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三綱”是指人與人之間關係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心解
三綱
《三字經》中的“三綱”和西漢大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三綱”同樣是說明君臣、父子、夫妻的關係,但是它們的內涵並不相同。董仲舒所提倡的“三綱”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對國家和社會的管理非常關鍵。《韓非子》:“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臣對君要忠,子對父要孝,妻對夫要節;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三綱”是道德規範,是高度具體的、必須遵從的,即所謂“王道之三綱,可達於天”。“三綱”是“三才”在社會領域的反映。君為臣綱效法天道,父為子綱效法地道,夫為妻綱效法人道。從“三綱”中還引申出“六紀”和針對婦女的“三從四德”,並要求絕對服從。這些今人看來有些可笑的要求,早已被曆史的車輪碾碎,沒有任何存在的根據。《三字經》中的“三綱”更側重強調君臣之間的法度,父子之間的親近以及夫妻之間的和順。
所謂的“法度”就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孔子曾經對前來詢問治國之道的齊景公說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換言之就是要各盡其責。古代對君臣關係最基本的定義就是君仁臣忠。君主要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多施行仁政。臣子要忠於作為國家化身的君主。“忠”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要指出君主的過錯。下麵講一個出自《左傳》的“兩全其美”的故事:
晏嬰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他經常勸齊景公要愛民,但齊景公卻總是擾民。有一次,齊景公強令民工大興土木,鬧得齊國民不聊生,眾百姓苦不堪言。正巧晏嬰出使回國目睹了這一情景,他馬上進言齊景公不要造台,齊景公總算同意了。晏嬰卻不急於回家,而是立即趕到工地,催促民工抓緊幹活,稍有懈怠,就以鞭子抽打。晏嬰罵累了、打累了,這才回家。他剛離開工地,齊景公的傳令官就到了,下令停止施工,民工解散,可以回去和家人團聚了。民工一聽此令,齊聲歡呼,好像遇到大赦一般,高高興興地趕回家去了。晏嬰這樣做,是有意把“賢名”讓給君王,把“惡名”留給自己。孔子對此極為欣賞,說他既糾正了君王的過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義。當今社會沒有了君主,當然也就不存在“君臣關係”了,其實我們不妨將“君”換成國家,把對君主的忠誠轉化為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這也正是時代的要求。
曆來父親與子女的關係都很微妙。古時要求子女對父親絕對服從,現在兩者之間則有了更多的溫存。現在多數父親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在外奔波,因此沒有很多時間來照料孩子。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父親與子女之間的疏離。另一方麵,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教育和表達關懷的方式,更偏向於理性,因此更具吸引力。這就需要父親更多的付出,放棄已形成的生活習慣,下班之後,不看電視,特地擠出一些時間和孩子接觸和交流。
提到夫妻關係,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舉案齊眉”的故事。東漢初年的隱士梁鴻,字伯鸞,博學多才,家裏雖窮,可是崇尚氣節。由於梁鴻的高尚品德,許多人想把女兒嫁給他,梁鴻謝絕他們的好意,就是不娶。與他同縣的一位孟氏有一個女兒,長得又黑又肥又醜,而且力氣極大。她說:“我要嫁像梁伯鸞一樣賢德的人。”梁鴻聽說後,就下聘禮,準備娶她。孟女高高興興地準備嫁妝。可是婚後一連七日,梁鴻一言不發。孟家女就來到梁鴻麵前跪下,說:“我犯了什麽錯嗎?”梁鴻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並能與我一起隱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現在你卻穿著綺縞等名貴的絲織品縫製的衣服,塗脂抹粉、梳妝打扮,這哪裏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女聽了,對梁鴻說:“我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隻是想驗證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賢士。妾早就準備好了勞作的服裝與用品。”說完,便將頭發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織機,動手織布。梁鴻見狀,大喜,連忙走過去,對妻子說:“這才是我梁鴻的妻子!”他為妻子取名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閃耀。後來他們一道去了灞陵(今西安市東北)山中,過起了隱居生活。不久,梁鴻夫妻二人遷到了吳地(今江蘇境內)。梁鴻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給人舂米為生。梁鴻每次歸家時,孟光備好食物,低頭不敢仰視,舉案齊眉,請梁鴻進食。皋伯通見此情形,大吃一驚,心想:一個雇工能讓他的妻子對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於是他立即把梁鴻全家遷入他的家宅中居住,並供給他們衣食。梁鴻因此有了機會著書立說。
其實,在這裏我們不能片麵地把“三綱”等同於封建倫理道德加以摒棄。父子之間的親近、夫妻之間的和順是永恒的內容,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其價值。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時,運不窮。
注釋
曰:叫做。
運:運轉,光陰循環,一年又一年。
窮:盡頭。
四季分別叫做春、夏、秋、冬。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複,沒有盡頭。
心解
四季
我國自古是農業大國,因此特別重視對氣候和天文的觀察。在我國文化裏麵發展最早、最係統的就是天文學。我國的天文學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是傳統科技的一部分。我國人民很早就注意到了氣候的四種變化。到了周代,我國已經有了關於四季的明確劃分,除此之外還發現了季節與北鬥七星運行的關係。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北鬥七星不停地轉動,就代表了一年四季不斷地推移交替,循環運轉,沒有窮盡。季節的劃分主要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就是我國先民智慧的集中體現。為了便於記憶,人們還特意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其中有一首是這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基於對大自然的認識,古人認為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所以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就是古人對這種認識的結晶,它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最早由莊子闡述的,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係,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道家明確把自然作為人的精神價值來源。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主張以無為為宗旨,返璞歸真,回歸到無智無欲的“小國寡民”社會。人類行動的目的就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複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道教的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後世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向往和追求田園詩般的生活。這似乎也就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的“詩意地寄居”吧。
