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01章 一九三五年(20)

  因為先生信上提過《社會日報》〔3〕,就定來看看,真是五花八門,文言白話悉具,但有些地方,卻比"大報"活潑,也有些是"大報"所不能言。例如昨天的"謠言不可信,大批要人來"〔4〕,就寫得有聲有色。近人印古書,選新文章,卻不注意選報,如果擇要剪取,匯成巨冊,若幹年後,即不下於《三朝北盟匯編》〔5〕矣。

  今天卻看先生之作〔6〕,以大家之注意於胡蝶之結婚為不然,其實這是不可省的,倘無胡蝶之類在表麵飛舞,小報也辦不下去。(下略)專此布達,並請刻安。

  魯迅頓首十月廿九日〔1〕此信據一九三七年七月上海千秋出版社出版收信人作《魯迅先生軼事》所載編入。

  〔2〕此處及後麵的"下略",當是收信人所刪略。

  〔3〕《社會日報》小型日報,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一日在上海創刊。

  〔4〕"謠言不可信,大批要人來"即丁香所作的《記者全體出動》。該文記述當時國民黨"要人"孫科(立法院長)、居正(司法院長)、唐有壬(外交部次長)、劉維熾(實業部次長)、張群(湖北省主席)等從南京來上海,新聞記者聞訊後到處尋訪未獲的情狀。

  〔5〕《三朝北盟匯編》宋代徐夢莘(1126--1207)編。匯集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到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間宋、金和戰的史料,共二五○卷。

  〔6〕先生之作指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九日《社會日報》社論《大處著眼----胡蝶嫁人算得什麽一回事》。當時上海一些大報、小報都以很大篇幅登載電影明星胡蝶與潘某結婚的消息、訪問記等。曹文認為這些是隻值"半文錢的消息"。

  351101致孔另境〔1〕若君先生:奉到手示,剛剛都是我沒法相幫的事,因為我的寫信,一向不留稿子,而且別人給我的信,我也一封都不存留的,這是鑒於六七年前的前車〔2〕,我想這理由先生自然知道。

  專此奉複,並頌時綏。

  迅上十一月一日〔1〕孔另境(1904--1972),原名孔令俊、字若君,浙江桐鄉人,文學工作者。當時在上海編輯《當代文人尺牘鈔》(後改名《現代作家書簡》),魯迅曾為之作序。

  〔2〕六七年前的前車當指一九三○年、一九三一年因國民黨白色恐怖,魯迅曾兩次銷毀友人信件的事,參看《兩地書。序言》。

  351104①致鄭振鐸西諦先生:擬印之稿件〔1〕已編好,第一部純為關於文學之論文,約三十餘萬字,可先付排。

  簡單的辦法,我想先生可指定一時間和地點(如書店或印刷所),在那裏等候,我當挾稿屆時前往,一同付與印刷者,並接洽校對的辦法。

  但指定之信發出時,希比指定之日期早三四天,以免我接到來信時,已在所約的日期之後也。

  專此布達,即請撰安。

  迅頓首十一月四日〔1〕指《海上述林》。

  351104②致蕭軍、蕭紅劉兄:悄吟太太我想在禮拜三(十一月六日)下午五點鍾,在書店等候,您們倆先去逛公園之後,然後到店裏來,同到我的窩裏吃夜飯。

  專此,即祝儷祉。

  豫上十一月四日351105致王冶秋〔1〕野秋兄:十月二十八日信收到;前一信並《唐代文學史》〔2〕,也收到的。關於近代文學史的材料,我無可幫助,因為平時既不收集,偶有的一點,也為了搬來搬去,全都弄掉了。《導報》〔3〕尚有,當寄上;阿英的那一本〔4〕尚未出,出後當寄上,我想大約在年底罷。

