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章 道基(1)

  (一)黃震曰:"道基言天地既位,而列聖製作之功。"戴彥升曰:"道基篇原本天地,曆敘先聖,終論仁義。知伯杖威任力而亡,秦二世尚刑而亡,語在其中,蓋即麵折高帝語,退而奏之,故為第一篇也。"唐晏曰:"此篇曆敘前古帝王,而總之以仁義。"器案:本書慎微篇:"夫大道履之而行,則無不能,故謂之道。"論衡本性篇引陸賈曰:"天地生人也,以禮義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則順,順之謂道。"意謂順應自然之道也。此文言道基,義亦相會。

  傳曰(一):"天生萬物,以地養之,聖人成之。"(二)功德(三)參合(四),而道術(五)生焉。

  (一)器案:周禮夏官訓方氏職:"誦四方之傳道。"鄭玄注:"傳道,世世所傳說往古之事也。"莊子盜蹠篇:"此上世之所傳,下世之所語也。"荀子非相篇:"而況於十世之傳也。"楊倞注:"傳,傳聞也。"凡古書言"傳曰"者有二端:一則傳其言,如此文所引"傳曰"雲雲是;一則傳其事,如史記伯夷列傳"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索隱:"案其傳,蓋韓詩外傳及呂氏春秋也。"然則"傳曰"雲雲者,其文蓋太半俱足征矣。

  (二)器案:荀子富國篇:"故曰:'天地生之,聖人成之。'此之謂也。"楊倞注:"古者有此語,引以明之也。"荀子與陸賈俱引是文,蓋皆有所本也。

  (三)功德,文選班孟堅西都賦:"功德著乎祖宗。"李善注:"漢書景帝詔曰:'歌者所以發德,舞者所以立功。'"功謂功業,德謂德化。

  (四)參合,荀子天論篇:"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楊倞注:"人能治天時地財而用之,則是參乎天地。"此文參合,亦謂聖人之功德與天地參也。

  (五)道術,莊子天下篇言"古之所謂道術","道術將為天下裂",呂氏春秋執一篇言田駢以道術說齊王,又誣徒篇言道術之大行,由於師之善教,道術之廢,由於師之不善處。高誘誣徒篇注雲:"術,道也。"然則單舉之曰道,兼舉之則曰道術也。賈子新書有道術篇,其文有曰:"曰:數聞道之名矣,而未知其實也,請問道者何謂也?對曰:道者所從接物也,其本者謂之虛,其末者謂之術;虛者言其精微也,平素而無設施也;術也者,所從製物也,動靜之數也;凡此皆道也。"諸言道術,各有所指,蓋諸子百家各思以其道易天下,其所謂道,皆道其所謂道也。

  故曰(一):張(二)日月,列星辰,序四時(三),調陰陽,布氣(四)治性(五),次置五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六),陽生(七)雷電,陰成霜雪,養育群生(八),一茂一亡(九),潤之以風雨(一0),曝之以日光(一一),溫之以節氣,降之以殞霜,(一二)位之以眾星,製之以鬥衡(一三),苞之以六合,羅之以紀綱(一四),改之以災變(一五),告之以禎祥(一六),動之以生殺,悟之以文章(一七)。

  (一)故曰:史記天官書:"故曰:雖有明天子,必視營惑所在。"索隱:"此據春秋緯文耀鉤,故言故曰。"又魏世家:"故曰:君終無適子,其國可破也。"索隱:"此蓋古人之言及俗語,故雲故曰。"又蒙恬傳:"臣故曰:過可振而諫可覺也。"索隱:"此故曰者,必先誌有此言,而蒙恬引之以成說也,今不知出何書耳。"又太史公自序:"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索隱:"故曰:聖人不朽,至因者君之綱,此出鬼穀子,遷引之以成其章,故稱故曰也。"尋呂氏春秋君守篇:"故曰:中欲不出謂之扃,外欲不入謂之閉。"淮南子主術篇、文子上仁篇均有其文,此司馬貞所謂"古人之言"是也。文選枚叔七發:"故曰:發蒙解惑,不足以言也。"李善注:"素問:黃帝曰: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又劉越石勸進表:"故曰:喪君有君,群臣輯睦,好我者勸,惡我者懼。"注:"左傳僖十五年:喪君有君,群臣輯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此又注家直舉古人之言以證成之者。本書諸言故曰者,太半當作如是解,然亦有就上文而推言之者,如此文是也。尋淮南子泰族篇:"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淮南與陸氏此文,當出一源,惜尚未能探明耳。

