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武帝在位期間(公元前141—前87年),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武帝加強皇權,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以法製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變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將財政權集於中央。在文化上,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外交上,武帝派張騫前往西域聯絡大月氏,開通了“絲綢之路”。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統治期間,以漢民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中國開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但是由於連年的戰爭,漢朝的國力逐漸衰弱。漢武帝在執政後期也意識到這些問題,於是采取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使得漢朝的經濟繼續發展。武帝之子昭帝繼承其父的方針,繼續實行無為政治,發展經濟,使西漢達到了鼎盛時期。經過昭帝、宣帝兩代三十八年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西漢王朝的國力增強,但與此同時地方勢力也隨之增強,嚴重地影響了皇權的統治。自元帝起,至成帝、哀帝、平帝在位年間,皇帝對政權的統治力量已大不如以前。至劉嬰即位,朝權已盡落於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奪皇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在綠林軍的協助下,以武力擊敗了篡位的王莽,奪得帝位。劉秀身為西漢皇族,因此仍定國號為漢,但建都洛陽,年號建武,是為漢光武帝,史稱東漢。劉秀在位期間,以文治國,重視教育,興辦學校,他還親自到太學講論經學,對於東漢一朝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劉秀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一項是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提高皇權。他加強了對地方行政機構和官員監察,使中央更好地控製和監督地方行政係統。他精簡官僚機構,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支出,間接地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為後世提供了一個好的範例。經過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複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在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為東漢的衰落埋下伏筆。
公元88年,三十一歲的漢章帝突然駕崩。年僅十歲的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但是實際上都是竇太後操縱朝政,國家政治日益腐敗。竇氏的跋扈引發和帝的不滿,不久,十四歲的和帝成功抓捕外戚竇憲,外戚勢力開始衰弱。但是之後和帝信用宦官,形成東漢王朝後期宦官與外戚專權的格局。公元189年,靈帝駕崩,何太後臨朝。當時皇宮內宦官專權,涼州董卓率兵侵入洛陽,廢皇子劉辯,殺何太後,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董卓獨攬大權,殘暴專橫,使得各地官吏紛紛舉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諸強割據的局麵,統一的王朝名存實亡。後來,獻帝又為曹操控製;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獻帝讓位,東漢王朝宣布滅亡,繼之而來的是中國曆史上又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
由於政治經濟的穩定,東漢的手工業、商業、人文藝術以及自然科學都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以冶金、紡織為主的西漢手工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手工業的發展促使商業繁榮起來,以長安為中心形成了許多商業城市,並通過絲綢之路開啟了與西亞諸國的外交、商貿等方麵的交流。東漢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麵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製陶業的發展,它使人們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同時,東漢在醫學、自然科學等方麵也取得讓世人矚目的成就。
漢高祖至漢文景時期,國家經濟實力直線上升,成為東方第一帝國,是當時與西羅馬並稱的兩大帝國。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帝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貿易的通道,使我國在此後一千多年都是世界貿易體係的中心。此外,漢代還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中華民族的核心——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原戰國時各國的文化便相互滲透融合,到西漢時中華地區在典章製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多方麵都逐漸趨於統一,構成了共同的漢文化。從此中華地區的各族就出現了統一的漢族。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稱呼中國人為“漢人”。“漢”從此成為華夏民族永遠的名字。
魏蜀吳,爭漢鼎,
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梁陳承,
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
宇文周,與高齊。
注釋
魏: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陽取代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又稱曹魏。
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又稱蜀漢。
吳:公元229年,孫權在建業(今南京)稱帝,國號吳,又稱東吳或孫吳。
迄:至、到。
宋:公元420年,劉裕以禪讓方式取代東晉稱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建都建康(今南京)。
齊:公元479年,蕭道成以禪讓方式取代劉宋稱帝,國號齊,史稱蕭齊,建都建康。
梁:公元502年,蕭衍以禪讓方式取代蕭齊稱帝,國號梁,史稱蕭梁,建都建康。
陳:公元557年,陳霸先以禪讓方式取代蕭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
金陵:南京的古稱。
北:北朝。
元魏: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因拓跋氏後來仿效漢族改姓元而得名。
東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宇文周:宇文氏後來取代西魏稱帝,國號周,史稱北周,又稱宇文周。
高齊:高氏後來取代東魏稱帝,國號齊,史稱北齊,又稱高齊。
