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章 認識我們的世界(4)

  儒家經典十分重視文藝作品對人情感與理智的陶冶和調適作用。儒家一方麵肯定文藝作品要真實地抒發詩人的內心情感,並且以情感人,使讀者受到情感的洗禮,另一方麵又反對在作品中過分宣泄情感,要求文人的創作應當“發乎情,止乎禮義”,就是要表現合乎倫理道德的情感,而不是無節製、非理性的情感。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在因新舊黨爭接連被貶之後曾作一首《踏莎行》來抒發自己內心無限的無奈和悲苦。原文是: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清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這樣評價這首詞:“少遊詞境最為淒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則變而為淒厲矣。”因此,王國維先生就非常讚賞“可堪孤館閑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而對於“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兩句則不太喜歡,因其過於“淒厲”而失去了“中和”之美。

  用理智來約束情感的最高境界是什麽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通過修養達到平和的狀態。平和的人,厚德載物,擁有容人雅量,處事方圓得體,對人寬嚴得宜。平和的人,冷靜待人,理智接事,身處閑處,心在靜中。平和的人,表麵平淡,實則內聚,心中有磐石般的意誌,胸中有經世濟邦之策。其心,天青白日,其才,玉韞珠藏。平和的人,執熱情而不做作,忠誠而不虛偽。信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光明磊落,純心做人。平和的人生,是和諧的人生、健康的人生。

  匏土革,木石金,

  絲與竹,乃八音。

  注釋

  匏:葫蘆。

  革:皮革。

  金:金屬。

  絲:絲弦。

  我國古代人把製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葫蘆、陶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

  心解

  八音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為八音,這也是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匏是指用葫蘆製作的吹奏樂器,包括笙、竽等。土是指用陶土製作的吹奏樂器,包括塤等。革是指用皮革製作的打擊樂器,包括鼓等。木是指本質的打擊樂器,包括柷、敔等。石是指石質的或者玉製的打擊樂器,包括編磬、特磬等。金是指用金屬(古時多用銅)製作的打擊樂器,包括編鍾、特鍾、鐃等。絲是指通過絲弦發生的彈奏樂器,包括古琴、古瑟、琵琶等。竹是指竹製的吹奏樂器,包括簫、笛、管、篪等。

  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樂曲一般緩慢悠揚,主要是為了適合宮廷生活或宗教的需要。到漢朝和唐朝以後,隨著對外交流的頻繁,西方主要是伊斯蘭教世界和印度的音樂和樂器大量流入。漢唐時期國力強大,心胸寬廣,善於吸收其他文化,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大量為中國音樂采納,經過改良發展後,逐漸將中國原來的樂器排擠出樂壇。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寵愛,始終作為獨自欣賞的樂器流傳了下來之外,正式在公眾中演出的樂器幾乎都是外來的。這些造型特色各異的樂器,以它們美妙豐富的音律,合奏出悅耳動人的聲音,抒發出人們的各種情感。

