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6章 一九三六年(13)

  《現實》中的論文,有些已較舊,有些是公謨學院〔1〕中的人員所作,因此不免有學者架子,原是屬於"難懂"這一類的。但譯這類文章,能如史鐵兒之清楚者,中國尚無第二人,單是為此,就覺得他死得可惜。你隻懂十之六,我想,不看慣也是一個大原因。不過這原是一點文獻,並非入門書,所以看後還覺得不甚有把握,也並不足怪。

  《述林》是紀念的意義居多,所以竭力保存原樣,譯名不加統一,原文也不注了,有些錯處,我也並不改正----讓將來中國的公謨學院來辦罷。上卷插圖之誤,改起來不好看,下卷有正誤〔2〕的。

  有喜歡的書,而無錢買,是很不舒服的,我幼小時常有此苦,雖然那時的書,每部也不過四五百文。你的朋友〔3〕既愛此書,可說是《述林》的知己,還是送他罷,仍附上一條,乞便中往一取。

  病還不肯離開我,所以信寫得這樣了,隻好收束。

  專此布複,並頌時綏。

  迅上十月十五夜。

  注釋:

  〔1〕公謨學院共產主義學院。公謨,英語Communism的音譯。

  〔2〕指《<海上述林>上卷插圖正誤》,現編入《集外集拾遺補編》。

  〔3〕指陸離,江蘇太倉人。木鈴木刻社成員。當時在南京任中學教員。

  361015②致台靜農伯簡兄:九月三十日信早到,或憊或忙,遂稽答複。夏間本擬避暑,而病不脫體,未能離開醫生,遂亦不能離開上海,荏苒已至晚秋,倘一止藥,仍忽發熱,蓋胃強則肺病已愈,今胃亦弱,故致糾纏,然糾纏而已,於性命當無傷也。近仍在就醫,要而論之,終較夏間差勝矣。我鑒於世故,本擬少管閑事,專事翻譯,藉以糊口,故本年作文殊不多,繼嬰大病,槁臥數月,而以前以畏禍隱去之小醜,竟乘風潮,相率出現,乘我危難,大肆攻擊,於是倚枕,稍稍報以數鞭〔1〕,此輩雖猥劣,然實於人心有害,兄殆未見上海文風,近數年來,竟不複尚有人氣也。今年由數人〔2〕集資印亡友遺著,以為紀念,已成上卷,日內當托書店寄上,至希察收,其下卷已校畢,年內當可裝成耳。專此布達,並頌時綏。

  樹頓首十月十五夜。

  注釋:

  〔1〕指魯迅所作《論我們現在的文學運動》、《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和《半夏小集》等文,後均收入《且介亭雜文末編》。

  〔2〕指魯迅、鄭振鐸、陳望道、胡愈之和葉聖陶等。《海上述林》係由他們集資刊印。

  361017致曹靖華汝珍兄:十月十二日信收到,甚喜。譯致y君函及木耳,早收到了,我竟未通知,可謂健忘,近來記性,竟大不如前,作文也常感枯澀,真令人氣惱。

  它兄譯作,下卷亦已校完,準備付印,此卷皆曾經印過的作品,為詩,戲曲,小說等,預計本年必可印成,作一結束。此次所印,本係紀念本,俟賣去大半後,便擬將紙版付與別的書店,用報紙印普及本,而刪去上卷字樣;因為下卷中物,有些係賣了稿子,不能印普及本的。這樣,或者就以上卷算是《述林》全部,而事實,也惟上卷較為重要,下卷就較"雜"了。

  農往青島,我方以為也許較好,而不料又受人氣,中國雖大,真是無處走。

  閘北似曾吃緊,遷居者二三萬人,我未受影響,其實情形也並不如傳說或報章之甚,故寓中一切如常。我本想搬一空氣較好之地,冀於病體有益,而近來離閘北稍遠之處,房價皆大漲,倒反而隻好停止了。但我看這種緊張情形,此後必時時要有,為寧靜計,實不如遷居,擬於謠言較少時再找房子耳。

