二十二個王朝的曆史已經講述完了,其中記載了治亂興衰的道理。讀曆史的人應該更進一步地去翻閱曆史資料,了解古往今來事情的前因後果,就好像是自己親眼所見一樣。隻有這樣,才能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
心解
治亂興亡
我國是世界上曆史記載最豐富、史料最完整的國家。從公元前841年開始,就有了具體明確的記載。這和我國的史官製度是分不開的。唐朝著名曆史學家劉知幾認為,記史是“記功司過、彰善癉惡、得失一朝、榮辱千載”的大事。假如沒有史官,就會善惡不分,是非不辨,功過不清。
在我國曆史上,設立史官,記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製度和傳統。早在夏朝就設有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為記錄和編纂兩類。在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沒有很大區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起居注的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則負責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曆史。
由於史書是要傳於後世的,因此曆代帝王對於史官們載言記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計較。有了功績,做了好事,當然要大書特書。就是沒有功績,沒幹好事,也要虛構一些載入史冊;或者“假人之美,藉為私惠”;或者顛倒黑白,把壞事說成好事。總之,“自稱我長,相謂彼短”,“略外別內,掩惡揚善”(出自劉知幾的《史通》),凡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必書無疑;凡是對自己不利的事,萬萬不可見諸史冊。
但是,史官們對於“君舉必書”的態度卻頗為認真。中國古代的史官有“秉筆直書”的傳統,尤其是司馬遷不畏權勢、尊重事實的精神,成為後世史官競相繼承的史德。這樣,帝王和史官就形成兩種力量的尖銳矛盾和較量。較量的結果可想而知,史官們屢遭厄難,原因也在於此。史官們汗水和生命的結晶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書。到了北宋時代,已經有了十七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稱為“十七史”,到了清代乾隆初期,又加進了宋、遼、金、元、明五朝的史書,於是有了“二十二史”的說法。後來,人們又把失傳已久的《舊五代史》、《新元史》、《清史稿》增加進去,由此形成了“二十五史”。
我國的史書卷帙浩繁,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種。正史: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曆史、人物傳記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麵情況的史書。如,通常所說的“二十五史”。別史:雜記曆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雜史:隻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帶有掌故性的史書。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書,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有時也用來泛指“野史”。
另外,史書的體例主要有四種。紀傳體: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係年代、世係及人物;用“書”或“誌”記載典章製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曆代修正史多以此為典範。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如《左傳》、《資治通鑒》等。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以曆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國別體:創始於《國語》,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三國誌》等。
古人認為,閱讀不同的書籍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讀過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人都會對古樸又典雅的三味書屋記憶猶新。那麽,“三味書屋”的名字從何而來呢?其實,“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ǎi,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麵,是食之本;讀史書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才能享受到這份美味的大餐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本名為《萬曆十五年》的書震驚了史學界,同時人們記住了一個詞:“大曆史”。這本書以“截斷眾流”的氣魄,從浩如煙海的曆史長河中,截取了明末萬曆十五年這一曆史瞬間,從各個角度深入細致地再現了明代的曆史。作者黃仁宇先生希望通過這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年,來深刻揭示大明帝國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而且認為連近代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於西方現代化國家,都已在那三百多年前的曆史橫切麵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大曆史”是黃仁宇先生一貫推崇的一種學習、解讀曆史的方法。其特點是,從小事件看大道理;從長遠的社會、經濟結構觀察曆史的脈動;從中西的比較提示中國曆史的特殊問題。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研究曆史的全新視角。
從《萬曆十五年》、《天朝的崩潰》、《潛規則》、《帝國政界往事》再到《品三國》,曆史熱一直在緩緩升溫。大眾傳媒特別是電視的崛起,對當下的曆史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鮮明的例子是,在《百家講壇》講曆史的閻崇年、易中天、王立群等,就推動了人們了解曆史的興趣。但同時,一些品位低俗、粗製濫造、選擇一兩個吸引人眼球的噱頭、完全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曆史劇業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不但不能讓我們從曆史中獲得真正的養分,反而會對心理,尤其是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消極影響。這時我們不妨沉靜下來,摒棄娛樂、功利的想法,用一種嚴肅、理性的思想去看待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