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注釋:
初:初生,這裏說人剛出生的時候。
性:性質、個性,是指個人先天具有的素質和性情。
本:原本、本來。
善:善良。
習:學習,也指長時間在某種環境下養成的特性。
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格和脾氣也是接近的。隻是由於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和環境不同,性情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了。
心解
人性本善
作為《三字經》的開篇,“人之初,性本善”六個字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是關於人性本質的探討。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就這一哲學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西方社會占有主導地位的基督教思想的核心就是“原罪”。基督教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罪的,所以人們必須接受耶穌,必須要向主懺悔,然後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獄裏的各種磨煉之苦。在我國儒家學派內部,主要存在三種觀點:性善、性惡、有惡有善。
性善論是孟子的觀點,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證明。在《孟子·公孫醜》中,有這樣一段話:“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體也。”惻隱之心,是一種同情心;羞惡之心,覺得不好意思、害羞,是一種自省的心態;辭讓之心,彼此謙讓、謙退;是非之心,要分清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孟子在這裏主張,天賦人性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並認為這“四心”亦即所謂“良心”便是仁、義、禮、智的萌芽,即“四端”。如果沒有這四種心,人和動物就沒有什麽差別了。
性惡論是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所倡導的理論。荀子認為人性隻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欲等情緒欲望,不論“君子”“小人”都一樣。所以荀子說:“人之生也固小人。”
王充從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比較正確地揭示了人性與教育、環境的關係,充分地肯定了教育、環境對人的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性問題上,王充不同於孟子的“性善論”,也不同於荀子的“性惡論”,而是提出人性有善惡之分。他認為,由於先天稟氣的不同,人的生理素質是有差異的。他說:“實則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也就是說,人性有善有惡,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樣。
性惡論以人性本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可以說,兩者的思想內核是相同的,隻是孟子和荀子因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而引發的不同思考。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孟子還認為人性不僅是善良的,而且總是向著善的方向發展的。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是不變的規律,正確的引導是關鍵。這也就是說後天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謂的德育,主張以道德和禮製來教化人們。這同樣適合我們現在的教育。
“性相近,習相遠”是孔子的觀點,出自《論語·陽貨》。孔子將先天的“性”與後天的“習”相聯係。他認為人的天性相近,隻是因為“習”的緣故而有“上智”與“下愚”的分別。這裏的“習”並不單指學習,而更側重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這個意思。這裏說的“環境”幾乎可以囊括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一切。其中,父母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麵。前幾年一則“媽媽,我為你洗腳”的廣告感動了無數國人,也讓我們更為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榜樣作用。天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果隻是對子女嚴格要求,不注意自我修養,不僅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甚至還會產生反效果。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注釋
苟:假如。
教:教育、訓導。
遷:發生變化、改變。
道:方法、規律。
貴:注重、重視。
專:專一、專心致誌。
如果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讓人性不變的最重要方法就是要專心致誌地去教育孩子,時時刻刻都不能放鬆。
心解
以教為先
愛護子女是父母的天性,那麽怎麽樣才算是真正的愛護呢?是一味的放縱,還是精心的教育?下麵的故事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左傳·隱公三年》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初年,衛莊公非常寵愛自己的小兒子州籲。州籲“有寵而好兵”,飛揚跋扈,任意妄為。雖然也有大臣規勸莊公要注意對兒子的教育,不要一味放縱,否則後果會很嚴重。但是莊公並沒有采納,依舊任其胡作非為。莊公去世後,太子完(就是衛桓公)即位。第二年果然發生了州籲殺害衛桓公自立的事件。起因隻是州籲過於驕奢,衛桓公就訓斥了他一頓,結果州籲就逃出衛國,聯合從鄭國逃出來的公孫滑,集合衛國的逃亡者回國殺了衛桓公,自立為君。州籲驕橫好兵,鬧得國內怨聲載道。鄰近的諸侯聯合起來討伐州籲,把他消滅了。莊公的溺愛反而使州籲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這個故事從反麵告訴了我們教育的作用。那麽什麽樣的教育才是有效、正確的呢?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使一個人形成係統而健康的人生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教之道”就要“貴以專”。所謂“專一”應該包含橫向和縱向兩層意思,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麵要將學習作為一生的目標和追求,“活到老,學到老”,不要半途而廢;另一方麵還要專心致誌,學一樣成一樣,不要淺嚐輒止。
我國先人很早就明白“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師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音樂家。他天生雙目失明,故自稱盲臣,又稱瞑臣,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除了在音樂方麵造詣非凡,他還是位傑出政治活動家和博古通今的學者,時人稱其“多聞”。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劉向所著的《說苑》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將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一天,師曠正為晉平公演奏,忽然聽到晉平公歎氣道:“我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有很多東西我還不知道,可再想學也太遲了吧!”師曠不以為然笑道:“那您就趕緊點蠟燭啊。”晉平公有些生氣了:“哪有身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師曠趕緊解釋:“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聽說,少年時好學,如同初升的太陽一樣精力充沛;壯年時好學,如同中午的陽光,還很強烈;老年時好學,那便是在夜間點起蠟燭小心前行。盡管燭光微弱,但總比摸黑強吧。”平公一聽,連連點頭稱讚:“說得好。”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文化,豈是短短幾十年就可以學得完的呢?難怪莊子也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感歎。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現代人呢?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瞬息萬變,我們麵對的時代變化速度是空前的。人們要適應變化的世界,就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據統計,當今世界90%的知識是近三十年產生的,知識半衰期隻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電池一樣,會隨著時間和使用而逐漸流失。因此,人們需要不斷“充電”。比爾·蓋茨就講過一句話:在21世紀,人們比的不是學習,而是學習的速度。在現今的企業環境裏,沒有打不破的鐵飯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明天這個職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來防患於未然。
在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故事來說明專心致誌的重要性。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他在繪畫方麵超人的才華。後來,在母親的教育下,唐伯虎拜師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專門學習繪畫。天賦很高的他很快就掌握了繪畫技藝,得到老師沈周的稱讚。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一次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結果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終於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從此潛心學畫,終成一代名家。
“專一”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它需要人一生的堅持和付出。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時的鬆懈很可能就會使我們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注釋
昔:過去、以前。
孟母:孟子的母親。
擇:選擇。
子:兒子,這裏說的是孟子。
機杼:織布機上用來穿針引線的梭子。
戰國時,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紡織機的布匹來教育兒子。
心解
孟母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