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9章 思務(11)

  (二一)正義:"七錄雲:'新語二卷,陸賈撰也。'"師古曰:"其書今見存。"

  孝惠帝時(一),呂太後用事,欲王諸呂,畏大臣有口者(二),陸生自度不能爭之(三),乃病免家居(四)。以好畤田地善(五),可以家焉(六)。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七)橐中裝,賣千金(八),分其子,子二百金,令為生產(九)。陸生常安車駟馬(一0),從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一一),寶劍直百金,謂其子曰:"與汝約(一二):過汝,汝給吾人馬酒食,極欲(一三),十日而更(一四)。所死家,得寶劍車騎侍從者(一五)。一歲中往來過他客(一六),率(一七)不過再三過(一八),數見不鮮(一九),無久慁公為也(二0)。"

  (一)漢書無"帝"字。

  (二)考證:"高山寺本'臣'有'及'字。"案:漢書亦有"及"字。師古曰:"有口,謂辯士。"

  (三)師古曰:"度音徒各反。"

  (四)漢書作"乃病免"。

  (五)正義:"畤音止。雍州縣也。"師古曰:"好畤,即今雍州好畤縣。"案:在今陝西省幹縣西北三十五裏。

  (六)漢書此句作"往家焉"。

  (七)漢書無"得"字。

  (八)正義:"漢製:一金直千貫。"

  (九)齊樹楷曰:"治產,使呂後不疑,且見陸生豪氣,不泥於家人生產之見。不言大略,正其大略處。"

  (一0)史記儒林列傳:"於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漢書儒林傳作"於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車以蒲裹輪,駕駟,迎申公。"

  (一一)漢書作"從歌鼓瑟侍者十人",查慎行曰:"漢書刪卻'舞'琴'兩字,絕無意義。"器案:漢書武五子傳:"使所幸八子郭昭君、家人子趙左君等鼓瑟歌舞。"據此,疑史記衍"琴"字,漢書脫"舞"字。

  (一二)集解:"徐廣曰:'汝,一作公。'"

  (一三)考證引高山寺本、漢書作"極飲",宋祁曰:"'欲'疑作'飲'。"杭世駿漢書疏證曰:"愚案:此本史記之文,欲兼酒食,改'極飲',校偏。"

  (一四)師古曰:"又改向一子處。"

  (一五)徐孚遠史記測義曰:"所死家有喪葬費,故得所遺物。"

  (一六)漢書"往"上有"以"字。

  (一七)索隱:"率音律。"

  (一八)漢書無"三"字。索隱:"過音戈。"(案指下"過"字)師古曰:"非徒至諸子所,又往來經過它處為賓客,率計一歲之中,每子不過再過至也。上過音工禾反。"牛運震史記評注曰:"言一歲中尚有他客處可往來,大率不過再三次過汝也。索隱讀率為律,誤。"王文彬曰:"客遊於外也,顏專屬為賓客言,非也。一歲之中,或訪問親舊,或留連道塗,其往來經過它處者為日恒多,故於其子所,率不過再過也。"

  (一九)漢書作"數擊鮮"。索隱:"數見音朔現。謂時時來見汝也。不鮮,言必令鮮美作食,莫令見不鮮之物也。漢書作'數擊鮮',如淳雲:'新殺曰鮮。'"師古曰:"鮮謂新殺之肉也。"劉攽曰:"史記作'數見不鮮',言人情頻見則不美,故毋久溷女也。馬宮傳:'君有不鮮。'不鮮是漢人語也。"宋祁曰:"按宮傳自雲:'三公之位,鼎足承君,不有鮮明固守,無以固位。'劉似誤引。"考證曰:"中井積德曰:'常相見,則意不新鮮,故不數數相過也。'愚按:此承上文'十日而更,……一歲中往來,率不過再三過'句,劉、中井二說得之。漢書作'數擊鮮',義異。"

