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康有為因恐清太後有礙自己,謀使清帝離去清太後,就繕寫一道封章,請林旭代遞。林旭竟不思疑,即行代奏上去。原來那折裏是真言太後有呂、武之誌,懷廢立之心的。清帝一看,心中大憤,但目下雖政權在自己手上,畢竟太後的黨羽還多,自不好擅行亂動。又忖起向來辦事,太後也與自己商議,自從變政之後,太後總不過問,料然是不大喜歡。況太後向來用人,凡軍機大權俱委自己心腹,看來康有為之語當是不虛。且當時新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統領兵權的正是榮祿,那榮祿又是太後的內侄子。那清帝又是年輕識淺的,看了康有為奏折及想起清太後舉動,安得不疑?那日至軍機處,見了林旭,即諭道:“康有為昨日上的奏折,朕已知道了,倘太後真有廢立之事,你們盡該設法,但目下萬勿妄動才好。”林旭一聽,方知康有為的折子是說太後謀廢立的,不覺登時麵色變了。暗想這會辦理新政,正防太後阻撓,如何康有為不懂事,偏攪出這段風潮出來?林旭此時真不知如何對答。因與康有為同事,自不能說康某是妄言,又不好說康某之言是實,半晌方對道:“此不過是傳言,恐未必是實。若果有此事,臣等當以死報。”清帝聽罷,轉回上書房,恰翁同龢當值,清帝又把康有為折語對翁同龢說知。翁同龢大驚道:“康某究聽誰人說得來?隻怕是誤傳的。何故遽行入奏?”清帝道:“朕亦在半疑半信之間,但已諭林旭等叫他目下不必妄動了。”翁同龢無語而出。尋思康有為此舉,關係非輕,直是欲煽動宮闈,欲借清帝除去太後。但太後族黨眾多,根深蒂固,如何動搖得來?恐不至召禍不止,且要累自己。今康某正自得誌,料勸阻不來,惟自悔當時孟浪薦他而已。
且說林旭聽了清帝之言,即往尋康有為,問道:“你昨天奏的是言太後要廢立麽?”康有為答一聲“是”。林旭道:“你究從那裏聽得來?現今懼太後梗阻新政,你反撥草尋蛇,撩起太後那邊,好不誤事!”康有為道:“我正要乘皇上信任我們時,除去太後,才得心安呢。”林旭道:“足下真瘋了!太後如此勢力,皇上猶懼他九分,哪裏除得來?怕太後除你們還易如反掌。”康有為道:“縱不能除他,使皇上疑忌,不聽太後之言,亦未嚐不妙。”林旭道:“現太後並無分毫幹涉,若辦得好好,皇上又何苦聽他?你既與我同誌,所言的又不對我實說,你休陷了我罷!”康有為道:“足下如此懼禍,安能幹事?我自有法兒,你不必慌罷。”林旭道:“我哪有懼禍?便是死也不怕。隻事不該如此做去。”說罷,惟搖首歎息。即回至軍機衙門,遇著楊銳,把上項事說了一遍,楊銳道:“康某如此,某料其必有異謀,我們盡要仔細防範才好。他事事由我兩人出頭,其中必不懷好意。”林旭道:“事已至此,亦無得可說,悔當初誤與他同事耳,今日斷不能反唇參他。大丈夫寧置生死於度外,勉力幹自己的事便是。”楊銳聽罷,亦然搖首嗟歎。
隻是時康有為亦見林旭言語頗有不滿自己之意,即與梁啟超、康廣仁商議,要實行除太後之策。梁啟超道:“日前連發兩函,請唐才常及譚嗣同來京,於今未到。若得此二人到來,可諸事無憂矣。”康廣仁道:“現在光景,第一怕翁同龢及林旭、楊銳三人先行檢舉,反參我們,自是萬無生理。但他們既同事在當初,料不為出爾反爾之事。今日惟有更擴充同黨的勢力,是最緊要的。”康有為道:“岑炳元這人頗有氣魄,不如設計引他,其餘就結聯袁世凱,得一枝兵力,更為安穩。但欲薦岑炳元,究用何人出名為好?”梁啟超道:“請劉光第、楊深秀等薦他何如?”康有為以為然,即請劉、楊二人,並尋林旭力薦岑炳元,以增勢力。林旭此時亦以騎虎難下,多一人也有一人之力,遂在清帝麵前力保,竟以四品京堂補用,先任大理寺少卿,不久又轉升太常寺卿。那時依附康梁的,得林旭、楊銳之力,真是升官不難了。