  我病醫療多日,打針與服藥並行,十日前均停止,以觀結果,而不料竟又發熱,蓋有在肺尖之結核一處,尚在活動也。日內當又開手療治之。此病雖糾纏,但在我之年齡,已不危險,終當有痊可之一日,請勿念為要。

  兄之小說集〔1〕,已在排印,二十以前可校了,但書名尚未得佳者。

  此地文壇,依然烏煙瘴氣,想乘這次風潮,成名立業者多,故清滌甚難。《文學》由王統照編後,銷數大減,近已跌至五千,此後如何,殊不可測。《作家》約八千,《譯文》六千,新近出一《中流》(已寄上三本),並無背景,亦六千。《光明》〔2〕係自以為"國防文學"家所為,據雲八千,恐不確;《文學界》亦他們一夥,則不到三千也。

  餘後談,此布,即請刻安。

  弟豫上十月十七日〔1〕指《蘇聯作家七人集》。

  〔2〕《光明》文學半月刊,洪深,沈起予編輯,一九三六年六月創刊,一九三七年八月出至第三卷第五號停刊。生活書店出版。

  201214致青木正兒〔1〕拜啟:惠函奉悉,《中國學》〔2〕亦已收到,甚感。

  先前,我在胡適君處的《中國學》上,拜讀過你寫的關於中國文學革命的論文。衷心感謝你懷著同情和希望所作的公正評論。

  我寫的小說極為幼稚,隻因哀本國如同隆冬,沒有歌唱,也沒有花朵,為衝破這寂寞才寫的,對於日本讀書界,恐無一讀的生命與價值。今後寫還是要寫的,但前途暗淡,處此境遇,也許會更陷於諷刺和詛咒罷。

  中國的文學藝術界實有不勝寂寞之感,創作的新芽似略見吐露,但能否成長,殊不可知。最近《新青年》也頗傾向於社會問題,文學方麵的東西減少了。

  我以為目前研究中國的白話文,實在困難。因剛提倡,並無一定規則,用詞、造句皆各隨其便。錢玄同君等雖早就提倡編纂字典,但尚未著手。倘編成,當方便多了。

  我用這麽拙劣的日文給你寫信,請原諒。青木正兒先生周樹人十一〔十二〕月十四日〔1〕青木正兒(1887--1964)日本中國文學研究家。當時任日本同誌社大學文學部教授,並編輯《中國學》雜誌。著有《支那近世戲曲史》、《支那文學思想史》等。

  〔2〕《中國學》即《支那學》,參看210825信注〔10〕。該刊第一號至第三號(一九二○年九月至十一月)載有青木正兒的《以胡適為中心潮湧浪漩著的文學革命》一文。

  261231致辛島驍〔1〕拜啟:日前蒙惠贈《斯文》三冊〔2〕及《三國演義節選》〔3〕,謝謝。

  到廈門以來已寄上兩函,但中國的郵政很混亂,是否收到,還是疑問。

  此地的學校並不稱意,甚感無聊。昨日終於辭職,一周內將去廣州。

  我看廈門就像個死島,對隱士倒是合適的。

  一到廣州,即先去中山大學講課。不過,是否呆得長,尚不可知。校址是"文明路"。

  特將敝人的去向,先行奉告。草草魯迅十二月卅一日辛島兄〔1〕辛島驍(1903--1967)日本中國文學研究家。當時是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學生。一九二六年夏來中國,經鹽穀溫介紹認識魯迅。

  〔2〕《斯文》漢學學術月刊,日本佐久節編,一九一九年一月創刊,一九四三年停刊。東京斯文會出版。這裏說的三冊,指載有辛島驍所輯《滿漢大連圖書館大穀本小說戲曲類目錄》一文的該刊第九編第三號至第五號。

