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06章 一九三六年(3)

  〔2〕《自命不凡》據收信人回憶,這是他學寫的一篇雜文,意在諷刺一些提倡"國粹"而又崇尚洋貨的人。因投稿未登而寄請魯迅指正。

  〔3〕甘地(M。Gandhi,1869--1948)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

  360215③致蕭軍劉軍兄:那三十本小說〔1〕,兩種都賣完了,希再給他們〔2〕各數十本。

  又,各給我五本,此事已托張兄〔3〕麵告,今再提一提而已。

  迅上十五日〔1〕指《八月的鄉村》和《生死場》。

  〔2〕指內山書店。

  〔3〕張兄指胡風。

  360215④致蔡元培〔1〕孑民先生左右:久疏謁候,惟起居康泰為頌。日友山本君〔2〕早在東京立改造社,編刊雜誌,印行圖籍,致力文術,緜曆多年。因曾譯印拙作小說,故與相識。頃者來華,遨遊吳會,並渴欲一聆雅言,藉慰夙願。以此不揣冒昧,輒為介紹,倘蒙垂青,俾聞謦欬,實為大幸也。專此布達,敬請道安。

  後學周樹人敬上二月十五日〔1〕此信原無標點。

  〔2〕山本君即山本實彥(1885--1952),日本改造社創辦人、社長。當時來華與魯迅等商談中日文化交流事。

  360217①致鄭野夫野夫先生:頃收到來信並《鐵馬版畫》〔1〕一本,謝謝!《賣〔2鹽》〕也早收到,因為雜事多,一擱下,便忘記奉複了,非常抱歉。近一年多,在做別的瑣事,木刻久未留心,連搜集了幾十幅木刻,也還未能紹介。不過也時時看見,覺得木刻之在中國,雖然已頗流行,卻不見進步,有些作品,其實是不該印出來的,而個人的專集,尤常有充數之作。所以我想,倘有一個團體,大範圍的組織起來,嚴選作品,出一期刊,實為必要而且有益。。。我希望鐵馬社能夠做這工作。

  二十日起,上〔3〕海要開蘇聯版畫展覽會,其中木刻不少(會址現在還不知道,那時會有廣告的),於中國木刻家大有益處,我希望先生和朋友們去看看。專此布複,即頌春禧迅上二月十七日〔1〕《鐵馬版畫》木刻畫刊,鐵馬社手印出版,共出三期。鐵馬社,鄭野夫、江豐、程沃渣創辦的木刻團體,一九三五年下半年成立於上海。

  〔2〕《賣鹽》木刻集,鄭野夫作,當時自費手印出版。

  〔3〕蘇聯版畫展覽會上海中蘇文化協會、蘇聯對外文化協會和中國文藝社共同舉辦,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在上海青年會展出。

  360217②致徐懋庸請轉徐先生:來信收到。近來在做一點零碎事,並等候一個朋友〔1〕,預先約好了怕臨時會爽約,且過一個禮拜再看罷。

  《鑄劍》的出典〔2〕,現在完全忘記了,隻記得原文大約二三百字,我是隻給鋪排,沒有改動的。也許是見於唐宋類書或地理誌上(那裏的"三王塚"條下),不過簡直沒法查。

  先生的對於《故事新編》的批評,我極願意看。

  邱先生的批評〔3〕,見過了,他是曲解之後,做了搭題,比太陽社時代毫無長進。

  專此奉複,並頌春禧。

  迅上十七夜。

  注釋:

  〔1〕指陳蛻。

  〔2〕《鑄劍》的出典即眉間尺的傳說。在相傳為魏曹丕所著的《列異傳》以及晉幹寶所著的《搜神記》等古籍中都有記載。

  〔3〕邱先生指邱韻鐸,上海人。曾任創造社出版部主任,當時任光明書局編輯。他的批評,指《<海燕>讀後記》,載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一日《時事新報。每周文學》第二十一期。文中說讀了魯迅的《出關》之後,"留在腦海裏的影子,就隻是一個全身心都浸淫著孤獨感的老人的身影。我真切地感覺著讀者是會墮入孤獨和悲哀去,跟著我們的作者"。魯迅在《且介亭雜文末編。"出關"的"關"》中,對此進行了批評。

