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章 認識我們的世界(1)

  首孝弟,次見聞,

  知某數,識某文。

  注釋

  首:首要、重要。

  次:其次、次要。

  見聞:看到和聽到的事情。

  知某數:認識數目。

  識某文:明白文理。

  做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敬愛兄長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數學和文化知識。

  心解

  博聞強識

  “首孝弟,次見聞”在全篇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前一句是在總結之前的內容,後一句則引出下文。以數字來概括知識要點是我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之一,具有簡明扼要、容易記憶的特點,因此有了“知某數,識某文”。

  古人認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因而人們應該在端正學習方向的前提下廣聞博知。“首孝弟,次見聞”正反映的是古人這種重視德育的思想。《論語》中有這樣的話:“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裏的“行”和“文”分別指的是道德行為和文化知識。孔子強調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識教育之前。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強調過這一點。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即一個教育者的職責,首先是“傳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業”(傳授業務知識)和“解惑”(解決疑難問題)。隨之提出“好學”、“力行”、“知恥”三個步驟,特別強調“知恥”是做好“好學”和“力行”的原動力。

  在增長見識、認識世界方麵,古人強調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古人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一段話,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這一程序性行為綱領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見,這一思想在儒家學說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對於這個詞的解釋古人卻沒有定論,現在一般的解釋是: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更深層次的意思是:透過物質的表麵而了解其本質,從而達到智慧的境地。這就給我們傳達出一個信息:看事看物,甚至看人都不能僅從表麵入手,應該盡力了解其本質,這樣才能到達“至善”的境界。關於如何認識事物,《禮記·大學》有這樣的說法:“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要研究物象必定要知道物象的根源和枝末。要通達事理,就必定要明白事理的先後得失。那麽如何“知人”呢?古人認為首先就是要看文學作品以及相關的曆史真跡,因為文學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自然狀態,而曆史真跡是最為客觀的存在。其次,就是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一個人思想的足跡。

  除此之外,古人還認為外出遊曆是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的必要步驟。西漢著名的曆史學家司馬遷在大約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外出遊曆——“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為以後寫作《史記》積累了豐厚的素材。在西方也有類似的思想。英國培根就說過:“對年輕人來說,遊曆是教育的一部分”,這和我國的“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說法不謀而合。這是我國古人治學的態度,也是古人對於做人的一種終極追求。生活在全新時代的我們,除了可以從自身的經曆以及書本中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之外,還有一個強大的工具——網絡,能夠讓我們更全麵地認識世界。俗話說“有得必有失”,確實不錯。功能強大、使用便捷的工具極易使我們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迷失方向。更為可怕的是,這讓我們養成了懶惰的習慣,不會主動地學習和思考。我曾經在網絡上看到在試題下麵寫著“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中學生的試卷。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萬。

  注釋

  我國采用十進位算術方法:數由一開始,由一到十,由十到一百,由一百到一千,由一千到一萬。

  心解

  數

  這四句話講的是數的基本知識。數學是我國從古至今的基本教學內容。《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也就是所謂的“六藝”,數學就是其中之一。和我國類似,西方國家有“七藝”教育——文法、修辭、邏輯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這其中也包含了數學,可見人們對數學教育的重視。下麵,我們就具體來介紹“六藝”的內容。

  數學古稱算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在希臘語中的意思就是“學問的基礎”。中國古代數學體係的形成以漢代《九章算術》的出現為重要標誌。656年,唐初統治者在國子監設立算學館,設有算學博士和助教。宋元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也帶動了數學的發展,出現了計算技術改革的高潮。明清時期,我國數學的發展經曆了中西融合的階段。由此可見,數學在當時的重要地位。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是人類抽象思維發展的結果。人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就同時受到歸納、推理思想方法的訓練。數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動了許多重大的科學技術發展。特別是當前,隨著電腦應用的普及,信息的數字化和信息通道的大規模聯網,依據數學所作的創造設想已經達到即時試驗、即時實施的地步。數學技術將是一種應用最廣泛、最直接、最及時、最富創造力和生產力的實用技術。

  何謂“禮”?古人認為“禮”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管子·牧民》中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自古民間婚嫁、喪娶、入學、拜師、祭祀都有禮樂之官(司禮),孔子曾為司禮之官,且少即習禮,“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在國家宗廟祭祀方麵,古代官方常設太常寺、祠祭署等禮儀衙曹,設立讀祝官、讚禮郎、祀丞等禮儀官。如唐代設立有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六個部門,明代則設置太常司,太常司設卿、少卿、丞、典簿、協律郎、博士,讚禮郎。古時的“禮”並不僅指禮貌和禮儀,更是保持社會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稱之為“禮治”。西周時期禮治的基本原則是:親親尊尊。親親就是必須親愛自己的親屬,特別是以父權為中心的尊親屬;尊尊就是要求奴隸和平民服從奴隸主貴族,不得逾越。孔子也主張“為國以禮”的禮治論。他認為剝削階級享受特權是“天下之通義”;人們必須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興,刑罰中;禮之用,和為貴。他還特別強調道德教化的作用,認為刑罰隻是輔助手段。