岑炳元既得三品京堂實缺,自然感激康有為,便親往拜謝康有為,即與商量運動袁世凱之法。岑炳元道:“某與袁氏也有一麵,就介紹足下等識他。至如何運動,當由足下等行之便是。”康有為大喜道:“向袁公下說詞,不勞老兄費心,小弟自有法子,但得足下為介紹,自萬無不妥。”岑炳元道:“隻作介紹,有何難處!”便帶同康有為立往袁世凱處來拜會。那袁世凱與康有為本不相認識,這回見他有名刺來拜見,又想他是個辦理新政的人,講到新政兩字,那袁世凱又是曾經出過外洋的,自然讚成變法。故一見康有為到來拜見,便即接進裏麵。分坐後,即說道:“中國幾千年來自王安石之後,沒有一個說過變法的,今足下所為,兄弟很喜歡,但不知將來究竟如何耳?”康有為說道:“終是太後從中阻撓,恐還沒有什麽效果。”袁世凱道:“變法以來,太後究沒有說話,哪裏便知他阻撓呢?”康有為道:“太後見革了懷塔布,已是不大滿意,故知他是必要阻撓的。”袁世凱聽了康有為之言頗來得奇怪,如何開口便咬到太後,其中必有個原故,便答道:“懷塔布幾人被革,據兄弟所聞,似有此冤抑,就是太後不喜歡,倒是意中之事。”康有為見袁世凱如此說,大不以為然,便道:“他們是違抗諭旨,阻擋條陳,革了他們還有什麽冤抑?大人此言差了。”袁世凱道:“既是沒有冤抑,便是太後真要阻撓,你們又怎麽辦法?”康有為道:“正為此事要與大人商酌。因為太後雖已歸政皇上,究竟大權仍在太後處,若他要阻擋,實是一個大患,故盡要設法對待太後是第一件要緊的。”袁世凱聽罷,知康有為另有意見,便不再說,順口答了兩聲“是是”,即舉茶送客。
康有為兩人去後,袁世凱猶是付之一笑,覺他們舉動都不必理他,不如袖手旁觀,看他們辦理罷了。惟是康有為心裏,見說到對待太後一語,袁世凱連答了兩聲是,就以為袁世凱應允幫手,不勝之喜。回寓後,與梁啟超、康廣仁兩人說得落花流水,以為有了袁軍一枝兵力,便沒有做不到的。隻可惜譚嗣同及唐才常還未進京,究未便即行發作,隻得又催兩函與譚、唐二人,更言袁世凱是個練兵大臣,統領新建陸軍六千人,有如此兵力,現已肯助我們行事,請勿疑忌,更不宜失此機會這等語。函去後,時譚嗣同及唐才常都在上海,連接康有為之信,尚半信半疑,因見他隻是一個總理衙門章京,幹得什麽大事,因此狐疑不定。
原來譚嗣同及唐才常平日宗旨,是主張革命排滿,譚嗣同著有《仁學》一書,沒一句不是革命的,為見康、梁天天運動升官,自然不敢深信。及接得第二函,見說到有袁軍幫助這等語,暗忖變政何靠與兵力,今雲借助袁軍,難道康、梁真與自己宗旨相同不成?便與唐才常商議去留之計。唐才常道:“去就不可不慎,機會亦不可多得,不如我兩人先以一人入京,先看情景,倘辦得來的,就回函來,兩人俱去。若見辦不來的,即行回滬,你道何如?”譚嗣同道:“兄言甚是。因據來函所說,是一個好機會,但康某為人,言過其實,恐靠不住。今若以一人先去,自是穩著。但兩人究以誰人先去為好?”唐才常道:“弟無所不可,任由尊意便是。”譚嗣同道:“冒險實行我不如兄;察事觀情,兄不如我,就請由小弟先行便是。”唐才常大喜,即準備行費。次日即打發譚嗣同起程,離了申江,航海至天津,取道入京而去。