  360217③致孟十還十還先生:從三郎太太口頭,知道您頗喜歡精印本《引玉集》,大有"愛不忍釋"之概。嚐聞"紅粉贈佳人,寶劍贈壯士",那麽,好書當然該贈書呆子。寓裏尚有一本,現在特以奉贈,作為"孟氏藏書",待到五十世紀,定與拙譯《死魂靈》,都成為希世之寶也。

  專此布達,並頌春禧。

  迅上二月十七日360218致沈雁冰明甫先生:新八股〔1〕已經做好,奉呈。那一段"附記",專為中國讀者而說,翻譯起來是應該刪去的。

  稿件〔2〕已分別托出。但胡風問:這文章是寫給什麽人看的?----中國人呢,外國人?我想:這一點於做法有關係,但因為沒有確知在那裏發表,所以未曾確答他。

  專此布達,並頌著安。

  樹上二月十八日〔1〕指《記蘇聯版畫展覽會》。

  〔2〕指托胡風寫的有關茅盾的材料和要蕭軍寫的有關東北義勇軍的文章。分別參看360105②信和360223信及其注〔1〕。

  360219①致夏傳經〔1〕傳經先生:蒙惠函謹悉。《豎琴》的前記,是被官辦的檢查處刪去的,〔2〕去年上海有這麽一個機關,專司秘密壓迫言論,出版之書,無不遭其暗中殘殺,直到杜重遠的《新生》事件〔3〕,被日本所指摘,這才暗暗撤消。《野草》的序文〔4〕,想亦如此,我曾向書店說過幾次,終於不補。

  《高爾基文集》非我所譯,係書店亂登廣告,此書不久當有好譯本〔5〕出版,頗可觀。《藝術論》等久不印,無從購買。我所譯著的書,別紙錄上,凡編譯的,惟《引玉集》,《小約翰》,《死魂靈》三種尚佳,別的皆較舊,失了時效,或不足觀,其實是不必看的。

  關於研究文學的事,真是頭緒紛繁,無從說起;外國文卻非精通不可,至少一國,英法德日都可,俄更好。這並不難,青年記性好,日記生字數個,常常看書,不要間斷,積四五年,一定能到看書的程度的。

  經曆一多,便能從前因而知後果,我的預測時時有驗,隻不過由此一端,但近來文網日益,雖有所感,也不能和讀者相見了。

  匆此奉複,並頌春禧迅上二月十九夜。

  以作墳兩地書(信劄)南腔上以上北調集準風月談北新內山昆明路德安故事新編裏二十號文化生活出版社編以上小說舊聞鈔內唐宋傳奇集引玉集(蘇聯木刻)聯華山譯壁下譯叢思想。山水。人物近世美術史潮論(已舊)(同上)(太專)一個青年的夢工人綏惠以上略夫桃色的雲(絕版)(同上)北新尚可小約翰俄羅斯的童話死魂靈以上以上十月神州國(好)生活(尚可)(好)文化(尚可)光社商務印愛羅先珂童話集(淺)書館盧氏藝術論新興藝術的諸問題普氏藝術論文藝與以上皆被禁止或批評文藝政策絕版,無從購買。

  注釋:

  〔1〕夏傳經當時南京盛記布莊的店員。

  〔2〕《豎琴》前記被刪事,參看341210②信注〔2〕。

  〔3〕杜重遠(1899--1943)遼寧開原人。一九三五年主編《新生》周刊。

  〔4〕即《野草。題辭》。它被刪的事,參看351123信注〔2〕。

  〔5〕當指瞿秋白譯的《高爾基創作選集》和《高爾基論文選集》,收入《海上述林》,當時正在編印。

  360219②致陳光堯〔1〕光堯先生:兩蒙惠書,謹悉一切。先生辛勤之業,聞之已久,夙所欽佩。惟於簡字一道,未嚐留心,故雖驚於浩汗,而莫讚一辭,非不願,實不能也。敢布下懷,諸希諒察為幸。

