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章 經典的永恒綻放(4)

  左氏:書名,《春秋左傳》。

  穀梁:書名,《春秋穀梁傳》。

  後來由於周朝的衰落,《詩經》也就跟著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這本書中寄托著孔子對現實政治的褒貶以及對善惡行為的分辨。用來解釋《春秋》的書有三本:羊高所著的《公羊傳》、左丘明所著的《左傳》、榖梁赤所著《穀梁傳》。

  心解

  《春秋》

  西周第十二代君主周幽王荒淫無道,暴虐殘忍,寵信褒姒,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等到犬戎軍隊兵臨城下時,周幽王自食苦果,死於亂軍之中,西周滅亡。太子宜臼回朝即位,是為周平王,遷都洛陽,史稱東周。東周時代君弱臣強,五霸七雄各據一方,雖有周天子,但政教不興、號令不行,“禮崩樂壞”,周王室名存實亡。各國不再采風,諸侯不覲天子,天子不享諸侯,宗廟祭祀不繼,這樣《詩》的精神就喪失了。孔子看到這種混亂的情形,“是可忍,孰不可忍”。晚年時回到魯國後,根據魯國的史料,作了一部不朽的曆史名著《春秋》。因此孟子才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春秋》,又稱《麟經》(《麟史》),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史書《春秋》加以整理修訂的。《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曆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春秋》最初原文僅18000多字,現存版本則隻有16000多字。文字非常簡練,事件的記載很簡略。孔子在記述曆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他的主觀看法。經學家認為他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因此後人將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稱為“春秋筆法”或者微言大義。左丘明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誌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就是說《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邪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又能夠編寫?

  由於《春秋》的文字過於簡潔,後人不容易理解,因此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榖梁赤《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公羊傳》和《榖梁傳》與《左傳》有很大的不同。《公羊傳》和《榖梁傳》講“微言大義”,希望試圖闡述清楚孔子的本意,有人認為有些內容有牽強附會的嫌疑。左傳以史實為主,補充了《春秋》中沒有記錄的大事。因此,後世史學家比較重視《左傳》。

  《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是魯國的史官,與孔子是半師半友的關係。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孔子沒有來得及為《春秋》作注釋就逝世了,於是左丘明來為《春秋》作傳。另有相傳左丘明當時已雙目失明,《左傳》是由他口述,經弟子們紀錄成書的。

  《左傳》以敘事為主,前麵一部分是孔子的“經”,後麵一部分是左丘明的“傳”,全書側重於以史實配合經文,文筆簡明生動,具有極強的表達力,對後世影響最大。《左傳》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學巨著,不僅是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左傳》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相斫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其聲律兼有詩歌之美,言辭婉轉,情理深入,描寫入微,是中國最為優秀的史書之一。

  經既明,方讀子,

  撮其要,記其事。

  注釋

  經:儒家經典。

  方:方才。

  子:諸子百家的著作。

  撮:撮取。

  要:要點、主要觀點。

  讀熟了經傳然後讀子書。子書繁雜,必須選擇比較重要的來讀,並且要熟習事情的來龍去脈。

  心解

  諸子百家

  《三字經》認為讀書的順序是:“詳訓詁,明句讀”,之後學習“四書”和《孝經》,然後才可以讀“六經”,當儒家的經典全部通曉以後,才能涉獵諸子百家。

  我國傳統的圖書分類方法是將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類。“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我們之前已經作了詳細的介紹。“史”是各種體裁曆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我們下一章會介紹。“子”是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集”是收錄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楚辭、別集、詩文評、詩詞五類。

  從春秋中期開始,學在官府的局麵被打破,教育走入民間,聚眾講學、著書立說的風氣開始形成。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奴隸製向封建地主製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層之間的鬥爭複雜而又激烈。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裏的“百家爭鳴”局麵。班固在《漢書·藝文誌》中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農、小說。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名、法、陰陽六大家。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十家九流”的說法就是從這裏來的。諸子百家的學術觀點太過龐雜,所以《三字經》認為應該“撮其要,記其事”。撮是概括、歸納的意思,也就是把主要學術流派的主要觀點,總結歸納起來,記住要點就可以了。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在政治上,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複“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的成分,使儒學體係更加完整,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的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大宗。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在他看來,道是淩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發威,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天命”的絕對權威。老子的哲學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麵;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其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戰國初期魯國人。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政治上反對世卿世祿製度,主張“尚賢”“兼愛”、“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誌。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為“巨(钜)子”。墨翟死後,墨家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兩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

  法家學派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後期法家韓非是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理論集大成者。韓非是荀子的大弟子,出身於韓國的貴族家庭。《韓非子》一書是他總結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韓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學派的長處,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製,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麵,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製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當時著名的兵書有《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名家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應該是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曆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農家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他們采集民間傳說議論,借以考察民情風俗。

