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03章 一九三五年(22)

  迅十二月四夜〔1〕此信稱呼於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日上海《人世間》第二期《作家書簡一束》發表手跡時被略去,第一句後的話亦係發表時所略。

  徐訏(1908--1980),浙江慈溪人,作家。當時任《人間世》半月刊編輯。

  〔2〕《目連救母記》明代鄭之珍著。有清代種福堂翻印明富春堂刻本,題《新刻出相音注勸善目蓮救母行孝戲文》,又有一九一九年上海馬啟新書局石印本,題為《祕本目蓮救母全傳》。

  351207①致曹靖華汝珍兄:十一月二十一日信早收到。此間已較安靜,但關於北方的消息則多,時弛時緊,但我看大約不久會告一段落。

  寄E君信,〔1〕附上一稿,乞兄譯後寄下。《文學百科全書》第7本已寄到,日內當寄奉。

  上海已冷。市麵甚蕭條,書籍銷路減少,出版者也更加凶起來,賣文者幾乎不能生活。我目下還可敷衍,不過不久恐怕總要受到影響。

  但寓中均平安。自己身體也好,不過忙於打雜,殊覺苦惱而已。

  專此布達,即請冬安。

  弟樹上十二月七日〔1〕寄E君信即351207(德)信。

  351207②致章錫琛雪村先生:惠書所說的裏書和總目,其實正是本文的題目和分目。至於全書〔1〕的小引(有無未定),總目和裏書,還在我這裏,須俟本文排完後交出,那時另用羅馬字記頁數,與本文不連。

  所以現在就請將原稿的第一頁,補排為1(2空白),目錄補排為3.文章是5起,已在校樣上改正了。

  專此布複,並請道安。

  樹頓首十二月七日〔1〕指《海上述林》。

  351212①致徐懋庸乞轉徐先生:蕭君有一封信〔1〕,早已交出去了,我想先生大約可以輾轉看到。

  還是由先生約我一個日期好,但不要上午或傍晚,也不要在禮拜天。

  專布,即頌時綏豫頓首十二月十二日〔1〕指蕭三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八日從莫斯科寫給"左聯"的信,由魯迅轉交。

  351212②致楊霽雲霽雲先生:久疏問候,想動定一切佳勝?

  前囑作書,頃始寫就,〔1〕拙劣如故,視之汗顏,但亦隻能姑且寄奉,所謂塞責焉耳。埋之箱底,以施蟫魚,是所願也。專此布達,並請道安。

  迅頓首十二月十二日〔1〕指魯迅應楊霽雲之請所寫集《離騷》句的對聯"望崦嵫而勿迫;恐鵜之先鳴",和明畫家項聖謨(1597--1658)所作題畫詩的直幅"風號大樹中天立,日薄滄溟四海孤。杖策且隨時旦暮,不堪回首望孤蒲"。

  351214致周劍英〔1〕劍英先生:惠函收到。《偽自由書》中的文章,誠如來信所說,大抵發表過的,而出版後忽被禁止,殊可笑。今已托書店寄上一冊,後又出有《準風月談》一本,順便一並寄贈。二者皆手頭所有,並非買來,萬勿以代價寄下為要。

  我的意見,都陸續寫出,更無秘策在胸,所以"人生計劃",實無從開列。總而言之,我的意思甚淺顯:隨時為大家想想,謀點利益就好。

  我的通信處是:上海、北四川路底、內山書店轉。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魯迅十二月十四日〔1〕周劍英未詳。