  古代《晉書·樂誌》說:“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傾隱而仁愛;聞其微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這說明我國先人認為音樂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與行為。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說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可見,音樂是人類共有的精神食糧,且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我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非常重視音樂的教化功能。古時“樂”是“六藝”之一,是貴族子弟的必修課程。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指出古時的教育“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本人就有很好的音樂素養,既能演奏,如鼓琴、擊磬、鼓瑟,又能歌詠,“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更為重要的是,孔子的正樂、樂教還體現著他自己獨特的樂感、樂論。在《論語》中,《韶》與“鄭聲”是孔子樹立的正反兩個“典型”,而對二者所持態度的強烈反差突顯著孔子樂的取向。“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認為人若不仁,樂則不樂。因此,孔子強調樂不僅要“盡美”,還要“盡善”。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並稱讚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在現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韶院村,有一處規模不大的淡灰色仿古建築,門內北牆正中,鑲嵌的石碑上刻著“孔子聞韶處”。孔子還認為樂應該體現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正平和,而其“樂正”就是正淫樂以歸於“雅樂”,正所謂:“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先王之製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另外,儒家還把禮樂是否正常作為統治是否成功的標誌。孔子就曾以“禮崩樂壞”來形容周王朝的衰落。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還有一個和音樂相關的詞語:知音。知音來自於鍾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的典故。人們常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可見知音的寶貴,可遇而不可求。《三國誌》與《晉書》上記載的兩個人物,陸抗和羊祜。陸抗和羊祜分別魏、吳兩國的將領,羊祜在襄陽為官,陸抗鎮守荊州,兩個人你想統一我,我想滅掉你,但卻絲毫不妨礙二者是知音。陸抗病了,羊祜趕忙送藥來,陸抗手下東吳將領全部勸陸抗不要吃。陸抗答道:“豈有鴆人羊叔子哉,汝眾人勿疑”,然後毫不猶豫地喝了下去。陸抗知羊祜愛飲酒,就送上自己親手釀造的佳品給羊祜品嚐,羊祜部將陳元勸別飲恐有詐,羊祜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然全部喝下。這就是知音,日月同輝,磊落情懷,成為千古佳話。金庸先生在其作品《笑傲江湖》中就描寫了“魔教”的曲洋和“名門正派”的劉正風之間一段超越派別、超越“正邪”、超越名利的知音傳奇。梵高生前無人認同,最終以槍自斃,死後縱是遺畫價高數千萬美元又於他生前的寂寞何幹;屈原憂國憂民,但朝廷中卻無知音,賦完《離騷》逐水而眠;曹雪芹用血淚塗寫成了《紅樓夢》,最終淚盡而逝。當今社會,人們可以通過高科技的手段滿足自我所有的物質欲望,但是人們的心靈卻處於真空中。我們急需尋求精神上的共鳴者,來完成輾轉的人生旅途。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倫。

  注釋

  高:高祖,祖父母的祖父母。

  曾:第一個“曾”指曾祖,祖父母的父母;第二個“曾”指曾孫,孫輩的子女。

  祖:祖父母。

  身:自身。

  玄:玄孫,孫輩的孫輩。

  九族:高祖、曾祖、祖輩、父輩、自身、子輩、孫輩、曾孫、玄孫。

  倫:次序、輩分。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本身,我生兒子,兒子再生孫子。由自己的兒子、孫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孫和曾孫。從高祖父到曾孫稱為“九族”。這“九族”代表著人的長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統的承續關係。

  心解

  九族

  古人都是以“九”為大數,所以有“九九歸一”、“九九歸原”的說法。“九”有時也用來表示極限,如天分九層,最高的為“九層天”,還有成語“九霄雲外”等。另外,“九”這個數字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據說“九”這個字是從龍形(或蛇形)的圖騰演化而來,所以這個字就跟龍一樣具有神聖的色彩,因此古人以“九”來比喻君王。當然君王更願意跟此相聯係。“九”代表著最高的權力,享受最高的榮耀。古代常用此來形容帝王的地位,如“九五之尊”,連官員拜見都要實行“三拜九叩”。在古時還有一個和“九”有關的詞——“九族”。在史書和電視劇中我們還會經常聽到“株連九族”這個很殘忍的刑罰。

  家庭是人類曆史上出現最早的社會經濟組織。在我國古代,家庭組織是整個社會組織的基礎。統治階級內部關係、人際關係都和家庭組織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關於家族,古時有“三族”、“七族”、“九族”的說法。“三族”指的是包括自身在內的父輩和子輩,莊子等其他學者則認為“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七族”是指曾祖輩至曾孫輩。明朝有一鄭姓大家族七世同居,有一千多人(另有一說為八百多人)。家族的領導叫鄭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臣子。明太祖看他能夠管理這麽大的一個家族很是佩服他,就封給他一個“江南第一家”的稱號,之後還出了一個題目考驗他。朱元璋命令兩個侍衛送了兩個很大的水梨去給鄭廉。看他如何把這兩個水梨公平地分配給他的一千多位族人。鄭廉拿了兩個大水梨後,把水梨打碎,水梨汁溶進水裏,每一個人舀一口,每一個人都公平地嚐到了梨。

