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指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金、木、水、火、土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具體見下圖。
《三字經》中說五行“本乎數”是為什麽呢?古人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分成兩組與五行相配。一至五就是上麵表格中的“五數”,即“五行生數”;六至十為“五行成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等。寧波有一座舉世聞名的藏書樓——天一閣的名稱就來源於此。
五行的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戰國時期,《黃帝內經》就將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中。我國中醫以五行相生相克的辯證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強調盡力適應自然規律來養生,努力掌握人體運行機製以防病、治病,取得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成果。除了醫學,這種思想在文學、易學等多方麵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重要的是,五行不僅是自然哲學,還是一種政治學說。“五德”就是五行之說運用於政治領域的集中體現。五德,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春秋時代的鄒衍將天下分為五方,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原理來解釋曆史上的朝代的興替,同時為新興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開將五行納入政治領域之先河。按鄒衍的理論,黃帝時代為土德,夏為木德,商為金德,周為火德,秦為水德。五德相克,改朝換代。後世曆代帝王稱帝,皆沿用五德之說。例如,秦代自稱是應水運,因此崇尚黑色,以六為量度的規格。漢朝取代秦朝,就是應土運,崇尚黃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漢朝的年號都是以五年為周期更換的。
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人用來解釋世界本質的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其科學和合理的部分,不可一味地將其看作是封建迷信而全盤否定。
曰仁義,禮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注釋
五常:五種基本德性。
紊:紛亂、雜亂。
五常分別是:仁、義、禮、智、信,這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常識,不允許紊亂。
心解
五常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白虎通》對“五常“的具體解釋是:仁是仁愛;義是得體;禮是合乎規範;智是明辨是非;信是專一守信。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加入“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來的儒學者認為這五種德性是需要人們永遠堅持的,因此稱之為“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係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謂“仁”呢?“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範,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孔子曾經說過:“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這句話的大意是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論語·學而第一》: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是從反麵的角度告訴人們善於花言巧語、阿諛諂媚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實踐中,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霸道政治,從而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何謂“義”呢?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通過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比方來告訴我們義比生命更珍貴的道理。司馬遷、蘇武、文天祥、譚嗣同、林覺民、朱自清等等都踐行著舍生取義的人生原則。古人還用義和利的比較來說明義的重要性。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時候,利和義,哪一個更重要,是難以抉擇的,而能做出艱難選擇的人,就完成了他的曆史使命。
“禮”是一種社會規範,在前麵已經專門談過。
何謂“智”呢?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並認為“智”就是判斷是非善惡的本能,根據不同的對象予以不同的態度。孔子說:“好學近乎知”(知和智是通假字),認為“智”就是明智。董仲舒在《必仁且智》中說:“何謂智?先言後當。”
何謂“信”呢?董仲舒在《賢良對策》加入“信”,並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號“正常”,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在儒家思想中,“誠信”被視為貫穿天地萬物的基本原則,是天地之道,為人之本。孔子說:民無信不立。孟子認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墨子也給後世留下了“言不信者,行不果”的名言。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賣酒的老翁,在一條小街上賣了數十年的酒,由於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生意非常紅火。一天,老翁出門辦事,讓兒媳照管店鋪。還沒到中午,一壇酒就快賣完了,兒媳一想,何不在酒中摻一些水,不是就可以多賣點錢了嗎?於是,她趁人不注意,便往壇子裏加了一些水,一壇加水的酒仍然不到晚上就賣完了,並且還多賣得一些錢。老翁回來後得知此事,氣得直拍胸脯。兒媳不解,老翁告訴她,一個生意人最重要的是講究誠信,用幾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信譽毀於一旦。可見,我國先民數千年來一直履行著“信”的原則。莎士比亞說: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我們不能把誠信掛在嘴邊,而是要把誠信落在實處。而莎翁口中的“實處”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點滴和細節。
不同的人對“五常”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商人眼中,大忠大愛是為仁;大孝大勇是為義;修齊治平是為禮;大恩大恕是為智;公平合理是為信。在有誌者眼中,天下一統為仁;民族興亡為義;自強不息為禮;福虧自贏為智;以義取利為信。在革命者眼中,世界大同為仁;祖國山河為義;家國天下為禮;剛柔相濟為智;一諾千金為信。經過幾千年的深厚積澱,“五常”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同時時代也賦予它不同的內涵,愈加煥發理性的光芒。
