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工人綏惠略夫》

譯了《工人綏惠略夫》之後

阿爾誌跋綏夫(M.Artsybashev)在一八七八年生於南俄的一個小都市;據係統和氏姓是韃靼人,但在他血管裏夾流著俄,法,喬具亞(Georgia),波蘭的血液。他的父親是退職軍官;他的母親是有名的波蘭革命者珂修支珂(Kosciusko)的曾孫女,他三歲時便死去了,隻將肺結核留給他做遺產。他因此常常生病,一九○五年這病終於成實,沒有全愈的希望了。

阿爾誌跋綏夫少年時,進了一個鄉下的中學一直到五年級;自己說:全不知道在那裏做些甚麽事。他從小喜歡繪畫,便決計進了哈理珂夫(Kharkov)繪畫學校,這時候是十六歲。其時他很窮,住在汙穢的屋角裏而且挨餓,又缺錢去買最要緊的東西:顏料和麻布。他因為生計,便給小日報畫些漫畫,做點短論文和滑稽小說,這是他做文章的開頭。

在繪畫學校一年之後,阿爾誌跋綏夫便到彼得堡,最初二年,做一個地方事務官的書記。一九○一年,做了他第一篇的小說《都瑪羅夫》(Pasha Tumarov),是顯示俄國中學的黑暗的;此外又做了兩篇短篇小說。這時他被密羅留皤夫(Miroljubov)賞識了,請他做他的雜誌的副編輯,這事於他的生涯上發生了很大的影響:使他終於成了文人。

一九○四年阿爾誌跋綏夫又發表幾篇短篇小說,如《旗手戈羅波夫》,《狂人》,《妻》,《蘭兌之死》等,而最末的一篇使他有名。一九○五年發生革命了,他也許多時候專做他的事:無治的個人主義(Anarchistische Individualismus)的說教。他做成若幹小說,都是驅使那革命的心理和典型做材料的;他自己以為最好的是《朝影》和《血跡》。這時候,他便得了文字之禍,受了死刑的判決,但俄國官憲,比歐洲文明國雖然黑暗,比亞洲文明國卻文明多了,不久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阿爾誌跋綏夫無罪了。

此後,他便將那發生問題的有名的《賽寧》(Sanin)出了版。這小說的成就,還在做《革命的故事》之前,但此時才印成一本書籍。這書的中心思想,自然也是無治的個人主義或可以說個人的無治主義。賽寧的言行全表明人生的目的隻在於獲得個人的幸福與歡娛,此外生活上的欲求,全是虛偽。他對他的朋友說:

“你說對於立憲的煩悶,比對於你自己生活的意義和趣味尤其多。我卻不信。你的煩悶,並不在立憲問題,隻在你自己的生活不能使你有趣罷了。我這樣想。倘說不然,便是說誑。又告訴你,你的煩悶也不是因為生活的不滿,隻因為我的妹子理陀不愛你,這是真的。”

他的煩悶既不在於政治,便怎樣呢?賽寧說:

“我隻知道一件事,我不願生活於我有苦痛。所以應該滿足了自然的欲求。”

賽寧這樣實做了。

這所謂自然的欲求,是專指肉體的欲,於是阿爾誌跋綏夫得了性欲描寫的作家這一個稱號,許多批評家也同聲攻擊起來了。

批評家的攻擊,是以為他這書誘惑青年。而阿爾誌跋綏夫的解辯,則以為“這一種典型,在純粹的形態上雖然還新鮮而且希有,但這精神卻寄宿在新俄國的各個新的,勇的,強的代表者之中。”

批評家以為一本《賽寧》,教俄國青年向墮落裏走,其實是武斷的。詩人的感覺,本來比尋常更其銳敏,所以阿爾誌跋綏夫早在社會裏覺到這一種傾向,做出《賽寧》來。人都知道,十九世紀末的俄國,思潮最為勃興,中心是個人主義;這思潮漸漸釀成社會運動,終於現出一九○五年的革命。約一年,這運動慢慢平靜下去,俄國青年的性欲運動卻顯著起來了;但性欲本是生物的本能,所以便在社會運動時期,自然也參互在裏麵,隻是失意之後社會運動熄了跡,這便格外顯露罷了。阿爾誌跋綏夫是詩人,所以在一九○五年之前,已經寫出一個以性欲為第一義的典型人物來。