  (二)張,張設,與陳列義近。千字文:"辰宿列張",本此。特此為對文,彼則聯舉耳。

  (三)序四時,謂春夏秋冬四時代序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序四時之大順。"

  (四)易林一坤之幹:"穀風布氣,萬物出生。萌庶長養,華葉茂成。"文選陸士衡演連珠:"日薄星回,穹天所以紀物,山盈川衝,方土所以播氣。"李善注:"鄭玄考工記注:播,散也。"播氣,即布氣也。

  (五)治性,本書懷慮篇:"養氣治性。"文同而義別,彼謂人之性,此謂物之性也。治物之性者,順應萬物自然之性,即下文所謂"不奪物性"也。

  (六)淮南本經篇:"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量(從王念孫校),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七)意林二引"生"作"出"。

  (八)淮南子原道篇:"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其德優天地而和陰陽,節四時而調五行,呴諭覆育,萬物群生。"可與本文互參。高誘彼注雲:"五行:金、木、水、火、土也。育,長也。"

  (九)一茂一亡,文廷式曰:"'茂'當作'存',草書'存'作'',故訛為'茂'矣。"器案:"茂"疑當作"有",穀梁傳昭公十六年:"一有一亡曰有。"有、茂音近之誤。

  (一0)易係辭上:"潤之以風雨。"尋禮記樂記:"奮之以風雨。"正義:"萬物得風雨奮迅而出也。"義與此相輔相成。

  (一一)"曝",唐本作"暴",曝,俗別字。孟子滕文公上:"秋陽以暴之。"趙岐注:"秋陽,周之秋,夏之五六月,盛陽也。"淮南子泰族篇:"日以暴之,夜以息之。"

  (一二)殞霜,春秋僖公三十三年:"隕霜不殺草。"穀梁傳同,公羊傳作"霣霜",漢書五行誌上:"誅罰絕理,厥災水,其水也而殺人,以隕霜。"又雲:"隕霜殺穀。"又中之下:"隕霜殺叔草。"隕、霣、殞音義俱同,然陸氏傳穀梁,則"殞"或當作"隕"也。

  (一三)廣雅釋天:"北鬥七星……五為衡。"

  (一四)白虎通三綱六紀篇:"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故含文嘉曰:'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又曰:'敬諸父兄,六紀道行,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何謂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也。人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綱紀為化,若羅網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詩雲:'亹亹文王,綱紀四方。'"

  (一五)春秋繁露必仁且知篇:"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天出災異以譴告之,譴告之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殆咎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害人也。"語又見漢書董仲舒傳。災異,即災變也。白虎通災變篇:"天所以有災變何?所以譴告人君,覺悟其行,欲令悔過修德,深思慮也。"

  (一六)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正義:"禎祥,吉之萌兆。祥,善也。言國家之將興,必先有嘉慶善祥也。文說禎祥者,言人有至誠,天地不能隱,如文王有至誠,招赤雀之瑞也。國本有今異曰禎,本無今有曰祥。何為本有今異者?何胤雲:'國本有雀,今有赤雀來,是禎也。國本無鳳,今有鳳來,是祥也。'"

  (一七)太平禦覽七八引禮含文嘉:"伏者,別者;犧者,獻也,法也。伏犧德洽上下,天應之以鳥獸文章,地應之以龜書,伏犧乃則象作易卦。"又引春秋內事:"伏犧氏以木德王天下。天下之人,未有室宅,未有水火之和,於是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始畫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陰陽之數,推列三光,建分八節,以爻應氣,凡二十四氣,消息禍福,以製吉凶。"據此,則所謂文章,謂天文也。