和道家相比,儒家“天人合一”觀念更富於現實性,更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因此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在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是佛性,隻緣迷於世俗的觀念、欲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欲望都不是真實的,真如本性自然顯現,也就達到最後成佛的境界。因此,禪宗提出“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達到覺悟後的境界是什麽呢?從某種角度看,仍有些類似於道家的一切順應自然之意。因此禪宗有這樣的語錄:“悟得來,擔柴挑水,皆是妙道。”
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新階段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同樣主張“天人合一”,其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學說。《黃帝內經》反複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符,人參天地”,主張作為獨立於人的精神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天”與作為具有精神意識主體的“人”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中醫學從人與自然這一整體出發,把順應四時放在諸法之首。“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在漫長的生活歲月中,人類已經形成了與四時氣候相應的生理節律,因此需要根據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而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規律,人體的“小宇宙”要順應自然這個“大宇宙”。《黃帝內經》強調:要“順四時而適寒暑”,“服天氣而通神明”。具體來說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種原則需要貫穿於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麵。
對於那些被名利所牽絆的人們來說,“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啻為一劑清心的良藥,讓人們重新獲取身心的自由和解放。
曰南北,曰西東,
此四方,應乎中。
注釋
應:對應,相應。
“四方”分別叫做東、南、西、北。與這四方相對應的是中。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各個方位才能得以確定。
心解
四方
古時人們認為“天圓地方”,在商代,先人就已經完成了對大地上四個方向的劃分,太陽的東升西落就是天然的指示牌。在古漢語中,“東”字像太陽從樹林中慢慢升起;“西”字則像一隻在太陽落山後歸巢的鳥在樹上棲息。中國人還把四方同四季聯係起來,把東方視為春之地,把南方視為夏之地,把西方視為秋之地,把北方視為冬之地。人們還確定了五嶽,而且封建帝王每年都會派遣官員去祭奠這些山脈,並認為這是無上的榮光。
其實,東南西北都是人們臆設的方向坐標,茫茫宇宙之中哪裏有方向呢?《莊子》一書中就提到“南方有窮而無窮”的辯題。東南西北的方位隻是相對的概念,隻要確定了“中”,這四個方向就可以確定了。在上古時代,幾乎世界各地的人都認為自己生活在地球的中心,我國也不例外。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先民就自稱自己居住在“中央之國”,並相應地稱生活四周的人們為“夷”、“蠻”等(夷、蠻起初並沒有歧視的意味)。現在一直在使用的“中國”其實就是“中央之國”的簡稱,而並非單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指的是整體的平衡點,一根粗細不一的棍子,其平衡點絕對在靠近粗的一頭,這一點就是中。“中”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根本定律,也可以將其稱之為“中庸定律”,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關於“中”的規定性,其最根本的是要能夠將任何事物作為一個確定的對象轉換為一個關於“時”(時間)的過程,從其過程特征中去找到“中”。簡單地說,任一過程都有“始”和“終”兩端,而兩端之間的部分就是“中”。我國先賢關於“中庸”的主張會在後麵詳細講解。
“中”的觀念也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北京城市建築的“中軸線”就是最恰當不過的例子。北京中軸線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城市規劃具有以宮城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特點,很多建築都在對稱軸上,稱為中軸線。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鍾鼓樓,長約7.8公裏。從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前門箭樓、正陽門、中華門、天安門、端門、午門、紫禁城、神武門、景山、地安門、後門橋、鼓樓和鍾樓。從這條中軸線的南端永定門起,東西對稱分布著天壇、先農壇,東便門、西便門,崇文門、宣武門,太廟、社稷壇,東華門、西華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而且是按照“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布局的。這是世界城市建設曆史上最傑出的城市設計範例之一。我國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曾讚美道:一根長達八公裏,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申、一貫到底的規模”。建立中軸線,目的是為強調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這些建築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又是中國文明的象征。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中軸線上又陸續擴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今天,北京奧運會的比賽主場館鳥巢和水立方也建築在這條北京最具文化特色的中軸線向北延長段上,不能不說是“北京人文奧運”的集中體現,是古都文脈的延續。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數。
注釋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種組成萬物的要素。
本:根源。
數:易數,變化的規律和法則。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從根本上說是源於數理的。
心解
五行
“五行”是我國古代思想家用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的概念,分別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了世界的萬事萬物。《尚書·洪範》中談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另外,可以肯定,在戰國晚期人們就提出了五行相克相生的思想,並且已經把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矛盾、統一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