  (二0)漢書作"毋久溷女為也"。集解:"韋昭曰:'慁,汙辱。'"索隱:"慁,患也。公,賈自謂也。言汝諸子無久厭患公也。"漢書注:"服虔曰:'溷,辱也。吾常行,數擊新美食,不久辱汝也。'師古曰:'溷,亂也。言我至之時,汝宜數數擊殺牲牢,與我鮮食,我不久住亂累汝也。數音所角反,溷音下困反。'"方苞曰:"我一歲止再三過,無久慁汝為也。公,謂其子。"牛運震曰:"言人情數見則不鮮美,久而易厭也,故一歲中率不過再三過,無久慁苦公,令厭患吾也。索隱解誤。"沈欽韓曰:"'溷'作'慁'是。秦策:'昭王謂範睢曰:天以寡人慁先生。'"王先謙曰:"說文溷下雲:'亂也。一曰水濁貌。'慁下雲:'憂也。一曰擾也。'此借溷為慁,當訓為擾,於義乃順,服訓辱,顏訓亂,皆未合。禮記儒行注:'慁猶辱也。'與服訓溷為辱同。史記範睢傳:'是天以寡人慁先生。'索隱:'慁猶汨亂之意。'亦與顏訓溷為亂同,足證慁溷二字古多通假。沈雲作慁是,要為未達。"李慈銘史記劄記曰:"案:此'一歲中往來過他客(句),率不過再(句),三過數見不鮮(句),無久慁公為也。'乃謂一歲中過他客,無三至者,謂數見則不以為鮮少,將令人厭矣。雲'無久慁公'者,公指客也。慁猶煩也,與上過諸子是兩事,故上曰汝,下曰公,非稱子為公也。陸生既以好畤地善家居,分食於諸子,若謂一歲不過再過,則計家居者止百日,其餘皆客於他人,無是理也。漢書作'一歲中以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過(句),數擊鮮,毋久溷女為也',自是班氏所見本偶異,以為皆指其諸子言,注家遂以擊鮮為殺鮮,各順其文解之,而索隱並以解史記,以不鮮為莫令見不鮮之物,以公為賈自謂,迂曲甚矣。顧氏炎武以數見不鮮,謂猶今人會常來之客不殺雞,而父子亦如此,當時薄俗可想,以稱公為未安,皆牽於舊說也。"又漢書劄記曰:"慈銘案:史記作'一歲中往來過它客,率不過再(句),三過數見不鮮,無久慁公為也',與此文異。史記'率不過再'以下,皆指它客,言'數見不鮮'者,鮮讀為,謂數過人,則人不以為少見難得也。公指客言,慁猶煩也,與漢書義別,注家多誤,說詳史記劄記。"李笠曰:"上文謂其子曰:'與汝約。'集解:'徐廣曰:汝一作公。'疑史記'汝'本作'公',與此'慁公',並指其子也。後人改上'公'字為'汝',小司馬遂以下'公'字為賈自謂,失之遠矣。漢書上下並作'汝'。"

  呂太後時,王諸呂,諸呂擅權,欲劫少主,危劉氏。右丞相(一)陳平患之,力不能爭,恐禍及己,常燕居深念(二),陸生往請,(三)直入坐,而陳丞相(四)方深念(五),不時見陸生(六)。陸生曰:"何念之(七)深也?"陳(八)平曰:"生揣我何念(九)?"陸生曰:"足下位為上相(一0),食三萬戶(一一)侯,可謂極富貴無欲矣。然有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陳平曰:"然。為之柰何?"陸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一二)。將相和調(一三),則士務附(一四);士務附,天下雖有變,即權不分(一五)。為社稷計,在兩君掌握耳(一六)。臣(一七)常欲謂(一八)太尉絳侯,絳侯與我戲,易吾言(一九)。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結(二0)?"為(二一)陳平畫呂氏數事。陳平用其計,乃以五百金為絳侯壽(二二),厚具樂飲(二三);太尉亦報如之。此(二四)兩人深相結,則呂氏謀益衰(二五)。陳平乃以奴婢百人(二六),車馬五十乘,錢五百萬,遺陸生為飲食費。陸生以此遊漢廷公卿閑(二七),名聲借甚(二八)。

  (一)器案:史記酈商傳言遷為右丞相,又傅寬傳言為齊右丞相,與此傳之右丞相陳平,皆假虛稱,空職耳,故不見於百官表。

  (二)漢書句上有"平"字。正義:"國家不安,故靜居深思其計策。"(據會注考證本)師古曰:"念,思也。以國家不安,故靜居獨慮,思其方策。"