  講文學的著作,如果是所謂"史"的,當然該以時代來區分,"什麽是文學"之類,那是文學概論的範圍,萬不能牽進去,如果連這些也講,那麽,連文法也可以講進去了。史總須以時代為經,一般的文學史,則大抵以文章的形式為緯,不過外國的文學者,作品比較的專,小說家多做小說,戲劇家多做戲劇,不像中國的所謂作家,什麽都做一點,所以他們做起文學史來,不至於將一個作者切開。中國的這現象,是過渡時代的現象,我想,做起文學史來,隻能看這作者的作品重在那一麵,便將他歸入那一類,例如小說家也做詩,則以小說為主,而將他的詩不過附帶的提及。

  我今年不過出了幾本翻譯〔5〕,當寄上,但望即告我收信人的姓名,以用那幾個字為宜,因為寄書要掛號,收信人須用印章的。又南陽石刻拓費,擬寄上三十元,由兄轉交〔6〕,不知可否,並望即見複。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迅上十一月五日回信可仍寄〔仍〕書店轉交,不致失落的。又及。

  注釋:

  〔1〕王冶秋安徽霍丘人,文化工作者。當時在天津失業。著有《辛亥革命前的魯迅先生》等。

  〔2〕《唐代文學史》王野秋(王冶秋)著。一九三五年在天津以"上海新亞圖書公司"名義自費出版。

  〔3〕《導報》指《文學導報》,"左聯"機關刊物,不定期刊。一九三一年四月在上海創刊,名《前哨》,一九三一年八月五日出第二期時改名《文學導報》,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停刊,共出八期。

  〔4〕阿英的那一本指《中國新文學大係》第十集《史料。索引》,後於一九三六年二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阿英,即錢杏邨,參看本卷附錄5注〔1〕。

  〔5〕幾本翻譯指《表》、《俄羅斯的童話》等。

  〔6〕指轉交楊廷賓。魯迅曾通過王冶秋托他代拓南陽漢畫象石刻。

  351106致孟十還十還先生:四夜信收到。那本畫集〔1〕決計把它買來,今托友送上大洋二十五元,乞先生前去買下為托。將來也許可以紹介給中國讀者的。

  順便奉送盧那察爾斯基的《解放了的D。Q。》美術版〔2〕一本,據說那邊已經絕版,我另有一本。但這一本訂線已脫,須修一修耳。

  又中譯本一冊,印得很壞,我上印刷所的當的。不過譯文出於瞿君之手,想必還好。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迅頓首十一月六日〔1〕指《死魂靈百圖》,俄國阿庚作,一八九三年彼得堡出版。

  〔2〕《解放了的D。Q》美術版即《解放了的堂。吉訶德》俄文插圖本,畢斯凱萊夫作木刻插圖十一幅,一九二三年莫斯科出版。

  351109致趙家璧家璧先生:得來信並蒙贈書一本〔1〕,謝謝。

  《死魂靈》第一部,平裝者已訂成,布麵裝訂者,尚須遲數天,一俟訂好,當奉呈。長序亦譯自德文本,並不精彩,倒是附錄頗有趣。

  來信說要印花二千。不知是一共二千,還是每種二千?希示遵辦。

  專此布達,即請撰安。

  迅頓首十一月九日〔1〕贈書指《小哥兒倆》,淩叔華作,一九三五年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351111致馬子華〔1〕子華先生:來信收到。十來年前,我的確給人看過作品,但現在是體力和時間,都不許可了,所以實在無法實現何先生的希望,真是抱歉得很。

  專此布複,並頌時綏。

  魯迅十一月十一日〔1〕馬子華雲南洱源人,"左聯"成員。當時是上海光華大學學生,曾請魯迅為其同學何某校閱《安娜。卡列尼娜》譯稿。

  51114致章錫琛〔1〕雪村先生:韋叢蕪君版稅,因還未名社舊款,由我收取已久,現因此項欠款,大致已清,所以擬不續收,此後務乞寄與韋君直接收下為禱。

  專此布達,即請道安。

  魯迅上十一月十四日〔1〕章錫琛(1889--1969)字雪村,浙江紹興人。曾任《婦女雜誌》、《新女性》雜誌編輯,當時任開明書店經理。

  351115①致母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十一月十一日來信,頃已收到,前回的一封,也早收到了。牙痛近來不知如何?倘常痛,恐怕隻好拔去,不過假牙無法可裝,卻很不便,隻能專吃很軟的食物了。