  在中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麵,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子者,有荀揚,

  文中子,及老莊。

  注釋

  荀:荀況,戰國後期思想家。

  揚:揚雄,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文中子:隋代哲學家王通。

  老: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

  莊:莊子,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

  五子是指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

  心解

  五子

  這一節主要介紹古代五位重要的思想家:荀子、揚雄、文中子、老子和莊子。《三字經》之所以選擇這五位思想家,是緣於中國文化思想的傳承遵循的兩條路線。第一條路線,是以繼承、整理傳統文化為主,也就是孔子說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曾子、子思。“述”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保留傳統文化的種子,使其能夠以本來麵目流傳下去;“不作”是自己不搞創作、不對傳統文化加注自己的觀點,以保持其純潔性。第二條路線,是以發展創新為主,這裏說的發展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在傳統學術思想中融入自己的觀點,絕不是東抄西抄的大雜燴。其中有在全麵繼承基礎上的發展,如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另外,還有就傳統文化的某一點進行創新,發展出另外一種全新的學術思想,如荀子,他就孔子思想“禮”的部分進行創新,融合自己“性惡論”的觀點,發展出後世的法家學派。因此,宋代學者孫明複在《孫氏小集·信道堂記》中說:“吾之所謂道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軻、荀卿、揚雄、王通、韓愈之道也”,前者是繼承派,後者是發展創新派。

  荀子(約公元前325—前238年)名況,時人尊其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遊入秦。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義兵於趙孝成王前。後來荀子受楚國春申君重用,為蘭陵(今山東蒼水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

  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麵的內容。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並有所發展,綜合了儒、墨、道三家的思想,在儒學中自成一派。之前已經說過,荀子在人性問題,主張性惡論,認為人性善是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麵,提出“製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荀子對禮很重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與禮治法治相結合。《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對後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

  揚雄(公元前53—18年)一作“楊雄”,字子雲,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人,西漢學者、辭賦家、語言學家。揚雄少時好學,博覽多識,酷好辭賦。口吃,不善言談,而好深思。家貧,不慕富貴。四十歲後,始遊京師。揚雄以文章詞賦聞名於世,與司馬相如、班固、張衡並稱“漢賦四大家”。

  揚雄早年非常崇拜司馬相如,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為已處於崩潰前夕的漢王朝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揚雄晚年對賦有了新的認識,在《法言·吾子》中認為作賦乃是“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於是轉而研究哲學。他仿《論語》的體裁作《法言》,仿《易經》體裁作《太玄》。在《法言》中,他主張文學應當宗經、征聖,以儒家著作為典範。揚雄關於賦的評論,對賦的發展和後世對賦的評價有一定影響。對於後來劉勰、韓愈的文論,頗有影響。揚雄還著有語言學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漢語言的重要資料。

  文中子是指隋朝大儒王通,文中子是他的學生給他的稱號。王通(584—617年),字仲淹,萬榮縣通化人,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出身書香門弟官宦之家,自幼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十歲時,仿孔子《春秋》而作《元經》。十九歲上奏《太平十二策》,施展為國抱負。後讀《詩》、《禮》、《樂》,修《元經》,讚《易》道。又講藝於龍門,受業者千餘人。著名學生有唐初名相功臣房玄齡、李靖、魏征等。他的孫子正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他的主要著作是《中說》。

  王通在政治上,以恢複王道政治為目標,倡導實行“仁政”,主張“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有進步性;在哲學上,王通致力於探究“天人之事”,圍繞“天人”關係這個核心,闡述了他關於自然觀、發展現、認識論和曆史觀等方麵的思想,表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傾向和主變思想;在文學上,王通論文主理,論詩主政教之用,論文辭主約、達、典、則,提倡改革文風。這些都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老子(約公元前570—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dān),楚國苦縣人,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向老子問禮。傳說他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穀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最後不知所終。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思想的精華是樸素辯證法。例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修身方麵,講究性命雙修、虛心實腹、不與人爭。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對後代影響深遠。例如:漢初的統治者一度把老子的“無為”思想作為信條,采取“與民生息”的政策。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兩千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最能代表道家思想,而闡揚、詮解《道德經》最清晰、最正確,發揚道家思想最透徹、最徹底的則是莊子。他的學說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莊子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也是道家的經典之一。

  莊子主張“間世主義”,視天地萬物之有若無、視功名如糞土、視帝王如蔽履,熱愛自然、珍視生命、不走極端、不感情用事。這種間世思想是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是道家思想的最高結晶。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主張“無為”,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鬥。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追求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按時處順,逍遙自得。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在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方麵,都可以致用。對個人修道、養氣,以及立身、處世、建功立業等諸多方麵,也有大用處,對後世的影響深遠而巨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