  故在天者可見,在地者可量(一),在物者可紀,在人者可相。

  (一)易係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韓康伯注:"象況,日月星辰;形況,山川草木也。懸象運轉,以成昏明,山澤通氣,而雲行施,故變化見也。"

  故地封五嶽(一),畫四瀆(二),規洿澤,通水泉,樹物養類,苞植(三)萬根,暴形養精,以立群生,不違天時,不奪物性(四),不藏其情,不匿其詐(五)。

  (一)風俗通義山澤篇:"五嶽:東方泰山,詩雲:'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尊曰岱宗,岱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雲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其惟泰山乎!故為五嶽之長。王者受命易姓,改製應天,功成封禪,以告天地。孔子曰:'封泰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岱宗廟在博縣西北三十裏,山虞長守之。十月曰合凍,臘月曰涸凍,正月曰解凍,皆太守自侍祠;若有穢疾,代行事。法七十萬五千三牲,燔柴,上福脯三十朐,縣次傳送京師。四嶽皆同王禮。南方衡山,一名霍山,霍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廟在廬江灊縣。西方崋山,崋者,華也,萬物滋熟,變華於西方也。廟在弘農崋陰縣。北方恒山,恒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廟在中山上曲陽縣。中央曰嵩高,嵩者,高也,詩雲:'嵩高惟嶽,峻極於天。'廟在潁川陽城縣。"

  (二)風俗通義山澤篇:"四瀆:河出燉煌塞外昆侖山,發源注海。易:'河出圖,聖人則之。'禹貢:'九河既道。'詩曰:'河水洋洋。'廟在河南滎陽縣。河堤謁者掌四瀆,禮祠與五嶽同。江出蜀郡湔氐徼外崏山,入海。詩雲:'江、漢陶陶。'禹貢:'江、漢朝宗於海。'廟在廣陵江都縣。淮出南陽平氏桐柏大複山東南,入海。禹貢:'海、岱及淮,淮、沂其乂。'詩雲:'淮水湯湯。'廟在平氏縣。濟出常山房子讚皇山,東入沮。禹貢:'浮於汶,達於濟。'廟在東郡臨邑縣。"

  (三)"植",李本、子匯本、程本、兩京本、天一閣本作"殖",古通。後不複出。

  (四)不奪物性,周易幹卦文言:"幹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王弼注:"不為幹元,何能通物之性?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幹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文選顏延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物性其情。"李善注引周易王弼注此文而譯之曰:"所言物性其情,各存其性",即不奪物性之謂也。

  (五)荀子修身篇:"匿行曰詐。"

  故知天者仰觀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一)。跂行(二)喘息,(三)蜎飛(四)蠕動(五)之類,水生陸行,根著葉長(六)之屬,為寧其心而安其性,蓋天地相承,氣感(七)相應而成者也(八)。

  (一)易係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漢書郊祀誌下:"祀天則天文從,祭地則地理從。三光,天文也。山川,地理也。"文選左太衝吳都賦:"夫上圖景宿,辨於天文者也。下料物土,析於地理者也。"李善注:"文子曰:'天道為文,地道為理。'"又潘安仁閑居賦注:"日月五星,天之文也。"又謝靈運會吟行:"列宿炳天文,負海橫地理。"注:"宋衷易緯注曰:'天文謂三光,地理謂五土。'"

