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的畫家。他的畫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的經典。達·芬奇畫蛋的故事也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而他所以能夠成為如此有成就的畫家,和他父親的正確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達·芬奇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他是在父親比埃羅的撫育下成長的。兒童時代的達·芬奇,喜歡大自然的景色,經常攀登懸崖,並且對畫畫很有興趣。有時,他獨自一人坐在草叢中,用心地觀看五花八門的花草樹木以及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然後回家細心臨摹。開始畫得有些四不像,但是,時間久了,他畫的那些東西漸漸有了畫意,鎮上的人們都稱他小畫家。一天,鄰居拿著一塊木板來到鎮上,交給了比埃羅,說:“請你家的小畫家在上麵畫些東西。”比埃羅當即答應了,但不知是什麽原因沒有告訴兒子。過了幾天,達·芬奇發現家裏有一塊空白的木板,就想在上麵畫畫。畫什麽呢?他想來想去,就將自己最熟悉的小動物畫了上去。畫成後,他拿去給父親看。父親看到上麵畫的有蛇、蝙蝠、蝴蝶、蚱蜢,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來的小東西。不僅數量多,而且結構合理,形象逼真。比埃羅高興極了,心想孩子是真的有畫畫的天才。於是,他決心支持孩子去學習藝術,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名畫家。比埃羅十分重視名師的指導作用。為了使孩子取得名師的指導,他特地同兒子一起去佛羅倫薩拜訪當時頗有名氣的畫家、雕刻家羅基奧。經過比埃羅的一番介紹,加上達·芬奇本身的才華,羅基奧才答應收下這個小徒弟。通過勤學苦練,達·芬奇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畫家。
我國漢朝陳萬年教子的故事就是反麵的典型了。陳萬年是朝中的重臣,靠溜須拍馬、欺上瞞下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的兒子陳鹹卻是一個剛正清廉的官員。一次,陳萬年把兒子叫到床前,教他讀書。結果到了半夜,陳鹹打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一看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麽?”陳鹹說:“你說的話的意思我都曉得,就是要我對上司拍馬屁、討好,僅此而已!”陳萬年頓時啞口無言。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就走進學校,接受老師們的係統教育。在古代,兒童入學前都要在“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前磕頭,可見老師地位的崇高。古時還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以房子打比方來形容自己和老師的關係。他說老師的圍牆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隻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以望到盡頭。他還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說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守了六年。尊師重教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可能會貫穿一生。時代的進步和社會心理的變化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經不是“嚴格”兩個字可以包容的。麵對家長和社會的挑剔,老師也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式。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注釋
非:不是。
宜:適宜、應當。
何為:能做什麽呢?
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如果在小時候不認真讀書,到年紀大的時候還能有什麽作為呢?
心解
刻苦勤學
這四句話是說人們應該從小就認真學習。戰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荀子的經典作品《勸學》就係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度和方法,在今天仍有積極的意義。荀子認為學習可以提高、改變人的素質,使人智慧明達、言行無過、增長才幹。另外,他在《勸學》中用形象深刻的語言闡述了學習應持的態度是:逐漸積累、堅持不懈、專一不躁。“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經典詞句流傳至今。唐代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顏真卿也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更是將從小不好好學習的後果一語道破,值得後人警醒。
按照傳統的教育理論,十三歲之前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古人還特別強調背誦的功夫。如果你有心翻看一下古代文學家的生平,你就會發現他們在幼年時代就可以將很多我們視之為“艱澀難懂的東西”倒背如流了。現代人也非常重視孩子早年的智力開發。從出生之前的胎教到家裏牆上貼滿的認字識物的張貼畫,再到高高堆起的光盤,無不顯示著父母的良苦用心。除了幼年的啟蒙教育外,父母還會要求孩子要不斷地學習,不要因為取得一點成績就停下學習的腳步。方仲永的故事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方仲永家裏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五歲時,有一天忽然哭著要書寫的工具。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的書寫工具給他,仲永立刻寫了四句以贍養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為主題的詩,得到了大人們的讚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寫詩,他都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哲理都有值得稱道之處。同縣的人對此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對他父親以賓客之禮相待,還有的人用錢來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於是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仲永繼續學習。當仲永十二三歲的時候,他的詩作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了。又過了七年,仲永已經和平常人沒有什麽區別了。方仲永的天賦遠遠超過其他人,但是由於沒有繼續學習而最終落得“泯然眾人矣”的結果,淪為千百年來父母教育孩子的反麵教材。