  〔3〕《三國演義節選》即《古本三國誌通俗演義》抽印本,一九二六年日本田中慶太郎據我國明萬曆年間周曰校刊本影印,共十二頁。

  310303致山上正義〔1〕山上正義先生:譯文〔2〕已拜讀。我認為譯錯之處,或可供參考之處,大體上均已記於另紙,並分別標出號碼,今隨譯文一並寄上。

  關於序文----恕不能如命,請你自行撰寫吧。隻希望在序文中說明:這個短篇係一九二一年十二月為一家報紙的"開心話"欄所寫。其後竟然出乎意料地被列為代表作而譯成各國語言,且在本國,作者因此而大受少爺派、阿Q派的憎惡等。草草頓首魯迅三一年三月三日1既為"列傳",就必須和許多闊人一起排在正史裏。

  2(昔日道士寫仙人的事多以"內傳"題名)。

  3(林琴南氏曾譯柯南。道爾的小說,取名《博徒列傳》,這裏是諷刺此事。寫為迭更司,係作者之誤)。

  4(此係林琴南氏攻擊白話時所寫文章中的話)("引車賣漿",即拉車賣豆腐漿之謂,係指蔡元培氏之父〔3〕。那時,蔡元培氏為北京大學校長,亦係主張白話者之一,故亦受到攻擊之矢)。

  5沒有抗辯。

  6自己去招打(因自己不好,而挨打)的大傻瓜。

  7何況又未嚐散過生日征文的帖子(此係中國的所謂名人常幹的勾當,其實是斂錢(賀禮)的手段)。

  8(茂才即是"秀才")。

  9(主張使用羅馬字母的是錢玄同,這裏說是陳獨秀,係茂才公之誤)。

  10(莊,即村莊)。

  11(翰林的第一名是狀元)。

  12("阿Q真能做",即"真是拚命幹活"之意)。

  13(在"懶洋洋的"下麵,仍以加上"瘦伶仃的"一句為好)。

  14此二人都是文童的爹爹。。。。。。

  15(參照12)。

  16(癩瘡疤,即因疥癬而變禿處的痕跡)。

  17(參照16)。

  18(同上)。

  19(同上)。

  20(係指因營養不良,連頭發也變成黃色者)。

  21然而,其結局卻總是失敗(如果直譯的話)。

  22這是賭場的莊家常幹的勾當。假如村民贏了,他們的一夥就來找碴鬥毆,或者冒充官員抓賭,毆打村民,搶走他們贏得的錢。

  23把賭注壓在角和穿堂的人,則與兩側的勝負相同,如兩側為一勝一負,則角和穿堂無勝負。

  24幾天都。。。。。。

  25(《小孤孀上墳》係戲曲名,譯為《年青的寡婦上墳》如何?)。

  26又覺得比人。。。。。。

  27"犧牲"改成"牛"為好。對孔子供牛,對先儒則無牛。

  28禿。

  29同上。

  30大失體統的事(即不體麵)。

  31而且似乎並沒把這話當作一回事。

  32"走到他身旁。。。。。。"係誤譯,實為他的仇人(對頭)。

  33"腿也直了",是因為學洋人走路的姿式,和(風采)堂堂稍有不同。

  34"老婆"為嬶,非祖母。

  35、36同上。

  37果然,拍的一聲,似乎確鑿打在自己頭上了。

  38晦氣(迷信,據說如見到尼姑,便晦氣一天)。

  39扭住尼姑的麵頰。

  40扭住尼姑的麵頰。擰了一下。

  41感到不幸。

  42.。。。。。還是。。。。。。在臉上磨得滑膩了?