那時康有為幾人在京裏,以為袁世凱應允幫手,就天天望譚、唐兩人到京好行舉事。定計先圍頤和園,拿住太後。如有風波,即由袁軍殺入京城,自沒有敢阻擋的。到這時再看情景,如大勢可圖,即登其大位。如不可為,就奉回光緒帝,有何不可?想到這裏,真是想入非非,差不多像窮人望大富,不禁想得手舞足蹈。那日幾人正在南海館談論,忽報譚嗣同到來,好不歡喜,即大家出門接進裏麵。先問一回舟車之苦,譚嗣同又略問了變法的近情。好一會,康有為自然說到清帝如何歡喜自己,如何言聽計從,如何援引同黨,滔滔不絕。譚嗣同聽了,覺他所言未必是真,縱是真的,他隻得清帝重用他,就如此得意,看與自己宗旨料是不同的。但已經到來,倒看他三五天再作計算。即先自複過唐才常,叫他不必入京,須待自己有信來請,方可起程。因此唐才常便不作進京之想。
且說譚嗣同因康有為說有袁軍相助一語,那日便問康有為道:“足下說有袁世凱相助,究竟是袁公起意來尋你們的,抑是你們起意才運動袁公的?乞請明言。”康有為想了想,覺自己若直言是自己運動袁公,他必然疑忌,便硬說道:“是袁公起意的。他來尋我們,然後與之說妥,借清君側之名,圍頤和園,拿住太後,便沒事不了。”譚嗣同道:“京畿有步統領衙門,尚有綠旗營兵萬餘人,恐袁公的六千人不易濟事。”康有為道:“足下哪裏說?袁公的是新練洋操軍隊,那些腐敗綠營便是十萬人,哪裏能抵擋得住?足下不必思疑。”譚嗣同道:“既是袁公允肯,他必有主意,但小弟這回進京,袁公可有知道沒有?”康有為道:“哪有不知!袁公早聞得足下大名,這回聽得足下到來,實大為忻喜,可見足下大名是遠近皆知的。”譚嗣同道:“不必過獎,小弟是不好人奉承的。惟袁公既如是不棄,就介紹小弟得與袁公一晤何如?”此時譚嗣同之意,實決與袁世凱肯助與否,欲自己一見袁世凱,看袁意何如,然後定奪。惟康有為實因袁、譚相見,因明知係自己運動袁世凱的,那袁世凱又並未知有個譚嗣同進京。不過自己一時說謊,是斷不能令袁、譚兩人相晤。即勉強答道:“如此甚好,但袁公之意是很要秘密的,待弟先晤袁公,告以足下欲與他相見,定個相會的時期,然後引足下進去便是。”譚嗣同聽得,亦覺此言有理,便由康有為再往見袁世凱。時康有為亦欲向袁氏訂實辦法,即行往謁袁氏。譚嗣同與有為起行時,密囑道:“俗語說,千虛不如一實,果若是足下運動袁公的,恐不大可靠。因袁公倚靠榮祿甚深,榮祿又是太後的內侄,倘袁氏有不測之心,大禍立見。若前時未有說過的,這回再不必對袁公說了。”康有為道:“哪有說謊?是小弟親與袁公商酌的。”譚嗣同無語。
康有為便去見了袁世凱,即實說:“太後真要阻撓新政,不除太後必不能變法,若除去太後盡靠兵力,請大人即率所部入京為後援。事關國家大計,請勿推辭,亦不可泄漏。”袁世凱一聽,心上早發了驚,誠不料康、梁書生之見,說得這般容易。但此事不宜當麵推他,亦隻含糊答應。康有為便出。以為袁世凱實實應允。實則在袁世凱麵前並沒有提過譚嗣同三個字,返回寓後,竟對譚嗣同道:“我也對袁公說,足下已來京了,但袁公連日皆有公事,要遲兩天方能相見。”譚嗣同此時不勝疑惑,見康有為如此說,亦隻略答一聲“是”。但忖袁世凱身上料不願為此事的,因見康有為全沒準備,隻靠一個袁世凱,究竟難行。一來袁氏必然熟審情形,方肯行事,他自念即拿得太後,那榮祿必然要殺他。若拿不得太後,那太後亦必要殺他。是袁氏沒一點好處,斷不如是之愚,應允相助。縱袁氏有意革命,盡可自行,何必依附康、梁呢?所以越想越覺可異。正是:
欲謀太後無奇策,空向同人撒假謊。
要知譚嗣同畢竟受其所愚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