三國時期風起雲湧,英雄輩出。吳國的大將呂蒙就是其中之一。憑借赫赫戰功,他得以身居要職,但是學識卻沒有一點長進。一次,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居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進一步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鑽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隻是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而不必去深鑽精通。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哪一個比得上我處理的事務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於是呂蒙開始學習。一天魯肅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後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於有誌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麽這麽晚才看到事物的變化呢!”後來,魯肅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後告別而去。這一段佳話也為後人留下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提醒人們永遠不要放棄學習,尤其是在今天的信息時代,如果不想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古董”,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學習。
我們沒有方仲永那麽高的天賦,如果連呂蒙那樣學習的決心也沒有的話,我們還會有什麽作為呢?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注釋
玉:沒有經過加工和雕飾的玉石。
琢:雕刻、打磨。
器:器物、用具。
義:義理、道理。
玉石不經過打磨和雕刻,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不求上進,就不能明白道理。
心解
學習的意義
這四句用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接受教育和學習的重要性。古代時的人們認為玉石是很寶貴的,而且有佩戴玉的習慣,所謂“君子比德於玉”。玉像仁一樣溫和潤澤,像勇一樣不屈不撓,像智一樣有條有理,像信一樣始終如一。一塊藏在岩石中的玉石要變成一塊精美的玉器,除了要有“伯樂”的欣賞之外,還要有能工巧匠的琢磨。同樣,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離不開師長的“琢磨”。
嶽母刺字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那麽一代名將嶽飛又是怎麽教育他的兒子嶽雲的呢?由於當時金兵的侵略燒殺,嶽雲從小與父母分離,顛沛流離。在他十二歲的時候,父親嶽飛將其編入部將張憲的隊伍中,當一名小卒,並對他“約法三章”。在嶽飛的嚴格教導下,嶽雲勤學苦練,可謂文武雙全。有一次,小嶽雲與將士一起騎馬進行爬山練習,不小心馬失前蹄摔倒在地。嶽飛見了大怒,並指責嶽雲說:“這全是平日練習不認真造成的,如果是在戰場上,豈不誤了國家大事?”當即下令將他推出去斬首。眾將士急忙求情,希望念其年幼,能夠法外開恩。盡管如此,嶽飛最後還是下令將嶽雲打了一百軍棍。從此嶽雲更加刻苦練習,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成為一代名將。嶽雲固然是一塊質地不錯的玉石,但是隻有經過嶽飛的精心雕琢才能成為貨真價實的美玉。
除了師長的教育,還需要自己主動地學習。在談到學習的重要性時,英國著名的文學家培根曾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那麽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麽呢?
學習能夠開闊視野。讀史使人明智,因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讀詩使人聰慧,因為詩句是最充滿智慧且精辟的語言;演算使人精密,因為數學會讓心細如發;哲理使人深刻,因為你可以獲得更為深刻和多元的看問題角度;倫理學使人有修養,因為那是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的結晶;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因為隻有懂得邏輯你才能出口成章。
學習能夠豐富人生經驗。每天世界上都會發生成千上萬件事情,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和活動區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親身經曆所有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從書本和別人那裏學習,從而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
在當今社會,學習更是生存的一項技能。隻有不斷地學習,你才可以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隻有不斷地學習,你才能不被時代拋下;隻有不斷地學習,你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是現代人必須要麵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