  海嬰很好,每天上幼稚園去,不大賴學了。他比夏天胖了一點,雖然還要算瘦,卻很長,剛滿六歲,別人都猜他是八九歲,他是細長的手和腳,像他母親的。今年總在吃魚肝油,沒有間斷過。

  他什麽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來做比,隻有衣服不肯學我的隨便,愛漂亮,要穿洋服了。

  近來此地頗多謠言,〔1〕紛紛遷避,其實大抵是無根之談,所以我們仍舊不動,也極平安,務請勿念。也常有關於北平和天津的謠言,關切的朋友,至於半夜敲門來通報,到第二天一打聽,才知道也是誤傳的。

  害馬及男都好的,亦請勿念。

  專此布複,敬請金安。

  男樹叩上廣平及海嬰同叩十一月十五日〔1〕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九日,日本駐上海海軍陸戰隊水兵中山秀雄被暗殺,日本侵略者遂借此進行威脅要挾,於是盛傳日本軍即將進攻上海。

  351115②致蕭軍劉兄:校稿〔1〕昨天看完,胡〔2〕剛剛來,便交與他了。

  校稿除改正了幾個錯字之外,又改正了一點格式,例如每行的第一格,就是一個圈或一個點,很不好看,現在都已改正。

  夜裏寫了一點序文〔3〕,今寄上。

  這幾天四近謠言很多,雖然未必真,可也令人不十分靜得下。居民搬的很多。

  專此布達,即請儷安。

  豫上十五日上午《死靈魂》紙麵的已出,布麵的還得等幾天。又及。

  注釋:

  〔1〕指蕭紅《生死場》的最末一次校稿。

  〔2〕胡指胡風。他曾應蕭紅之請,為《生死場》寫了《讀後記》。

  〔3〕即《蕭紅作<生死場>序》,後收入《且介亭雜文二集》。

  351115③致台靜農伯簡兄:十一日信並《南陽畫象訪拓記》〔1〕一本,頃同時收到。關於石刻事,王冶秋兄亦已有信來,日內擬即匯三十元去,托其雇工椎拓,〔2〕但北方已冷,將結冰,今年不能動手亦未可料。印行漢畫,讀者不多,欲不賠本,恐難。南陽石刻,關百益有選印本〔3〕(中華書局出版),亦多凡品,若隨得隨印,則零星者多,未必為讀者所必需,且亦實無大益。而需巨款則又一問題。

  我陸續曾收得漢石畫象一篋,初擬全印,不問完或殘,使其如圖目,分類為:一,摩崖;二,闕,門;三,石室,堂;四,殘雜(此類最多)。材料不完,印工亦浩大,遂止;後又欲選其有關於神話及當時生活狀態,而刻劃又較明晰者,為選集,但亦未實行。南陽畫象如印行,似隻可用選印法。

  瞿木夫之《武梁祠畫象考》〔4〕,有劉翰恰刻本,價钜而難得,然實不佳。瞿氏之文,其弊在欲誇博,濫引古書,使其文浩浩洋洋,而無裁擇,結果為不得要領。

  近來謠言大熾,四近居人,大抵遷徙,景物頗已寂寥,上海人已是驚弓之鳥,固不可詆為"庸人自擾"。但謠言則其實大抵無根,所以我沒有動,觀倉皇奔走之狀,黯然而已。

  專此布複,並頌時綏。

  樹頓首十一月十五午〔1〕《南陽畫象訪拓記》即《南陽漢畫象訪拓記》。孫文青撰,一九三四年南京金陵大學出版。

  〔2〕托其雇工椎拓參看351105信注〔6〕。

  〔3〕關百益名葆謙,字百益,河南開封人,金石學家。他的選印本,指《南陽漢畫象集》,一九三○年九月中華書局影印出版。

  〔4〕瞿木夫(1769--1842)名中溶,字萇生,號木夫,江蘇嘉定人,清代金石學家。《武梁祠畫象考》,即《漢武梁祠堂石刻畫象考》,共六卷,並附圖一卷,前石室畫象考一篇,一九二六年吳興劉氏(劉翰怡)希古樓曾刻印。