  351219①致楊霽雲霽雲先生:惠示誦悉。腹疾已愈否?為念。

  集中國文字獄史料,此舉極緊要,大約起源古矣。清朝之獄,往往亦始於漢人之告密,此事又將於不遠之日見之。

  近來因譯《死魂靈》,並寫短文打雜,什麽事也無片段。翻譯已止,但文集尚未編,出版恐不能望之書局,因為他們要不危險而又能賺錢者,我的東西,是不合格的。

  國事至此,始雲"保障正當輿論"〔1〕,"正當"二字,加得真真聰明,但即使真給保障,這代價可謂大極了。

  關於我的記載,雖未見,但記得有人提起過,常州報上,一定是從滬報轉載的,請不必覓寄。此種技倆,為中國所獨有,殊可恥。但因可恥之事,世間不以為奇,故誣蔑遂亦失效,充其極致,不過欲人以我為小人,然而今之巍巍者,正非君子也。倘遇真小人,他們將磕頭之不暇矣。

  上海已見冰。賤軀如常,可告慰也。

  專此布達,並頌文安。

  迅頓首十二月十九日〔1〕"保障正當輿論"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通過所謂"清政府通令全國切實保障正當輿論"的決議,十日,國民黨政府"訓令直轄各機關,一體遵照,切實保障"(據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上海《申報》)。

  351219②致曹靖華汝珍兄:十五日信已到,並代譯的信,謝謝!

  上海一切如故,出版界上,仍然狐鼠成群,此輩決不會改悔。近來始有"保護正當輿論"之說,"正當"二字,加的真真聰明,但即使真加保護,這代價也可謂大極。不過這也是空言,畏強者,未有不欺弱的。

  諦君〔1〕之事,報載未始無因,《譯文》之停刊,頗有人疑他從中作怪,而生活書店貌作左傾,一麵壓迫我輩,故我退開。但《死魂靈》第一部,實已登畢。

  青年之遭慘遇,我已目睹數次,真是無話可說,那結果,是反使有一些人可以邀功,一麵又向外誇稱"民氣"。當局是向來媚於權貴的。高教此後當到處掃地,上海早不成樣子。我們隻好混幾天再看。

  書的銷路,也大跌了,北新已說我欠賬,但是他們玩的花樣,亦未可知。於我的生活,此刻尚可無影響,俟明年再看。寓中均安,可請勿念。史兄病故〔2〕後,史嫂由其母家接去,雲當旅行。三月無消息。兄如與三兄〔3〕通信,乞便中一問,究竟已到那邊否。

  專此布達,即請冬安。

  弟豫上十二月十九日〔1〕諦君即鄭振鐸。

  〔2〕史兄病故暗指瞿秋白(史鐵兒)遇害。他於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八日在福建長汀被國民黨殺害。

  〔3〕三兄指蕭三,當時在蘇聯。

  351221①致趙家璧家璧先生:數日前寄奉一函,想已達。近來常有關於我的謠言,謂要擠出何人,打倒何人,研究語氣,頗知謠言之所從出,所以在文壇之聞人紳士所聚會之陣營中,擬不再投稿,以省閑氣,前回說過的那一個短篇〔1〕,也不寄奉了。

  專此布達,即請著安。

  魯迅十二月二十一日〔1〕指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

  351221②致母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十七日手諭,已經收到,備悉一切。上海近來尚稱平靜,不過市麵日見蕭條,店鋪常常倒閉,和先前也大不相同了。寓中一切平安,請勿念。海嬰也很好,比夏天胖了一些,現仍每天往幼稚園,已認得一百多字,雖更加懂事,但也刁鑽古怪起來了。男的朋友,常常送他玩具,比起我們的孩子時代來,真是闊氣得多,但因此他也不大愛惜,常將玩具拆破了。

  一禮拜前,給他照了一張相,兩三天內可以去取。取來之後,當寄奉。

  由前一信,知和森哥也在北京,想必仍住在我家附近,見時請為男道候。他的孩子,想起來已有十多歲了,男擬送他兩本童話,當同海嬰的照片,一並寄回,收到後請轉交。老三因閘北多謠言,搬了房子,離男寓很遠,但每禮拜總大約可以見一次。他近來身體似尚好,不過極忙,而且窘,好像八道灣方麵,逼錢頗凶也。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男樹叩上廣平海嬰同叩十二月二十一日351221③致台靜農伯簡兄:十六日信已到。過滬乞惠臨,廈門似無出產品,故無所需也。北平學生遊行〔1〕,所遭與前數次無異,聞之慘然,此照例之飾終大典耳。上海學生,則長跪於府前,〔2〕此真教育之效,可羞甚於隕亡。