  關於“樂”的內容,我們在後麵會專門講到。

  “射”在這裏指的是射箭;“禦”是指對駕馭戰車技術的培養。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製度,在武舉製度裏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由此可見古時人們對射箭的重視程度。同樣,由於戰車是當時重要的軍事裝備,因此駕馭技術在戰場上就非常關鍵。駕駛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現代企業管理學的重要內容。

  “書”指的是在文字方麵的學問。漢語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結晶,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認真學習,感受其魅力。

  古人用這六藝來衡量人才,作為一個人立足的基本素質。“六藝”中禮、樂、射、禦,稱為“大藝”,是貴族從政必具之術,在高級階段要深入學習;書與數稱為“小藝”,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初級階段的必修課。當時,隻給予庶民子弟以“小藝”的教育,隻有貴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藝”的完整教育,也就是能受到自“小藝”至“大藝”的係統學習。在今天,人們又賦予了“六藝”以新的內容。禮,指的是禮儀、禮貌,類似今天的德育。知書更要達禮,力戒傲慢無禮,尤其不能因熟而失禮,一個有知識又彬彬有禮的人,在職場中會如魚得水。樂,指的是音樂,類似今天的美育。如古人工於琴瑟,意在加強修養,今人雖有高學曆,往往給人浮躁之感,就是因為底蘊不厚,內涵不深,缺乏後勁。射,指的是射箭,類似今天的技能。大學生不如中專生、技校生,其主要原因在於大學生眼高手低,光會說不會練,知識不能轉化為能力,就業難也就不足為奇了。禦,指的是駕馭馬車的能力,類似今天擁有駕照。實際上不管是會開車,還是會外語,都會讓你視野開闊,從而在競爭中贏得先機。書,指的是書法繪畫,可引申為形象思維。文字不光是表情達意,還可鍛煉手的靈活性。手勤則腦靈,手巧則腦聰,可惜今人過分依賴電腦,手寫漢字在生活中變得越來越疏遠。數,指的是算法,可引申為邏輯思維。“六藝”的具體內容具有時代的印記,但是其文武並重,知能兼求以及注意到年齡的差異、學科的難易程度而區別教育的思想卻是永恒的。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注釋

  才:基本的東西。

  所說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麵。所說的“三光”指的是日光、月光、星光。

  心解

  三才三光

  這四句講的是我們需要認識的自然世界。“三才”的說法出自於《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意思是,從前聖人創作《易》時,是要用它來順應自然變化的規律,所以確立天道為陰與陽,確立地道為柔與剛,確立人道為仁與義。天、地、人就是“三才”。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炎黃曰:所謂道生一,意即無極生太極;一生二,為太極生兩儀;二生三,為陰陽交感化合。由此形成了“先天地而後萬物,萬物盈天地之間,人居萬物之中”這樣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這也進一步成就了中國文化中天地人“三才”的基本框架。《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

  如今“天地人”的思想也越來越多地融入到現代人們的生活當中。現在,在很多公司的辦公區的綠化區域經常可以看到分別刻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及“上善若水”的巨石。這三尊石刻,正蘊含著天地人的傳統人文思想。“自強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為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應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厚德載物”也出自《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為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容載萬物。“上善若水”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除此之外,2008年北京殘奧會的會徽也體現著這種思想。在會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三種顏色的三個筆畫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達了現代人追求運動的和諧,人的自身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

  日月星是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發光天體,古人稱之為“三光”。太陽是陽的精華,月亮是陰的精華。在我國傳統中,星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行星,包括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稱為五大行星。第二類是宿星,就是人們常說的二十八星宿。在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戰心驚並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就是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了。在上古時代,古人把天分為東西南北四宮,分別以蒼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實際上是把天空分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個主要星宿連線成形,以其形狀命名。因此,有了二十八星宿。第三類是經星,是指上述兩類星星之外的恒星。古人還編著了《步天歌》將天上的星象串聯成琅琅上口、簡潔通俗的口訣。

  古人不明白天體起源的科學道理,但是從來沒有停止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追日都是先民對天空的猜測,雖然沒有科學性,但它們依然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從“地心說”到“日心說”,這裏有科學的進步,但是為堅持真理的而進行抗爭的人才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的對象。1969年7月16日,美國人率先登陸月球,完成了人類探索外太空的第一步。從此,月球上留下了人類清晰的足跡。1962年11月,蘇聯發射的“火星1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1億公裏時與地麵失去聯係,從此下落不明,盡管結果不盡如人意,它卻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開啟諸多後來者。1965年7月,美國“水手4號”飛近火星,從距火星1萬公裏處拍攝21幅照片,人們獲得了關於火星的理性認識。可以預見,在未來,人們對太空的探索不會停止,人類對科學和真理的探索也不會終結。

  三綱者,君臣義,

  父子親,夫婦順。

  注釋

  綱:本意是拉網的大繩子,在此指代主要的或處於支配地位的事物。

  義:法度。

  親:親近。

  順:和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