  專此奉複,順請撰安。

  魯迅上二月十九日〔1〕陳光堯(1906--1972)陝西城固人。曾任北平研究院助理員,長期從事漢字簡化工作。

  360221①致曹聚仁聚仁先生:奉惠函後,記得昨曾答複一信,頃又得十九日手書,蒙以詳情見告。我看這不過是一點小事情〔1〕,一過也就罷了。

  我不會誤會先生。自己年紀大了,但也曾年青過,所以明白青年的不顧前後,激烈的熱情,也了解中年的懷著同情,卻又不能不有所顧慮的苦心孤詣。現在的許多論客,多說我會發脾氣,其實我覺得自己倒是從來沒有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成友或成仇的人。我還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而取其大。

  《海燕》雖然是文藝刊物,但我看前途的荊棘是很多的,大原因並不在內容,而在作者。說內容沒有什麽,就可以平安,那是不能求之於現在的中國的事。其實,捕房的特別注意這刊物,是大有可笑的理由的。

  專此奉複,並頌著安迅上二月二十一日別一箋乞轉交。

  注釋:

  〔1〕指有關《海燕》出版發行的事。《海燕》第一期未署發行人,遭到主管當局的幹涉,因此第二期出版時,編者征得曹聚仁的同意,印上"發行人曹聚仁"。該刊出版後,曹怕承擔責任,即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申報》登出《曹聚仁否認海燕發行人啟事》。

  360221②致徐懋庸徐先生:十九日信收到。那一回發信後,也看見先生的文〔1〕章了,我並不讚成。我以為那弊病也在視小說為非斥人則自況的老看法。小說也如繪畫一樣,有模特兒,我從來不用某一整個,但一肢一節,總不免和某一個相似,倘使無一和活人相似處,即非具象化了的作品,而邱先生卻用抽象的封皮,把《出關》封閉了。關於這些事,說起來話長,我將來也許寫出一點意見。

  那《出關》,其實是我對於老子思想的批評,結末的關尹喜〔2〕的幾句話,是作者的本意,這種"大而無當"的思想家,是不中用的,我對於他並無同情,描寫上也加以漫畫化,將他送出去。現在反使"熱情的青年"看得寂寞,這是我的失敗。但《大公報》的一點介紹〔3〕,他是看出了作者的用意的。

  我當於二十八日(星期五)午後二時,等在書店裏。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迅上二月二十一日〔1〕指《<故事新編>讀後感》,署岑伯作,載一九三六年二月十八日《時事新報。每周文學》第二十二期。文中說《故事新編》所寫的"其實都是現代的事故","魯迅先生十分無情地畫出了""近時的學者文士們"的"醜惡的臉譜",又說:"《出關》中的老子之為魯迅先生的自況,也是很明顯的",魯迅"似乎是被他所見的醜惡刺激得多悲觀了,所以他的性格仿佛日益變得孤僻起來,這孤僻,竟至使有些熱情的青年誤會他是變得消極了"。

  〔2〕關尹喜《出關》中的人物,相傳為函穀關關尹。

  〔3〕指《"海燕"》,宗玨作,載一九三六年二月七日天津《大公報。文藝》第八十九期"書報簡評"欄。文中說:《出關》"雖然是曆史題材,但是運用新的觀點,針對著某角落的現象,在大眾的麵前揭露出一些曾經使許多人迷信的偶像的原形,還是極有意義的"。

  360222致黃源河清先生:靖華稿〔1〕已看畢,昨午托胡風轉交。下午即收到原本,內有插圖十七幅,因原本即須寄還,晚間吳朗西適見訪,因即托其製版,約下星期一將樣張交下,而版則仍放在他那裏,直接交與先生。