稻粱菽,麥黍稷,
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
此六畜,人所飼。
注釋
梁:糧食作物,粟的優良品種的總稱,古代又稱為“禾”。
菽:油料作物,豆類的總稱。
黍稷:糧食作物,去皮後稱黃米,比小米稍大。一般將黍、稷統稱為稷,分別來說,煮熟後有黏性的叫做黍,沒有黏性的叫做稷。
豕:豬。
稻子、小麥、小米、豆類、玉米和高粱,這“六穀”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物。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六畜”經過人們的馴化後,也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心解
六穀六畜
六穀是中國古代的六種主要穀物,最早見於《周禮》。《呂氏春秋·審時篇》記載了禾、黍、稻、麻、菽、麥六種穀物。很明顯,稻、黍、稷、麥、菽、麻就是當時的主要作物。所謂五穀之說之所以盛行,顯然是受到了五行思想的影響。但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六穀這個概念在不斷演變著,最後隻是糧食作物的總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罷了。大約六七千年前,我國先民已經成功馴養了馬、牛、羊、雞、狗、豬,後人稱為“六畜”。對動物的成功馴養,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
我國的傳統農業曆史悠久,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炎帝號稱“神農氏”。據說神農氏之前,人們吃的是爬蟲走獸、果菜螺蚌,後來人口逐漸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開辟新的食物來源。神農氏為此嚐遍百草,曆盡艱辛,多次中毒,又找出解毒辦法,終於選擇出可供人們食用的穀物。接著又觀察天時地利,創製斧斤耒耜,教導人們種植穀物。於是農業出現了。
根據新近的考古發現,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國先民就已分別在黃河和長江下遊的一些地區種植粟、稷和水稻了。大約在西周以前,中原地區的農業種植主要以粟黍為主。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已有稻、麥、粟、稷等農作物的名稱以及與田、圃、囿、畎等有關土地利用的文字。春秋到漢代時,中原農業作物已有“五穀”、“九穀”之說。因此,中原人又被稱為“糧食之民”。同時農業生產技術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提高。不過,糧食生產不是唯一的。當時還飼養“六畜”,種桑養蠶,種植蔬菜、油料,樵采捕撈,進行農副產品加工等。有人統計,起源於我國的栽培植物主要有:穀類作物的粟、稷、水稻、蕎麥;豆類的大豆、毛黃豆;蔬菜中的白菜、蘿卜以及果樹中的桃、李、杏、梨、柑桔等。作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我們祖先從野生植物中馴化培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並進一步把它們傳播到世界各地,為豐富世界人類的物質生活,作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
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土地,是增加農業生產的主要途徑。人類多年的農業生產實踐,就是沿著擴大耕地和開展集約經營這一道路前進的。我國是曆史上有著較高土地利用率的國家之一。據公元前3世紀成書的《周禮》記載,我國古代在經過不定期撩荒和定期輪荒之後,隨著人口的增加,很早就使用了連作的土地利用方式。宋代以後,就已經很少有閑田曠土,地少人多的矛盾已較突出。因而向水奪田,與山爭地的修造圍田和梯田的活動,在有條件的地方也逐步開展起來。為了增加生產,另一個更為有效的措施,就是通過推行多熟種植來提高複種指數,而這一措施,愈到後來愈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冬麥的推廣,最晚在漢代的北方一些地區已出現了兩年三熟製。到了宋代,在江南地區稻麥兩熟和雙季稻也開始推廣。明代之後五嶺以南地區一年三熟製也多了起來。進入清代,隨著人口的急增,間、混、套複種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普及,從而使緊張的糧食供應得以有所緩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美國育種學家布勞格曾具體提出:中國人民創造了世界已知的最驚人的變革之一是“遍及全國的兩熟和三熟栽培,它在發展中國家中也居於領先地位”。
最為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在世界農業發展較早的國家中我國是少數幾個沒有出現地力衰竭的國家之一。把用地和養地結合起來,使地力經常保持新壯,是我國傳統農業的一個突出特點。根據相關專家的研究成果,在我國靠施用肥料來維持並增進地力,可能始自商代,但那時可能隻是個別現象。到了戰國以後才較為普遍,形成“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荀子·富國篇》)的觀念。這種觀念和西方農業隻關心“從土壤中獲得最大量的糧食和肉類,以滿足其需要,而盡可能不歸還從土壤取出的決定其產量的物質”的掠奪式開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對現代人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曰喜怒,曰哀懼,
愛惡欲,七情具。
注釋
哀:悲哀。
懼:恐懼、害怕。
惡:憎惡。
欲:欲望。
具:具有、具備。
人有七種情感:高興、憤怒、悲哀、恐懼、喜好、討厭、欲望。
心解
七情
“七情”的說法最早見於儒家典籍《禮記·禮運》:“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佛教中也有“七情”的說法,指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七種情愫,與儒家的“七情”大同小異。“七情”在我國傳統醫學理論稍有變化,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誌。中醫認為,這七種情感應該掌握適當。如果掌握不當,例如大喜大悲、過分驚恐等等,就會使陰陽失調、氣血不周,從而這種精神上的錯亂會演變到身體上,從而引發各種病症。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生活在世上,人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產生喜怒哀樂等多種情感。“彼作家者,感乎外物,動之於心,春草生而心悅,夏鳥鳴而情怡。颯然風至,草木變衰,悲從中來。若夫隆冬時節,天降大雪,素裹千山,觀之興起,於是文人飲酒於秀閣之中,唱和於玉樹之下。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是也。至於世道興微,波及文客,則更不待言。是以屈原之作《離騷》,魏武之作《嵩裏行》,杜甫之作‘三吏三別’,皆時事使然也。目之所視,身之所遇,有所感而發之筆端,遂成佳作。”正是因為這一點,古時的經典創作才能跨越時間的障礙,依然在在現代人心中引起激烈的共鳴。然而當理智和情感出現衝突時,人們往往無所適從。儒家肯定人們會有正常的感情的同時主張用理智來約束情感,正如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說的“情感敦厚深醇,有發抒,有節蓄,喜怒哀樂不失中”。顏回去世,孔子雖然非常難過,但堅決不讓其他弟子厚葬顏回。因顏回生前無官職,按禮儀不能用車下葬。孔子嚴格按禮來辦事,甚至說即使是自己兒子也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