  43擰過一個女人的大腿。

  44.。。。。。而這回的小尼姑卻未隔著什麽。

  45這簡直是造反,你他媽害得我晚上沒有覺睡。(因為事件是在夜裏發生的)。

  46雖然沒有昨天那樣赤著膊凍得受不了。。。。。。。

  47隻得撲上去。

  48或者二十分。

  49不知道看的人可滿足,誰也沒說什麽,而阿Q卻仍然沒有人來叫他做短工。

  50"一注錢",即很多錢。

  51同上。

  52既先之以點頭,又繼之以談話。

  53"新聞",隻是"news"之意。

  54王胡瘟頭瘟腦的許多日。

  55趙家點的是使用油菜籽油的燈台。

  56同上。

  57那是"我"禁止他再來的。。。。。。(下麵是"因為這次是'我'去叫他的,不必擔心不來"的意思)。

  58一瞥阿Q,看他感動了沒有。

  59戴明朝崇正(實為禎)皇帝的孝(即"為明朝向清朝複仇"之意)。

  60造反,便是連他也反對。

  61"悔不該酒醉錯斬了鄭賢弟"係戲曲《龍虎鬥》中的唱詞。宋太祖趙匡胤被敵擊敗時唱的。後悔錯斬了姓鄭的義弟,削弱了自己。"我手執鋼鞭將你打"係其敵人的唱詞。

  62"像我們這樣窮朋友是不要緊的吧。。。。。。"63寧波式的床(奢侈的大床),不是南京床。

  64"革命革命,革命再革命。。。。。。"65"。。。。。。他們已經來革過了"。

  66即滿政府。

  67龍牌,以木板製成,四邊刻有龍的紋飾,供於佛前,高約一尺五寸。

  68譯為"不準革命"或好些。

  69說是完全變得不像個人樣子了。

  70公即先生,這裏含有輕蔑之意。

  71頂子,清朝官階的標誌,安在帽頂的。此處譯為"官階的標誌"或好些。

  72劉海仙即蟾蜍仙人。

  73因此,自己是不會想在這小縣城裏做事情的,連自己都覺得瞧不起這個。

  74指的是床,參照63.

  75同上。

  76載客往來於城鎮和鄉村的船,稱為"航船"。七斤係人名,恰與日本昔日稱工匠為某匠某某等相似。

  77第九章為一切的結束,或仍稱作"大團圓"為好。

  78"我正要。。。。。。來投(申請加入)。。。。。。"(因此長官誤解為是來投案的)。

  79西瓜籽形。

  80我孫子才畫得很圓的圓圈呢。

  81.。。。。。不過是這麽想吧。

  82當女傭人。

  83參照25.

  84漸漸的都發生了遺老的氣味(懷戀昔時的心情)。

  85在白布褂子上,用黑字寫著阿Q的姓名和罪行。

  注釋:

  〔1〕山上正義(1896--1938)中文名林守仁,日本作家、新聞記者。一九二六年十月,以日本新聞聯合社特派記者的身份來廣州後,認識魯迅。

  〔2〕指山上正義譯的《阿Q正傳》,收入《中國小說集<阿Q正傳>》,一九三一年十月東京四六書院出版,為《國際無產階級文學叢書》之一。

  〔3〕"拉車賣漿"一九一九年八月六日至十三日,北京《公言報》連載署名"思孟"的攻擊新文化運動及其創導人的《息邪》一文(副題為《北京大學鑄鼎錄》),其中第二部分為《蔡元培傳》,誣蔑蔡父"以賣漿為業",並以"賤業見輕"。

  320105致增田涉〔1〕拜啟:年前惠〔2〕函,早已奉悉。繪畫事確實失敗,放的地方不妥。然而,官員竟對觀賞的東西挑挑剔剔,此天下所以紛紜多事也。從旁看來,還是因為閑人太多,也就會有閑話了。

  一月號《改〔3〕造》未刊載《某君傳》,豈文章之過耶?實因某君並非鋒頭人物。〔4〕證據是:Aandhi雖赤身露體,也出現影片上。佐藤先生在《<故鄉>譯後〔5記》中雖竭力介紹,〕但又怎麽樣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