  南陽楊君〔3〕,已寄拓本六十五幅來,紙墨俱佳,大約此後尚有續寄。將來如有暇豫,當並舊藏選印也。

  賤軀無恙,可釋遠念。

  專此布複,並頌時綏。

  豫頓首十二月廿一夜〔1〕北平學生遊行指一二九運動。

  〔2〕上海學生長跪於府前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申報》"本市新聞"欄,曾刊有上海學生為聲援北平學生遊行而跪在國民黨市政府前請願的照片。

  〔3〕楊君指楊廷賓,河南南陽人。當時在南陽女子中學任教。

  351221④致王冶秋冶秋兄:九日信早到。《譯文》已托書店寄出;關於拉丁化書,則由別一書店寄上三種〔1〕(別一種〔2〕是我的議論,他們輯印的),或已先到。此種拉丁化,蓋以山東話為根本,所以我們看起來,頗有難懂之處,但究而言之,遠勝於羅馬字拚法無疑。

  今日已收到楊君寄來之南陽畫象拓片一包,計六十五張,此後當尚有續寄,款如不足,望告知,當續匯也。這些也還是古之闊人的塚墓中物,有神話,有變戲法的,有音樂隊,也有車馬行列,恐非"土財主"所能辦,其比別的漢畫稍粗者,因無石壁畫象故也。石室之中,本該有瓦器銅鏡之類,大約早被人檢去了。

  飯碗消息如何?×〔3〕文我曾見過,似頗明白,而不料如此之壞。至於×××××××××〔4〕大人,則前曾相識,固一圓滑無比者也。

  小說商務不收,改送中華,尚無回信。

  此複,即頌時綏。

  樹上十二月廿一夜。

  注釋:

  〔1〕指由天馬書店寄出該店出版的葉籟土著《拉丁化概論》、《拉丁化課本》和應人著《拉丁化檢字》三書。

  〔2〕指天馬書店輯印的《門外文談》單行本。

  〔3〕原件此字被收信人塗去。據他現在追記,係"宋"字。指宋還吾,山東成武人,當時任濟南高中校長。他的文章,指《山東省立第二師範校長宋還吾答辯書》,參看《集外集拾遺補編。關於<子見南子>的結語》。

  〔4〕原件此九字被收信人塗去。據他現在追記,係"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何思源,山東菏澤人。曾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

  351222致葉紫芷兄:來信收到。對於小說,他們隻管攻擊去,〔1〕這也是一種廣告。總而言之,它們隻會作狗叫,誰也做不出一點這樣的小說來:這就夠是它們的死症了。

  附書兩本,也收到。為《漫畫和生活》,我是準備做一點的,不過幽默文章,一時寫不出,近來又為了雜文,沒有想一想的工夫,隻好等陽曆明年了。至於吳先生要我給《殖民地問題》〔2〕一個批評,那可真像要我批評諸葛武侯八卦陣〔3〕一樣,無從動筆。

  《星》〔4〕在我這裏,改正之類,近來實在辦不到了。

  專此布複,即請刻安。

  豫上十二月廿二夜狗報上關於你的名字之類,何以如此清楚,奇怪!注釋:

  〔1〕指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三日上海《小晨報》發表署名阿芳的《魯迅出版的奴隸叢書三種:作者葉紫、田軍、蕭紅》一文。其中說《豐收》"內容多過火的地方",並指明"《豐收》的作者葉紫,是筆名,真名是餘日強"。