  351116致蕭軍、蕭紅劉軍兄及其悄吟太太:十六日信當天收到,真快。沒有了家,暫且漂流一下罷,將來不要忘記。二十四年前,〔1〕太大度了,受了所謂"文明"這兩個字的騙。到將來,也會有人道主義者來反對報複的罷,我憎惡他們。

  校出了幾個錯字,為什麽這麽吃驚?我曾經做過雜誌的校對,經驗也比較的多,能校是當然的,但因為看得太快,也許還有錯字。

  印刷所也太會惱怒,其實,圈點不該在頂上,是他們應該知道,自動的改正的。他們必須遇見厲害的商人,這才和和氣氣。我自己印書,沒有一回不吃他們的虧。

  那序文上,有一句"敘事寫景,勝於描寫人物",也並不是好話,也可以解作描寫人物並不怎麽好。因為做序文,也要顧及銷路,所以隻得說的彎曲一點。至於老王婆〔2〕,我卻不覺得怎麽鬼氣,這樣的人物,南方的鄉下也常有的。安特列夫的小說,還要寫得怕人,我那《藥》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響,比王婆鬼氣。

  我不大希罕親筆簽名製版之類,覺得這有些孩子氣,不過悄吟太太既然熱心於此,就寫了附上,寫得太大,製版時可以縮小的。這位太太,到上海以後,好像體格高了一點,兩條辮子也長了一點了,然而孩子氣不改,真是無可奈何。

  這幾天四近逃得一榻胡塗。鋪子沒有生意,也大有關門之勢。孩子的幼稚園裏,原有十五人,現在連先生的小妹子一共隻剩了三個了,要關門大吉也說不定。他喜歡朋友,現在很感得寂寞。你們倆他是歡迎的,他歡迎客人,也喜歡留吃飯。有空望隨便來玩,不過速成的小菜,會比那一天的粗拙一點。

  專此布達,即請儷安。

  豫上。十一月十六夜。

  注釋:

  〔1〕二十四年前指辛亥革命時期。

  〔2〕老王婆《生死場》中的人物。

  351118①致王冶秋野秋兄:十一月八日信並拓片十張,又十四日信並小說稿兩篇,均收到。指點做法,非我所能,我一向的寫東西,卻如廚子做菜,做是做的,可是說不出什麽手法之類。至於投寄別處,姑且試試看,但大約毫無把握,一者因為上海刊物已不多,且大抵有些一派專賣,我卻不去交際,和誰也不一氣的。二則,每一書店,都有"文化統製",所以對於不是一氣的人,非常討厭。

  前幾天,已托書店寄上書數本,不知已收到否?《中國新文學大係》,今天去定一部,即由公司陸續寄上。

  又匯票一紙三十元,希向商務印書館分館一取,後麵要簽名蓋印(印必與所寫的名字相同),倘問寄款人,則寫在信麵者是也。此款乞代拓南陽石刻,且須由拓工拓,因為外行人總不及拓工的。至於用紙,隻須用中國連史就好(萬不要用洋紙),寄來的十幅中,隻有一幅是洋紙,另外都就是中國連史紙,今附上標本〔1〕。(但不看慣,恐也難辨)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豫上。十一月十八日〔1〕此信附有紙樣兩小方,一注"中"字,一注"洋"字。

  351118②致趙家璧家璧先生:茲送上印證四千,《死魂靈》一本,希察入。又小書兩本〔1〕,不足道也,但順便送上,並乞哂存為幸。

  專此布達,並請撰安。

  魯迅十一月十八日〔1〕指《偽自由書》、《準風月談》。

  351118③致曹靖華汝珍兄:日前收到一些刊物〔1〕,即托書店轉寄,大約有四包,不知已收到否?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