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麵。後來魏國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懿篡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晉朝王室南遷以後,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均建在今天的南京。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後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氏取代,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氏取代,建立了北齊。
心解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嚴格應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這個時期由公元220年曹丕強迫漢獻帝禪位開始,到公元589年楊堅滅南朝陳重新統一而結束,共369年。其間,西晉皇朝曾短暫統一,但八王之亂後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麵,政局再度混亂。439年,北魏統一北方,與江南的南朝宋形成南北對峙,中國自此進入南北朝時期。581年,楊堅改北周國號為隋,並於589年滅南朝的陳政權,魏晉南北朝時期結束。
曹魏的年代始於公元220年,終於公元265年,統治範圍包括整個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中遊的江北及甘肅、陝西、遼寧的大部分地區。蜀漢是劉備建立的政權,統治區域有今四州、雲南、貴州全部和陝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為曹魏所滅。孫吳是孫權建立的政權,統治區域有今長江中下遊、浙江、福建和兩廣地區。公元280年為晉朝所滅。在三國中,曹魏的勢力最強,因此蜀吳兩國經常采取聯合的政策對抗曹魏,以達到均勢。
晉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晉武帝),國號為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統一全國,秦漢以來的分裂,至此再度統一。統治疆域南至南海,西至蔥嶺,西南至雲南、廣西,北至大漠,東至遼東。晉武帝死後不久,爆發“八王之亂”。公元311年,匈奴貴族趁機攻進洛陽,俘虜晉懷帝,並將洛陽洗劫一空。西晉王朝元氣大傷。五年之後,劉淵族子劉曜攻占長安,俘晉湣帝,西晉滅亡。這時,曹魏以來遷居塞內的遊牧民族也乘機起兵稱帝,全國又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麵。除漢族之外,先後有五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氐、羌、羯)的十六七個割據者建立了政權,分裂的局麵持續了一百三十多年,史稱“五胡十六國”時代。公元316年,晉朝宗室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王朝,占有今長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定都建康,史稱東晉。公元420年,劉裕代晉,改國號為宋,東晉滅亡。
南朝分為宋、齊、梁、陳。疆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黃河流域以南直到大海的一大片地區。北朝主要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魏乃鮮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國時代為代國,淝水之戰後拓跋珪重建代國,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或元魏。公元399年改號稱帝,逐步並吞十六國中的夏、北燕、北涼諸國。公元439年統一北方,統治區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東部,東北至遼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嶺為界,與南方的劉宋對峙。北魏國力頗為強盛,孝文帝拓跋宏於公元493年遷都洛陽,並進行一係列的漢化改革,但因種種因素,卻造成漢化與反漢化兩大陣營的對抗,公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隔黃河而治,東魏後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
東漢末年,北方大規模的戰亂連綿不斷,經濟文化遭受毀滅性打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幾經洗劫,黃河中下遊的高度文明一再遭到破壞,人民流離失所,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慘狀。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長江流域此時卻獲得了發展經濟的一些便利條件:
社會相對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大批北方人口遷居南方,為南方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江南的經濟逐漸和北方趨於平衡,為以後經濟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礎,為國家實現政治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前提,也為隋唐時期封建經濟的空前繁榮準備了條件。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政治黑暗而混亂的時代,但同時也是自我意識覺醒、人們思想活躍的時代。生活在這樣動蕩的社會中,人們經常感到生死無常,生命如海中孤舟,隨時有覆滅的危險,因此人的個體生存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個體生命呈現為多姿多彩的美。魏晉南北朝時期,科學技術有了顯著進步。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繼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數學、農學、地理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冶煉技術、醫學等許多方麵又多有創新。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傳,失統緒。
注釋
土宇:天下。
再傳:第三代。
統緒:皇位的傳承。
楊堅重新統一了南北,建立了隋朝,是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心解
隋朝
這一節介紹的是隋朝(581—618年)的曆史。因為楊堅原為隨州刺史,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之意,於是他便棄了“辶”,創了“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的名稱。