  所以那譯稿不如遲幾天付印,以便將插圖同時排入,免得周折,因為有幾幅是並非單張,而像《表》的插畫一樣,要排在文章裏的。

  專此布達,即頌著安迅上二月廿二日〔1〕指《遠方》譯稿。

  360223致蕭軍劉兄:義軍的事情〔1〕,急於應用,等通信恐怕來不及,所以請你把過去二三年中的經過(用回憶記的形式就好),撮要述給他們,愈快愈好,可先寫給一二千字,餘續。。。。寫。

  見胡風時,望轉告:那一篇文章,是寫給外國人看的,隻記事,不發議論,二三千字就夠,但要快。

  迅上二月二十三日〔1〕指蕭軍為英文刊物《中國呼聲》撰寫的《東北義勇軍》,後載該刊第一卷第六期(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

  360224致夏傳經傳經先生:日前匆複一函,想已達。頃偶翻書箱,見有三種存書,為先生所缺,因係自著,毫無用處,不過以飽蟫蠹,又《豎琴》近出第四版,以文網稍疏,書店已將序文補入,送來一冊,自亦無用,已於上午托書店寄上,謹以奉贈。此在我皆無用之物,毫無所損,務乞勿將書款寄下,至禱至禱。

  專此布達,並頌時綏。

  迅上二月二十四日360229①致曹靖華汝珍兄:二十五日信收到。報及書早到,書已製版〔1〕,今日並各種雜誌共二包,已托書店寄上。

  《海燕》已以重罪被禁止,〔2〕續出與否不一定。一到此境,假好人露真相,代售處賴錢,真是百感交集。同被禁止者有二十餘種之多,〔3〕略有生氣的刊物,幾乎滅盡了;德政豈但北方而已哉!

  文人學士之種種會,亦無生氣,要名聲,又怕迫壓,那能做出事來。我不加入任何一種,似有人說我破壞統一,亦隨其便。

  《遠方》已交與《譯文》,稍觸目處皆改掉,想可無事,但當此施行德政之秋,也很難說,隻得聽之。我在譯《死魂靈》第二部,很難,但比第一部無趣。

  陳、靜〔4〕二兄皆已見過,陳有小說十本,囑寄兄寓,日內當寄上,請暫存,他歸後去取也。

  專此布達,即請春安。

  弟豫頓首二月廿九日〔1〕指俄文版《遠方》插畫已製版。

  〔2〕《海燕》已以重罪被禁止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以"一、抨擊本黨外交政策;二、宣傳普羅文化;三、鼓吹人民政府"等罪名,查禁《海燕》。

  〔3〕同被禁止者有二十餘種一九三六年一、二月間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接連以種種藉口查禁《海燕》、《大眾生活》、《生活知識》、《讀書生活》、《漫畫和生活》等雜誌二十三種。

  〔4〕陳、靜指陳蛻、台靜農。

  360229②致楊霽雲霽雲先生:頃接來函並文稿,甚欣甚慰。《海燕》係我們幾個人自辦,但現已以"共"字罪被禁,續刊與否未可知,大稿且存敝寓,以俟將來。此次所禁者計二十餘種,稍有生氣之刊物,一網打盡矣。

  靖節〔1〕先生不但有妾,而且有奴,奴在當時,實生財之具,縱使陶公不事生產,但有人送酒,亦尚非孤寂人也。

  上月印《故事新編》一本,遊戲之作居多,已托書店寄上一本,以博一粲耳。

  專此布複,並頌時綏。

  迅頓首二月二十九日〔1〕靖節即陶淵明,參看290106信注〔10〕。

  360304致樓煒春煒春先生:來示敬悉。《門外文談》〔1〕係幾個青年得了我的同意之後,編印起來的,版稅大約是以作印行關於新文字的刊物之用,應由他們收取,與我已無關係。

  所以天馬對於我的負債,其實隻有《選集》〔2〕的二百元,不過我與書店,不喜歡有股東關係,現在既由兄及友人複業,我可負責的說,非書局將來寬裕自動的付還,我決不催索,那麽,目前也可以不算在債務裏麵了。天馬在中途似頗有不可信之處,現既從新改組,〔3〕我是決不來作梗的。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