  (三)漢書作"賈往,不請"。考證:"高山寺本'請'下有'也'字。"集解:"漢書音義:'請,若問起居。'"師古曰:"言不因門人將命,而徑入自坐。"王文彬曰:"史記作'往請直入坐',無'不'字,是請以請謁言,下雲'直入',即不假將命意也。集解引漢書音義雲'請謂問起居',則音義所見漢書本亦但作'往請',無'不'字。此文'請'上有'不'字,師古即訓請為將命,語意與史記各別。坐者,坐所也。平方深念,故賈至坐前而不見,顏謂為自坐,失之。"器案:說文言部:"請,謁也。"荀子成相篇:"下不私請。"楊倞注:"請,謁也。群下不私謁。"此文謂不先投謁,而徑直入坐也。

  (四)漢書作"陳平"。

  (五)漢書作"方念"。索隱:"深念,深思之也。"

  (六)漢書作"不見賈"。師古曰:"思慮之際,故不覺賈至。"

  (七)漢書無"之"字。李慈銘曰:"當依史記作'念之深也'。"

  (八)漢書無"陳"字。

  (九)考證:"高山寺本無'我'字。"集解:"孟康曰:'揣,度也。'韋昭曰:'揣,音初委反。'"

  (一0)上相,猶言首相。尚書鹹有一德疏:"伊尹,湯之上相,位為三公。"史記天官書:"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

  (一一)索隱:"案:陳平傳食戶五千,以曲逆秦時有三萬戶,恐複業至此,故稱。"正義:"陳平世家:'食曲逆五千戶。'後攻陳豨、黥布,凡六出奇計,益邑蓋三萬戶也。"(據會注考證本)(一二)齊樹楷曰:"又以數言而安天下。"

  (一三)漢書無"調"字。

  (一四)漢書"務"作"豫",下同。集解:"徐廣曰:'務,一作豫。'"考證:"高山寺本'附'下有'也'字。"師古曰:"豫,素也。"王文彬曰:"釋詁:'豫,樂也。'言將相和則士乃樂附也。訓為素附,上下文義不屬矣。史記作'務附',論語:'君子務本。'皇疏:'務,猶向也,慕也。'慕附與樂附意同,益證此訓豫為素之誤。"

  (一五)漢書"即"作"則",又重"權不分"三字。考證:"高山寺本'即'作'則'。高山寺本、楓山本重'權不分'三字,與漢書合。"

  (一六)淮南子精神篇:"玩天地於掌握之中。"

  (一七)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四:"漢初人對人多稱臣,乃戰國之餘習。(原注:"刺客傳聶政稱臣,嚴仲子亦稱臣。")史記高祖紀:'呂公曰:臣少好相人。'張晏曰:'古人相與言,多自稱臣,猶今人相與言自稱仆也。'(原注:"西都賦李周翰注:'臣者,男子之賤稱,古人謙退皆稱之。'")至天下已定,則稍有差等,而臣之稱惟施之諸侯王,故韓信過樊將軍噲,噲趨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原注:"陳平、周勃對王陵,亦曰:'臣不如君。'")至文、景以後,則此風漸衰,而賈誼新書有'尊天子,避嫌疑,不敢稱臣'之說。王子侯表有利侯釘坐遺淮南王書稱臣棄巿,功臣侯表安平侯鄂但坐與淮南王女陵通遺淮南王書稱'臣盡力',棄巿,平棘侯薛穰坐受淮南王賂稱臣,在赦前免,(原注:"免侯爵。")皆在元狩元年。而嚴助傳,天子命助諭意淮南王,一則曰'臣助',再則曰'臣助',史因而書之,未嚐以為罪;則知釘等三人所坐者交通之罪,而自此以後,廷臣之於諸侯王遂不複有稱臣者爾。(原注:"晉時有自稱民者,世說:'陸大尉對王丞相曰:公長民短。'")然王官之於國君,屬吏之於府主,其稱臣如故。宋書:'孝武孝建元年十月己未,大司馬江夏王義恭等奏:郡縣內史及封內官長,於其封君,既非在三,罷官則不複追敬,不合稱臣。詔可。'齊、梁以後,王官仍複稱臣,(原注:"隋書百官誌:'諸王、公、侯國官皆稱臣,上於天朝,皆稱陪臣。'")而屬吏則不複稱矣。諸侯王有自稱臣者,齊哀王遺諸侯王書曰'惠帝使留侯張良立臣為齊王'是也。天子有自稱臣者,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景帝對竇太後言:'始南皮章武侯,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是也。"

  (一八)師古曰:"謂者,與之言。"錢大昭曰:"'謂',閩本作'語',注同。"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