北周宣帝時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給楊堅為首的漢人將領奪取政權提供了良機。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即位的周靜帝隻有八歲,以大丞相身份輔政的楊堅,控製了北周的軍政大權。公元581年,楊堅在消滅北周殘餘勢力後,以“受禪”為名,廢周靜帝自立為帝,是為隋文帝,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定都大興(今陝西西安)。隋朝的曆史就從這一年開始。公元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楊廣和大臣楊素為統帥,率兵50餘萬,大舉伐陳。次年,隋兵攻入建康,陳亡。於是從東晉十六國以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麵至此結束。隋文帝實現了自秦漢以來的又一次長時間的統一,使北方民族進一步融合、南方經濟發展,使隋代獲得了“國計之富者莫如隋”的讚譽,為我國封建社會大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隋文帝完成統一大業後,一麵躬行儉樸,一麵采取了許多有利於鞏固政權的措施。鑒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的局麵,楊堅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的同時,穩定民生。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製,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地方官吏一概由中央任免,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經過隋文帝二十多年的刻苦經營,社會安定、人民富足,史稱“開皇之治”。
隋文帝死後,其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間,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科舉。但是,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濫用民力,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引發大規模的叛亂。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治搖搖欲墜,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將縊殺,隋朝滅亡。
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朝代,在這一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均有所鞏固和發展。首先在政治方麵,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治機構,確立了三省六部新製,增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通過製定《隋律》穩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製度,為以後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麵,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製,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複農業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開通了“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後煬帝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餘裏,這就是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另外,隋朝統一發行合乎規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定了標準的銅鬥鐵尺,頒行全國。這樣,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社會的穩定也帶來了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長足進步,如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興城(即後來長安城所仿照原形)和東京洛陽城(大興城的設計和布局思想,對後世都市建設及日本、朝鮮都市建設都有深刻的影響)、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的趙州橋等,這都為我們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文化遺產。
隋朝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的朝代,因此人們經常對兩者進行比較。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結束了分裂多年的局麵,而緊接著完成一係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然而,也正是憑借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秦、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漢唐文化。
唐高祖,起義師,
除隋亂,創國基。
二十傳,三百載,
梁滅之,國乃改。
注釋
國基:統治的基業。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唐朝統治了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時期,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
心解
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王朝二百九十年(《三字經》說“三百載”是為了取整數)的統治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隋代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各地,使隋朝的統治力量大為削弱,一些貴族和地方官吏也乘機起兵割據。駐守在軍事重鎮太原的李淵家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胸懷大誌的李淵深知自己無力鎮壓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又恐遭到隋煬帝的猜忌,在其子李世民的建議下,於公元617年起兵反隋。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戰、賢能多才的將領,加之部隊紀律嚴明,因此很快壯大起來。半年之後,李淵起義軍占領當時的都城長安,又進據關中為基地,於公元618年正式稱帝,是為唐高祖,定國號為唐。之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唐朝建立後,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統一全國。李淵在位時期,依據隋文帝舊製,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製度,又修定律令,頒布均田製及租庸調製,重建府兵製,為唐代的職官、刑律、兵製、土地及課役等製度奠定了基礎。
公元626年,戰功卓越的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是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627—649年)。李世民即位後,注重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居安思危,任賢用良,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並且進行了一係列政治、軍事改革,加強漢藏交流,被當時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這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唐太宗晚年,因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最後立宅心仁厚、性格軟弱的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