  從漢代起,“九族”有經學上的今文和古文兩種解說,各有其社會、政治背景,分別從不同方麵滿足統治者的需要。古文說的代表人物是孔安國、馬融和鄭玄。他們認為“九族”僅限於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孫的九代直係親屬。古文說構成了宗法倫理的基礎。唐、宋以後,“九族”古文說在國家法律中獲得正式確認,其中明、清兩代的律令規定,“九族”專指父宗。《三字經》就采用的是這種說法。今文說的代表人物是許慎等。他們認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

  在古代,“九族”的親屬關係是和當時社會的禮法製度密切聯係的。如果有一位親屬去世了,與之相關的親屬都要根據自己與這人的親疏關係穿相應的孝服,守相應的孝期。在古代這是需要嚴格遵守的。同樣,如果有一位親屬犯罪,尤其是罪名嚴重,與之相關的“九族”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封建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於斬草除根——完全除去複仇的實力和人脈。吳子胥為報家仇聯合吳國討伐楚國就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時期開始出現“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來這種刑罰愈演愈烈,由“三族”、“五族”發展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在“九族”之外又加入了師生一族。當時連坐被殺者達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親之發配充軍者高達千餘人,時稱“瓜蔓抄”。

  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九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父子恩,夫婦從,

  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

  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

  注釋

  恩:恩情。

  從:和順。

  友:友愛。

  恭:恭敬。

  友、朋:古人把朋解釋為“同師為朋”,把友解釋為“同誌為友”,後來合稱為朋友。

  敬:莊重。

  忠:忠誠。

  義:此處指行為準則。

  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臣子們就會對他忠心耿耿了。以上提到的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這是人人都應遵守的,千萬不能違背。

  心解

  十義

  這裏講的就是儒家著名的五倫十義。五倫最先見於《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十義則出自《禮記》:“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傳統的人際關係是靠五倫十義來維係的。五倫十義固然體現了當時特定的政治關係,但從社會生活方麵看,它從人倫關係的角度,規定了每個人為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即使在現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外,五倫十義也是古時教育的重要內容。

  我國古代教育強調學習知識之前要先學會做人,學習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正確態度,學習以正確的態度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協調個人理想與社會傳統價值觀念、個人的成功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這一教育思想就集中體現在古時的“五倫十義”教育。

  “五倫”中前麵三種是家庭關係,後麵兩種是社會關係,這是人與人之間不能脫離的最基本的關係。儒家認為五常是天道,五倫是人道,在天言五德,在人間就表現為這五種倫常關係。例如,父子之間講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間講智,智慧是夫妻之道;朋友之間講信,誠信是朋友之道;君臣之間講義,義是君臣之道;兄弟之間講禮,禮是社會秩序的總稱,能知道長先幼後,兄友弟恭,家庭秩序才能不紊亂。

  五倫對應的是十義。父子之間要重恩情,子女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情,父母感恩子女是自己生命和夢想的延續。夫婦關係要和順,雖說古時的妻子對丈夫絕對服從的要求已經過時,但是和氣、包容地解決問題是永恒的目標,所謂“家和萬事興”。兄弟之間的原則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和睦友愛,最開心的就是父母。朋友之間要講究誠信,彼此推心置腹、相互信任,才能算上是真正的朋友。古時君臣之間要堅持“君敬臣忠”的原則,這一點也適用於當今社會的上、下級關係。做領導的要尊重你的部下,做屬下的要忠於自己的本位,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孟子在《離婁篇》中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有人說,五倫十義就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態度,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對待他人要多一些善心和關愛,多一些誠實和信任,多一些禮讓和寬容,多一些反躬和內省。這樣,人際關係的和諧才能帶來整個社會的和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