  (二)史記匈奴傳:"跂行喙息蠕動之類。"索隱:"案跂音岐,又音企,言蟲豸之類,或企踵而行。"正義:"凡有足而行曰跂行。周書雲:'鹿之類為跂行,並以足跪不著地,如人企。'按又音企。"漢書郊祀誌郊祀歌青陽三:"跂行畢逮。"師古曰:"跂行,有足而行者也。"又匈奴傳:"跂行喙息蠕動之類。"師古曰:"凡有足而行者也。"字又作"蚑",淮南子原道篇:"蝡動蚑作。"高誘注:"蚑讀鳥蚑步之蚑也。"又修務篇:"蚑行蟯動。"高誘注:"蚑讀車蚑之蚑。"("車"疑"烏"之誤。)文選王子淵洞簫賦:"蚑行喙息。"注:"說文曰:'蚑,徐行。凡生類之行皆曰蚑。蚑音奇。'"又嵇叔夜琴賦:"況蚑行之眾類。"注:"說文:'蚑,行也。凡生之類,行皆曰蚑。'"案:說文蟲部:"蚑,徐行也。凡生之類,行皆曰蚑。"(從段注本)(三)宋翔鳳曰:"按:'喘'當作'喙'。"器案:文選王子淵洞簫賦:"蚑行喘息。"李善注:"周書曰:'跂行喘息。'說文曰:'喘,疾息也。'"尋一切經音義九引周書亦作"蚑行喘息"。廣雅釋詁:"喘,喙,息也。"王念孫疏證即引新語此文為證。則漢人自有喘息之說,喘息雖與喙息義近,說詳上注,亦不必強為改作。

  (四)蜎飛,白虎通禮樂篇、文子上德、下德、鬼穀子揣篇俱有"蜎飛蠕動"語,論衡齊世篇作"蜎蜚"。尋說文蟲部:"蜎,肙也。"(從段注本)肉部:"肙,小蟲也。"與蜚義不相屬。一切經音義九:"蜎蜚,一泉反。字林:'蟲貌也,動也。'或作"蠉",古文"翾"同,呼泉切,飛貌也。"按:說文蟲部:"蠉,蟲行也。"淮南子原道篇、本經篇俱作"蠉飛"。說文羽部:"翾,小飛也。"藝文類聚十一引淮南子本經篇作"翾飛"。廣雅釋詁:"翾,飛也。"又釋訓:"翾翾,飛也。"則字本作"翾"。韓詩外傳七:"蝖飛蠕動。"廣雅釋詁:",飛也。"俱翾之異文也。

  (五)蠕動,史記匈奴傳索隱、漢書匈奴傳顏師古注俱雲:"蠕蠕,動貌。"說文蟲部:"蝡,動也。"說文義證雲:"'蝡'字或作'蠕'。"

  (六)根著葉長,易緯幹鑿度上:"根著浮流。"鄭玄注:"根著者,草木也。浮流者,人兼鳥獸也。"文選王簡棲頭陀寺碑文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跂行喙息,蠕動蜎飛,根生浮著,含靈盛壯。"淮南子原道篇:"草木注根。"注根與根著,音義俱近。

  (七)氣感,漢書藝文誌方技略:"因氣感之宜。"謂氣類相感也。

  (八)唐晏曰:"以上明人事之出於天道,即董子所謂:'道之大原出於天,而周易之所以取象。'"

  於是先聖(一)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二)乾坤,以定人道(三),民始開悟(四),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五),長幼之序(六)。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一)先聖,孟子離婁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彼文先聖指虞舜,後聖指周文王,非此文之義。漢書藝文誌六藝略:"易曰:'宓犧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至於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象、係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曆三古。"注:"韋昭曰:'伏羲、文王、孔子。'孟康曰:'易係辭曰:易之興,其於中古乎。'然則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器案:三聖,即陸氏所謂先聖、中聖、後聖也。易係辭下:"古者,包犧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以類萬物之情,(已見前引,故從略)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此謂包犧始畫八卦也。淮南子要略篇:"今易之乾坤,足以窮道通意也,八卦可以識吉凶知禍福矣;然而伏羲為之六十四變,周室增以六爻,所以原測淑清之道,而逐萬物之祖也。"許慎注:"八八變為六十四卦,伏羲示其象。周室謂文王也。"六十四卦,文王增以六爻,則六十四卦,每卦複各有六爻之變,則得三百八十四變爻矣。

  (二)"畫",兩京本誤作"書"。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