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後武則天來處理。因此,唐朝經曆了一段“雙懸日月照乾坤”的時期。高宗死後不久,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後,於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稱聖神皇帝。武則天也成為了中國王朝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後掌權50餘年。武則天足智多謀,兼涉文史。在執政期間,她繼續推行法治,開創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親自考試貢士;修《姓氏錄》,列武氏為一等;重視農業,抵抗吐蕃的攻擾,收複西安。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有所發展,但由於大修廟宇,人民負擔有所加重。武則天執政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家稱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
公元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擁立中宗李顯複位,恢複了唐朝的政權。公元710年,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韋皇後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後、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複位。
公元712年,睿宗讓位於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迅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後,中國曆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麵。唐玄宗改元天寶後,誌得意滿,決意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得朝政敗壞。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幹政的局麵。由於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權力量削弱,藩鎮割據勢力興起。公元755年,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在範陽(今北京)叛亂,攻下洛陽。次年稱帝,攻下長安。這場戰亂前後曆時近八年,始告平定,史稱“安史之亂”。戰亂雖平,但安史部將勢力並未消滅,藩鎮割據局麵由此形成,中原戰亂地區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吐藩對唐的侵擾也是日益頻繁,唐朝國力大為削弱。安史之亂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雖有短暫的“元和中興”(唐憲宗時期),但其全盛時代也就從此結束了。
唐憲宗(805—820年在位)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勢。牛黨、李黨相繼執政,史稱“牛李黨爭”。到唐僖宗(874—888年在位)統治期間,時局異常混亂,加之連年的天災,矛盾爆發。公元875年,王仙芝、黃巢率領廣大農民起義,起義軍很快就橫掃全國。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唐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名存實亡。在鎮壓農民起義過程中,軍閥朱溫的力量迅速壯大起來,並於公元907年,廢黜唐帝,自稱皇帝,以梁為國號,唐朝滅亡。
唐王朝是我國曆史上又一個光輝的時代。當時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富裕,有杜甫的詩為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由於采取開放的對外政策,唐朝的國際威望也達到了頂峰,對外戰爭取得連綿的勝利,連續百餘年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態勢,疆土極度擴張,朝鮮、漠北、西域的遼闊疆土相繼並入中國的版圖,西部疆土直達今中亞細亞塔什幹城。除了這些人所共知的豐碩成果外,盛唐的文明程度在當時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長安是當時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是世界各國仁人誌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唐王朝像一位雍容大度、不卑不亢的智者,歡迎四麵八方的來客。
唐朝是一個我們民族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她的自信、開放、寬宏、博大、發達,讓我們民族的聲威撒播四海。自唐以來,歐洲的“老外”就是把我們叫做“唐人”。今天看來,唐朝的那種振奮人心、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氣質,應該作為我們民族永久的精神脊梁,並不斷傳承下去。
梁唐晉,及漢周,
稱五代,皆有由。
注釋
由:緣由。
梁:史稱後梁,公元907年,唐朝藩鎮梁王廢掉唐帝,自立為帝,國號梁。公元923年,為後唐所滅。
唐:史稱後唐,公元923年,沙陀族人李存勖滅梁,改國號為唐,建都洛陽。
晉:史稱後晉,公元936年,沙陀族人石敬瑭借契丹兵滅後唐稱帝,國號為晉。
漢:史稱後漢,公元947年,沙陀族人劉知遠滅掉入侵的契丹人後稱帝,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為漢。
周:史稱後周,公元951年,郭威滅後漢稱帝,國號周,建都汴。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的更替時期,曆史上稱作五代,這五個朝代的更替都有著一定的原因。
心解
五代
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在這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吳越國、閩國、荊南國、楚國、吳國、南唐、南漢、北漢、前蜀、後蜀等十幾個割據政權,這十幾個政權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曆史上的“五代十國”。
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唐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因此這一時期的曆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這一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征賦不斷,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所以前人把五代稱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歐陽修在他主編的《新五代史》裏常用“嗚呼”開頭,這並不是他裝腔作勢,不說其他,單是後來的殘酷刑罰“淩遲”(即千刀萬剮)就是在這時出現的。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段亂世持續的時間隻有五十多年,這表明隨著封建統治的深入,統一的趨勢越來越強,分裂的時間越來越短。五代時期的文化成就主要在於火藥、印刷術的發展以及詞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