  〔2〕《殖民地問題》吳清友著,一九三五年十月世界書局出版,《內外政治經濟編譯社叢書》之一。

  〔3〕八卦陣即八陣圖,《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陣圖。"〔4〕《星》參看350923信注〔1〕。

  351223①致李小峰小峰兄:惠示誦悉。《集外集拾遺》抄出大半,尚有數篇在覓期刊,編好須在明年了。

  北新以社會情形和內部關係之故,自當漸不如前,但此非我個人之力所能如何,而況我亦年漸衰邁,體力已不如前哉?區區一二本書,恐無甚效,而北新又須選擇,我的作品又很不平穩,如何是好。

  附箋並稿一件,乞轉交趙先生。

  迅頓首十二月二十三日351223②致趙景深景深先生:示敬悉。附呈一短文〔1〕,係自己譯出,似尚非無關係文字,可用否乞裁酌。

  倘若錄用,希在第二期再登,因為我畏與天下文壇聞人,一同在第一期上耀武揚威也。〔2〕專此布複,即請撰安。

  迅頓首十二月二十三日〔1〕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後收入《且介亭雜文二集》。

  〔2〕《青年界》第九卷第一期(一九三六年一月)曾載有"青年作文指導特輯"專欄。

  351223③致沈雁冰〔1〕明甫先生:頃已接到密斯楊〔2〕由那邊(法國寄出)的來信,內雲:"曾發兩信,收到否?也許此信比那兩封可快一些。"的確,那兩封還未到。

  此外是關於取物件的事。身體是好的,但雲有些胃痛。

  信上並無通信地址,大約在第一封上。

  末了雲:"我曾有一信寄給聯華影片公司〔3〕轉給陸小姐〔4〕的,要陸小姐到聯華去拿。敝親胡子馨〔5〕在那裏做事。"便中乞轉告,但似乎也無頭無緒,不知道怎麽拿。

  轉此布達,即請著安。

  樹上十二月廿三夜〔1〕沈雁冰筆名茅盾,浙江桐鄉人,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曾主編《小說月報》。著有長篇小說《蝕》、《子夜》等。

  〔2〕指楊之華。

  〔3〕聯華影片公司即聯華影業公司,一九三○年八月羅明佑創辦於上海,一九三七年解散。

  〔4〕陸小姐即陸綴雯,當時在上海銀行任職。

  〔5〕胡子馨即吳芝馨,浙江紹興人,楊之華的表姐夫。

  351224致謝六逸六逸先生:惠示誦悉。看近來稍稍直說的報章,天窗滿紙,華北雖然脫體〔1〕,華南卻仍舊箝口可知,與其吞吞吐吐以冀發表而仍不達意,還不如一字不說之痛快也。

  專此布複,並請撰安魯迅頓首十二月廿四日〔1〕華北脫體參看351203③信注〔1〕。

  351228致葉紫芷兄:來信收到。賬已算來,附上賬單,拿這到書店〔1〕,便可取款。

  專此布達,即頌刻安。

  豫上十二月二十八夜。

  注釋:

  〔1〕指內山書店。該店曾代售《豐收》。

  351229致王冶秋冶秋兄:廿四晚信收到。看楊君〔1〕寄來的拓片,都是我之所謂連史紙,並非洋紙,那麽,大約是河南人稱連史為"磅紙"的了。"磅"字有洋氣,不知道何以要用這一個字。

  《表》的譯文,因匆匆寫完,可改之處甚多。"挫折"是可改為"萎"的,我們那裏叫"瘟",一音之轉。但"原諒"和"饒"卻不同,比較的比"饒"還要平等一點。

  最難的是所謂"不夠格",我想了好久,終於想不出適譯。這並不是"不成器"或"不成材料",隻是"有所欠缺"的意思,猶言從智識到品行,都不及普通人----但教育起來,是可以好的。

  那兩篇小說,又從中華回來了,別處無路,隻能擱一擱。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豫上十二月廿九日〔1〕楊君指楊廷賓,參看351221③信注〔1〕。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