這一種傾向,雖然可以說是人性的趨勢,但總不免便是頹唐。賽寧的議論,也不過一個敗績的頹唐的強者的不圓滿的辯解。阿爾誌跋綏夫也知道,賽寧隻是現代人的一麵,於是又寫出一個別一麵的綏惠略夫來,而更為重要。他寫給德國人畢拉特(A.Billard)的信裏麵說:

“這故事,是顯示著我的世界觀的要素和我的最重要的觀念。”

阿爾誌跋綏夫是主觀的作家,所以賽寧和綏惠略夫的意見,便是他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在本書第一,四,五,九,十,十四章裏說得很分明。

人是生物,生命便是第一義,改革者為了許多不幸者們,“將一生最寶貴的去做犧牲,”“為了共同事業跑到死裏去,”隻剩了一個綏惠略夫了。而綏惠略夫也隻是偷活在追躡裏,包圍過來的便是滅亡;這苦楚,不但與幸福者全不相通,便是與所謂“不幸者們”也全不相通,他們反幫了追躡者來加迫害,欣幸他的死亡,而“在別一方麵,也正如幸福者一般的糟蹋生活”。

綏惠略夫在這無路可走的境遇裏,不能不尋出一條可走的道路來;他想了,對人的聲明是第一章裏和亞拉借夫的閑談,自心的交爭是第十章裏和夢幻的黑鐵匠的辯論。他根據著“經驗”,不得不對於托爾斯泰的無抵抗主義發生反抗,而且對於不幸者們也和對於幸福者一樣的宣戰了。

於是便成就了綏惠略夫對於社會的複仇。

阿爾誌跋綏夫是俄國新興文學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流派是寫實主義,表現之深刻,在儕輩中稱為達了極致。但我們在本書裏,可以看出微微的傳奇派色采來。這看他寄給畢拉特的信也明白:

“真的,我的長發是很強的受了托爾斯泰的影響,我雖然沒有讚同他的‘勿抗惡’的主意。他隻是藝術家這一麵使我佩服,而且我也不能從我的作品的外形上,避去他的影響,陀思妥夫斯奇(Dostojevski)和契訶夫(Tshe-khov)也差不多是一樣的事。雩俄(Victor Hugo)和瞿提(Goethe)也常在我眼前。這五個姓氏便是我的先生和我的文學的導師的姓氏。

“我們這裏時時有人說,我是受了尼采(Nietzsche)的影響的。這在我很詫異,極簡單的理由,便是我並沒有讀過尼采。……於我更相近,更了解的是思諦納爾(Max Stirner)”。

然而綏惠略夫卻確乎顯出尼采式的強者的色采來。

他用了力量和意誌的全副,終身戰爭,就是用了炸彈和手槍,反抗而且淪滅(Untergehen)。

阿爾誌跋綏夫是厭世主義的作家,在思想黯淡的時節,做了這一本被絕望所包圍的書。亞拉借夫說是“憤激”,他不承認。但看這書中的人物,偉大如綏惠略夫和亞拉借夫——他雖然不能堅持無抵抗主義,但終於為愛做了犧牲,——不消說了;便是其餘的小人物,借此襯出不可救藥的社會的,也仍然時時露出人性來,這流露,便是於無意中愈顯出俄國人民的偉大。我們試在本國一搜索,恐怕除了帳幔後的老男女和小販商人以外,很不容易見到別的人物;俄國有了,而阿爾誌跋綏夫還感慨,所以這或者仍然是一部“憤激”的書。

這一篇,是從S.Bugow und A.Billard 同譯的《革命的故事》(Revolution-geschichten)裏譯出的,除了幾處不得已的地方,幾乎是逐字譯。我本來還沒有翻譯這書的力量,幸而得了我的朋友齊宗頤君給我許多指點和修正,這才居然脫稿了,我很感謝。

一九二一年四月十五日記。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